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枯萎病严重影响棉花的生产,为解决棉花枯萎病防治问题,本研究从棉花枯萎病病田土壤中筛选出对棉花枯萎病菌抑菌效果较好的细菌2株,分别为菌株BH1和菌株BH2,拮抗菌无菌发酵液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都有一定抑制作用,可以推迟病原菌孢子萌发时间,使芽管顶端膨大,原生质外渗,病原菌菌丝顶端出现囊泡、菌丝体溶解及原生质体外渗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试验表明,随着棉花抗病品种连作时间的增长,土壤中棉枯萎菌的数量和致病力由高逐渐降低,土壤的抑菌作用逐渐积累而形成抑菌土。土壤带菌量与连作年代的关系为:x=1884.27-152.89N。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对棉枯萎菌小孢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但对病菌菌丝的生长、厚坦孢子形成和萌发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棉花凝集素与棉花枯萎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血凝技术检测棉花各阶段各组织的浸提液和棉花种子分离的蛋白质组分的血凝活性, 并进行枯萎病菌培养试验,结果发现:⑴棉花品种抗枯萎病能力与其种子血凝活性呈正相关;⑵抗枯萎病的棉花品种血凝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各个部位:种子的子叶,种子萌发阶段的胚根,棉苗生长阶段的根、茎的韧皮部、叶片以及授粉后种子形成的第45-55天直至成熟;⑶抗病品种种子浸提液及其分离的蛋白质组分能显著抑制枯萎病菌生长;⑷在一定范围内,较高(50-100g/0.1m#+2)的枯萎病菌菌量可能是棉花抗枯萎病基因充分表达的重要诱导因素,棉花凝集素的合成受棉花枯萎病菌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芽孢杆菌B15及其代谢产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芽孢杆菌B15菌株及其代谢产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及作用方式.结果表明,芽孢哌杆菌B15对棉花枯萎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抑菌圈达30mm,尤其对病原菌孢子抑制作用较强.无菌发酵滤液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46%,处理孢子悬液6h可使54%的孢子致死.  相似文献   

5.
稻瘟病生防菌对四种作物土传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稻瘟病生防菌(短小芽孢杆菌)对4种主要作物土传病害病原菌进行抑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此生防菌对4种作物土传病害病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0倍生防菌发酵稀释液对4种土传病原真菌--辣椒枯萎白绢病菌、节瓜枯萎病菌、香蕉枯萎病病菌、粉蕉根腐病菌生长抑菌率在41.18%以下,显著低于对稻瘟病菌生长的抑制率(69.85%);生防菌发酵原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86.67%,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的抑制作用;但不同倍数的生防菌液对节瓜枯萎病菌的抑制差异不显著,抑制率介于76.34%~84.97%之间。  相似文献   

6.
香蕉枯萎病拮抗细菌对4种土传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从果园土壤中分离的4株香蕉枯萎病拮抗细菌对粉蕉根腐病菌(Pythiumsp.)、辣椒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节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binincasae)的抑菌效果以及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拮抗细菌bio-B3、bio-d4和bio-P对4种病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产生明显的抑菌带,拮抗细菌bio-d5对辣椒白绢病菌不产生抑菌带,但对其他3种病菌均产生明显的抑菌带;4种拮抗菌株对节瓜枯萎病菌和香蕉枯萎病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发酵原液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较高,抑制率为76.4%~100%,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其抑制效果逐渐降低;拮抗细菌bio-B3、bio-d4b、io-d5发酵液1002、00和300倍稀释液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53.3%~80.2%,它们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大于bio-P和恶霉灵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臭氧对蔬菜土传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臭氧作为土壤熏蒸剂防控蔬菜土传真菌病害的理论依据。研究离体条件下臭氧熏蒸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立枯丝核菌和甘蓝枯萎病菌3种土传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臭氧质量浓度为62~72mg/m3处理对3种供试病菌菌丝生长显著抑制,随处理时间延长,抑制率提高,当达到120min时,抑制率均达到了90%以上均显著高于30和60min的处理,并且菌丝量明显减少,菌丝体发生聚集、卷曲、局部膨大,菌丝隔膜消失、原生质体溶解。