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含500 mg/kg铀的核素溶液和清水浇施(CK)的土壤中,分别种植水花生、菊苣、木耳菜、黄秋葵和灰灰菜,出苗后65~70 d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快速光合曲线参数。结果表明,铀胁迫能降低植物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提高最低荧光F0;高浓度铀能胁迫降低植物的快速光曲线初始斜率α、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和半饱和光强Ik ,极显著降低ETRmax;铀胁迫对不同植物荧光特性有不同的响应,在铀胁迫下,灰灰菜的Fv/Fm 略有增加,而菊苣和黄秋葵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植物激素对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效率,在植物激素处理下对比红苋菜与向日葵对~(133)Cs、~(88)Sr的富集状况。结果表明:3种激素处理对向日葵、红苋菜的生物量和~(133)Cs和~(88)Sr总含量作用一致表现为GASAIAA,对向日葵、红苋菜~(133)Cs和~(88)Sr转运、富集系数影响一致表现为SAGAIAA。红苋菜对~(133)Cs和~(88)Sr的转运系数高于向日葵,而向日葵单株对~(133)Cs和~(88)Sr的积累量、富集系数显著高于红苋菜。  相似文献   

3.
江世杰  唐永金  赵萍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1):4752-4755
用高浓度的Sr或Cs处理土壤,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测定植物地上部分各元素的相对含量,研究植物吸收Sr、Cs与其他元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浓度Sr处理下,植物吸收Sr与Ca、Mg呈极显著正相关,与S、Na呈显著正相关,与P、Si、Fe、Zn呈极显著负相关,与K、Al呈显著负相关;高浓度Cs处理下,植物吸收Cs与其他元素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与K的相关系数较大,为0.6614;不施核素处理下,植物吸收微量的Sr,吸收Sr与Ca、Cl、Mg、Na、Fe、Al、Zn呈正相关,但只与Ca显著相关.因此,植物吸收Sr、Cs与其他元素有不同的相关性,在土壤核素污染的植物修复中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适合污染区生长的超积累植物。[方法]采用野外采样法,以国内某核设施退役厂放射性污染区域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该区优势植物(共9科17种)和土壤中的~(137)Cs、~(90)Sr放射性含量,并进行了筛选与田间修复试验。[结果]污染区土壤~(137)Cs和~(90)Sr放射性含量的最大值分别为5.06×10~6和3.29×10~4Bq/kg,均超过国际规定活度限值;菊科串叶草对~(137)Cs的富集和转移系数均小于1.00,而对~(90)Sr的富集和转移系数分别是3.25和2.95,均大于1.00;串叶草具备~(90)Sr超积累植物特征且能修复土壤中5.9%的~(90)Sr,可推荐串叶草对~(90)Sr的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处理。[结论]首次发现并证实菊科串叶草是一种~(90)Sr超积累植物,为开展污染区域修复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粤东地区苋科入侵植物种群的构件生物量结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全挖法,对粤东地区的皱果苋、刺苋、空心莲子草等3种苋科入侵植物在两种不同生境下的种群构件生物量结构特征进行测量和比较,且以本地苋科植物尾穗苋为对照,旨在分析粤东地区苋科入侵植物的不同功能构件生物量特征的一般规律及生物学适应性。结果表明:4种苋科植物在构件生物量分配比率方面表现出基本一致的规律,即茎叶根花,其中空心莲子草的茎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的百分比达到75%左右;与本地植物尾穗苋相比,在异质性生境中,3种苋科入侵植物构件生物量的分配具有明显的表型可塑性,其中空心莲子草的可塑性最强,在干旱、贫瘠的生境中,根冠比显著提高;通过多种数学模型拟合4种苋科植物的地上部分生物量(Y)与地下部分生物量(X),Cubic方程(Y=b0+b1X+b2X2+b3X3)表现最优,其中尾穗苋的拟合度最高。  相似文献   

