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9年甘肃省油用向日葵品种区试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9年甘肃省油用向日葵区域试验品种(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陇葵杂7号平均折合产量4 620 kg/hm2,较对照品种S606增产10.4%,丰产性最好,稳产性一般。陇葵杂6号平均折产量4 455 kg/hm2,较对照品种S606增产6.5%,丰产性好,、稳定性最好,适应性好。XKY1502平均折合产量4 310 kg/hm2,较对照品种S606增产3.0%,丰产性较好,稳定性一般。九洋562平均折合产量4 395 kg/hm2,较对照品种S606增产5.0%,丰产性一般、稳定性差。这4个品种(系)可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2.
2007~2008年在宁南山区进行冬小麦品种试验,结果表明:95W0812平均产量最高为5 363.3kg/hm2,较中引6号增产14.19%,丰产适应性较好,可继续试验观察;ST99-111平均产量5 105.0kg/hm2,其抗性差;静冬9718平均产量4 975.0kg/hm2,抗性稍强;LD99-67产量最低,为4 303.3kg/hm2,较对照中引6号减少8.38%。  相似文献   

3.
延庆县观赏及食用向日葵品种的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于延庆县种植、兼具景观价值的食用向日葵品种,以推广品种LD5009为对照,对9个引进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观赏性和丰产性进行评价。初步结果表明:在观赏性方面,3个引进品种PH1122,T1123,X3939和对照LD5009一样表现出较高的观赏性;在丰产性方面,SH363、PH1122和KC911的产量最高,3 775.5、3 730.5、3 634.5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33.10%、31.52%和28.13%,并且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PH1122是参试品种中观赏性与丰产性都比较突出的品种,株高218.3cm,花期20d,产量达3 730.5kg/hm2,是适合作为延庆地区打造大地景观的食葵品种;T1123株高212.3cm、花期19d、产量3 354kg/hm2,X3939株高196.0cm、花期20d、产量2 892kg/hm2,二者花期较长且具有一定的产量优势,可以作为农田景观构建的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4.
1989年从天水市果树研究所引进那翁、大紫两个甜樱桃品种,零星栽植在海拨1 540~1 620 m的川台农家院落,现已大量结果.1998年又从天水市果树研究所调运那翁、大紫、红灯等6个品种,其中那翁、大紫两个甜樱桃品种能够适应我县气候、立地条件,生长表现结果良好,那翁较丰产,可连年结果,8年生树平均株产量5.4 kg,折合产量4 536.0 kg/hm2;大紫丰产性较差,8年生树平均株产量3.8 kg,折合产量3 802.5 kg/hm2.现将引种试验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品种临汾8050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汾8050是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选用优质、早熟、大粒冬小麦临汾5064为母本与抗病、丰产、陕76-22为父本采用品种间杂交配制组合和系谱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05-2006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小麦高肥区试平均产量7 084.5 kg/hm2,较对照临丰615增产7.4%。2006-2007度年第二年参加山西省南部小麦高肥区试平均产量7 539.75 kg/hm2,较对照临丰615增产13.5%。2 a平均产量7 312.13 kg/hm2,较对照临丰615增产10.45%。2006-2007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313.1 kg/hm2,较对照临丰615增产13.0%。该品种基本保留了双亲丰产、稳产、中抗条锈、叶锈病、早熟、抗寒、抗倒伏等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特征特性,2007年9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山西省南部冬麦区高肥水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毕引1号系毕节地区农科所引种育成。该品种具有品质优良,丰产性、稳产性好,抗病性、抗旱性强等突出特点。2000~2001年在毕节地区马铃薯区试中,总平均产量为26 032.5 kg/hm2,比对照米拉增产15.1%,居8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2~2005年试验示范近1 000 hm2,验收总平均产量为28 477.5 kg/hm2,比对照米拉增产22.6%。于200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毕节地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新育成审定小麦新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及稳定性,运用作物品种区试试验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稳定系数的分析方法,研究了10个小麦品种在不同地点的产量差异及稳产性。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试验点间存在显著差异,品种×试点互作也达显著差异。其中,商麦167产量最高为8541.0kg/hm2,新科麦169、郑麦618产量也较高,分别是8439.0kg/hm2、8437.0kg/hm2,这3个品种的适应性较好,值得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在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开展了9个小麦品种比较试验,考察其性状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产量均在4500kg/hm2以上,其中,苏隆128和扬麦25达到6000kg/hm2以上,丰产性和抗病性均较好,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九麦2号丰产性和抗病性较好,抗倒性一般;宁麦24、镇麦9号和扬辐麦2号作为新引进品种,单产均在4500kg/hm2以上,具备丰产潜力,可以在本地区扩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9.
2014年甘肃省大豆品种(系)区域试验白银点的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有8个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其中6个表现较好,达到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的增产要求。以汾豆92折合产量最高,为2 283.3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72.2 kg/hm2,增产率8.16%;其次是汾豆93,折合产量为2 277.8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66.7 kg/hm2,增产率7.90%;0331位居第3,为2 272.2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61.1 kg/hm2,增产率7.63%;陇黄2号、GZ11-277均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5.26%;中黄4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4.21%。以上6个品种抗倒伏、抗病、综合性状优良,建议继续进行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进一步鉴定其丰产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晚熟组区试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新杂交种金穗2023平均折合产量14 176 kg/hm2,比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21.7%;金穗2009平均折合产量14 118 kg/hm2,比对照中单2号增产20.90%;LIC102平均折合产量13 588 kg/hm2,比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16.4%.这3个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均抗锈病、青枯病,抗倒伏,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及中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