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克隆鸡柔嫩艾美耳球虫SO7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检测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为鸡球虫基因疫苗的制备奠定基础。【方法】以纯化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杨凌(Eimeria tenella YL)株孢子化卵囊的总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出E.tenella YL株的SO7基因,对其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将SO7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pET-SO7重组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诱导表达出重组蛋白,将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雏鸡,评价其免疫效果。【结果】鸡柔嫩艾美耳球虫SO7基因序列的开放阅读框(ORF)为651个碱基,共编码217个氨基酸。E.tenella YL株SO7基因与E.tenella LS18株、E.tenella BJ株、E.tenella GD株SO7基因ORF区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1%,98.6%和99.1%,其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1%,98.6%和99.1%。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产物成功地表达出了分子质量为45ku的融合蛋白。各种抗球虫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该蛋白对球虫感染鸡体具有一定的保护性。【结论】SO7基因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各虫株之间差异不大;重组蛋白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适合用来制备基因疫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杨凌株RB1-a基因进行克隆与表达,检测表达产物的免疫保护性,为鸡球虫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以纯化的E.tenella杨凌株孢子化卵囊的总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出其RB1-a基因,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然后将RB1-a基因N端不含信号肽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pET-32a-RB1-a重组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出重组蛋白,将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雏鸡,对其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柔嫩艾美耳球虫杨凌株RB1-a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包含618个碱基,编码205个氨基酸,与GenBank报道的柔嫩艾美耳球虫PAPa46株ORF序列相似性为99.84%,两者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相同。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质粒表达分子质量为42ku的融合蛋白。免疫效果测定结果显示,RB1-a免疫组和RB1-a+佐剂免疫组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64.2%和69.4%,卵囊减少率分别达37.22%和30.56%,抗球虫指数分别为146.2和150.4。【结论】RB1-a基因具有很强的保守性,种间差异不大;RB1-a重组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根据Gen Bank中收录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核糖体蛋白S3a基因序列,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1对引物,从纯化的柔嫩艾美耳球虫第2代裂殖子中提取总RNA,然后应用RT-PCR技术扩增出约810 bp的产物,将其连入p MD18-T载体,经双酶切和PCR鉴定正确后,进一步进行DNA序列测定。将本研究测序结果与Gen Bank收录的柔嫩艾美耳球虫S3a基因进行比对,发现两序列间有6个碱基发生突变,其中3个为无义突变,其余为有义突变,同源性为97.9%;本研究扩增的S3a基因包含了一个全长79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64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约为29.9 KD,ORF碱基同源性为99.0%,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1%。将本研究克隆的核糖体蛋白S3a基因与Gen Bank中收录的人和哺乳动物、植物、真菌、禽鸟等共15种真核生物的核糖体蛋白S3a基因进行比对发现,虽然本研究克隆和Gen Bank中收录的柔嫩艾美耳球虫S3a基因之间同源性最高,但是两者却与硕大利什曼原虫和布氏锥虫这2种原虫的S3a基因同源性较低,反而与禽鸟S3a基因的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鸡球虫种类和感染状况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凤台县 4个村 5个鸡场的 12 9个粪样 ,调查鸡球虫种类和感染情况 ,并对其中某一养殖户进行了追踪调查。采用饱和盐水漂浮 ,重铬酸钾培养 ,饱和蔗糖溶液漂浮等方法进行检查 ,共检出 8种艾美耳球虫 ,即 :毒害艾美耳球虫 (Eimeria .necatcix) ,早熟艾美耳球虫 (E .praecox) ,巨型艾美耳球虫 (E .maxima) ,和缓艾美耳球虫 (E .mitis) ,柔嫩艾美耳球虫 (E .tenella) ,堆型艾美耳球虫 (E .acewulina) ,布氏艾美耳球虫 (E .brunetti) ,变位艾美耳球虫 (E .acervulina) ,其优势虫种主要为毒害艾美耳球虫、早熟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调查结果显示 ,每个鸡场的感染率均为 10 0 % ,且多为混合感染 ;土杂鸡的感染强度大于AA肉鸡。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对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感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肠炎沙门氏菌和柔嫩艾美耳球虫的相互作用显著;在球虫感染后第4,10,14d 时,柔嫩艾美耳虫球虫感染可显著地(P<0.01)增加盲肠内容物中肠炎沙门氏菌数量。肠炎沙门氏菌和柔嫩艾美耳球虫之间协同作用与肠炎沙门氏菌的感染量大小和感染后的时间显著相关(P<0.01)。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并没有显著地提高肝脏、脾脏中肠炎沙门氏菌的阳性率。不同感染量的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对鸡盲肠的球虫病变记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5株堆型艾美耳球虫为研究对象,对其顶质体rpoB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并与GenBank上发表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及其他顶复门寄生虫相关序列进行比较,研究顶质体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从堆型艾美耳球虫不同来源虫株均获得了469bp的目的片段,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对比发现,5株堆型艾美耳球虫的顶质体rpoB序列完全一致,与柔嫩艾美耳球虫相应序列的相似性为92.75%,而与刚地弓形虫和疟原虫的相似性分别为67.23%和64.62%。首次报道了堆型艾美耳球虫rpoB序列,显示rpoB基因序列保守,不同来源堆型艾美耳球虫虫株的序列没有差异,为进一步研究艾美耳球虫的群体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采用比色测定中性糖的硫酸-酚法测定柔嫩艾美耳球虫成熟卵囊中葡萄糖含量的方法,并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tenella)的敏感株和各种耐药株共9个球虫株的成熟卵囊中葡萄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敏感株成熟卵囊中的葡萄糖含量较低,而耐药株成熟卵囊中葡萄糖含量则相对较高,二者比较呈现极显著相关性(P<0.01)。由此可见,柔嫩艾美耳球虫对抗球虫药物的敏感性可能与成熟卵囊中葡萄糖含量有关,通过对成熟卵囊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可作为判别柔嫩艾美耳球虫是否耐药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利用RT-PCR方法从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的孢子化10 h卵囊中扩增出了λMZ5-7基因,并把该基因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对阳性克隆进行PCR鉴定及酶切分析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全长936bp,为一完整的开放阅读框,与国外报道的柔嫩艾美耳球虫第二代裂殖子表面抗原基因λMz5-7的同源性为98%,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5.6%.该基因的克隆有望用于基因工程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1鸡球虫病的病原分析鸡球虫病的病原隶属原生动物门的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目前世界公认的有9种,分别是柔嫩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  相似文献   

