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将一定数量的小蚕交由具有充足的蚕屋设备和桑园面积、技术过硬的养蚕专业户进行集中饲养和管理,3龄或4龄再分发给蚕农饲养大蚕的一种科学饲育模式。一个蚕区,一户农户,蚕茧生产的多少,蚕茧质量的好坏,与小蚕期的饲养管理有着很大的联系。做好小蚕共育的关键技术处理,就能够使蚕儿体质和抗病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为大蚕的丰产打好基础。1农村小蚕共育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饲养好大蚕必须要做好蚕前的消毒防病工作、加强饲育管理、增强蚕儿体质,是获得蚕茧优质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2017,(5)
<正>小蚕工厂化饲育是适应现代养蚕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需要的一种新型小蚕饲育形式。小蚕期,尤其是1~2龄期小蚕对不良环境抵抗能力弱,饲养技术要求复杂等特点,目前部分个体养蚕农户较难达到小蚕饲养的技术标准,生产风险较大,从而影响了蚕茧的单产和质量,导致养蚕效益低下。实施小蚕共育可有效解决影响小蚕饲养成效的技术难题。多年来,浙江省各蚕区在养蚕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前饲养的蚕品种,一般都要经过4次就眠5个龄期。通常把1~3龄蚕称小蚕,4~5龄称大蚕。小蚕与大蚕在形态、生理、生态要求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小蚕期是充实体质的时期,是整个蚕期的基础,大蚕期除体躯继续增长外,同时是积累营养和绢丝腺极度发达的时期,在生理机能方面与小蚕有很大差异。因此,生产上应根据蚕的生理特点贯彻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饲育管理,是获得蚕茧丰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切实做好大蚕期的各项饲养管理工作,是确保蚕儿发育齐一、健康无病,夺取蚕茧高产的重要环节。根据大蚕的生理特点及天气情况,本文介绍了大蚕饲养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正在养蚕过程中,通常把家蚕的5个龄期划分为2个阶段,1~3龄蚕统称为小蚕期,4~5龄蚕统称为大蚕期。"养好小蚕丰收一半"这是广大蚕农的生产经验,养好小蚕是获得蚕茧优质高产、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重要途径。小蚕对高温多湿环境适应性比大蚕强,饲育时适应较高温度(28℃),同时,小蚕呼吸容易,排湿功能好。在饲育时,小蚕多采用炕(床)育或穿孔塑料薄膜覆盖育形式,有利于桑叶保鲜,缩  相似文献   

7.
王乔良 《云南农业》2005,(11):21-22
秋茧生产是蚕茧生产中一项重要的生产环节,是蚕农增收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养秋蚕与春蚕大不同,受气候、桑树生长管理、病害发生重等的制约,尤其是秋蚕易感染蚕病,秋蚕较春蚕难饲养。本文从布局、培管、控病、饲育等方面,全面阐述养秋蚕提质增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养蚕实践中,要获得蚕茧丰收,在养好小蚕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加强大蚕期的饲养管理,尤其要抓好4龄和5龄期蚕的饲养。分别阐述了4龄蚕和5龄蚕的饲养技术,以为蚕桑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小蚕期有对温湿度和桑叶要求高、抗病力弱、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弱的生理特点,蚕农应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认真把握关键环节,积极采取技术措施,做好饲育小蚕的技术处理,确保蚕茧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0.
饲养大蚕必须针对其生理特点,掌握大蚕生长的发育规律,采取不同饲育和相应的技术措施,创造大蚕适宜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使蚕体生长健康。从4龄开始响食到5龄后期上簇结茧这段时间叫做大蚕期。大蚕要吃饱吃好才能上簇结茧。  相似文献   