6.
选择江西Pb矿区分布频率高、且原位植株体内含Pb量大于500 mg/kg的茼麻、空心莲子草、青葙、加拿大蓬和鳢肠为研究对象,采用温室土培模拟胁迫试验,研究Pb胁迫下5种植物的生物响应和累积特征。结果表明,随着Pb胁迫水平的提高,青葙、加拿大蓬和鳢肠3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而茼麻和空心莲子草的叶绿素含量则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随着Pb胁迫水平的提高,5种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高于其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所有供试植物根系的Pb吸收量均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茼麻、空心莲子草、青葙和加拿大蓬4种植物地上部分的Pb吸收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而鳢肠在5000~15000 mg/kg胁迫水平下,其地上部分对Pb的吸收量随着Pb胁迫浓度的升高而上升,但至18000~20000 mg/kg胁迫水平时,因转运能力的大幅下降,从而导致其地上部分的Pb吸收量持续下降。5种供试植物中,以茼麻地上部分对Pb的吸收能力和转移能力最强,空心莲子草则对Pb胁迫表现出良好的耐性,这2种植物在高含Pb量土壤均能生长良好,且生物量较大,可用于Pb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高效修复133Cs污染的技术手段.[方法]通过土壤盆栽试验,研究3种植物激素对超富集植物向日葵吸收和积累133Cs的影响.[结果]133Cs胁迫下,施用植物激素能显著增加向日葵对133Cs的吸收、转运、积累富集.叶、花为主要富集133Cs的器官.3种激素作用下的单株累积量总体表现为SA>GA>IAA.[结论]100 mg/LSA处理下,向日葵对133Cs的吸收量、转运、富集系数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8.
选择江西Pb矿区分布频率高、且原位植株体内含Pb量大于500 mg/kg的茼麻、空心莲子草、青葙、加拿大蓬和鳢肠为研究对象,采用温室土培模拟胁迫试验,研究Pb胁迫下5种植物的生物响应和累积特征。结果表明,随着Pb胁迫水平的提高,青葙、加拿大蓬和鳢肠3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而茼麻和空心莲子草的叶绿素含量则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随着Pb胁迫水平的提高,5种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高于其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所有供试植物根系的Pb吸收量均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茼麻、空心莲子草、青葙和加拿大蓬4种植物地上部分的Pb吸收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而鳢肠在500015000 mg/kg胁迫水平下,其地上部分对Pb的吸收量随着Pb胁迫浓度的升高而上升,但至1800015000 mg/kg胁迫水平下,其地上部分对Pb的吸收量随着Pb胁迫浓度的升高而上升,但至1800020000 mg/kg胁迫水平时,因转运能力的大幅下降,从而导致其地上部分的Pb吸收量持续下降。5种供试植物中,以茼麻地上部分对Pb的吸收能力和转移能力最强,空心莲子草则对Pb胁迫表现出良好的耐性,这2种植物在高含Pb量土壤均能生长良好,且生物量较大,可用于Pb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寻高效修复~(133)Cs污染的技术手段。[方法]通过土壤盆栽试验,研究生长素(IAA)、赤霉素(GA)、水扬酸(SA)3种植物激素对超富集植物向日葵吸收和积累~(133)Cs的影响。[结果]~(133)Cs胁迫下,施用植物激素能显著增加向日葵对~(133)Cs的吸收、转运、积累富集。与茎和根相比,叶、花为主要富集~(133)Cs的器官。3种激素作用下的单株累积量总体表现为SAGAIAA。[结论]500 mg/L SA处理下,向日葵对~(133)Cs的吸收量、转运系数、富集系数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向日葵对重金属胁迫反应及其植物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对向日葵在重金属胁迫下反应的研究,概述了向日葵对于重金属(Cd、Pb、Cu、Zn、Cr)污染的植物修复作用,并介绍了提高向日葵修复效率的主要措施,即施肥技术、栽培措施、植物修复剂和植物基因改良。  相似文献   

11.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近年来,植物化感作用研究再次成为国内外科学研究的热点。化感作用是指自然界的植物和微生物通过自身分泌、雨雾淋溶、挥发或者残体分解等途径向周围环境释放化学物质,从而抑制或促进周围其它植物或微生物生长发育的现象,是植物间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13.
14.
在收集整理麻栗坡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7种中,选择了8种有药用的就其形态价值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色素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丙酮和酒精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的各种色素含量。结果表明,阳生植物色素含量为叶绿素a叶黄素叶绿素b胡萝卜素;阴生植物色素含量为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两者的植物色素含量是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其中一品红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含量均为最高,吊兰的胡萝卜素为最低,其他色素均为四季海棠的含量为最低。  相似文献   

16.
姜小丽  秦毓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697-5698
介绍了盐害对植物的伤害、植物耐盐的生物学机理以及提高植物耐盐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姚德权 《北京农业》2011,(18):63-64
攀援植物因其特殊的用途越来越被园林设计者所重视。主要从攀援植物的基本认识和其在园林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尤其对攀援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论证、分析。对园林学习者、研究者和生产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制作阳生植物(变叶木、香樟、鸳鸯茉莉)和阴生植物(巴西铁、富贵竹、竹芋)的上下表皮临时切片,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进行方差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同种阴生植物或阳生植物下表皮气孔数量极显著多于上表皮;阳生植物上表皮气孔极少或无,而阴生植物上表皮有较多气孔。  相似文献   

19.
20.
森林植物间的他感作用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本文通过介绍森林植物间他感作用的表达方式和运行机制、他感物质的种类及其传播途径,论证了他感作用是森林植物相互关系的重要表现形式,并评介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