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合玉23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以合系107为母本,合系10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产量高、抗性强,具有巨大的推广前景,2020年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合玉236的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玉米新品种合玉2616是以合系728为母本、合系72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早发性强、产量高、抗逆性较强,脱水速度较同熟期品种快,适宜机械化收获,推广前景广阔。2022年10月通过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220038。对合玉2616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制种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早熟地区玉米育种提供一个不同的思路,促进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海军 《中国种业》2017,(12):67-68
合玉6号是河北省2017年审定的夏播玉米新品种,由于该品种以瑞德和黄改系为主,加入少量的78599血缘,在保证稳产性和丰产性的基础上,提高了锈病和茎腐病的抗性。该品种是一个稳产性好、综合抗性优良的玉米新品种,于201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分别从品种选育、特征特性、制种技术、栽培技术等方面介绍该品种,使新品种能更好地发挥特征特性,在生产中能够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蒋佰福 《作物杂志》2005,21(3):54-54
玉米新品种合玉19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玉米育种研究室于1993年用外引自交系南5做母本,自育自交系东北虎做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品种在各级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特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第三积温带上限种植。1选育经过合玉19(原代号合96-706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玉米育种研究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母本为外引自交系南5,父本为自育自交系东北虎。2001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并推广。2特征特性2.1生育期合玉19在佳木斯地区生育期113天,生育期间需≥10℃活动积温2340.1℃,适合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第三积温带上限地区种植的中早熟品种。2.2植株……  相似文献   

5.
<正>合玉24(原代号:合玉28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抗冷玉米育种研究所以合系603为母本,合系604为父本,杂交方法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1030。1品种特征特性品种类型为普通品种类型,幼苗期第一叶鞘为紫色,叶片绿色,茎绿色;株高288cm,穗位高102cm。果穗柱型,穗轴红色,成株叶片数16片,穗长21.2cm,穗粗4.7cm,穗行数12~16行,籽粒中齿型、黄色,百  相似文献   

6.
西农211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选育的玉米杂交新品种,2013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玉2013023.介绍了西农211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曹凤格 《中国种业》2015,(11):70-71
<正>菏玉127是以HX5173为母本、昌7-2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组合,该品种于2014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14005号。通过农机与农艺、农艺与农技相结合,使个体和群体协调生长,充分发挥该新品种的增产潜力。经2013-2014年菏玉127在山东菏泽、德州、聊城、济宁、潍坊、淄博、青岛和烟台试验示范和推广,总结出菏玉127高产栽培技术。1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半紧凑,夏播生育期106d,全株叶片  相似文献   

8.
李学杰  张桂阁  吴明泉  邱牧  张正睿 《中国种业》2023,(11):158-159,161
聊玉 902 是以 Lc512m 为母本、Lcvb11 为父本育成的一代杂交种,具有早熟、耐密、优质、抗逆、宜粮宜饲、适宜全程机械化等特点,2023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玉 20230010。重点介绍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与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推广。  相似文献   

9.
克玉1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2006年以ks23-1为母本、以kL63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极早熟玉米杂交种,2013年经黑龙江省品种审定本员合审定推广,定名为克玉16。  相似文献   

10.
新玉61号是新疆康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早熟玉米杂交新品种。2011年7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早熟、高产稳产、优质、耐密、抗逆广适。本文介绍了新玉61号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新玉61号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玉米新品种敦玉13是甘肃省敦煌种业研究院选育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201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敦玉13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适宜区域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新玉44号是由新疆天合种业选育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于2007年3月2日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新审玉2007年34号。1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3.
鹏玉1号是由北京大德长丰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培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2012年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2016.介绍了鹏玉1号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优质玉米新品种瑞华玉三号是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其品种来源为 99A573×LH1805。该品种 2021 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玉 20210022),适宜安徽省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具有产量潜力高、广适、稳产性好、综合抗病能力强、品质优良的特点。后相继通过江苏省 [(苏)引种(2022)第 085 号 ]、河南省 [(豫)引种〔2022〕玉 009]、山东省(鲁引种 2022030)、河北省 [(冀)引种〔2022〕第 1 号 ]、陕西省(陕引玉 20230099 号)引种备案,表明瑞华玉三号具有良好的区域适应性。从品种选育、特性特性、产量表现、栽培管理等方面对瑞华玉三号进行介绍,旨在为其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青贮玉米品种东青1号由东北农业大学研究选育,以自选玉米自交系L288为母本,外引玉米自交系齐319为父本杂交育成.200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玉2004022)推广,近年来,该品种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等地生产上均表现出高产、优质、稳产、抗性好等特点.本文详细阐述了青贮玉米品种东青1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伟科702是由郑州伟科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金苑种业有限公司以WK858为母本、798-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品种。该品种2011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11008;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12010。2013年国家农业部主要推广品种之一,2015年已确定为河南省主要推广品种之一。该品种2011年引入嵩县,2011-2014年连续4年在嵩县农业科学试验站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种植,表现出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突出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1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0d,适宜本区夏玉米种植。株高  相似文献   

17.
商单 1967 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以玉米自交系 SQ518 作母本、商 137 作父本杂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于 2022 年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 20220056。该品种生育期为 101d,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品质优,适宜河南省夏播玉米区种植。对商单 1967 的品种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对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杰 《种子世界》2013,(12):11-12
1重视新品种展示示范在良种推广中的作用 一是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是认识品种的必要措施。当前我国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实行国、省两级审定制度,新品种通过审定即可在适宜区域推广。但是,由于国家及省级品种区域试验布点较少,试验采用编号,品种审定前种子部门对品种特征特性了解甚少,品种审定后很难根据品种特点宣传推广。因此,只有通过示范展示,才能详细了解品种的特征特性,更好的向群众宣传推广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种业导刊》2013,(6):40-46
导语:天优华占、绵麦51、龙作1号、苗宝21、合交02-69、汉油8号等109个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品种业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本刊自第2期起陆续刊登。玉米审定编号:国审玉2012006品种名称:泽玉709选育单位:长春市宏泽玉米研究中心品种来源:634150×TM特征特性:东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6d,比对照郑单958  相似文献   

20.
合玉22号(原代号合04~4207)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2002年利用中硬型自交系合系532为母本、中齿型自交系合系35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06—2007年参加黑龙江省普通玉米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普通玉米生产试验.2009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推广。为了加速其推广速度.其高产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