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基于湖南省永州市75块杉木人工林样地的调查数据,构建含气候因子的杉木人工林树干削度方程,为后续研究气候因子对杉木树干削度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4个备选基础模型中选取1个最优的作为基础模型,使用数量化方法Ⅰ筛选出显著的气候因子,在此基础上,将气候因子和林分密度因子通过混合效应模型方法添至最优的基础模型中,确定最优的随机效应添加形式,从而构建含气候因子和林分密度因子的杉木人工林树干削度方程。【结果】Kozak(2004)模型为最优基础模型,其Ra2为0.959 5;夏季平均最高温(Txmax)、生长积温(DD5)为影响树干削度显著的气候因子。单含林分密度因子的杉木人工林树干削度方程的Ra2为0.971 0,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0.757 2、0.546 7,而含气候因子和林分密度的杉木人工林树干削度方程Ra2为0.981 6,RMSE和MAE分别为0.603 4、0.431 2,相比最优基础模型Ra2提升了2.3%,RMSE降低了32.56%,MAE降低了34.56%;相比单含林分密度因子的杉木人工林树干削度方程Ra2提升了1.1%,RMSE...  相似文献   

2.
根据林业生产中立木材积、原木材积及出材率的计算方法,在杉木人工林树干形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树干削度方程和树干断面去皮最短径方程,模拟实际造材,进而编制杉木人工林二元出材率表,经检验误差较小,精度较高,可在林业生产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基激光雷达获取数据,构建TLS数据代替伐倒木实测数据的树干削度模型,采用地基激光雷达扫描林口林业局6块落叶松样地和18株解析木。首先对TLS数据提取的解析木不同高度处的直径进行精度分析,再分别采用解析木TLS数据与实测数据建立树干削度方程,利用R软件拟合5个基础模型,采用Bias、RMSE、R2、P%对削度方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地基激光雷达获取的树干直径精度达到98%以上;TLS数据与实测数据构建的削度方程拟合结果基本相同,最优模型都为Kozak (2002)-II方程。采用TLS获取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0.7H为直径提取最适高度,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以利用TLS获取树干直径代替伐倒解析木量取数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位于江西大岗山的杉木密度试验林中183株树干解析数据,以Kozak(2004)削度方程为原型,探讨了包含密度因子的杉木可变指数削度方程构建过程及效果.研究表明:1)b10/姨sd为最优的包含密度的指数表达形式;2)引入密度因子后,无论是非线性回归还是混合效应模型,削度方程的拟合精度均有所提高;3)应用混合效应模型对包含密度因子的削度方程进行预估时较非线性回归模型更优;4)构建的杉木可变密度可变指数削度方程在树干中部预估值的平均绝对偏差较低,而在树干基部和顶端的预测效果较差;5)树干削度随林分初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降低的程度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5.
Ⅰ引言迄今为止,对于作为林业经营和调查工具的干形方程,已有很深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在理论上几乎与生物学生长过程毫无联系。目前,干形研究的目的在于掌握树干材积、估计林分的生长和表示树干削度。为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借助子生长和动态理论修改了以前的实验或经验干形方程。  相似文献   

6.
建立削度方程是编制材种出材率表的基础.以寻甸县境内的人工华山松造材样木为研究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或拟合效果较好的一些削度方程对其削度方程进行拟合,根据精度分析,选择d/D=0.0767 2.2597[(H-h)/(H-1.3)]-3.0707[(H-h)/(H-1.3)]2 1.7169[(H-h)/(H-1.3)]3模型作为编制华山松人工林单株木材种出材率表的最佳削度方程.经分别与检验样本树干的各部位直径实测值与削度方程理论估计值的差异进行检验,表明模型无系统偏差,检验指标的绝对值小,方程的拟合效果好,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树干削度是直接反映树干的形状和影响材积及出材率的重要因子。文章利用部颁二元材积式求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六个主要树种的一致性削度方程的参数。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削度方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削度方程在树干材积估算和森林碳汇规划中有着广泛的使用和重要的实际价值, 其模拟直径、材积、干形变化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木材交易的公平和森林规划系统方案的科学性。文中系统阐述了削度建模数据获取方法, 比较了削度方程的种类及优缺点, 分析了削度方程的精度要素, 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削度方程具有不受材种规格的限制、应用简便等优点,现已成为编制材种出材率表基础工作。本文以大兴安岭东部地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776株林木干形数据,通过分析、比较和评价4个削度方程拟合效果和预估精度,确定了兴安落叶松最佳削度方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林业上广泛应用的Kozak(1988),Kozak(1994),Kozak(2001)和Kozak(2002)可变指数削度方程,构建适合大兴安岭不同区域兴安落叶松树干削度方程,同时检验不同区域的显著性。【方法】采用大兴安岭3个区域的兴安落叶松样木干形数据,利用SAS软件的非线性回归SUR法拟合4个削度方程,采用调整确定系数(R2adj)、平均误差(MAB)、均方根误差(RMSE)、相对误差(MPB)、预估精度(P%)和多重共线性指标(CN)以及相应的残差分布图等对削度方程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区域性检验采用非线性额外平方和方法,该方法需要拟合完整模型和简化模型。【结果】1)Kozak(1988)和Kozak(1994)削度方程拟合和预估精度较高,但是存在较高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其他削度方程降低了模型的多重共线性,但可提高对树干上部的预测能力。2)不同区域模型的F检验分析发现,区域3与区域1和区域2的树干削度相差较大,区域1和区域2的树干削度相差较小,任何2个区域的对比检验都是显著的(P0.000 1),说明模型在不同区域不能共用一套参数,应有不同的区域参数估计。3)从不同区域各模型的干曲线模拟可以看出,同一模型在3个区域的干曲线模拟结果不同,尤其模型(3)在3个区域中的干曲线更明显地体现出3个区域的不同。模型(1)、模型(2)和模型(4)在3个区域的干曲线模拟体现在区域1和区域2的模拟结果比较接近,区域3则与其有明显不同,该结果与F检验结果一致。不同区域对树木干曲线有显著影响,削度方程参数估计值在不同区域的错误应用会导致较大误差。【结论】Kozak(2002)可变指数削度方程在拟合统计量、残差分布图和多重共线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致性,预估精度达99%以上,可作为大兴安岭3个区域兴安落叶松的最优削度方程。  相似文献   

