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广西人工养殖鳖的品种有黄沙鳖、杂交鳖、中华鳖、山瑞鳖、台湾鳖和从美国进口的佛罗里达鳖,主要养殖品种为黄沙鳖、杂交鳖和山瑞鳖。鳖的养殖方式多种多样,从10m^2的水池至1hm^2的池塘均可养殖。家庭小水体饲养鳖,具有占地面积小,设备简单,管理方便,饲料来源广,成本低,收益大等优点。在城乡农民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及零星的小块土地,都宜建池饲养,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一项致富产业。  相似文献   

2.
鳖的养殖     
鳖的养殖张幼敏李茵明(湖北省水产研究所,武汉430071)第一讲亲鳖的选择与培育一、亲鳖的标准1.亲鳖的来源与选择亲鳖有天然野生鳖和人工养殖鳖两种,现将野生鳖与养殖鳖两者之间的区别列于表1。人工养殖的鳖,年龄易掌握,可避免因捕捉而引起的损伤。但亲鳖必...  相似文献   

3.
中华鳖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沅江市有中华鳖养殖面积200公顷,过去一般采用一次放足,一养到底的方式,这种养殖方式在第一年问题还不大,但第二年后往往因生态环境的变化,易产生鳖生长速度缓慢,规格大小差异拉大,引发诸多疾病等问题,导致鳖成活率、品质和价值低。为探索养殖新模式,保持鳖产品安全卫生性和天然野生性,近几年来在笔者主持下,许多养鳖户推广了“种萍投螺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取得良好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主要养殖鳖种类有中华鳖和台湾鳖,而中华鳖又又细分为湖南鳖、江西鳖、黄河鳖、黄沙鳖、日本品系中华鳖等。主要养殖区域为江浙一带,以及广东珠三角地区。养殖品种方面,据介绍,浙江温棚养殖多以台湾鳖为主,外塘则以日本品系中华鳖为主;广东中山、顺德等地以台湾  相似文献   

5.
我场自1993年起开始饲养稚鳖。刚开始养殖稚鳖时,由于没有很好掌握防病治病技术,头两年稚鳖的成活率只有50%左右。1995年和1996年,我场加强稚鳖养殖期间的疾病防治,并且改变了原有的养殖方式,使稚鳖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提高稚鳖成活率有以下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台湾鳖是经台湾人几十年驯养和选育的中华鳖,大陆业者习惯把从台湾引进的鳖称之为台湾鳖,台湾鳖一般分为稚幼鳖养殖和成鳖养殖两个阶段。做好放养前的准备、稚鳖的选择、鳖体消毒、疾病预防工作和科学饲养管理、越冬管理是养殖成功的关键。采用土池、泥质底、培养绿水、放养水葫芦、投放EM、光合细菌等生态调控技术,可以大大增加养殖密度,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台湾鳖养殖成活率,是一种投资省、简单易行、经济效益显著的台湾鳖精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养鳖模式和鳖鱼品质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秀元  孙露 《内陆水产》2004,29(7):21-22
浙江是全国养鳖大省,亦是国内开展工厂化温室养鳖最早的省份之一.在经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后,目前养鳖模式已从单纯的工厂化温室养殖向外塘养殖和无公害仿生态常温养殖方向发展,从单纯的产量效益向质量效益迈进。本文就当前浙江省主要养鳖模式和鳖品质的关系作一简介和探讨.供广大养鳖者和消费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第六讲鳖的健康养殖和病害预防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致使鳖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暴发型疾病也日益增多。在养殖较密集地区发病率可达40%~50%,死亡率高达20%~30%,对养鳖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一、鳖病的诱发因素鳖病的发生是环境条件、养殖对象(宿主...  相似文献   

9.
熊谱成 《淡水渔业》1996,26(2):39-40
庭院快速养鳖技术熊谱成(湖南省益阳县农业局)庭院养殖是利用房前屋后零星地面养鳖,具有占地少、投资省和效益高的优点。现将庭院高效养鳖的主要技术措施概述如下。一、采用土池养殖土池大小和形状不限,但要求向阳避风,环境安宁,水源无污染。池水深0.8-1.0米...  相似文献   

10.
李明 《内陆水产》2008,33(1):40-41
近年我市的中华鳖养殖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全市的养殖数量已超过1500万只,产量6000多t,产值达到3亿多元。中华鳖养殖已成为我市渔业的特色支柱产业。虽然温室养鳖因产品品质较低、用药较为频繁,受到许多业内人士的诟病,但温室养殖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市场销路广,故而还是有其很强的生命力。温室养鳖现已占到我市中华鳖养殖总量的80%以上,而且还在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第三讲鳖苗密养阶段的管理鳖苗阶段的密养培育,基本与常规的有沙养殖相同。由于这阶段养殖密度高,生长快,所以管理应抓好以下几项措施。一、加强投饵投饵基本按四定,其中定质最重要,因为鳖苗阶段的饲料质量直接影响鳖苗的快长成活。虽然目前国内有许多生产鳖苗饲料的...  相似文献   

