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杉木“二耕土”营造杉木纯林难成功的状况 ,我们在遵循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等原则的基础上 ,采用杉木苗根用ABT生根粉溶液打泥浆造林 ,生长良好。一、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选在攸县黄丰桥林场所属的柏市镇阁前村后边的山头上 ,西南坡向 ,坡度20度 ,试验面积6 67ha ,对照面积4 33ha ,为杉木采伐迹地 ,即“二耕土” ;土壤为板页岩发育而成的黄红壤 ,土层较深厚 ,>60cm ,上代林分的指示植物为盐肤木。二、苗木处理苗木来自江西 ,全部为Ⅰ级杉苗 ,苗高>40cm ,地径>0 45cm。苗木在1月下旬调回 ,苗木调回后浸…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适合在北方干旱地区造林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土壤覆盖措施,提高人工造林的成活率,开展了不同土壤覆盖措施对侧柏林间土壤含水量及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中覆草的处理蓄水能力更强,明显促进侧柏苗木生长,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应用土中覆草技术可明显提高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3.
采用农膜覆穴营造杉木林,有利于增加地温,保持土壤湿度,并具防寒,抗旱作用,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苗木生长,造林时如用土球苗,地膜全部覆在土下5cm深处,效果则更好。  相似文献   

4.
杉木产区群众都知道:杉木伐后迹地再连续栽杉的“二耕土”其生长不及“头耕土”,“三耕土”又不及“二耕土”,即杉木连栽往往引起杉木生产力下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传统的看法是杉木林地土壤养分收支不平衡或人为措施如皆伐、炼山等不合理引起水土流失,上层变薄,造成土壤养分物质匮乏,引起杉木生产力下降。由于地力有限,杉木不断地摄取同类养分,可能使土壤主要养分元素出现亏缺。“炼山”引起土壤氮、磷、钾、灰分的严重流失,尤其是有效磷的流失是南方山地种杉失败的主要原因……。叶仲节等(1986)的研究则认为:连栽…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杉木容器育苗过程中容器规格、营养土配方、容器扦播和播种育苗及造林技术等问题作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营养袋苗造林可延长造林季节,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明显高于裸根苗,且造林后无明显缓苗期,当年苗木生长量大于裸根苗。  相似文献   

6.
结果表明:杉木连栽引起林地肥力减退,土壤地力衰退程度与前茬林生长周期有关。头茬杉木林周期短(14a)的二耕土上连栽的杉木长势较好,头茬杉木林周期长(24a)的二耕土上连栽的杉木幼树长势极差。林地施肥后并没有促进杉木幼树恢复生长。原因在于杉木幼树根系受到土壤中有毒物质毒害,根系腐烂,不能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建议采取生物工程措施解决杉木连裁地力减退问题。  相似文献   

7.
结果表明:杉木连载引起林地肥力减退,土壤地力衰退程度与前茬林生长周期有关。头茬杉木要周期短(14a)的二耕土上连载的杉木长势较好,头茬杉木林周期长(24a)的二耕土上宫载的杉木幼树长势极差。林地施肥后并没有促进杉木幼树恢复生长。原因在于杉木幼树纱受到土壤中有毒物质毒害,根系腐烂,不能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建议采取生物工程措施解决杉木连载地力减退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一年生针叶树小苗上山栽植因无灌溉条件,而造成苗木枯死。采取容器苗造林,可在小范围内保证苗木根部水份,扶助小苗扎根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1容器苗土壤的选择1.1选择河淤土做营养土,并且在装入容器袋前过筛,清除土中石块及草屑等杂物。松散的土壤和粘...  相似文献   

9.
杉木连栽地力衰退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分析显示,杉木连栽导致林地生产力下降、土壤肥力减退、物理性状变差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降低。盆栽试验表明,杉木连栽0-20cm表层土,盆栽杉苗成活率只有24.4%,生长量比同层头栽土下降41.8%。经连栽与头栽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连栽林地杉木保存率比头栽下降13.2%,连栽杉木高生长明显低于头栽杉木。采用回心土造林,连栽杉木保存率提高16.8%,树高生长量提高37.9%-60.2%。研究认为,不利于杉木连栽生长的限制因子集中在0-20cm表土层,是导致杉木连栽成活率和生长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对杉木免耕法育苗技术及造林跟踪试验结果表明,杉木免耕育苗技术操作简易,提高苗木产量,质量明显,且能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提前郁闭成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