11.
关于材种出材率表的编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削度方程编制出材率表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对编制材种出材率表的全过程,从资料的收集到削度方程的选择、拟合、评价,以及利用削度方程进行理论造材、计算出材率等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阐述,对林业生产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在建模样本的组织、削度方程的建立等方面融入了作者的新思想,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应用削度方程编制湿地松材积表和出材率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树干形状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样木资料建立了一个适合湿地松人工林干形变化规律的可变参数削度方程,据以编制了一元材积表、二元材积表、一元材种出材率表和二元材种出材率表,这些数表经检验误差较小,精度较高,可在林业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主要用材树种杉木削度方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削度方程已成为编制材种出材率表的首选方法和基础工作。我们采用了相关系数、判定系数、调整判定系数、剩余标准差作为评价尺度对削度方程进行评价,将杉木各指标的值进行比较排序得到各个备选削度方程的综合得分,选择出福建省杉木编制出材率表的最佳削度方程。  相似文献   

14.
建立削度方程是编制材种出材率表的首选方法和基础。本文以海南省桉树、木麻黄、马占相思为研究对象,利用Ormerod(1971)提出的削度方程为基本削度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可变参数削度方程进行模型研建。通过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海南省桉树、木麻黄和马占相思3个树种的削度方程拟合效果均好,复相关系数基本上在0.96以上,预估精度在99.0%以上,无系统偏差,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且可变参数削度方程明显优于基本削度方程,是生产上的首选模型。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在吉林省各县(市、区)所采集3 157株蒙古栎编表、验表样木数据,运用削度方程计算立木材积和材种出材率表,结果表明:运用削度方程可以灵活地反映树干上任意部位直径、既定直径处材长、材积、出材率、树干上任意分段材积和全树干材积;同时根据林分树高差异调整树高式参数,编制的材种出材率表精度高、适用性强,更符合林分中林木生长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华北落叶松干形曲线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形是反映树干外部形态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干材价值的重要依据,而削度方程是描述树木干形好坏的一个重要定量指标,其对干形模拟的准确性直接决定着树干材积和森林蓄积的估算结果。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4个常见的简单削度方程,模拟了260株样木的干形曲线,采用调整后决定系数(Ra^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误差(ME)和平均误差绝对值(MAE)评价模型的拟合效果和检验效果,筛选最优的基础模型,并利用分位数回归技术,构建人工华北落叶松干形曲线模型。结果表明,4个简单削度方程中,Kozak方程对华北落叶松干形的拟合效果最好(Ra^2=0.934,RMSE=1.985cm),检验结果也是最优的(ME=0.125cm,MAE=1.212cm)。因此,基于Kozak方程,结合分位数回归技术建立了华北落叶松干形曲线,相较于基础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进一步提高。当分位点设置为0.1时,模型对靠近下部和上部的树干干形拟合效果较好;当分位点设置为0.5时,模型对位于中部的树干干形拟合效果较好;当分位点设置为0.9时,模型对树干基部的拟合效果较好。可见,分位数回归技术使模型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省栎类为研究对象,基于157株样木的直径-树高干形数据,拟合3种简单削度方程和3种可变参数削度方程。选取常用的模型评价指标,结合模型残差图和模型相对排序法,对6个模型进行综合对比评价,利用“留一法”对模型进行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6种削度方程的确定系数R2和预估精度P分别超过0.94和99%,模型拟合效果较好;3种简单削度方程在树干基部均存在明显的系统偏差,而可变参数削度方程可有效减少这种系统偏差,拟合效果均优于简单削度方程;从模型评价指标和相对排序值可以看出,除MSE外,模型4的其余5项指标均在6个模型中表现最好,且模型4的整体排序值最小,可作为湖南省栎类的最优削度方程。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削度方程不仅可用于推算单木及各材种的材积,更可用于林木生长过程的三维可视化重建,是林业生产实践中一种重要工具。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60株红松人工林单木干形数据为例,以当前国内外林业中常用的简单削度方程、可变指数削度方程和分段削度方程为基础,采用SAS软件中的PROC NLIN模块对各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并采用确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对各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6种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均相对较高,平均确定系数R2均在0.80以上;相同高度处的直径随着胸径的增加而呈增大趋势,但对树高的变化不够敏感;综合各项指标,该地区红松人工林的最优削度方程为可变指数削度模型(模型6),其模拟和预测R2均可达0.95以上,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0.9cm,均方根误差也小于1.2cm。显然,筛选出的最优削度方程对精确红松人工林单木蓄积及指导合理造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湿地松材积出材率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532株湿地松伐倒木测径数据,通过14组削度方程的比选,选定了符合湿地松树种的削度方程。此削度方程对任意直径限处的材长、任意高度处的直径及树干全材积等可获得高精度的估计。通过计算机理论造材,编制出湿地松一元和二元材种出材率表,各技术程序全部采用数学模型进行模拟,改变了过去用图解法传统编制材种数表的技术方法,提高了材种数表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利用木荷样木资料,在多个削度方程拟合对比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木荷干形变化规律的削度方程,据以编制单木一元材种出材率表和二元材种出材率表,可以林业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