黄瓜枯萎病菌和甘蓝枯萎病菌的孢子在水琼脂上涂板,臭氧处理质量浓度为40mg/m3,总体表现为病菌孢子涂板后培养时间越短,臭氧处理时间越长,臭氧对病菌孢子的萌发抑制率越高:病菌孢子涂板后立即处理3min,对孢子的萌发抑制率达到100%,而涂板后培养10h,处理1min,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臭氧质量浓度为40mg/m3处理3min对孢子具有杀灭作用,相同条件下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说明了孢子对臭氧比菌丝敏感。臭氧具有抑制多种土传病原真菌的良好效果,尝试臭氧作为土壤熏蒸剂防治蔬菜生产中土传真菌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棉花抗感品种根系分泌物及其对枯萎菌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方法测定抗感棉花品种根系分泌物的成分及其质量浓度;同时,分析棉花根系分泌物对棉花枯萎病菌菌落生长、厚垣孢子形成及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感棉花品种根系分泌物含9种氨基酸,其中,天门冬氨酸、组氨酸和甲硫氨酸为抗病品种‘抗岱16’的特有氨基酸,丙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和丝氨酸为感病品种‘冀棉11’的特有氨基酸。每株‘冀棉11’根系分泌物中葡萄糖和蔗糖的质量分别是‘抗岱16’的4.5和4.4倍。‘抗岱16’的根系分泌物能够抑制枯萎病菌厚垣孢子的形成和萌发。研究还表明,6月和10月时,棉花根围土壤中枯萎病菌数量达到高峰,且抗病品种‘抗岱16’根围土壤中枯萎病菌的数量始终低于空白对照和感病品种‘冀棉11’。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棉花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对棉花枯萎病菌激活蛋白的提取及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从感染枯萎病的棉花组织中分离培养棉花枯萎病菌,置于不同温度下以不同转速进行培养,获得该菌的最佳发酵条件为26℃、200r/min、72h,菌丝干质量可达3.611g,为大量提取棉花枯萎病菌激活蛋白奠定了基础。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激活蛋白进行提取后,电泳检测发现,在分子量为51kD附近有一条较为集中的电泳谱带。用激活蛋白1 000倍、1 500倍、2 000倍稀释液分别处理2个棉花品种(新陆中7号、新陆中32号)的种子,以清水作对照,检测激活蛋白对棉花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活蛋白能够提高2种棉花种子的发芽率、促进胚根生长,其中稀释1 500倍时的促进效果最明显,分别为:新陆中7号发芽率90%,胚根长6.04cm,胚根鲜质量85.78mg,胚根干质量8.89mg;新陆中32号发芽率85%,胚根长5.12cm,胚根鲜质量77.41mg,胚根干质量8.56mg。表明棉花枯萎病菌激活蛋白具有高效的诱导激活活性,为研制低成本的蛋白生物农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枯草芽孢杆菌对百合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及孢子萌发法,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百合枯萎病菌的抑杀效应。枯草芽孢杆菌无菌滤液在一定体积分数范围内能有效抑制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减少孢子萌发,且随着无菌滤液体积分数的增加,孢子萌发抑制率也增大。体积分数为20%的枯草芽孢杆菌无菌滤液,处理后7d抑制率可达78.8%。体积分数为60%时,可完全抑制孢子萌发。盆栽防治试验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对百合枯萎病的发病抑制率达65.3%。且该菌液对百合的生长有一定的促生功效,说明枯草芽孢杆菌对百合枯萎病有抑菌和防病作用,且抑菌作用随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是棉花种植中较为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主要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治,但对环境和人畜安全造成一定影响。生物防治因其专一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成为防治棉花枯萎病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旨在获得一株高效拮抗细菌,并明确其防治机理,为棉花枯萎病生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前期获得一株能够破坏β-1,4糖苷键的棉花内生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YUPP-10,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共培养法和悬滴法分别测试其对棉花枯萎病菌(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利用YUPP-10菌液浸种处理,研究其对棉花生物量的影响;以尖镰孢菌土为基质种植棉花,生长1周后,用LB液体培养基培养的YUPP-10制成不同浓度(分别为1×108、1×107和1×106 cfu/mL)的生防菌剂灌根处理棉苗,于温室中进行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通过Fosmid文库筛选到了YUPP-10关键抑菌物质为环糊精糖基转移酶(CGTase,EC 2.4.1.19),研究其对尖镰孢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利用拟南芥花序侵染法将其转化拟南芥,获得能够稳定表达CGTase的转基因株系,研究转基因拟南芥对枯萎病的抗性,以及在病原胁迫下部分防御基因的转录。