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加权空间模糊动态聚类算法在土壤肥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改进和提高空间模糊聚类算法。【方法】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属性的权值,然后将权值与空间模糊动态聚类法相结合,最后利用概率统计中的F分布来确定最佳分类,以提高空间模糊聚类算法的智能性。【结果】加权空间模糊动态聚类算法与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传递闭包方法进行比较表明,当λ取0.993时,F值最大,分类效果最好。此时,加权的F值为4.898,未加权的F值为2.957,说明加权的类间的差距比未加权的明显,即该算法聚类准确率要明显高于未加权的模糊聚类算法。【结论】将其改进的算法运用到精准农业的土壤肥力评价中,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信息挖掘中的文本自动聚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向量空间模型的核聚类算法。首先对聚类文本进行模糊特征提取得到模糊特征项集,然后依据模糊特征项集对每篇文本计算特征项的文档频数,进而得出每篇文本的模糊特征向量。最后利用高斯核函数将每篇文本的特征向量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在高维特征空间中利用核聚类算法实施文本聚类。该方法在特征提取时充分考虑了特征项在文档中的位置信息,使自动聚类原则更接近手工聚类方法。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部分文档数据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综合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聚类变量和聚秩变量的两个概念,其中聚类变量是用来描述n个样本被分成m类以后的阶段聚类结果,当两个样本属于同类时,该两个样本间的聚类变量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聚秩变量是用来描述整个系统聚变过程,两个样本间聚秩变量的取值为该两个样本在n个样本由n类聚至1类过程中的先后次序。对不同聚类结果的n维聚类(秩)变量矩阵进行加权处理,得到综合相似矩阵,经过模糊等价变换得到样本隶属度矩阵,通过选取适当的截值,即可得到含着原来聚类结果综合信息的模糊综合聚类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熵权法加权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不能区分数据各属性之间的不平衡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法加权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该算法首先应用熵权法计算各属性的权重系数,然后对标准化之后的原始数据进行加权,最后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加权之后的数据进行聚类。实验表明,该算法聚类准确率要明显高于未加权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5.
入侵检测系统中的数据漏报和误报一直是困扰网络安全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真正提高网络安全性。通过研究加权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将关联规则算法应用到入侵检测系统的海量数据挖掘,研究一种基于改进加权关联规则算法的入侵检测系统,并给出了该系统的模型和流程结构,通过测试证实该模型可满足当前网络安全各项入侵检测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体构造就是利用各种数据源以半自动方式新建或扩充改编已有本体以构建一个新本体。现有的本体构造方法大都以大量领域文本和背景语料库为基础抽取大量概念术语,然后从中选出领域概念构造出一个本体。Cluster-Merge算法首先对领域文档先用k-means聚类算法进行聚类,然后根据文档聚类的结果来构造本体,最后根据本体相似度进行本体合并得到最终的输出本体。通过实验可证明用Cluster-Merge算法得出的本体可以提高查全率、查准率。  相似文献   

7.
陈志民  李亭  杨敬锋  彭晓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738-14739
[目的]为提高瓜蓟马病虫害的预警效果。[方法]采用k-mean聚类建立了瓜蓟马预警模型,并针对瓜蓟马数据中在k-mean聚类算法下难以判断的情况,引入了监督信息,即模糊关联规则进行进一步划分。[结果]引入监督信息的k-mean聚类算法的预警准确率比最近邻算法、k-mean聚类和支持向量机预警准确率都要高。[结论]k-mean聚类过程中引入模糊关联规则能较有效地提高预警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DNA序列分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DNA序列链之间的关联程度,构造出模糊矩阵.再利用模糊聚类方法进行聚类.运行该模型时,只要输入几个待定参数及阈值λ就可以将含有很多DNA序列链的集合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没有考虑空间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的自身特点,提出了新的基于频度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提高了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的效率,并以广州市南沙地区的遥感图像分类结果为例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实验,结果证明新的算法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快速对海量的文本进行归类是数据挖掘的一项重要课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文本聚类算法,计算句子相似度时综合考虑基于词频统计的特征向量表示法和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减少了相似度对于输入次序和频数的敏感度,有效地提高了计算小文档和简单句子相似度的准确度和文本聚类结果的准确率、召回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基于最小编码长度的基因数据聚类算法的聚类效果,以期为基因数据聚类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将基因数据的聚类看成是高维混合数据的聚类,通过对基因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再利用主成分分析将基因数据降维,降维后基因数据呈类高斯分布,这样分布的基因数据能够被一个简单的基于有损数据压缩的聚类算法进行有效的聚类,而该基于有损数据压缩的聚类算法是根据聚类后使基因的总体编码长度最小原则对基因进行聚类的。试验中分别利用该新算法与传统聚类算法对酵母和拟南芥基因数据进行聚类,并通过基因聚类内部评价和功能评价来验证该新算法的有效性。[结果]通过利用酵母和拟南芥基因数据对新算法的验证试验表明,该研究中的新算法得到的聚类效果优于传统聚类算法,且避免了聚类数需要主观确定和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等问题。[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基因数据聚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聚类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型玉米收获机械传统设计模式研发周期长,设计成本高等问题,采用分层次模块划分方法,对玉米收获机械进行功能划分,将总功能分解为一级功能、二级功能和功能载体,建立产品的功能主结构后,将整机划分为9个功能模块;基于功能-装配-能量接口关系,提出了部件层的模块划分原则,通过零部件之间的功能关系、装配关系、能量-接口关系建立加权模糊矩阵,将抽象的连接关系映射为具体化的关联矩阵,采用层次聚类算法求解关联矩阵,将9个功能模块细分为186个二级模块和645个子模块,从而实现了玉米收获机部件层零部件模块的精确划分。为实现该模块划分方法的工程应用,基于Qt Creator平台,开发大型玉米收获机械模块化快速设计系统,该系统可完成模块划分、模块管理和基于用户需求的模块配置等功能,从而实现大型玉米收获机械的快速设计。与传统玉米收获机械设计方法相比,应用模块划分方法可显著提升大型玉米收获机械设计效率,缩短整机产品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科技信息的泛滥,而农户又得不到其想要的农业信息,面对广大农户对农业科技信息的迫切需求,如何解决农户所需信息的精准性问题成了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农户所需农业信息的特点,对传统特征项加权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更适合农业特征项加权的算法,结合改进的算法设计一个基于精准农户信息的农业文本数据信息的自动挖掘模型。  相似文献   

