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6个未灌孔及12个灌孔的N式砌块砌体进行了受压性能试验研究,了解了N式砌块的破坏形态及破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未灌孔的N式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平均值较普通混凝土小砌块抗压强度平均值提高了30%~52%,灌孔的N式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平均值较普通混凝土小砌块抗压强度平均值提高了8%~45%.分析表明,其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N式砌块砌体实现了孔、肋对齐.  相似文献   

2.
砼砌块砌体中材料强度匹配问题是工程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砌体受压性能的研究成果,分析并总结了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依据芯柱和砌块竖向变形协调原理,推导得到了灌孔砼砌块砌体中灌孔砼强度与砌块强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据此编制了灌孔砼砌块砌体材料强度的最佳组合表,可指导工程设计.该研究成果丰富了砌体结构的基本理论,为规范条款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灌孔砼砌块砌体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中混凝土芯柱三向受压应力状态进行分析,提出了适用于灌孔混凝土受压弹性模量的计算方法.同时,基于大量的试验结果,提出了适用于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泊松比、峰值应变、极限应变等参数,并引入到Domingo J.Carreira等提出的混凝土本构模型中,得出了适用于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受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公式.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供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设计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现有国内外剪压砌体破坏准则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基于力学原理,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建立了剪-压砌体破坏准则.相对而言,该破坏准则不仅能反映剪-压砌体可能出现的各种破坏形式,而且不同破坏形式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力学概念明确,适用于各类砌体.由该准则推得的砌体抗剪强度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现行规范取值吻合较好,形式简单,便于计算,可供砌体结构理论分析和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3片砌体墙片中随机抽取60个砌块,研究了砌块回弹测试时的回弹仪选取以及回弹仪回弹砌块带肋与不带肋位置时的回弹值大小的差异.通过9个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试件中的回弹对比试验,研究了砌块在不同约束条件、竖向压力和混凝土灌孔下的回弹值的关系.通过对砌块回弹值-抗压强度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和回归分析,提出了回弹法检测砌体中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抗压强度的一般公式.验证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公式检测精度较高,可为相关标准、规范的修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混凝土竖孔空心砌块存在的热、渗、裂等问题,提出并研究了一种混凝土横孔空心砌块.通过对9组(共54个)这种混凝土横孔砌块砌体的受压性能试验研究,了解了这种新型横孔砌块砌体的变形特征及破坏机理.基于试验结果并参考现行国家规范,提出了这种新型横孔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计算方法.通过引入砌体对数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得到了这种新型横孔砌块受压应力应变计算公式和弹性模量计算方法,对比结果表明,弹性模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本文工作解决了新型横孔砌块抗压强度设计问题,为单轴受压下新型横孔砌块的内力分析和有限元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对34个受复合作用试件的试验结果的理论分析,为水平灰缝网状配筋砖砌体的抗剪强度提出了一个有限元计算方法和一个实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轻质灌孔复合砌块是一种集承重保温于一体的砌块,在我国墙改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轻质灌孔复合砌块在满足保温性能的前提下,力学强度应满足轻骨料混凝土承重构件最低限值要求。在灌孔砌块使用过程中,力学强度因砌块构件形式改变而变化,砌块孔洞率越高强度越低趋势不变,但轻质混凝土强度变化数值及灌孔率最高限值未知,本文以陶粒混凝土为基体材料,泡沫混凝土为灌孔材料,制备轻质灌孔复合砌块,设置8组不同灌孔率,对48件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轻质灌孔复合砌块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基体骨架强度,灌孔率越高保温性能越好,但强度越低;陶粒混凝土灌孔率超过40%时不可作为承重构件,仅作为保温自承重构件使用;轻质灌孔复合砌块的"灌孔率-抗压强度"模型与试验结果拟合度较高,模型较准确,本模型将有利于指导轻质灌孔复合砌块的生产,通过设定砌块强度确定灌孔率。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剪力墙基于位移延性的设计方法.通过对两片不同长度的矩形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剪力墙墙肢的计算分析,研究了轴压比、高宽比、配筋率和灌孔率对墙体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几种因素对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延性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提出了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位移延性比的计算方法和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剪力墙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1/300的建议,供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高强螺栓在推出试件和梁式试件中的抗剪性能,基于高强螺栓连接推出试验结果,合理定义了表征高强螺栓抗剪性能的抗滑移荷载、初始抗剪刚度、滑移后刚度和极限抗剪承载力等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推出试件和梁式试件的精细化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了高强螺栓在推出试件和梁式试件中的抗剪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高强螺栓在组合梁和推出试件中具有相近的抗滑移荷载和初始抗剪刚度,其中抗滑移荷载约为57 kN,初始抗剪刚度约560 kN/mm.而高强螺栓在组合梁中滑移后刚度提高了42.3%、极限抗剪承载力提高了3.9%,因此,用推出试件结果来分析组合梁中高强螺栓的抗剪性能是安全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多层砌体结构房屋顶端裂缝问题, 根据简单相似性原理构建了一1∶4比例、每层均布有构造柱和圈梁的H型六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结构墙体模型.通过对墙体模型进行竖向加载的拟静力试验,模拟了纵横墙荷载差,深入研究了在竖向荷载差作用下砌体房屋顶端裂缝的产生行为和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承重墙上竖向荷载的增加,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之间的荷载差所引起墙体的竖向变形差增大,同时承重墙中部变形相对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交界处变形较大.当荷载增加到一定值时,由于承重墙对非承重墙产生的拉应力进一步加大,承重墙上靠近非承重墙一端顶部出现裂缝.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加,承重墙上裂缝宽度增大并扩展,并有新的裂缝出现.由于构造柱-圈梁体系的约束作用,有效地控制了承重墙与 非承重墙之间的竖向变形差的增大.  相似文献   