10.
鸡球虫病是一种或几种球虫寄生于鸡肠粘膜上皮细胞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流行性原虫病,目前分为巨型艾美尔球虫、变位艾美尔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尔球虫、早熟艾美耳球虫、布氏艾美尔球虫、哈氏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尔球虫,其中致病最强的是寄生于盲肠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寄生于小肠的毒害艾美耳球虫。临床上由于用药不当造成的耐药性、采食劣质饲料造成肠膜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正阳关鸡场鸡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安徽省正阳关鸡场200个粪样采用饱和白糖溶液漂浮法进行鸡球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肉鸡球虫感染率为46.1%(83/180),而肉种鸡球虫感染率为70.0%(14/20).所获虫种经鉴定为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和缓艾美耳球虫(E.mitis)、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和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用SAS系统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肉鸡球虫感染率存在年龄差异,相同日龄肉鸡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率显著低于其他几种球虫.  相似文献   

12.
1鸡球虫病的病原分析鸡球虫病的病原隶属原生动物门的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目前世界公认的有9种,分别是柔嫩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虫、早熟艾美耳球、毒害艾美耳球虫、布氏艾美耳球虫、哈氏艾美耳球虫和变位艾美耳球虫。在临床上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病较为常见。其中,  相似文献   

13.
买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裂殖子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透射电镜对柔嫩艾美耳球虫裂殖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描述.柔嫩艾美耳球虫裂殖子的表膜由外膜和内膜复合体两层组成,外膜连续,内膜复合体在头部断开形成极环,在其它部位断开形成微孔;裂殖子的膜下微管24根,起始于极环,向后延伸至细胞核处;裂殖子的头部由顶泡、锥体和极环组成,锥体和顶泡可以伸缩;柔嫩艾美耳球虫裂殖子棒状体3个以上,微线数量很多,二者都由电子致密的结构组成;细胞核位于裂殖子的中后部,外被双层膜,有电子致密的核仁和染色质.  相似文献   