11.
万飞  贺家慧 《湖南农业》2004,(10):15-15
从4龄开始喂叶到5龄后期上簇结茧这段时间叫做大蚕期。饲养大蚕必须针对其生理特点,掌握大蚕生长发育规律,采取不同饲育形式和相应的技术措施,创造大蚕适宜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使蚕体生长健康,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大蚕要吃饱吃好才能上簇结茧。一、大蚕的生理特点和要求1.大蚕体  相似文献   

12.
从4龄开始喂叶到5龄后期上簇结茧这段时间叫做大蚕期.饲养大蚕必须针对其生理特点,掌握大蚕生长发育规律,采取不同饲育形式和相应的技术措施,创造大蚕适宜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使蚕体生长健康,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大蚕要吃饱吃好才能上簇结茧.  相似文献   

13.
蚕种生产饲养的是原蚕 ,原蚕的体质较弱 ,适应性差 ,饲育比较困难 ,对饲育技术规范操作要求较高 ,在饲育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 ,认真对待。原蚕饲育的目的是制种 ,原蚕饲育的最大特点是在保持品种性状的基础上以获得质好量多的蚕卵为目标。原蚕饲育不仅要求当代蚕儿生长发育良好 ,而且要求蚕种不带毒、品种纯正、杂交彻底、卵质充实孵化整齐。1 原蚕饲育要点1 1 原蚕收蚁收蚁是原蚕饲育的第一关 ,每张原种为一区 ,若干区为一个饲育批 ,饲育批作为种茧调查的计算单位 ,必须准确称蚁量。收蚁在当天早晨 5时进行感光 ,感光后 2小时为收蚁适期。…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持种性,提高桑蚕原种质量,结合生产实践,分析了原原蚕的饲育特点和原原蚕对气象条件、饲育环境、桑叶质量的要求,系统总结了桑蚕原原种的催青、收蚁、稚蚕饲育、大蚕饲养、种茧保护以及原种制造等技术操作要点,为桑蚕原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蚕期是整个蚕期的关键,小蚕商品化饲育是实现科学化养蚕,保证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措施。它解决了多批次养蚕,大小蚕同时饲养难和小蚕对饲育技术、蚕室蚕具消毒防病要求高的问题。近年来,由于抓住国家"东桑西移"的战略机遇,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很快,桑园面积和养蚕规模不断壮大,蚕桑产业经济效益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在桑蚕茧生产中,小蚕饲养十分关键,小蚕养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大蚕的饲养管理和蚕的抗逆力及蚕茧质量。"养好小蚕一半收"、"小蚕靠火养,大蚕靠风养"是养蚕的一些宝贵经验。小蚕养的好,体质强健,大蚕就能增加对外界不良环境和病原的抵抗力,使蚕茧全面获得丰收。下面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结合多年的养蚕经验,对小蚕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17.
江燕 《农技服务》2009,26(10):61-62
从蚕室蚕具的准备、蚕种选择、催青、收蚁、小蚕饲育和大蚕饲养等方面阐述了家蚕天然彩色茧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养好小蚕一半收",这是蚕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小蚕期是充实体质的时期,是整个蚕期的基础,小蚕养得好,对不良环境和病原菌的抵抗力就会增强,为大蚕的省力化饲养打下良好的生理基础,是夺取蚕茧高产、优质、增收的关键.做好小蚕期饲养管理工作只要把好以下6关,就可养好小蚕.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与蚕的自身体质、病原菌、养蚕环境条件三者有密切关系.在养蚕过程中,蚕病的暴发往往与消毒不严、桑园病虫害交叉感染、饲养管理粗放等有关.传染性蚕病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法是围绕消毒和清洁饲养,切断病原传染途径,防止蚕感染,改善饲育条件,增强蚕儿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在实际生产上要把防病与饲养技术结合起来,走综合防治的路子,才能有效地控制传染性蚕病的发生,把蚕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蚕茧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小蚕的生理特点与饲养管理要求,并从蚕室、蚕具、桑园准备,收蚁,小蚕共育的眠起处理,小蚕饲育,小蚕期防病治病等方面介绍了小蚕共育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