12.
复合营养舔砖配方、工艺参数及舔食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复合营养舔砖的原料配比、加工物理参数及舔食量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工压强的增加,舔砖硬度显著提高(P<0.05);奶山羊对不同硬度舔砖的舔食量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在水泥添加量为5%和7%时,舔砖硬度显著高于添加3%的水平(P<0.05);钠型膨润土的添加水平,对舔砖块硬度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糖蜜水平的增加,舔砖的硬度和直径膨胀度显著增加(P<0.05),而成形厚度与膨胀后厚度显著减少(P<0.05);随着麸皮添加量的增加,舔砖的硬度显著减少(P<0.05),直径膨胀度、成型时厚度和膨胀后厚度都显著增加(P<0.05)。随着尿素水平或食盐水平的增加,舔砖的吸潮度都明显增加(P<0.05)。综合试验结果,推荐复合营养舔砖中水泥、钠型膨润土、糖蜜、麸皮、尿素和食盐的添加水平分别为5%、8%、15%~20%、15%~20%、13%~15%和8%~10%。  相似文献   

13.
为使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得到广泛的应用,促进小型砌块技术的发展,本文对灌芯混凝土小砌块配筋砌体的静力和抗震设计的计算方法与规定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人工模拟实验,探讨了四种植物篱系统在不同坡度(5°、10°和20°)、不同污染物进水浓度(低、中、高)下对坡耕地农田径流污染物TN、TP、NH_3-N、TOC、COD的去除效果。植物篱系统分别是红叶石楠+小叶女贞+黑麦草(T1)、红叶石楠+小叶女贞(T2)、小叶女贞+黑麦草(T3)、红叶石楠+黑麦草(T4)。结果表明:植物篱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均随坡度的增加而下降,TP、NH_3-N、COD尤为明显,当坡度由5°增加到20°时,TP的去除率由52.25%~76.75%降至33.68%~60.34%,NH_3-N的去除率由36.84%~68.33%降至34.30%~45.46%,COD的去除率由13.26%~38.69%降至3.15%~26.74%。除NH_3-N外,随污染物进水浓度的升高,植物篱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越明显,TP的去除率可由33.33%~60.11%升至57.06%~81.44%,TOC的去除率可由-0.84%~2.92%升至9.64%~17.69%,COD的去除率可由-14.75%~11.25%升至20.62%~42.33%。植物篱系统对TN、TP、NH_3-N、TOC、COD的去除效果显著优于裸土(对照系统),在不同坡度下去除率最高分别能由12.81%升至47.02%、34.29%升至76.75%、18.27%升至68.33%、-0.93%升至11.52%、2.31%升至38.69%,在不同污染物进水浓度下分别能由15.57%升至53.05%、37.93%升至81.44%、17.60%升至64.05%、2.92%升至17.69%、-33.40%升至11.25%。总体而言,植物篱系统平均去除效果依次为T1T4T3T2,即红叶石楠+小叶女贞+黑麦草去除效果最佳,这与三种植物的地表覆盖率高、根系发达以及在功能上相互取长补短、协同固定污染物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材,通过网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施氮量对甘蔗伸长期氮肥效率与氮素去向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吸收的氮素15%~27%来源于当季肥料施的氮,73%~85%来自土壤和种茎氮;氮肥利用率为21.78%~26.75%,残留率为61.24%~69.85%,损失率为8.37%~12.02%。增施氮肥,甘蔗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来源于肥料氮素的比率及氮肥吸收量、氮肥残留量、氮肥损失量以及氮肥残留率明显增加,而氮肥吸收率和损失率明显下降,氮素和干物质在蔗茎的分配呈下降趋势,同时氮素残留分布在0~20 cm土层呈上升趋势,在20~40 cm土层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同时检测蔬菜中烯酰吗啉、霜脲氰和唑嘧菌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十八烷基硅烷(C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以HSS T3色谱柱分离待测物,甲醇和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正负离子分段扫描和多反应检测模式(MRM)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发现,烯酰吗啉、霜脲氰和唑嘧菌胺在0.001~1.0...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人工林落叶松木材经醇溶性低分子量酚醛树脂注入处理,改善其尺寸稳定性,即通过各种不同质量分数的PF树脂处理对比试验后,PF树脂质量分数在20%~30%时,木材的抗胀(缩)率达到60%以上,并且随着树脂质量分数的增加,木材的开裂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