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中国明对虾肌肉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索并建立中国明对虾的肌肉蛋白双向电泳体系,实验将中国明对虾的肌肉组织溶解处理后,通过固相pH梯度胶条等电聚焦、SDS-PAGE垂直电泳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对不同的裂解液配方、IPG胶条的pH范围及其长度、等电聚焦程序、上样量等进行了优化,并分别利用银染和考染方法进行染色,应用PDQuest软件对图谱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明对虾肌肉蛋白的等电点主要位于4~7之间,裂解液中添加硫脲、CHAPS、DTT等,可以增加对虾肌肉蛋白的提取率;采用17 cm,pH 4~7的中型IPG胶条,主动水化上样120μg,适当延长除盐时间和等电聚焦时间,搭建盐桥,采用浓度为12.5%的二向分离胶和硝酸银染色,能有效提高双向电泳(2-DE)图谱中蛋白点的分离度和分辨率;建立的中国明对虾肌肉蛋白双向电泳体系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尼罗罗非鱼肌肉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1种尼罗罗非鱼肌肉组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体系,实验将尼罗罗非鱼肌肉组织蛋白质提取后,用双向电泳(2-DE)分离蛋白质,分别对蛋白质样品的制备方法、IPG胶条长度及p H范围、SDS-PAGE凝胶浓度及染色方法4个关键因素进行了探索和优化。结果显示,采用液氮研磨-丙酮沉淀法制备样品蛋白质,使用24 cm p H 4~7的IPG胶条进行第一向等电聚焦电泳,第二向SDS-PAGE电泳采用浓度为12.5%的凝胶进行,双向电泳后的凝胶采用硝酸银染色法进行染色处理,该条件下扫描所得尼罗罗非鱼肌肉蛋白质二维电泳图谱具有蛋白质分离程度好、斑点清晰、分辨率高及横纹少等优点。研究表明,技术体系适用于尼罗罗非鱼肌肉蛋白质的分离,可用于后续罗非鱼肌肉蛋白质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大黄鱼肝脏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不同裂解液配方、等电聚焦程序和上样量等条件的对比试验,建立和优化了大黄鱼肝脏蛋白质组双向电泳的相关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裂解液中添加Tris和TBP,聚焦时适当延长除盐时间,提高聚焦电压和功率,能显著提高双向电泳图谱的分辨率,而17 cm pH 5~8 IPG胶条的最佳上样量为2.0 mg。通过相关条件优化提高了大黄鱼肝脏蛋白双向电泳图谱的分辨率,为大黄鱼肝脏蛋白质组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索并优化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血淋巴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对斑节对虾血淋巴总蛋白抽提方法进行优化,减小高丰度蛋白的影响;对双向电泳过程各步骤,如IPG胶条pH范围的选择、等电聚焦程序、上样量等进行了优化,得到高分辨率的2-DE图谱,用PDQuest软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用PEG 6000能更快捷有效地去除血淋巴中的高丰度蛋白,增加低丰度蛋白的点数及浓度;在抽提蛋白过程中,利用预冷的80%丙酮洗涤,在一向电泳过程中设置100 V低压除盐,能更有效地去除蛋白中的盐分;采用18 cm、pH 3~10 NL 的中型胶条,能更好地显示低丰度蛋白点的分布;被动水化上样300 μg结合硝酸银染色方法,能有效提高双向电泳图谱中蛋白点的分离度和分辨率。