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Ag沉积TiO_2光催化降解腐植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饮用水中腐植酸的去除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光还原法对纳米TiO2进行Ag沉积,研究改性TiO2/UV体系对腐殖酸的光降解效率,并探讨TiO2用量及腐植酸初始浓度对光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适量Ag沉积可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Ag沉积量为0.8wt%时TiO2的光催化活性最大;焙烧温度为400℃时TiO2的光催化活性最强;增加TiO2用量可提高腐植酸的光降解反应速率;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随着腐植酸初始浓度的增大,其光降解效率降低,光降解过程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k和Langmuir吸附常数K分别为0.173 5 mg/(L.min)和0.421 5 L/mg。[结论]适量的Ag沉积可提高TiO2光催化降解腐植酸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以锐钛型纳米TiO2为光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润滑油类羧酸酯-双季戊四醇庚酸六酯(di-PEHECA)的光解效果和光解动力学规律. 结果表明: 锐钛型纳米TiO2对di-PEHECA光解催化效果显著, 当di-PEHECA浓度为5.018 4 g/L时, 纳米TiO2用量为25.07 mg的效果最佳, 降解率高达93.1%. di-PEHECA在强酸性、中性和强碱性条件光解效果好, 其降解率为93.0%~98.0%;而在弱酸性和弱碱性条件下降解效果较差, 降解率只有85%~89%. H2O2对di-PEHECA的光解有促进作用, 当H2O2浓度为2.0~3.0 mol/L时, di-PEHECA的光降解效率从75%提高到95%, 产生一个突变, 超过3.0 mol/L时, 光解率提高幅度不大. 不同pH值、不同用量纳米TiO2及不同浓度H2O2对di-PEHECA的降解均遵循反应一级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3.
负载型TiO_2光催化降解垃圾渗滤液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负载TiO2光催化降解垃圾渗滤液的影响因素及反应动力学。[方法]选取一定浓度的垃圾渗滤液(pH值为8左右,COD值为300~600 mg/L)600 ml,将催化剂-纳米TiO2/玻璃筒膜插入溶液中,通入空气,将400 W的高压汞灯插入筒内进行照射。研究反应时间、进水浓度、pH值、光源强度等因素对垃圾渗滤液CODCr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光强越大、光照时间越长,催化效果越好;溶液的初始浓度越大,降解率越低;反应液在偏酸、偏碱的条件下有利于光催化氧化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表明,垃圾渗滤液光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反应速率方程为:Ct=C0e-0.023 8 tmg/L(初始CODCr为472.7 mg/L)。[结论]以负载型TiO2膜作光催化剂降解垃圾渗滤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PAN纳米纤维毡负载TiO2处理废水中苯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具有光催化活性的TiO2/PAN纳米纤维毡处理模拟废水中的苯酚。结果表明:纺丝液浓度聚丙烯腈(PAN)质量分数为5%的TiO2/PAN纤维毡对苯酚的降解率最高,对浓度100、50、20和10mg/L苯酚的降解率分别为51.1%、87.5%、99.6%和100.0%。光催化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纤维毡循环使用5次后对于浓度20mg/L苯酚的降解率保持在87.4%。  相似文献   

5.
光催化氧化法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对有机磷敌敌畏农药光催化降解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Sol-gel法在玻璃圆形反应器上镀制了TiO2膜,以紫外/二氧化钛膜(UV/TiO2)光催化氧化法来降解有机磷农药敌敌畏溶液,探讨了光催化反应时间、溶液的初始浓度对降解敌敌畏溶液的影响。[结果]由玻璃筒负载的TiO2膜对单一的敌敌畏溶液具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TiO2膜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敌敌畏溶液的初始浓度越低,光催化降解效果越好,经90 min光催化氧化处理后,不同浓度敌敌畏的降解率都能达到90%以上。动力学研究表明,敌敌畏的降解速率对敌敌畏浓度为一级反应,反应速率方程为:Ct=C0e-0.0719t(mg/L)。[结论]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敌敌畏溶液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溴虫腈光催化降解的过程,结果表明光催化降解速率大于光降解速率,且分别遵循动力学一级方程式C1=10.325e^-0.1635t,Ct=10.202e^-0.0069t,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溴虫腈光催化降解影响的顺序:纳米TiO2浓度>溴虫腈初始质量浓度>pH>温度,其中纳米TiO2浓度影响特别显著,并确定了优化降解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7.
