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黧蒴栲适应性强、生长快、成材早,是开发潜力较大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作者在多年栽培试验基础上,总结了黧蒴栲人工林培育配套技术措施,可为该树种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黧蒴栲人工林生长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黧蒴栲人工栽培试验林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确定了该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成材早、水平根系发达、树冠叶面积大等特点。调查结果表明:试验地造林后第10年黧蒴栲人工林平均材积为136.5 m3/hm2;第15~16年平均材积为304.5 m3/hm2,高于杉木、马尾松、木荷、青周等针、阔叶对照树种。  相似文献   

3.
黧蒴栲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黧蒴栲(Castanopsis fissa Rehd.et Wils)又名黧蒴,属壳斗科(Fagaceae)常绿乔木,树干通直,树高可达25113,胸径50am。黧蒴栲适应性强,萌芽力强,根系发达,固土力强,且生长速度快。幼龄期要求庇荫,长大则喜光,能耐寒冷、干瘠,常生长在海拔800m以下山地,在较为湿润的立地生长最佳,枝叶繁茂,落叶易腐,是改良土壤和营造水源涵养林、生态公益林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4.
闽粤栲容器育苗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粤栲[Castanopsis fissa(Champ.)Rehd.et wils]又名黧蒴栲、裂斗锥,是壳斗科中生长最快的树种,在中等立地条件下,年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可分别达1 m和1 cm以上.  相似文献   

5.
常绿阔叶林是江西省地带性植被类型。本文分析赣南建群树种有丝栗栲、南岭栲、米槠、木荷、黧蒴栲,而赣东北为甜槠、木荷、丝栗栲、石栎。利用标准地平均木的解析资料,建立林木树高、胸径、材积潜在的生长量函数。拟合结果以理查兹曲线拟合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  相似文献   

6.
黧蒴等树种在3种人工松林中的生长量和生物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亚热带3种人工松林中黧蒴、红桂木、灰木莲和竹节树4个树种的生长量和生物量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显示,4个树种生长量在不同林分有很大差异:其中,黧蒴在3种林分中的生长量排序为湿地松林 > 加勒比松林1 > 加勒比松2;红桂木在加勒比松林2和湿地松林中无显著差异,均高于加勒比松林1;灰木莲和竹节树在湿地松林中最高,2个加勒比松林无明显差异。生物量排序与生长量排序相同。同一林分不同树种的生长量存在明显差异,树高和冠幅生长排序为灰木莲 > 黧蒴 > 红桂木 > 竹节树,地径为灰木莲 > 竹节树 > 红桂木 > 黧蒴;总生物量年均增长量排序为竹节树 > 灰木莲 > 黧蒴 > 红桂木。    相似文献   

7.
速生茹木树种-黧蒴栲嫩枝经过3种插床基质和4种插条处理的扦插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插床基质对扦括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插条处理及其插床基质的交互作用对插托成活率存在显著影响,黧蒴栲嫩枝搬扦插在园土十河砂混合基质上现剪现插最好,成活率可达87.5%,在园土基质上现剪现插次之,成活率可达70%,而其它组合成活率都不到20%,黧蒴栲嫩枝扦插生产上应选用园土或园土+河砂作为插床基质,并要现剪现插。  相似文献   

8.
黧蒴栲半同胞家系生长性状变异规律及遗传参数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黧蒴栲半同胞家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和估测其遗传参数,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52个6年生黧蒴栲半同胞家系进行生长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黧蒴栲家系间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52个黧蒴栲半同胞家系平均胸径为8.53em,变异幅度为6.31~10.85am;平均树高为8.23m,变异幅度为5.08~10.14m;平均材积为0.02828 m^3,变异幅度为0.01099~0.05407 m^3。黧蒴栲半同胞家系胸径遗传变异系数为13.74%、广义遗传力为0.7404;树高遗传变异系数为13.74%,广义遗传力为0.7150;材积遗传变异系数为35.36%,广义遗传力为0.7539。表明黧蒴栲半同胞家系胸径、树高变异较小,受较强遗传控制,材积变异较大,也受较强遗传控制,通过一定强度的选择,能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黧蒴栲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利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黧蒴栲芽苗截根移栽、截根苗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黧蒴栲芽苗截根处理对苗高、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叶干重、茎枝干重、根器官干重有极显著影响,对苗木地径、一级侧根长度有显著影响.芽苗截根处理后苗木高度增加17.51%、地径增加13.72%.不同剪叶处理方式对黧蒴栲苗木造林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芽苗截根苗造林以剪叶75%效果最好,造林成活率达95.86%,而未剪叶苗造林成活率为57.69%;应用芽苗截根苗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7.0%~24.0%,增加当年树高、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8.22%、15.44%.  相似文献   

10.
以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与乡土树种荷木 Schima superba、黧蒴 Castanopsis fissa、红锥 Castanopsis hystrix、枫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和假苹婆 Sterculia lanceolata 为研究对象进行混交试验,研 究苗木叶片超微弱发光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各树种的超微弱发光特征值大小总体表现为对照组<单混 种组<双混种组,各树种混种后树种的超微弱发光特征值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所有组合中,马尾松 + 黧蒴 + 枫香组合超微弱发光特征值最高。从聚类分析结果来看,马尾松 + 黧蒴 + 荷木、马尾松 + 枫香 + 荷木、马 尾松 + 红锥 + 荷木、马尾松 + 红锥 + 黧蒴以及马尾松 + 红锥 + 枫香等组合,各树种内部相互联系程度高, 代谢旺盛,树种组合抗性好,生命力强,是马尾松纯林林分改造的理想树种搭配选择。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薛松  李志荣  倪翠萍 《防护林科技》2004,(Z1):92-93,105
在原有种植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适宜树种和模式对洪泽湖大堤防护林进行规划更新。在充分考虑防护功能的同时 ,注重堤防美化、生态保护和投资效益 ,适应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4.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6.
沙棘嫩枝扦插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自知  王星 《沙棘》2003,16(4):23-24
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是在特定的高温高湿条件进行的,插条很易受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染致病。经多年育苗推广的实践,介绍了插条常见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和防治措施,并提出了运用合适的水分管理技术和有针对性的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思路,可供生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湘林—90无性系杨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扦插造林,研究萌条的根桩年龄对杨树扦插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时的胸径、苗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的萌条苗间均有显著差异,造林后的第1年、第4年,胸径、树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萌条苗的造林地间虽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都适宜扦插造林。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牡丹江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现代林业的核心,我国林业应走可持续经营带动多目标、多功能经营的超常规发展道路。文章提出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若干策略,以加快中国林业与国际林业同步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