该试验为斑节对虾及其他甲壳动物血淋巴蛋白质组学相关研究提供了稳定可重复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明对虾的血浆脱盐处理后,通过固相pH梯度胶条等电聚焦、SDS-PAGE垂直电泳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对不同pH范围IPG胶条、脱盐方式、上样量等进行了优化,并分别利用硝酸银和胶体考染方法进行染色,应用PDQuest软件对图谱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对主要的高丰度蛋白点进行了质谱鉴定。结果显示,中国明对虾血浆在pH 4~7范围、18 cm的2-DE胶上得到了很好的分离,上样量为150 μg左右,采用银染可以获得较好的分析胶图谱;而上样1 000 μg左右,采用胶体考染方法能获得较好的制备胶图谱;通过MALDI-TOF/TOF MS鉴定的11个最主要的高丰度蛋白点都是血蓝蛋白。建立并优化了中国明对虾血浆蛋白质组学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对虾等甲壳动物的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大菱鲆表皮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表皮蛋白质提取方法、不同裂解液配方、等点聚焦程序和上样量等条件的对比试 验,建立及优化了大菱鲆表皮组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体系.试验采用改良的TCA/丙酮和超声波提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大菱鲆表皮组织的全蛋白,裂解液配方根据Bio-Rad公司推荐的进行调整,使用17 cm pH 4~7的IPG胶条被动水化上样,上样量为250μg.等点聚焦程序采用30 V线性6 h、250V线性2.5 h、500 V线性1.5 h、1 000 V快速2 h、4 000 V线性3 h、8 000 V快速3 h、8 000 V线性1 h、500V 24 h,凝胶银染后用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7.0软件进行分析,最终得到较满意的双向电泳图谱,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重复性,为大菱鲆蛋白质组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坛紫菜叶状体蛋白质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楠  谢潮添  陈昌生  纪德华  徐燕 《水产学报》2011,35(9):1362-1368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是双向电泳分析的关键。为探索适用于坛紫菜叶状体蛋白质双向电泳样品的制备方法,实验对3种常用植物蛋白质分离方法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并分别同3种蛋白质裂解液联用,比较了9种方法的总蛋白质得率及双向电泳图谱效果。结果发现,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与裂解液C(7 mol/L 尿素,2 mol/L 硫脲,2%CHAPS,2%TritonX-100,2% IPG Buffer pH 3~10,65 mmol/L DTT)联用的方法,坛紫菜叶状体的蛋白质得率最高,且双向电泳图谱显示此法获得的蛋白质点数最多,蛋白点形状规则,水平和垂直拖尾情况较轻,图像清晰。实验结果还发现,在进行双向电泳分析时,采用pH 4~7的胶条可以使坛紫菜叶状体蛋白质得到更为有效的分离。  相似文献   

