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国杂交油葵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正交设计对引种的3个美国杂交油葵品种进行了多因子栽培试验。初步研究表明:DK34有较高的产量和含油量,比DK3881和G101更适合于南昌莲塘地区种植。栽培3因子中,以播种期对油葵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最大。在适播期(6月11日),密度与种肥合理搭配,上述3个品种均可获得2250kg/hm2左右的葵籽产量和57%左右的籽仁含油量。  相似文献   

2.
杉木种子园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浙江省5个杉木1代种子园结实,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了多年监测。该地区杉木种子园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因子可总分为生物因子,环境因子和人为因子3个方面。无性系遗传特性是影响种子园产量的基础条件;而种子产量年度变动的首要影响因子是球花授粉不良,其次是病虫危害,两者可造成球果损失65%左右。生物因子和自然环境因子均是杉木种子产量和品质同影响因子,而人为的栽培管理是提高种子产量和品质的主动影响因子。建园初期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临河地区甜菜优化栽培措施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内蒙古临河地区甜菜生产中3项主要农艺措施对甜菜经济性状的影响及数量关系。其结果表明:密度是影响块根产量的关键因素,其次是追肥,最后是种肥;3因子对块根含糖率的影响依次是种肥〉密度〉追肥;若从单位面积甜菜产糖来看,3因子的贡献率依次是追肥〉密度〉种肥。  相似文献   

4.
小麦(绵阳26)产量因子的相关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块绵阳26小麦示范田随机取样进行产量及构成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构成产量的3个因子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关秒密切程度为:有效穗〉每穗粒〉千粒重,其中有效穗,穗粒数与产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粒重与产量之间达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五因子二次旋转组合回归设计,对旱地蔗区影响甘蔗产量的下芽量、行距及氮、磷、钾肥的用量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了甘蔗产量的函数模型,通过模型解析选优,得出不同目标产量水平的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不同条件的旱地蔗寻优组合,各变量对甘蔗产量的影响程度,效应作用顺序:下芽量(X1)>氮肥(X3)>磷肥(X4)>行距(X2)>钾肥(X5),以及两因子之间的一级交互作用。为提高滇西旱地甘蔗生产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提高铁观音产量、品质的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机肥与无机肥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不仅能促进铁观音茶树的速生快长,提高茶叶产量,且能增进成茶品质,产量与品质兼优的施肥组合为N3P、K3RC2或N2P2K2RC3,不同茶龄N、P、K、RC对茶树生长所起的作用不同,纪龄茶树K是茎粗增长的肥料主效因子,成龄茶树,肥料对产量效应以N为大,其次为K;K是成茶品质的肥料主效因子,其次为RC。不同施肥处理对成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和比  相似文献   

7.
枣粮间作复合系统中农作物产量动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枣粮间作进行了3年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枣粮间作复合系统的生态因子发生了变化,实现了较高层次上的互补效应,因此农作物产量发生了动态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增产区和减产区,冬小麦和夏大豆增产区和减产区分界线在距树主干2m处,增产面积超过了减产面积,较对照增产9.3%-5.9%。  相似文献   

8.
不同来源陆地棉数量性状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来源陆地棉20个品种(系)在新疆特定生态条件下的13个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品质因子、产量因子、单铃重因子、衣分因子、第一果枝高度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84.3%,对20份材料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晋棉12号、中棉所25号、晋棉19号和中棉所19号等可划发为第一类;布哈拉6号、吉尔吉斯3号和新陆中5号等可划分为第二类;中棉所17号、新陆中2号和爱SJ-5等可划分为第三类。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皖麦23号(8704)的主要栽培因子播种期(x1)、基本苗(x2)及施氮量(x3)与亩产量(y)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解析各因子对产量效应及各因子间对产量的互作效应;通过模拟仿真试验,找出沿江、沿淮之间,亩产250kg和400kg以上的综合农艺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仙游县澳海小麦4个主栽品种产量及其三要素分析认为,决定多穗型品种绵阳26产量的 主导因素是穗粒数;大穗型品种泉麦1号、泉素3号、晋麦2148产量均受穗数制约;千粒重大小也是泉麦3号产量高低的主要限制因子。据分析结果提出4个品种的高产结构及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运用相关分析,研究了茶叶产量和质量与气象因子及土壤因子之间关系的重要程度,对茶地坡度高低与茶叶产量以及茶叶质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水热因子对三江源高寒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水热因子对三江源高寒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对青海省三江源区兴海县高寒草地1999—2009年的牧草产量与同期降水和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牧草产量与生育期内6月份的积温在0.05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79 3;与4月份降水量、生育期总降水量以及年降水量在0.05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65 8、0.649 30、.586 4;与8月降水量在0.10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04 2。对牧草产量与生育期间水分和热量各因子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降水因子对牧草产量起正向促进作用,热量因子对牧草产量起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选择不同的碳源和氮源各6种,测定它们对长根金钱菌发酵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结果碳源以甘露醇最好,蔗糖等次之,但以蔗糖最经济;氮源以黄豆饼粉最好。选择蔗糖(A因子)、黄豆饼粉(B因子)、接种量(C因子)三因子作正交试验(其中A因子和B因子均设三水平,C因子设二水平),测定不同碳、氮营养组合对发酵菌丝干重和发酵菌丝多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碳氮营养的最佳组合为B3A3C2,即黄豆饼粉3%、蔗糖3%、  相似文献   