以锐钛型纳米TiO2为光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润滑油类羧酸酯-双季戊四醇庚酸六酯(di-PEHECA)的光解效果和光解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锐钛型纳米TiO2对di-PEHECA光解催化效果显著,当di-PEHECA浓度为5.0184g/L时,纳米TiO2用量为25.07mg的效果最佳,降解率高达93.1%.di-PEHECA在强酸性、中性和强碱性条件光解效果好,其降解率为93.0%~98.0%;而在弱酸性和弱碱性条件下降解效果较差,降解率只有85%~89%.H202对di-PEHECA的光解有促进作用,当H202浓度为2.0~3.0mol/L时,di-PEHECA的光降解效率从75%提高到95%,产生一个突变,超过3.0mol/L时,光解率提高幅度不大.不同pH值、不同用量纳米TiO2及不同浓度H2O2对di—PEHECA的降解均遵循反应一级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罗丹明B(RB)在Fe(Ⅲ)/UV/空气下的催化降解过程及其机理。【方法】在间歇式光反应器中,研究了pH分别为1.0,3.0和4.3,Fe(Ⅲ)质量浓度为1.68~28mg/L,RB的初始质量浓度为4~150mg/L时RB的光降解过程,通过抑制剂NaN3和异丙醇研究了降解过程可能发生的机理,同时测定了降解过程中Fe2+质量浓度的变化。【结果】RB直接UV光解和Fe(Ⅲ)/UV/空气下的降解表观动力学均符合表观一级动力学规律。RB在Fe(Ⅲ)/UV/空气下降解时,随Fe(Ⅲ)质量浓度的增加,RB降解速率常数增大,但增加程度受到pH的影响,pH=3.0时增加程度最大,pH=1.0次之,pH=4.3时最小;RB初始质量浓度增加,降解速率减小,当RB初始质量浓度高于20mg/L时,继续增加RB质量浓度对其光解速率影响不明显;反应过程中,Fe2+质量浓度在反应初期快速增加,此后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结论】Fe(Ⅲ)/UV/空气能够快速催化RB光解,但在不同pH条件下,Fe(Ⅲ)催化UV光解RB的机理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通过湿式机械混合法制备SiO2复合改性TiO2催化剂,光催化降解邻苯二甲酸酯实验的结果表明,复合比例为SiO2 ∶TiO2=1∶6~1∶9,焙烧活化600℃,2h所得的催化剂活性较好.对降解体系的研究表明,当催化剂的投加量为0.2~0.3 g/L、pH=5~8时降解效率较高.邻苯二甲酸酯的初始浓度越高,SiO2-TiO2复合催化剂的降解效率则越低.并利用Langmuir- 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对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app)和半衰期(t1/2)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0.
以300 W汞灯为光源,Degussa P25型标准TiO2为催化剂,研究UV/TiO2下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特性以及几个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通过动力学分析,结合离子色谱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数据,探讨MB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MB光催化降解迅速,光照40 min,MB的降解率为89.47%左右,并且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可用Langmiuf-Hinshelwood (L-H)方程来定量描述,依据该方程拟合得到MB降解反应动力学常数和吸附常数分别为16.051 mg/(L·min)和0.011 L/mg.MB初始质量浓度升高,降解率逐渐减小.当MB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随TiO2用量的增加,MB降解率先逐渐增加后又降低,TiO2的最佳投入量为4.3 g/L.加入H2O2,与TiO2产生协同作用,明显促进MB的降解,但当H2O2的含量超过1.2%,降解率降低.pH在4.0-10.0,MB降解率较高,pH <4.0或pH> 10.0时,MB降解率均降低.添加少量苯酚时,与MB光化学反应形成竞争,MB的降解率急剧下降;增加苯酚用量时,降解率又逐渐升高,这可能是苯酚的光敏化作用引起的.UV/TiO2下,MB降解由吸附和光分解前后两个过程组成,降解程度随光照时间增加而逐步加深,先经过电离和脱甲基,生成Cl-、NH4+等初级降解产物,然后噻嗪环开环降解,快速生成NO2-、SO32-及苯同系物等中间产物,接着苯同系物经开环生成多共轭体系的链烃化合物,直至这些中间产物完全矿化,生成NO3-、5O42-、CO2和H2O.  相似文献   

11.
