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为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确保虾的质量,青浦区推广了南美白对虾与青虾池塘混养模式,总结了一套适合青浦区的南美白对虾与青虾池塘混养技术,同时制定了相关技术操作规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青虾池塘2茬养殖技术的基础上,根据青虾、似刺鳊鮈的生物学特性,遵循"空间互补、饲料互惠、效益互促"的原则,开展青虾池塘混养似刺鳊鮈技术探讨,旨在优化青虾池塘养殖模式,也为保护、开发、利用似刺鳊鮈资源寻求适宜的方法。通过养殖试验,总结了青虾与似刺鳊鮈池塘混养技术,具体包括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水草种移植、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捕捞上市等方面内容,以期对提升青虾池塘养殖效益、调优水产养殖结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也为推广似刺鳊鮈池塘混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淡水混养鱼塘水质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淡水混养鱼塘养殖水质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于2012年5~10月对广西武鸣县淡水鱼类主养区的3口池塘进行水质监测.测定养殖周期内TN、TP、高锰酸钾指数(CODMn、NH4+-N、DO、NO2--N含量,分别以地表水环境功能标准和淡水养殖废水排放标准对养殖池塘以及排水口水质进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武鸣县混养鱼塘养殖周期内池塘水质地表水环境Ⅲ类水达标率为72.1%,出水口水质达到我国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中的一级标准.说明武鸣县淡水混养鱼塘水环境综合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要求,池塘废水排放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4.
依据青虾、黄颡鱼、塘鳢等品种与河蟹共生互利、优势互补的生物学特性,适当降低蟹种放养量,提高青虾、黄颡鱼、塘鳢等优质鱼类放养量,发展蟹虾、蟹虾鱼高产高效生态混养,可较大幅度提高河蟹养殖池塘的综合产出率和综合效益。一、蟹虾高产高效生态混养1.池塘清整冬季抽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留淤15cm,用于种植水草和培育底栖生物。修护池埂池坡,使坡比达到1∶2.5以上。池塘冻晒1个月后,  相似文献   

5.
在青虾池塘精养的基础上,通过移栽水生蔬菜、设置人工虾巢、搭配养殖滤食性鱼类和底层中小型杂食性鱼类等,进行青虾-蔬菜-鱼多营养级生态混养,有助于保持池塘水质和养殖环境优良,促进青虾健康成长。现从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投饲管理、水质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捕捞(采收)上市等环节,对青虾-蔬菜-鱼多营养级生态混养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介绍,以期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2005年,笔者与同事利用3亩池塘进行了池塘赤眼鳟混养斑点叉尾鮰和青虾高产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虾、蟹、沉水植物与生态浮床组合种养模式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传统青虾+沉水植物、青虾+河蟹+沉水植物、青虾+河蟹+沉水植物+生态浮床3种养殖模式,研究了生态浮床组合系统在虾蟹养殖中对水体的净化作用以及对虾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虾+河蟹+沉水植物+生态浮床的池塘水体净化效果较其他两个池塘更为明显,在虾、蟹混养与生态浮床组合养殖模式下,浮床植物鸢尾对水体氮磷等营养盐吸收效果较好,养殖过程中水质良好,氨氮、亚硝酸盐、CODMn基本保持稳定并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叶绿素a为5 μg/L,水质控制效果明显;并且虾产量达850 kg/hm2,蟹产量达930 kg/hm2,综合效益高于传统单养青虾或传统虾蟹混养.  相似文献   

8.
依据青虾、黄颡鱼、塘鳢等品种与河蟹共生互利、优势互补的生物学特性,适当降低蟹种放养量,提高青虾、黄颡鱼、塘鳢等优质鱼类放养量,发展蟹虾、蟹虾鱼高产高效生态混养,可提高河蟹养殖池塘综合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一、蟹虾高产高效生态混养1.池塘清整冬季抽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留淤15厘米,用于种植水草和培育底栖生物。修护池埂池坡,使坡比达到1∶2.5以上。池塘冻晒1个月后,上水4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250公斤化水全池泼浇,消毒杀菌。  相似文献   