【结果】YUPP-10菌株发酵液对尖镰孢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发酵液浓度的升高,对尖镰孢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越高,最高抑制率分别为98.41%和51.65%。低浓度的YUPP-10菌液能促进棉花种子发芽、出苗和地上部分的生长。YUPP-10发酵液灌根处理后,棉苗的病情指数和病株率显著降低,其中,1×107 cfu/mL的YUPP-10发酵液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高,达到45.11%。YUPP-10菌株的关键抑菌物质CGTase能够水解羧甲基纤维素和葡甘聚糖,表明其具有破坏β-1,4糖苷键的能力,进而检测了其对尖镰孢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CGTase对尖镰孢的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高抑制率分别达到62.63%和30.83%。转CGTase的拟南芥提高了对枯萎病的抗性,过表达CGTase的拟南芥在病原胁迫下部分防御基因的转录水平升高。【结论】蜡状芽孢杆菌YUPP-10菌株能抑制尖镰孢的生长、促进棉花部分生物量指标的增长并控制枯萎病的危害,CGTase能够抑制尖镰孢的生长,转CGTase拟南芥对枯萎病的抗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选择镰刀菌用驹田或植选1号培养基,在米饭培养基上划分镰刀菌种群,用试管法或盆栽作致病性测定,以检测土壤中棉花枯萎病致病菌。试验结果表明,该致病菌主要在奶油色、淡青莲及深紫色菌群中,分别占21.2%,11.5%,4.5%。陕西杨陵(1985)棉枯萎病病圃(发病株率85%以上),播种前10公分土层内每克干土含菌量为2236~2576个菌落。使用这一定量检测程序比单独使用选择性培养基提高了精确度,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3.
通过韭菜粗提取液与香蕉枯萎病生理4号小种(Foc4)的互作及大棚盆栽试验,研究韭菜对Foc4的抑制作用及其在盆栽条件下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韭菜粗提取液能够有效地抑制Foc4菌落的生长,对其有显著的致死效应;盆栽试验显示:在人工接菌的泥炭土和自然带菌的田园土中,韭菜提取液和韭菜残体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巴西’(AAA)香蕉和‘广粉1号’(ABB)粉蕉的枯萎病发病率,降低植株病情指数,从而达到高效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不同熏蒸处理与生物有机肥联用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生石灰+碳铵、棉隆、辣根素3种土壤熏蒸剂和"馕播王"生物有机肥联用对5 a连作西瓜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对连作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同时分析土壤pH值与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熏蒸处理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差异显著,其中棉隆处理定植45 d时,枯萎病发病率最低,为25.38%,相对防效为73.14%;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土壤中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的数量逐渐降低,也以棉隆处理的土壤病菌数量最少,定植45 d时与其他处理的病原菌数量差异达到10倍数量级;土壤熏蒸处理后,pH值均有所上升,但随着枯萎病的发生,pH值又有所下降。由此得出,3种熏蒸剂对西瓜枯萎病均有一定防效,但是棉隆与生物有机肥联用的效果最优,既能减少枯萎病致病菌的数量,还能提升土壤pH值。因此,该措施可作为我国南方地区设施西瓜早春栽培枯萎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棉田枯萎病发病率和严重度,用肾形线虫(Rotylenchulusreniformis)和枯萎菌联合接种比单接枯萎菌显著提高,且病情增长块,土壤中肾形线虫数量也较单接肾形线虫高。说明棉花枯萎病与肾形线虫有协生现象,感病品种更明显。用联合接种法对棉花新品系B013-2和B023-11进行兼抗性鉴定,二者均属耐病类型。  相似文献   

16.
棉花枯萎病的发生影响因子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方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34-13235
通过多年观察与系统调查研究表明,棉花枯萎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气候、土壤和栽培措施。棉花枯萎病发生的最适土温为25℃左右;土温达到30℃以上时,则会造成症状的隐蔽;在适温条件下,雨水多、分布均匀,则发病重;棉株不同生育阶段对枯萎病的感病程度也有很大影响,棉花枯萎病的发病高峰期基本上处于现蕾期;抗病品种的应用、合理的栽培措施及优良的土壤结构均可以减轻棉花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晋棉12号高产优质抗病性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棉12号经1991~1992年省抗病区试多点鉴定,平均霜前皮棉亩产73.69kg,比对照中棉12号增产22.4%;经1992~1993年2年生产示范多点试验,平均霜前皮棉亩产59.98kg,比对照增产15.5%,是一个高产优质抗枯黄萎病棉花新品种。经方差分析,品种稳定性参数良好,变异系数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