8.
刺参肠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刺参肠组织为材料,通过蛋白质提取方法、上样前处理方法、上样量以及聚焦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刺参肠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TCA-丙酮沉淀法制备刺参肠组织蛋白质,能够得到高纯度的蛋白质提取液.刺参样品上样前不经过处理,等电聚焦电压1 000V,电流7mA,聚焦时间3h,平衡时间30min,最佳上样量25μg,pH 4~6.5、8.5cm的IPG胶条,银染能获得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优化,获得了刺参肠组织的蛋白质表达图谱,为进一步研究刺参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拟穴青蟹卵巢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样品制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用于拟穴青蟹卵巢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样品制备方法,比较了TCA/丙酮沉淀法和3种裂解液抽提法对总蛋白的提取效果,4种方法分别得到133、369、306和417个蛋白点。采用裂解液Ⅲ(7 mol/L尿素、2 mol/L硫脲、4% CHAPS、40 mmol/L Tris-base、65 mmol/L DTT、2% IPG Buffer、Protease in hibitor cocktail、1 mmol/L EDTA)提取蛋白所得图谱效果最好,背景清晰,蛋白点最多。  相似文献   

10.
用免疫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鉴定了哈氏弧菌的免疫反应蛋白。将哈氏弧菌接种于TSB培养基28℃培养18h,利用裂解液裂解细菌,提取全菌可溶性蛋白,一向电泳采用7cmpH4~7的胶条进行等电聚焦,二向用12.5%的SDS-PAGE胶分离蛋白质,考马斯亮蓝染色,获得双向电泳图谱,再结合免疫转印技术检测免疫反应的蛋白质,利用ImageMaster 2D Platinum进行配对分析得到15个非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性蛋白点,30个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性蛋白点。经过鉴定得到13种非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性蛋白质,这其中有2对蛋白在胶上的位置不同,但鉴定为同一种蛋白;同时得到28种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性蛋白质,有一个蛋白点没有在数据库中查找到相对应的蛋白质,还有1对蛋白在胶上的位置不同,但鉴定为同一种蛋白。将特异性免疫反应蛋白鉴定结果与非特异性比较发现有1对蛋白鉴定为同一种蛋白;另外,No.17和No.19是F0F1 ATP synthase的两个亚基。特异性免疫反应蛋白鉴定结果中有6个蛋白质是已知的其他细菌的具有免疫反应的蛋白,分别为OmpN,OmpW,OmpU,alanine dehydrogenase,Elongation factor...  相似文献   

11.
草鱼干扰素的分离纯化及某些理化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健忠 《水产学报》2000,24(1):11-16
通过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 S-200凝胶层析、高效液相层析和梯度聚丙烯酰张胶电泳等技术,对病毒诱生的草鱼血清干扰素进行了分离纯化。纯化的草鱼干扰素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呈现单一组份,分子量为38kD,等电点为5.25,过碘酸-Schiff试剂反应表现为典型的糖蛋白染色特征。理化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草鱼干扰素具有100000g(2h)离心不沉降、耐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研究了正常草鱼和患细菌性败血症草鱼的肝脏、肾脏、心脏、鳃及血清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患病草鱼和正常草鱼的LDH同工酶带有明显差异.其酶谱变化具有组织、器官的特异性。LDH同工酶可以作为草鱼患细菌性败血症的生理、病理指标。  相似文献   

13.
利用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和Sephacryl S-200 HR及Superdex 200 10/300 GL分子筛层析技术,从鳙鳃组织中分离纯化到一种岩藻糖专一的凝集素,命名为GANL.在还原SDS-PAGE电泳上显示单一蛋白染色带,其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为37 kD.经Superdex 200凝胶过滤层析测得其天然相对分子质量为220 kD.GANL的中性糖含量为13.4%.因此,GANL作为一种由相同亚基组成多亚基糖蛋白.GANL对兔红细胞有专一的凝集活性,其凝集活性不依赖Ca~(2+).在被测的单糖、双糖及糖蛋白中,仅岩藻糖能抑制其凝集活性.氨基酸分析表明GANL的Asp、Glu、Leu、Val、Lys的含量较高,Cys-S的含量为0.81%.GANL的最适pH为8~9;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最适温度为50 ℃.  相似文献   

14.
种青养鱼模式下的草鱼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究种青养鱼养殖模式对草鱼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的影响,随机选取以种青喂草为主养殖模式下养殖的草鱼(生态草鱼)和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养殖的草鱼(饲料草鱼)各16尾,测定其肌肉系水力和质构特性指标,以及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矿物元素、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生态草鱼和饲料草鱼肝体比和空壳率无显著性差异;生态草鱼肌肉系水力指标中滴水损失显著低于饲料草鱼,冷冻渗出率不显著地低于饲料草鱼,失水率不显著地高于饲料草鱼,p H值无显著性差异;肌肉的硬度、弹性、凝聚性、胶黏性和回复性均无显著性差异;生态草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饲料草鱼,水分、灰分、粗蛋白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生态草鱼P和Fe含量均显著高于饲料草鱼,Mg、Mn和Cr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饲料草鱼;生态草鱼和饲料草鱼肌肉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6.85%和6.27%。生态草鱼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6.07,而饲料草鱼为77.29,饲料草鱼略高于生态草鱼。生态草鱼和饲料草鱼肌肉均含19种脂肪酸,其中棕榈酸、花生四烯酸(ARA)、亚油酸(LA)、油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硬脂酸含量较高,为主要脂肪酸,而花生五烯酸(EPA)+DHA含量分别为8.95%和10.70%,且差异显著。研究表明,生态草鱼和饲料草鱼在肌肉质构特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与饲料草鱼相比,生态草鱼具有肌肉系水力强、低脂肪和矿物元素含量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