14.
柔嫩艾美耳球虫杂交株MIC2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微线蛋白2的cDNA序列,利用计算机设计l对引物,以柔嫩艾美耳球虫杂交株子孢子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1个片段。把这个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经酶切鉴定得到1个阳性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为MIC2基因,开发阅读框(0RF)与E.tenella豪顿株MIC2核苷酸同源性为99.51%,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12%,说明MIC2基因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15.
采用体外脱囊的方法,将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和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oulina)的子孢子分别接种于9日龄 SPF 鸡胚的尿囊腔和鸡肾原代细胞中,置40~41℃恒温箱中培养.E.tenella 子孢子接种 SPF 鸡胚尿囊腔后,24h 后发现早期的第一代裂殖体;34h 后可观察到成熟的第一代裂殖体和裂殖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安徽省部分地区鸡球虫种类及感染情况,采用群体采样法分别从肥西县、长丰县和凤台县采集鸡新鲜粪样,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阳性粪样采用饱和盐水漂浮和离心沉淀法进行卵囊分离。显微镜下观察卵囊进行虫种鉴定,并统计各调查点的鸡球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等。结果表明,鸡球虫感染率为93.3%(84/90);共检获7种球虫,即: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布氏艾美耳球虫(E.brunetti)、和缓艾美耳球虫(E.mitis)、早熟艾美耳球虫(E.prae-cox)。  相似文献   

17.
<正>寄生于鸡的球虫共有7种,分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布氏艾美耳球虫、缓艾美耳球虫、早熟艾美耳球虫。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因寄生于鸡的盲肠,故称为盲肠球虫;其余6种均寄生于鸡的小肠,称为小肠球虫,小肠球虫寄生于鸡的小肠上皮细胞引起的疾病称为小肠球虫病(大多为6种球虫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8.
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与抗药株子孢子膜脂流动性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应用荧光探针1,6-二苯基-1,3,5-己三烯(DPH)测定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膜脂流动性的方法。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的敏感株与各种抗药株共13个球虫株的子孢子膜脂流动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敏感株的膜脂流动性大,抗药株膜脂流动性小(P0.01,呈极显著相关)。由此可见,虫株对药物的敏感性可能与膜脂流动性有关,膜脂流动性的检测结果可作为判别柔嫩艾美耳球虫对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物敏感性或抗药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顶质体序列在顶复门寄生虫遗传进化研究中的意义,应用PCR技术扩增了兔维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vejdovskyi)和无残艾美耳球虫(E.irresidua)顶质体rpoB和TufA基因序列,并利用生物学软件与GenBank中收录的顶复门寄生虫相关序列进行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的两种兔艾美耳球虫rpoB和TufA基因片段的大小均相同,分别为469 bp和481 bp,两种球虫rpoB和TufA基因种间的差异分别为6.8%和0.2%,rpoB基因差异相对较大,而TufA基因差异较小。因此,rpoB基因序列可以作为兔艾美耳球虫种间的遗传标记,用得到的rpoB基因序列为参考与其他顶复门寄生虫进行进化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该结论,实验首次报道兔艾美耳球虫顶质体rpoB和TufA基因的部分序列,为兔艾美耳球虫的鉴定和进化分析提供参考依据,也为顶复门顶质体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探索CMV启动子与艾美耳球虫基因侧翼序列对串联型黄色荧光蛋白(YFP)表达的调控作用,将含有串联型YFP、CMV启动子、柔嫩艾美耳球虫组蛋白4(Histone4)上游启动序列和肌动蛋白(Actin)下游调控序列的重组载体pCMV-YFP-YFP、pH4-YFP-YFP-ACT电转染Vero细胞和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观察荧光情况.结果证明,CMV启动子不能驱动YFP在柔嫩艾美耳球虫中正常表达,而其自身基因的侧翼序列能够启动和调控串联型YFP在柔嫩艾美耳球虫中的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