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认为农村垃圾协同治理,是降低垃圾管理成本、实现垃圾资源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垃圾治理主体、流程、政府职能分工以及政策等方面,系统探讨当前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存在的"碎片化"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按照系统管理的思维,运用顶层设计方法,构建农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总体框架;从主体整合、流程再造、区域协同、机制协调和信息共享5个方面,重点研究农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本研究对构建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实现美丽乡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村美丽人居环境的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农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农村生活垃圾存在、村民垃圾治理意识不强、垃圾处理体系建设滞后、垃圾处理基础设施落后以及政府宣传管理力度不够等问题,农村生活垃圾成为美丽人居环境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有效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不仅需要增强村民环保意识、完善各项制度体系、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同时还要注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的公平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实现农村规范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对党的十九大"生态宜居"理念的行动支持。本文主要研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包括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不明确、收运工作不到位以及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意识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主要措施,如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及垃圾收运体系,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政策的宣传等。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条件不断提升,农村垃圾产量也日益激增。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涵盖前端分类、中端清运、末端处理等多个环节。当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着前端垃圾分类内无动力、外缺助力,中端垃圾清运设施不完善,末端垃圾回收处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垃圾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问题。麒麟区作为曲靖市的中心城区,所辖东山、越州、茨营3个远郊镇,珠街、沿江、三宝3个远郊街道,南宁、  相似文献   

5.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法律问题及消解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生活垃圾引发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障碍。受城乡二元结构和"重城市轻农村"思想的制约,当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严重的法律问题。为保障农民权益,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切实加强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完善,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执法力度,提高守法意识,形成从规划治理到设施建设,到收集、运输、处理,再到监督管理等都较为健全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6.
农村生活垃圾引发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障碍。受城乡二元结构和"重城市轻农村"思想的制约,当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严重的法律问题。为保障农民权益,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切实加强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完善,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执法力度,提高守法意识,形成从规划治理到设施建设,到收集、运输、处理,再到监督管理等都较为健全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7.
本文由我国农村垃圾治理的现状入手,引出垃圾治理中存在的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法规不完善、政府治理主体缺失、处理设施落后等问题,并结合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农村垃圾治理经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生活垃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拦路虎,农村垃圾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农村生活环境的宜居度和农民的健康,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迫在眉睫。目前,对于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各主体责任及其关系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以安徽省W市为研究对象,从治理内容、模式和效果三方面梳理了当前"美丽乡村"视阈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农村垃圾治理经验的基础上,从群众、村庄等治理视角提出当前W市农村垃圾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德刚 《乡村科技》2023,(6):151-154
在农村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的同时,生活垃圾的无序排放成为阻碍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的难题。实施垃圾分类治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基于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现状,分析济阳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村民垃圾分类意愿,进一步重视与支持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妥善处理搬迁后的环境问题,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治理体系、提高民众参与度等对策,以期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解决农村垃圾治理问题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农村垃圾治理中存在财政投入力度小、垃圾收运模式不完善、垃圾分类标准不统一、法制体系不健全以及尚未形成垃圾治理协同机制等问题。本文通过结合协同治理理论的框架,提出了改善农村垃圾治理问题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以来,“垃圾围村”现象令人触目惊心,其重要原因在于公众参与力度缺乏、规范机制不到位。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领域深化公众参与的法律机制研究将有助于弥补该项治理工作中市场行为和行政行为的缺陷,为农村绿色发展理念提供正向引导。通过宏观分析农村当前环境问题,论证了公众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性;通过微观考察公众参与的权利保障与机制约束、公众与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的具体内容,进一步探究了提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公众参与的法理支撑及其系统性治理框架,以期为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福建省九地市的458户微观数据为例,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受访农户中有92.36%愿意支付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费用;环保认知和生活垃圾清理频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向影响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意愿;受教育程度和到垃圾囤放点的距离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意愿;年龄、家庭人口数和对村委会的评价负向影响支付意愿。鉴于此,可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和健全监督制度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治理的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13.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我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任务,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杭州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践为研究对象,从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对治理现状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在规划、保障、资金、技术、分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杭州市以整乡镇推进的方式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值得借鉴的做法,政府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科学规划、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市场运作、机制建设等途径,实现科学长效治理。  相似文献   

14.
关于“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全面掌握依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问题,指导“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2008—2018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农村生活污水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从国家层面推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经跨越三个“五年”,但总体上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比例仍然很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仍将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十四五”是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开局起步期,是夯实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重要阶段,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农村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之一,亟待在分类聚焦细化资金保障、加强县域规划技术帮扶、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供需平台和提升监管水平等方面系统谋划和布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一级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然而垃圾治理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受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如何从根本上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治理,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至关重要。本文以H县为调研对象,从农村生活垃圾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3个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6.
乡村环境治理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妥善解决环境治理纠纷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亦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司法作为解决乡村环境治理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理应发挥保障功能。以雅安市为例,剖析乡村环境治理司法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当前仍存在乡村环境法律规范不完善、司法制度仍未建立、司法组织建设较为薄弱等问题。从完善实体法律依据、设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提升司法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完善基层环境司法队伍建设、健全司法专门化和巡回化体系、创新环境司法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提出完善乡村环境治理司法保障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农村环境受到农药、化肥、农膜、秸秆焚烧、污水灌溉和乡镇工业的污染,环境的治理效果不明显,农村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下农村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农村固体废物种类增多,产生量大幅度增加,而且农村固体废物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和疾病传播源。因此解决农村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是农村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文章针对农村固体废物污染的现状,从固体废物的组成危害以及现阶段循环利用出现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农村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相关措施及对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环境治理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合理规划城乡布局,统筹治理城乡环境治理立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才能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地方环境治理存在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突出、立法能力不足、立法程序与宪法监督缺失等问题。因此,在统筹城乡环境治理立法过程中,必须协调行业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关系,厘清中央与地方立法的权限,构建统筹城乡环境立法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及相应的地方立法宪法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新农村建设中居民生活垃圾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对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新农村建设中生活垃圾存在的问题,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居民生活垃圾要依据当地的特点和条件,采取相应的居民生活垃圾综合管理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