12.
随看水产养殖业的大力发展.水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出现了鱼、鳖、鳗等卖难、价跌等新情况。针对市场变化.县水产科研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使水产养殖尤其是特种水产品养殖呈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好势头。1甲鱼由精养转向混养前几年.由于野生鳖的枯竭,鳖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最高价达500元/kg以上。随之人工养殖一哄而起、价格猛跌。目前养殖鳖仅120元/kg左右。靠建立标准温室养鳖经济效益将受到较大的影响。去年在楼王镇水产垦殖公司门0亩池塘中.增放鳖种养成鳖试验成功,今年全县1万多亩水面中推广大水面、低密度…  相似文献   

13.
本地鳖是我县的地方品种,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特种水产品,在我县进行人工养殖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为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更为提高其商品鳖质量和养殖水平,我站于2004~2006年在花簧镇福灵村4位养殖专业户处进行了本地鳖仿野生态微流水养殖,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鳖的人工养殖技术问答郭成舜,夏惠芝辽宁省凤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邮编118100六、鳖的饲养池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由于鳖有互相撕咬和同类相残的特性,以及不同年龄鳖的饲养管理亦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将不同年龄、不同规格的鳖分池饲养,需分别建造稚鳖池、幼鳖...  相似文献   

15.
鳖以其营养、药用价值高等特点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在鳖价一落千丈,每公斤售价26~40元的行情下,只有提高养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赚取合理利润。搞好稚鳖阶段的养殖工作,提高稚鳖养殖成活率,是养鳖业至关重要的第一关。下面笔者稚鳖养殖及鳖苗放养应注意的问题谈  相似文献   

16.
鳖的养殖     
鳖的养殖张幼敏李茵明(湖北省水产研究所,武汉430071)第三讲稚、幼鳖养殖稚、幼鳖在生态习性、对饲养和管理条件的要求上都十分相近,所以这里对之进行综合叙述,以免重复。一、稚鳖的选择标准1.刚孵出的稚鳖,其体重应在3g以上才算基本合格。体重过小,伺后...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民用灯泡放热,提高鳖池空气温度、渗透增加水温的加温方式,保持水温28-30℃,经过135天加温试验,消除鳖冬眠期,稚鳖育成功鳖成活率75.5%,平均个体重达112克,缩短从稚鳖至鳖的养殖时间一年多,每只幼鳖获得34.8元的纯收入,广范适应于城乡居民家庭养殖,具有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在甲鱼养殖生产中,其养殖密度制定得是否科学、合理,与养殖结果密切相关,但过去我们在制定甲鱼单位养殖密度时 (一般以平方米为单位 ),习惯以只数为标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但欠科学也不尽合理。如在工厂化人工控温养殖模式中,常规密度通常为一个养殖周期 (鳖苗成鳖 )每平方米 25只一养到底或从鳖苗培育成规格 250克左右的鳖种。这样就会出现以下现象:   刚放养时,鳖苗体重 3.5克,体长 (不包括头颈长,下同 )2.5厘米左右,体宽 2厘米左右。按每平方米 25只计,则鳖体的面积为 (2.5× 2× 25)125厘米 2。鳖池平方面积利用率为…  相似文献   

19.
李传武 《内陆水产》1996,21(7):22-22
提高稚鳖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一般把鳖苗孵出至越冬前统称为推鳖养殖阶段。由于稚鳖个体小、适应能力差、病害多.养殖技术要求高,所以这一时期是养鳖周期中最关键最困难的时期、1995年,笔者在福建省厦门宏辉养殖场负责技术工作,并调查了附近几家养鳖场,对提高稚鳖养...  相似文献   

20.
章剑 《渔业现代化》1999,26(1):8-13
鳖的人工繁殖目前有三种情况;一是全式养殖.即包括自繁自育稚幼鳖到成鳖养殖的生产全过程;二是培育种苗、即繁殖后的稚鳖强化培育自给,有余部分出售;三是孵化鳖蛋,所产鳖蛋几乎全部出售。第一种方式,相对封闭.有效地避免外来的病原微生物的传入、是控制疾病健康养鳖的好方法。第二、第三种方式养殖周期短.成本低、比较效益高。1 自繁自育健康养鳖思路为提高养鳖成活率、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必须建立自繁自育健康养鳖的体系。无论是外购稚幼鳖还是鳖蛋、都不可避免带入病原微生物、导致疾病。尤其是稚幼鳖在运输过程中因相互抓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