鲍曼菌素对梨轮纹病病菌的毒力及其药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鲍曼菌素对梨轮纹病病菌的毒力,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鲍曼菌素对梨轮纹病菌菌丝生长抑制EC50为0.022mg/L;Mg2+、ca2+、Mn2+与鲍曼菌素混用,对梨轮纹病菌菌丝生长有显著的抑菌增效作用,其中Ca2+的抑菌增效作用显著高于Mg2+和Mn2+,且Mg2+显著高于Mn2+.鲍曼菌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TiO_2光催化材料,用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方法]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制备了钛基TiO_2纳米管阵列,表征其微观结构,以甲基橙为降解对象,考察了烧结温度、染料初始浓度和p H对TiO_2纳米管阵列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500℃烧结温度条件下制得的TiO_2纳米管阵列形貌良好且降解效率最高;TiO_2纳米管阵列对初始浓度较高的染料降解效率高于低浓度的;甲基橙溶液p H为3时,TiO_2纳米管阵列对其降解效率高于p H为7时;TiO_2纳米管阵列(500℃)对10 mg/L甲基橙溶液(p H 3)60 min降解效率可达85.2%。[结论]该试验制备的TiO_2纳米管阵列可有效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在染料废水脱色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滴灌条件下毒死蜱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采用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滴灌条件下种植作物、代森锌消毒和不同土壤含水率对毒死蜱的分布及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于表层的毒死蜱在施用初期主要残留在10 cm以上土层,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发生降解并向下迁移。土壤中3,5,6-三氯-2-吡啶酚(TCP,毒死蜱的主要代谢产物)含量在0.1~1.5 mg·kg-1之间,施药30 d后,40 cm土层中毒死蜱和TCP均有检出。不同处理下,毒死蜱含量在10 cm以上土层存在较大差异,TCP含量在20 cm以上土层存在一定差异。消毒抑制毒死蜱的降解,作物根系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有利于毒死蜱的降解。土壤含水率对10 cm土层毒死蜱含量有较大影响,在未消毒和种植作物处理中,最强的毒死蜱降解分别发生在土壤含水率为80%和70%处理中。毒死蜱和TCP对微生物以抑制作用为主,不同处理的抑制程度不同。毒死蜱在低浓度时对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有激活作用,高浓度时存在抑制作用,作物的存在减弱了毒死蜱对两种酶活性的影响。毒死蜱的降解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有关,种植作物改变了毒死蜱和土壤碱性磷酸酶的分布。代森锌消毒对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有激活作用,对碱性磷酸酶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两种毒死蜱乳油制剂有效成分在水中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条件下研究了2种毒死蜱制剂有效成分在水中的降解,结果显示当初始设计浓度分别为100.00,10.00,1.00 mg/L时,40%毒死蜱乳油中有效成分在水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56.50 d,110.47 d与44.31 d;而48%乐斯本乳油中有效成分的半衰期分别为328.58 d,297.45 d与78.69 d。表明有效成分浓度、助剂种类与数量等影响毒死蜱在水中的降解速度。通过筛选合适的助剂及选择合理的助剂用量可望成为提高农药使用效果和减少农药残留污染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12、24、36℃)下8-烷基黄连碱衍生物(Cop-C8-n,n=4、6、8)对溶菌酶的荧光猝灭常数,并计算热力学参数,研究8-烷基黄连碱衍生物对溶菌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8-烷基黄连碱衍生物对溶菌酶的内源性荧光可产生极强的猝灭作用,猝灭作用过程既有静态猝灭又有动态猝灭;热力学参数证明,黄连碱衍生物...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室条件下,取大连市黑石礁海域海水,加入风化好后的柴油配制成模拟石油污染海水,通过分别改变催化剂的掺杂比、溶液pH、催化剂添加量、光照时间和柴油初始浓度等因素,研究各因素对上转换材料TiO2复合光催化剂催化降解海洋石油污染的影响效果,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光催化降解海洋石油污染的条件。结果表明:在海洋中柴油初始浓度为0.1 g/L时,催化剂掺杂比为15%,催化剂添加量为40 mg,溶液pH为7的条件下催化降解2.5 h,海洋石油污染光催化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可达88.85%。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效气相色谱法研究了40%毒死蜱乳油在番茄果实中的残留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75 mL/hm2下,其降解半衰期为2.49 d;在加倍剂量150 mL/hm2下,降解半衰期为2.55 d,药后7 d的残留量为0.200 0 mg/kg,符合我国对毒死蜱在番茄上残留≤0.5 mg/kg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