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牛流行热又称为三日热或暂时热,也曾误称为“牛流行性感冒”,有的地方称为“僵直症”,在中原地带俗称“撮脚瘟”。它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突发高热,流泪、流诞,呼吸促迫,四肢跛行,后躯僵硬。本病往往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对它应有正确的认识和进行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2.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一般称暂时热,呈良性经过,发病率高、病死率低。由于临床症状与感冒相似,民间兽医称之为牛流感,又因四肢僵硬,走路跛行,不少人称为撮腿瘟或软脚病。该病在不少地区都有发生,因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对奶牛的产奶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牛流行热(Bovine ephemeral fever,BEF)又名牛暂时热、一日热、三日热、僵硬病,兽医学中又名四蹄困、摄脚瘟或瘸腿痧,20世纪80年代我国统一称为牛流行热。近年来该病有愈演愈烈之势,发病造成牛死亡、淘汰、早产、流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  相似文献   

4.
在诸多研究调查和实践中证明,夏季与其它季节相比是牛发生疾病最高的季节,其中牛流行热是弹状病毒所引发造成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这种并并不是仅仅限与肉牛,还表现在不同品种、不同性别、年龄不限的牛,可以说只要属于牛这个种群,基本都难逃牛流行热的侵害,当然防范措施做好,可以很大程度上减低牛的发病率。牛流行热多发生在夏季,其具体时间表现为7~9月份,例如:在阴沉闷热且空气潮湿或者昼夜温差大,而这正是适合其牛流行热生长的环境,此病表现为发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发生严重卡他性炎症。倘若牛流行热在牛群中发生,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传染,给牧民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尽管患病的牛呈良性,3d左右即可康复,如若重病患牛在短时间内没有进行治疗,很容易引起并发症等其它疾病,本文在研究牛流行热病的同时,结合其症状和其它因素,从而找出预防牛流行热病的有效措施,为广大医疗工作者和牧民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牛流行热也叫牛的三日热、牛短暂热,也曾把牛的流行性感冒称为流行热。本病是由一种圆锥形的弹状病毒或与弹状病毒非常相近的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热性病,其特征为病程短,死亡率低,病牛跛行和僵硬。自然感染范围不广,通常只有牛患病。1983年夏秋季节,大连地区广大农村和市郊部份农牧场的黄牛、奶牛相继发生本病,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和辽宁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帮助下,确诊本病为牛流行热,现将流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最近,疯牛病又一次在英国流行,恐慌情绪立即席卷了欧洲乃至全球。据认为人们通过食用牛肉有可能染上类似于疯牛病的克雅氏症(CJD)b疯牛病于1985年首次在英国发现.又名牛海绵状脑病(BSE).是成年牛的一种致死性神经系统疾病。脑病变、流行病学特征及传染性试验的结果均表明,BSE是由非常规的传染性因子(锯形蛋白变异)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海绵状脑病。这种病在牛身上发现之前多出现于绵羊身上,称为绵羊疯痒病(Scrapie)。本病在美国、爱尔兰、瑞典、法国、瑞士、丹麦、阿曼、苏丹、福克兰群岛部有过发生。1流行病学BSE多发于4~…  相似文献   

7.
动物保健     
牛流行热及其防治江西省宜春市畜牧水产局(336000)刘九生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暂时热,俗称“撮脚瘟”,是由病毒引起奶牛、黄牛和水牛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1临诊症状本病多发生于7~10月份,其潜伏期很短,一般为3~7天。该病发病突然,开始...  相似文献   

8.
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病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急迫,流泪和消化器官的严重卡他性炎症和运动障碍。主要侵害奶牛和黄牛,多发于3~5岁牛,犊牛和9岁以上的老龄牛很少发病。虽然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由于该病传染力强,传播迅速,短期可使很多牛发病,往往呈流行或大流行发生;季节性强,多  相似文献   

