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里有计算矩形、箕形、圆形三种平面图形土地面积的算题,涉及大广术、启从(纵)术、里田术、少广术、圆面积割补术等计算方法,其中大多数算题亦见于<九章算术>和张家山汉简<算数书>,也有些算题仅见于书院秦简.这些关于面积的算题反映了秦代土地面积计算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岳麓书院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的取材特色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其与当时的律令有着密切的关联,与同性质的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等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说明它们都是当时“学吏”制度的产物,其内容是“为吏”者必备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3.
经过岳麓秦简《为狱等状四种》与张家山汉简《奏谳书》的比较,发现《奏谳书》与《状四种》这两个案例集有很多相同的法律术语,而且刑罚等级及据此确定的加刑、减刑原则及诉讼程序基本一致。《奏谳书》中的三类案例也见于岳麓秦简《状四种》中:“疑罪”类;“乞鞫”类以及“上得微难狱者”类。可以说,虽然经过了朝代更迭,由秦朝所建立的司法机构大体上被汉朝予以采纳,在根本上没有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睡虎地秦简日书《马禖祝》的校读,指出“马禖祝”有作为篇题的可能性;“笱”是祝辞中的关键词,读为“苟”,假如义;整理者释为“脚”的字应改释“胠”,指胁部。  相似文献   

5.
以九店《日书》抄录的各条占辞为主,与除睡虎地和放马滩以外再加上秦统一后的周家台秦简和西汉景帝期的孔家坡汉简等各篇《日书》进行比较分析,研讨楚、秦两地使用占卜的关系、占卜与地域性的问题等。认为:(1)九店《日书》全十三篇之中确实流传到西汉时代的占卜只有“往亡”一篇而已。 (2)九店“裁衣”前一半(简94)部分继承到睡虎地“衣”篇而没流传到西汉时代,但后一半的忌日(简95)流传情况不一样。(3)九店“占出入盗疾”是由在战国楚单独流行的四种占辞组成的占卜,秦统一后同一系统占卜或部分占辞仍然在楚故地流传一时。  相似文献   

6.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大批简帛文件的出土与整理,中国社会早期历史的研究内容得以丰富与充实。其中涉及医药内容的简帛文献数量多,目前已整理出版如周家台秦简《病方及其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十五种)、张家山汉简《脉书》与《引书》、《武威汉代医简》、阜阳汉简《万物》、张家界古人堤医方木牍、敦煌汉简医学简牍、居延汉简医学简牍等简帛文书,均是珍贵的早期医学资料,研究价值大。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对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算题“秏程”和“粟为米”的编连和研究。这两例算题记载了舂米的损耗和粟米的换算,反映了秦代粮食加工、交换、仓储等事务中的一些细节,验证了在上古时代“石”这一单位具有特殊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我曾经就睡虎地秦简《语书》中有关“乡俗”的思想做过探讨,明确了《语书》中的“乡俗”思想是受战国末期秦国的墨家“尚同论”的影响而写成的一种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本文就有关中国古代“风俗”所持的诸思想中的A与B的对立展开讨论。即:A主张严格管制地方独自“风俗”的 《语书》、墨家、法家的中央集权思想以及儒家的“移风易俗”思想。B倡导天下、国家承认地方的各种“风俗”,并且应该依照其风俗施行政治的《淮南子·齐俗》篇等地方分权思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唐律》和西夏《天盛改旧定新律令》比较为中心,对其中主婚权、婚价和嫁妆的给取、等级婚姻和婚姻关系的解除方面进行了异同比较,以期探讨婚姻制度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发生的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10.
张家山汉墓竹简刊发以来,学术界便掀起了对其研究的热潮,近些年来,关于张家山汉简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在法律思想、制度方面的成果最为突出,同时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突破,但相关的语言研究却很滞后.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岳麓书院藏秦简《数》里与田地租税有关的算题和术文,从中归纳出“舆(與)田”、“税田”两种田地租税的课收方式、田租率等,提供了秦田地租税制度的一些细节资料。  相似文献   

12.
通过《九章算术》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与增广矩阵的初等行变换进行对照,得出高斯消元法是中国古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学者所质疑汉文帝二年“除诽谤妖言诏”中的“妖言”二字为“误衍”的说法,实不可信。通过对《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所载“毒言”的爰书,以及《论衡》对“妖”、“毒”关系的考察,知道秦汉人视“祝诅”为“妖言”,并可与汉文帝诏文中“祝诅上”相印证。藉此确认文帝诏文中的“妖言”二字绝非多余。  相似文献   

14.
汉简资料记载,汉初为了保护农业发展,律令禁止放牧养猪的养殖方式,这或许促使了圈养方式的兴起。两汉时期既有民间个体饲养也有政府集体养殖两种方式,边塞的戍守系统继续沿用此种模式。汉代人们对猪的认知度颇高,无论是在朝廷赏赐、医疗、饮食,还是在地名、人名中都广泛应用,猪文化影响深远。此外,西北汉简中的“肉价”可能就是猪肉价格的简称,这为深化汉代社会生活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名田制是汉代四百年来土地制度方面的基本国策。制度的基础是前朝的授田制、限田制和军功爵制,特别是商鞅变法为名田制打下基础。由近年出土《张家山汉简》中,知道汉初推行名田制,按照爵位确定占有田宅数量。民爵和一般庶民要加入什伍组织。庶民可占有田一顷,宅一区。宅田宅数量根据户主变动有授有还。公大夫以上高爵位者不承担纳税和支差役,身死后继承人要降爵,减少相应的田宅数量。  相似文献   

16.
当前独立学院的基础课教学中照搬传统的高等教育中的课程设置,《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散、相互重叠、各自为阵、互不干涉的教学占据了本已消减的总学时中的相当部分,不利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从知识点的相互渗透、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融合等方面对独立学院《大学物理》与《高等数学》课程的融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1998年,江苏省中等卫生学校进行了教材改革,将原来的《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及《生物化学》合并为一门《正常人体学》。当时,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难度较大,通过3年的实践,采取了不少措施,积累了一些经验,使《正常人体学》的教学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考察里耶秦简中的"除邮人"简,探讨了秦代官府文书的传递方式和当时的邮驿制度。秦代邮人由邮所在乡的乡啬夫从当地平民中选用,并由县令或县尉批准。邮设置在交通要道,只负责传递制书、急书等重要官府文书。张家山汉简中每一邮的邮人数量、邮与邮之间的距离等,都有具体规定,应当是继承秦代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鉴于农业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重要性,以及“农家”在《汉书·艺文志》中的“名不副实”,对先秦农家真实状况的考察始终是一个有诱惑力的课题.但“农家”资料的稀缺和散逸,使得人们错误地将“《上农》四篇”归入农家一类,不是被放入不见记载的《后稷农书》,就是被归到不复存在的《神农》、《野老》.“《上农》四篇”是否为农家资料,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农家思想和《上农》主张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不具同源性.《上农》主张源于法家思想,是法家农战思想的改良,并结合《吕氏春秋》的成书过程进行了论证,说明了《上农》行文风格较为温和的特点,明显受到战国诸子学说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老子《道德经》深刻地影响了美国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文章运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阐明了斯坦贝克与《道德经》的事实联系。在此基础上以《罐头厂街》为例深入分析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态智慧在斯坦贝克小说创作中的具体表现。指出《道德经》有力地参与了斯坦贝克生态思想的建构,为当代的生态环境危机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