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省紫阳县红椿人民公社深阳大队第二连有0.726亩茶园,植茶三百六十三丛,58年获得高产,计产干毛茶600斤,平均亩产达826.2斤,并采收净茶籽120.8斤,亩产茶籽166斤,获得了茶叶茶籽双丰牧。这块茶园处于郭家河沟的中牛山,土层肥厚,向阳避风,茶丛较集中,树岭在百年以上。1957年产干毛茶550斤。  相似文献   

2.
安徽金寨县苏口茶場共有茶园321亩,現有釆叶茶园61亩,去年春茶期,从4月16日至6月10日止共釆制各类干毛茶10,140斤,总产值10,818元,平均亩产166斤8兩,比1958年亩产64斤增产160%。同吋出现大面积丰产茶园12.5亩,平均亩产367斤;高额丰产茶园2亩,平均亩产达到488斤;不仅产量跃进,質量  相似文献   

3.
蓬莱公社新林茶场“龟山”10亩茶园种植的毛蟹,于一九七八年新开茶园,一九七九年春种植,同年的秋茶打顶,亩产干毛茶35斤,一九八○年亩产干毛茶120斤,一九八一年亩产干毛茶302斤,预计今年亩产干毛茶可达到600斤。新林茶场二足龄茶树亩产干毛茶能够达到302斤的速生高产科技成果经验,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安徽祁門县祁紅公社团結生产队党支書戴桂术与生产組長胡文开等十一人共同培育一块面积2.17亩的茶园采到九月五日止,已采下生叶10952斤,折合干毛茶2738斤。其中春茶1856.6斤,夏茶760.8斤,秋茶121.1斤,平均亩产1261.12斤。比当地一般茶园亩产高8.5倍。并且質量也很好,三級以上茶占总产的75.56%。据老茶农預計,到九月底还可采下生叶200  相似文献   

5.
休宁县花桥社是盛产“屯綠”的地区,随着农业生产大跃进,今年茶叶也获得丯收,全社茶园有149亩,平均亩产干茶447斤,比1957年亩产260斤增長71.99%。不仅茶叶全面丯收,还放出一顆茶叶卫星”上了天。該社在第二生产队土名司馬墩地方培养的一亩二分四厘丯产茶园,到8月31日,共产干茶1,660斤15兩,其中春茶632斤占总产的38.1%,夏茶881斤14兩占总产的53.1%,秋茶147斤占总产的8.8%,平均亩产1,339斤半,比1957年同地亩产344斤4兩增長近三倍。目前仍在采制,計划采到十月“小阳春”,保証亩产2,000斤,爭取2,200斤。質量也很高,一、二級茶占89.11%。  相似文献   

6.
我场1953年开始建立,共有茶园110亩。其中用种籽直播茶园42.2亩,苗圃改建茶园26.1亩;用一年生苗于1954年移栽定植计41.7亩。至1959年茶树树龄已有6足龄。1956年3足龄时,即投入生产,每亩平均采制毛茶20斤,特别是在大跃进的1958年,出现了五年生的新茶园平均亩产茶条136斤、茶子36斤、茶叶  相似文献   

7.
春夏茶超过去年全年产量今年力爭全年产量翻一翻武义县明山乡的412亩采叶茶园,1957年全年产茶44,630斤(干茶),平均亩产108.37斤,1958年春茶产53,264斤,平均亩产129.3斤,一季春茶超过去年全年产量。于潛县天目山第一高級社,1957年全年产茶180担,1958年产春茶230担,一季春茶  相似文献   

8.
紹兴县越联社是个高山区。全社317户,有茶山(間作)948亩,仅有水田2.2亩。1957年共产干茶600担,平均亩产干茶63斤。 1957年秋該社在茶园里种了240亩草子(紫云英),平均每亩产鮮莖叶3,770斤,其中产量最高的一亩,产鮮茶叶12500斤,产量在11000斤以上的还有14亩,在2000斤以上的有15亩,在4000斤以上  相似文献   

9.
我场是个劳改农场,1962年由闽北迁至皖南宣城。初到时,荒山一片,杂草丛生。在“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劳改方针指引下,我们以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同大自然作斗争,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因地制宜陆续开辟茶园五千余亩。茶园投产十二年来,茶叶产量逐步上升,平均年增长率为36.15%,最高年产量达169万斤,亩产干茶359.6斤,其中一个茶区1,350亩茶园亩产440斤,有153.1亩达到亩产600斤。  相似文献   

10.
东阳县古光乡朝阳社的特产队在今年春季开始培养一块丰产茶园,共86叢茶树,实际測量占地0.389亩,头茶采制干茶110.75斤,折合亩产284.7斤;二茶采制干茶52.77斤,折合亩产135.6斤,头二茶折合亩产共420.3斤,这块地不仅茶叶丰收,而且茶果累累,結果最多的一叢茶树有茶果1695个,  相似文献   