14.
汪雪红  焦清局  常盼盼  黄继风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003-10005,10072
[目的]分析基于最小编码长度的基因数据聚类算法的聚类效果,以期为基因数据聚类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将基因数据的聚类看成是高维混合数据的聚类,通过对基因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再利用主成分分析将基因数据降维,降维后基因数据呈类高斯分布,这样分布的基因数据能够被一个简单的基于有损数据压缩的聚类算法进行有效的聚类,而该基于有损数据压缩的聚类算法是根据聚类后使基因的总体编码长度最小原则对基因进行聚类的。试验中分别利用该新算法与传统聚类算法对酵母和拟南芥基因数据进行聚类,并通过基因聚类内部评价和功能评价来验证该新算法的有效性。[结果]通过利用酵母和拟南芥基因数据对新算法的验证试验表明,该研究中的新算法得到的聚类效果优于传统聚类算法,且避免了聚类数需要主观确定和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等问题。[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基因数据聚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聚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章太炎对东方语言文字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他将语言文字与国家存亡联系在一起,语言文字不仅是民族文化之根,代表着一国的“文化身份”,也是将亚洲各国团结一起抵制西方文化入侵的纽带工具。章太炎对东方语言的认识,以及其东方语言文化观的形成和建立,与近代日本政治文化背景有着复杂的关联。研究章太炎的近代东方语言文化观与日本之间的联系,这对全面认识章太炎的思想和此期复杂的东方时代格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鞋印是刑事侦查的重要物证之一,如何对积累的大量鞋印花纹图像进行自动归类管理是刑事技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与其他类图像不同,鞋印花纹图像具有种类多但数目未知、同类花纹分布不均匀且同类花纹数目少的特点。基于鞋印花纹图像的这些特点,用目前典型的聚类算法对鞋印花纹图像集进行聚类,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对鞋印花纹图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K步稳定的鞋印花纹图像自动聚类算法。方法 对已标记的鞋印花纹图像进行统计发现,各类鞋印花纹之间在特征空间上存在互不相交的区域(本文称为隔离带)。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寻找各类鞋印花纹之间的隔离带,来将各类分开。过程为:以单调递增或递减的方式调整特征空间中判定两点为一类的阈值,得到数据集的多次划分;若在连续K次划分的过程中,某一类的成员不发生变化,则说明这K次调整是在隔离带中进行的,即聚出一类,并从数据集中删除已标记的数据;选择下一个阈值对剩余的数据集进行划分,输出K步不变的类;依此类推,直到剩余数据集为空,聚类完成。结果 在两类公开测试数据集和实际鞋印花纹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本文算法的主要性能指标都超过典型算法,其中在包含5792枚实际鞋印花纹数据集上的聚类准确率和F-Measure值分别达到了99.68%和95.99%。结论 针对鞋印花纹图像特点,提出了一种通过寻找各类之间的隔离带进行自动聚类的算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且算法性能受参数的变化以及类的形状影响较小。本文算法同样适用于具有类似特点的其他数据集的自动聚类。  相似文献   

17.
针对Fisher线性判别法和传统的Bayes判别方法在遥感影像聚类问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以隶属度代替先验概率的模糊Bayes-Gauss聚类算法,并将此算法应用于真彩色(RGB)图像中的草地、道路、裸土地和建筑物的聚类.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在聚类中与Fisher线性判别法和传统Bayes判别法相比,具有精确度较高、误识率和拒识率较低、适用性较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刘新祥主任医师治疗水肿病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刘新祥教授2013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的120例水肿病人首次处方用药情况,基于数据挖掘技术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方法挖掘刘新祥教授治疗水肿病用药组方规律。结果 对符合要求的120例水肿病患者首次处方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用药情况及药物间的关系。刘新祥教授治疗水肿病最常用的药物分别是:黄芪、甘草、山药、芡实、当归、丹参、党参、土茯苓、益母草、怀牛膝等;通过规则分析可知其用药时党参一般均与黄芪、甘草、山药、当归、丹参、芡实连用;并得到治疗水肿病新方:肉苁蓉、山茱萸、瓜蒌子、怀牛膝,芡实、白芍、山药、茯苓,地榆炭、阿胶、侧柏炭、蒲黄炭,丹参、生姜皮、冬瓜皮、益母草等11首。结论 刘新祥教授善于从脾肾双补角度用药,尤擅于健运脾土以治疗水肿病。  相似文献   

19.
李亭  杨敬锋  陈志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145-7147
关联规则和C4.5规则能提高土地评价知识表达的可解释性和土地评价的有效性,克服传统土地评价方法中人为因素多的缺点。为对比关联规则和C4.5规则在应用中的差异,文章基于广东省土地评价数据库,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了关联规则和C4.5规则的挖掘,并结合模糊判决算法分别建立了基于这2种分类规则的模糊分类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2种算法各有优点。其中关联规则具有更高的准确率,但其计算过程复杂,耗费时间长;C4.5规则准确率略低,但其计算成本低、速度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