14.
通过冀东平原玉米土壤氮、磷、钾、锌、硼等大量和微量元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阐明养分限制因子,提出增产措施。按照NY/T 497—2002《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采用田间小区肥料试验方法,对氮、磷、钾、铜、铁、锰、锌、硼、钼9种营养元素进行缺素对比,找出限制因子。结果表明,施用钾肥比对照增产明显,产量差异极显著,说明钾肥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除钾肥外,缺失微量元素与全素比较差异显著,说明是限制因子。通过对玉米营养元素限制因子研究,初步摸清了玉米生产中各种营养元素对产量的影响,为今后玉米科学施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冀东平原玉米土壤氮、磷、钾、锌、硼等大量和微量元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阐明养分限制因子,提出增产措施。按照NY/T 497—2002《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采用田间小区肥料试验方法,对氮、磷、钾、铜、铁、锰、锌、硼、钼9种营养元素进行缺素对比,找出限制因子。结果表明,施用钾肥比对照增产明显,产量差异极显著,说明钾肥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除钾肥外,缺失微量元素与全素比较差异显著,说明是限制因子。通过对玉米营养元素限制因子研究,初步摸清了玉米生产中各种营养元素对产量的影响,为今后玉米科学施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黄瓜雌性系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西农业科学》1995,23(4):35-38
从1987年开始从118份试验材料中选育出了黄瓜雌性系,并对其相关因子进行研究,育成了88—2—15优良雌性系以及由其所配的中早熟组合两个,88—2—15×25—3—3—5和88—2—15×101—49。其产量均超过对照品种津研4号,适合在早春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杉木种子园产量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研究掌握了该地杉木二代无性系开花结实习性、气候因素、无性系相关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表明:上述因子均对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划分三种花期同步类型,筛选出9个“优高”无性系SJ-3#、5#、34#、40#、78#、82#、88#、114#、140#,并探讨了提高产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影响“长春蜜刺黄瓜”产量的各项因子进行了研究,发现二铵使用量、农家肥使用量、病虫害防治次数、地温、增产素用量对黄瓜产量的影响比较显著,并确定了各因子的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棉花植株性状与产量因素性状的相互关系,为棉花遗传改良提供参考,对湖北省2012年棉花区域试验常规棉组的28个品种的植株性状与产量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发现前7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91.57%,分别为籽指因子、产量因子、早熟因子、生育期因子、衣分因子、果枝数因子。利用不同品种在各公因子上的得分值进行了聚类分析,将28个供试棉花品种聚为6类,同时从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和铃期病指等性状对各类品种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良方向。  相似文献   

20.
冀东平原水稻大田生产营养元素限制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冀东平原水稻土壤氮、磷、钾、锌、硼等大量和微量元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阐明了养分限制因子,提出了增产措施.按照NY/T 497-2002<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采用田间小区肥料试验方法,对氮、磷、钾、铜、铁、锰、锌、硼、钼九种营养元素进行缺素对比,找出限制因子.施用氮肥比对照增产明显,产量差异极显著,说明氮肥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除氮肥外,其他肥料作用与全素比较差异不显著,说明还不是限制因子;缺氮处理与对照比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在氮素缺失情况下,其他肥料综合作用不明显.通过对水稻营养元素限制因子的研究,初步了解了水稻生产中各种营养元素对产量的影响,为今后水稻科学施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