11.
茶树王     
浙江省建德县下包公社胥源村汤家门口茶园的破粪坑边有一颗特大的茶业,春茶采鲜叶65斤,夏茶46斤、秋茶20斤,共131斤,以4斤半做1斤干茶计算折干茶29斤,加上深秋采制碎红茶5斤,合计产干毛茶34.1斤,相当于我县普通茶业100业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现有国营茶场45个,茶园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8%;茶叶产量占全省总产的70%,平均亩产160多斤,比全省平均单产高50%左右。但各场之间尚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投产:有的场三、五年即能投产,也有的场七、八年生茶树尚属幼年茶园。(2)产量:有的场平均亩产干茶400斤,并出现亩产700斤以上的丰  相似文献   

13.
我場自1956年春以来,已逐步发展新茶园2100余亩,为了使幼龄茶园提早成叢,同时很好地利用幼龄茶树修剪下来的老叶以增加收入,去年我場党支部特种了一块試驗田(三亩)这块茶地是二足年生的茶树。采取一年定型修剪二次,并适当地加强了肥培管理措施之后,今年第一年开始投入采扎。到9月10号止,平均每亩已采了干毛茶100斤左右。估計全年亩产可  相似文献   

14.
杭州西湖人民公社十月生产队(梅家坞)以盛产龙井茶闻名国内外。在公社化的第一年就出现了茶满山、猪满栏、茶山季季香,产量季季增的跃进面貌。1959年全队投入生产的700多亩茶园,平均亩产达到320斤,比大跃进的1958年亩产236斤增加了35.12%,总产量230777斤。增加49.7%,还有26亩多的丰产茶园,平均亩产467斤,其中有9.165亩茶园亩产达507斤。另有黄阳山0.928亩试验田,亩产高达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低产茶园面积很大,以亩产干茶低于50斤为标准约500万亩,占茶园总面积30%左右。我省是老茶区,127万亩投产茶园平均单产仅70斤左右,低于三十年前世界平均单产水平,与国内江苏、浙江等省相比较,差距也不小。我省茶叶单产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低产茶园占的面积大,据霍山县调查,低产茶园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44%;名茶之乡、全国第一大产茶县一歙县,30万亩茶园平均单产长期稳定在60斤左右的低水平线上。山区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高产作物,茶叶产量的上限随各茶区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和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异。世界最高单产是日本高达268斤。我国亦有不少高产典型,如杭州茶试站4400亩投产茶园平均亩产336斤,其中734亩单产高达520斤;江苏芙蓉茶场110亩茶园平均单产713斤;广东红星茶场最高亩产达1410斤;我省普文农场、勐海茶科所均培育出单产500——800斤的高产茶园。我县城关区回贤一队七五年试种的一亩密植茶园,八三年单产就达335斤,85年到七月十三日止,已收鲜  相似文献   

17.
福建崇安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武夷山丰产基点,于武夷公社黄柏管理区高峯大队培养的1.23亩丰产試驗茶园,春茶已获丰收,平均亩产鮮叶3830.9斤;制成烏龙茶平均亩产992.8斤。鮮叶品質均符合烏龙茶的要求;成茶品質除5月8日以后采制的以外,均为一級下和二級上等。  相似文献   

18.
1985年冬,我到江西铅山县河口茶场参观,看到该场1941年冬播种的百亩双行条列式平地茶园,迄今树势生长仍十分旺盛,满园郁郁葱葱,采摘面为140厘米,覆盖度为80%以上;从1955年起,单产超过百斤,1958年来,亩产干茶一直保持在250~400斤;另外,25龄以上的千亩茶园,亦连年亩产干茶超过200斤。使该场改变了长期亏损的落后状况,而年年有盈余。如此大面积老龄茶树的高产隐产,不仅为全国老茶园的改造提供了经验,也为茶  相似文献   

19.
茶树红锈藻病是致使茶树未老先衰的一种枝干病害,能导致茶树大量落叶、枯枝,造成减产,严重的甚至成片桔死。据调查,全区发病茶园达23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74.2%,发病率一般在80%以上,据桃江县7个区调查,茶园面积5万多亩,发病率100%,该县大力港乡黄龙咀村古家湾茶场,茶园面积130亩,原来是该县的先进高产单位,1975年亩产干茶达200斤以上,1980年后,主要因采摘不合理,培管不善,病害加重,致使产量逐年下降,到1982年亩产干茶只有50斤,比1975年每亩减少150斤,而且树势衰老,叶片稀疏,  相似文献   

20.
1958年,安徽歙县遭受到连续百天未下透雨的严重干旱,受旱程度之深,为近百年所未有,但是,茶叶生产却仍然获得了大面积丰牧。全县16万亩茶园(内采叶面积十万多亩)共产干毛茶150,355担,比1957年增长了68%,一举突破了战前最高年产量12万担的纪录,全县平均单产也由1957年的89.8斤上升到144斤。黄山人民公社长沄大队1,247亩茶园,平均亩产量竟达322.4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