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国内蔗糖业的调整 ,导致一些糖厂“关、停、并、转”。这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 ,也是蔗糖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蔗糖业的生产应以市场为导向 ,合理布局 ,实行集约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 ,并树立全球观念 ,抢占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2.
沈忠祥 《云南农业》2009,(10):25-25
蔗糖业是盂连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提高蔗糖业的科技水平,走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之路,应加快甘蔗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提升旱地甘蔗种植管理技术水平,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3.
湛江已建成了全国蔗糖重要商品生产基地 ,甘蔗生产朝着“三高”方向迈进。制糖工业已有一定基础和规模 ,建立和完善了蔗糖生产综合服务体系。近年来蔗糖生产滑坡 ,种蔗面积下降 ,原料蔗不足 ,糖厂欠债亏损。恢复、稳定和发展蔗糖生产 ,必须认真抓好完善糖料政策 ,积极推进蔗糖生产产业化 ,增加投入 ,建设高产稳产原料蔗基地。推行适度规模 ,集约化经营 ,依靠科技振兴蔗糖业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在省科技重大专项"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支持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经过刻苦攻关,育出最高蔗糖分达19.2%的全国最"甜"甘蔗新品种——"云蔗08—1609"。这一重大育种突破,为云南乃至全国蔗糖产业发展和蔗农增收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已开始在全国蔗区推广。省农科院甘蔗所甘蔗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及甘蔗育种一  相似文献   

5.
<正>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组织的"2012-2013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书"评选结果揭晓,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编著的《甘蔗高产栽培与加工新技术》图书成功入选。为了提高云南蔗区蔗糖科技水平,提高甘蔗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蔗糖产业竞争,《甘蔗高产栽培与  相似文献   

6.
糖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探索──关于东乡县发展蔗糖业的调查报告邓敏军东乡县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农业的进程中,从1994年初开始按产业化要求组织发展糖业生产,由县糖厂牵头联合广大蔗农共建股份合作制,在实现千家万户与市场相对接,提高工农业相关度,解决甘蔗生产比...  相似文献   

7.
蔗糖产业历来是德宏陇川县重要的支柱产业,种植甘蔗更是陇川农民经济收人的主要来源。为了进一步推动蔗糖产业发展,陇川县紧紧围绕"云南糖业第一强县"建设目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蔗糖产业化进程,着力培育绿色高效蔗糖产业。近年来,随着其它经济作物的发展,陇川县甘蔗面积和产量一度下降,蔗农收人减少。为了解决生产难题,陇川县积极争取政策和资  相似文献   

8.
进一步加强甘蔗产业化种植技术集成研究,能够全面提高蔗糖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科技水平,降低加工成本,增加收入,能够实现甘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从加快甘蔗机械化种植推广应用,提高甘蔗产业化种植科技含量,合理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科学合理施肥等方面就甘蔗产业化种植技术集成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在云南省科技重大专项"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支持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经过刻苦攻关,培育出糖分达19.2%的全国最"甜"甘蔗新品种——"云蔗08-1609"。这一重大育种突破,为云南乃至全国蔗糖产业发展和蔗农增收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已开始在全国蔗区  相似文献   

10.
<正>"云蔗08—1609"最高蔗糖分达19.2%,目前已在全国蔗区推广。在省科技重大专项"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支持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经过刻苦攻关,育出最高蔗糖分达19.2%的全国最"甜"甘蔗新品种——"云蔗08—1609"。这一重大育种突破,为云南乃至全国蔗糖产业发展和蔗农增收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已开始在全国蔗区推广。省农科院甘蔗所甘蔗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及甘蔗育种一直领先全国。依托该所建设的国家甘蔗种质  相似文献   