9.
牛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Bovum),又名牛流行热,简称牛流感,俗称"撮脚瘟",是牛(乳牛、黄牛和水牛)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突然发高热,消化道和呼吸道呈严重的卡他性炎,四肢和关节障碍,病程短暂,发病率高,死亡率低,黄牛发病可达到95%,常成良性经过,轻者2~3 d内恢复正常,故又称"三日热"、"暂时热"。此病主要流行于非洲、澳大利亚和亚洲,在我国列为三类动物疫病。笔者对牛流行热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仅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牛流行热     
<正> 近年我国发生了牛流行热流行,造成巨大损失。为此,我们收集了国内有关资料,结合我们对牛流行热诊治的体会,综合如下。牛流行热(Bovine ephemeral fever),亦称暂时热、三日热、僵硬病,俗称四蹄捆、撮脚瘟。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病毒传染病,临床以高温、流涎、流涕、呼吸急促和四肢运动障碍为特征。病程短、预后好。病原属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八十年代以前,牛流行热在我国还与家畜流行性感冒混为一谈,以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日本在1950年的大  相似文献   

11.
种公牛流行热的调查与防治黄绍华陈玉芳(徐州市家畜良种站221150)孟庆权(江苏省铜山县兽医院)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的严重卡他性炎症和运动障碍。病情迅猛,但多为良性经过。1流...  相似文献   

12.
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疱疹病毒引起鸭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因有些病鸭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本病流行广、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往往对受传染的鸭群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着养鸭业的发展。由于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有效治疗鸭瘟的方法,所以本病当前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3.
牛运输热或称运输热肺也叫(犊)牛地方流行性肺炎,是在运输应激作用下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牛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发热、流鼻液、急性肺炎和纤维素性胸膜炎。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4.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流泪、流涎、流鼻涕、呼吸促迫、关节疼痛、后躯僵便、跛行,重者卧地不起,当地群众称之为“软脚瘟”、“撮脚瘟”。2004年8~9月份南阳地区奶牛流行热发生大流行,间质性肺气肿病牛较多,易重发,死亡率较高,我们对  相似文献   

15.
1发生与流行 牛流行热多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在8~9月,如天气闷热多雨或昼夜温差较大,更易发生流行。此病常发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发生严重卡他性炎症。此症一旦在牛群中发生,来势凶猛,流行速度快。虽然患生一般呈良性,3d左右即可恢复正常(故此病又称三日热、临时热),但重症患牛如治疗不及时,极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罗敏 《动物保健》2014,(9X):47-47
在诸多研究调查和实践中证明,夏季与其它季节相比是牛发生疾病最高的季节,其中牛流行热是弹状病毒所引发造成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这种并并不是仅仅限与肉牛,还表现在不同品种、不同性别、年龄不限的牛,可以说只要属于牛这个种群,基本都难逃牛流行热的侵害,当然防范措施做好,可以很大程度上减低牛的发病率。牛流行热多发生在夏季,其具体时间表现为7~9月份,例如:在阴沉闷热且空气潮湿或者昼夜温差大,而这正是适合其牛流行热生长的环境,此病表现为发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发生严重卡他性炎症。倘若牛流行热在牛群中发生,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传染,给牧民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尽管患病的牛呈良性,3d左右即可康复,如若重病患牛在短时间内没有进行治疗,很容易引起并发症等其它疾病,本文在研究牛流行热病的同时,结合其症状和其它因素,从而找出预防牛流行热病的有效措施,为广大医疗工作者和牧民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 (Bovineepizooticfevervirus)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流泪、流涎、流涕、呼吸促迫、咳嗽、后躯运动不灵活和跛行。本病传播迅速 ,发病率高 ,死亡率低 ,常呈良性经过。1 流行特点1.1 本病广泛流行于亚洲、非洲及大洋洲。在我国分布较广 ,本病的传染力强、传播迅速 ,短期内可使很多牛发病 ,呈流行性。1.2 牛流行热似有一定的周期性 ,约 3- 5年大流行或小流行一次。阴雨、潮湿、运输拥挤、营养不良而致抵抗力下降时 ,能使本病流行。1.3 本病的发生有明…  相似文献   

18.
牛流行热的临床观察梁源祥(海南省农业学校琼山府城571100)牛流行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热、消化道及呼吸道呈卡他性炎症,四肢运步障碍等。1989年6~9月,海口市郊区及琼山县等地,不同程度地发生牛流行热,笔者对21头...  相似文献   

19.
杜转玉 《动物保健》2014,(9X):48-48
牛流行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热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染能力强等特点。本文从牛流行热的临床症状入手,对牛流行热的防治措施做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20.
牛流行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热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染能力强等特点。本文从牛流行热的临床症状入手,对牛流行热的防治措施做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