9.
根据河蟹、青虾、似刺鳊鮈等特色品种的生活、摄食等生物学特性,发挥鱼—虾—蟹混养"互生互利、优势互补"的优势,适当降低河蟹放养密度,增加青虾、似刺鳊鮈等优质鱼虾放养密度,可有效提升河蟹养殖池塘综合产出。本文阐述了河蟹与鱼虾高效生态混养技术,同时也寻求出了一种似刺鳊鮈池塘混养的有效方法,具体包括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投饲管理、水质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捕捞上市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渔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同一池塘中、同一养殖周期内放养几种不同鱼种和不同规格的鱼,称为鱼类的混养.采用多鱼种混养可以立体利用水体空间,充分利用不同鱼种之间的促进作用,达到有效提高单位产量的目的.但也有人认为,混养不能根据鱼类营养需求配制相应的饲料进行强化喂养,因为鱼类生长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低,而且大小鱼之间争食矛盾突出, 降低了成活率,影响经济效益.大量实践证明,根据鱼类的生活习性、食性和池塘类型养鱼,是鱼类混养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浅谈鱼塘混养应注意的几方面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常规的虾鱼混养是以青虾为主,搭配放养一些鲢、鳙、草、鲫等鱼种。为进一步提高池塘混养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江苏盐都县潘黄镇宝才村仇相宏选择一口面积800平方……  相似文献   

12.
在虾蟹混养技术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青虾放养比重、强化养殖管理,进行青虾与河蟹双主养,可有效规避河蟹养殖风险。本文从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太湖1号青虾与河蟹双主养技术模式,通过产量和养殖效益分析发现,该模式提高了养殖效益,同时降低了养殖风险,是值得推广的池塘虾蟹养殖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鳜鱼—虾—蟹池塘高密度生态混养河蟹喜食底栖动物,特别喜欢螺蚬,也喜食水生植物;鳜鱼喜食活鱼、活虾;青虾食性为杂食性偏动物性。河蟹、青虾都摄食配合饲料,河蟹主要摄食颗粒饲料,两者从食性角度互为补充,鳜鱼白天有卧穴习性,这也减少了鳜鱼对虾蟹的攻击。因鳜鱼和河蟹都喜食青虾,青虾既可被它们捕食,另一方面也获得一部分产量。在水质要求上,河蟹、鳜鱼、青虾都喜栖息在水质清新的水域,混养时对水质要求一致。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关乎到我国生态环境的和谐。其中淡水养殖活动与水质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养殖户在进行青虾池塘养殖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环境因素,进而导致了水质污染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借鉴环境友好型效率标准,实现青虾养殖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1.青虾池塘养殖环境效率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1.1采用的研究方法接下来将以青虾池塘养殖为例,采用CCR模型与SBM模型,针对青虾养殖的环境效率来展开测定,进一步明确青  相似文献   

15.
鱼、鳖混养可充分发挥池塘的综合优势,提高鱼和商品鳖的食用质量,从而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1.鱼鳖混养的优点鱼鳖混养不仅可提高鱼塘的经济效益,而且鳖的残饵和粪便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可培肥水质,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为花、白鲢和杂食的鲫、鲤、罗非鱼等快速生长提供浮游生物等饵料;同时鱼类粪便、水草沤肥及繁殖的浮游生物又  相似文献   

16.
为能够确定虾蟹混养池中青虾的实际养殖效益,进一步完善虾蟹混养技术模式,提高养殖效益,本文通过河蟹与春秋二茬青虾混养的方式进行虾蟹混养池中青虾的养殖效益分析,通过试验确定虾蟹混养池中青虾的产出量为86.5kg/667m2,实际经济效益为6967元/667m2。此外,在研究中还对虾蟹混养中所需要注意的诸多事项进行分析阐述,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青虾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7.
池塘养蟹应用管道充气增氧,是一项较为先进的河蟹养殖技术。该技术应用于池塘虾蟹混养,通过增加放养量。重点是增加冬季青虾的放养量,充分挖掘蟹塘特别是上半年的生产潜力,养殖产量和效益可以获得很大提高。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05年,笔者与同事利用3亩池塘进行了池塘赤眼鳟混养斑点叉尾鮰和青虾高产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呈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3亩,池深2.5米,底泥厚13~15厘米,坡度1:2.5。池塘进排水方便,水源为  相似文献   

19.
青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市场行情好,具有较高的养殖经济效益.单养青虾不能充分利用水体生产潜力,一般均采用鱼虾混养方法,尤其鱼种池混养青虾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池塘鱼、鸭混养是鱼和禽综合经营中的模式之一。其优点:一是鱼塘养鸭可以为鱼塘增氧;二是有利于改善鱼池内的营养环境;三是鸭可以为鱼类提供有机饵料;四是有利于鱼、鸭寄生虫病的防治。现将鱼、鸭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