11.
丁永成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4-15,75
湛江市为全国四大糖业基地之一,甘蔗种植和糖料加工的历史相当悠久。追溯湛江甘蔗糖业的发展历史,总结甘蔗糖业发展规律,提出湛江甘蔗糖业应朝国际化、集团化、机械化、产业化和股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75—2009年福建沿海地区甘蔗种植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括了福建沿海甘蔗发展的现状,分析了近年来福建沿海甘蔗生产现状以及取得的一些成就。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分析了福建沿海甘蔗产业发展的存在问题,并调查得到的数据及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了福建沿海甘蔗生产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同时,并通过分析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云南制糖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制糖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农产品加工业,云南也已成为中国第二产糖大省。制糖业的发展关系到云南省600万蔗农的切身利益,发展好制糖业是解决云南省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尽管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绩,但云南制糖业仍然存在甘蔗种植劳动力资源不足、优良品种研发和推广滞后、原料不能满足制糖生产需要、生产规模化程度低以及制糖企业经营规模小、技术装备存在差距的问题。在国家对云南实施“桥头堡”战略的新形势下,云南制糖业应把握好自身优势,抓住机遇,通过加大对制糖业的扶持,实行甘蔗种植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进行结构调整,重视科技创新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促进制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徐闻县甘蔗糖业的发展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明清以来尤其是解放后广东省徐闻县甘蔗糖业的发展概况.并提出了徐闻县甘蔗糖业未来发展的建议:大力推广节水型农业,解决干旱问题;实施科技兴蔗战略,落实栽培技术;调动蔗农积极性,提高甘蔗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5.
蔗糖产业是湛江农垦带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支柱性特色产业,在推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产业链角度分析了湛江农垦蔗糖产业从生产到流通各环节的发展状况。研究显示,湛江农垦蔗糖产业存在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难、甘蔗种植规模化与机械化程度低、甘蔗加工产品单一附加值低、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及影响力较弱等问题,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甘蔗规模化种植及全程机械化、开发深加工产品及拓宽销售渠道,以促进蔗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广西蔗糖产业中的育种、高产栽培技术、生产机械化、制糖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 述,提出要加大甘蔗种质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力度,不断丰富亲本材料;将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技术相结合,提高高 糖、高产、抗性强的甘蔗品种的育种效率;加大糖能兼用型甘蔗品种的选育力度;研发适合广西各种地理类型的中小 型甘蔗收割机,同时提高现有甘蔗收割机的适应性、灵活性,提高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蔗糖澄清提纯技术;加 大蔗糖产业废弃物的利用力度,以促进广西蔗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云南省蒙自市甘蔗发展现状,提出在山区发展甘蔗种植思路,并结合5年来芷村镇甘蔗发展实践,对山区乡镇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蒙自市甘蔗产业向山区转移发展提供技术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广西甘蔗对我国食糖安全起重要作用,而螟虫是影响甘蔗产业最重要害虫。因此,螟虫防治一直是科研工作者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研究者一直对螟虫预测预报、防治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几十年以来还是依赖化学防治为主,长期使用化学药剂,易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对螟虫种类、分布、为害特点等进行简述,重点分析广西甘蔗虫害预测预报、危害情况和防治方法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差异,并对现阶段螟虫防治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望为广西甘蔗螟虫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提高蔗糖分,提前糖能型甘蔗品种开榨时间。[方法]应用甘蔗增糖增产剂对桂糖22号、桂糖26号和桂引5等糖能型甘蔗品种在未成熟前进行叶片喷雾处理。[结果]甘蔗增糖增产剂对甘蔗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品种不同影响不同,但对有效茎数、宿根蔗发株影响较小。喷施增糖增产剂后,甘蔗仍具有较大的生长量,有较好的增糖效果。同时,各品种处理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叶片中酸性转化酶活性,提高了中性转化酶活性。[结论]应用甘蔗增糖增产剂,可以提高糖能型甘蔗品种单位面积产糖量,在生产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适合我国主产蔗区的优良品种,为推广提供依据,特对全国9个甘蔗新品种进行研究,以Roc22号作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萌芽率较高的品种是粤糖55、福农15、桂糖02-901、粤糖00-236,分蘖率高的有粤糖55、粤糖00-236,蔗茎产量高于对照的有粤糖55、桂糖97-69、粤糖00-236和福农15等4个品种,蔗糖分较高的是桂糖02-901和云蔗99-91,耐寒性较强的是云蔗99-91、云蔗03-422、粤糖55、粤糖00-236等4个品种,公顷含糖量较高的是粤糖55、福农15、粤糖00-236、桂糖97-69。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是粤糖00-236和福农15号,可作为优良品种在主产蔗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