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北京市平谷区农田土壤养分评价与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平谷区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全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51g/kg、0.89g/kg、32.80mg/kg和136.79mg/kg,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处于高水平。在集中分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次数分布曲线近似于呈偏正态分布,全氮近似于呈正态分布,速效磷和速效钾近似于呈偏态分布。各养分的变异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与1980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平谷区养分含量结果相比,全区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21.8%,全氮含量增加了17.1%,速效磷含量增加了246.0%,速效钾含量下降了8.1%。  相似文献   

2.
对2006年平泉县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全县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8.362g/kg,1.0726g/kg,20.765 mg/kg和136.68mg/kg,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各养分的变异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全氮的空间相关性中等,有效磷、速效钾的空间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平谷区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2005年北京市平谷区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全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51g/kg,0.89g/kg,32.80mg/kg和136.79mg/kg,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处于高水平。在集中分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次数分布曲线近似于呈偏正态分布,全氮近似于呈正态分布,速效磷和速效钾近似于呈偏正态分布。各养分的变异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  相似文献   

4.
对2018-2019年博州农田耕层土壤进行采集和分析,并与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历史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博州耕层土壤养分现状、变化趋势,并开展肥力评价。当前,博州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值为19.76 g/kg,碱解氮平均值为86.69 mg/kg,速效磷平均值为16.75 mg/kg,速效钾平均值为284.90 mg/kg。博州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呈上升趋势,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博州农田耕层土壤肥力状况较好,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中等水平,速效磷含量中等偏上,速效钾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5.
分析2009—2013年华亭县采集和化验的土壤样品5363个,研究了华亭县土壤耕层养分现状以及1984年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以来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全县农田土壤的有机质、有效磷含量属于中量水平,速效钾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中等偏上.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结果相比,有效磷、有机质、速效钾、全氮含量分别提高100.00%、51.56%、45.61%、35.57%.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秦岭北麓陕西周至县余家河小流域"坡改梯"农田土壤的基本养分含量,旨在为"坡改梯"农田土壤培肥及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秦岭北麓26份"坡改梯"农田和4份坡耕地耕层(0~20cm)土壤,测其pH以及NO-3、NH+4、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并根据陕西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对各指标进行评价。此外,研究了更改年限对"坡改梯"农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坡改梯"农田耕层土壤pH值为7.06~8.05,呈弱碱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为7.54~16.72和0.48~1.10g/kg,两者均处在较低水平;土壤矿质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2.90~14.79,0.38~12.98和92.80~158.00mg/kg,其中土壤速效磷含量大部分处在中低及以下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基本处在中等水平。耕层各土壤养分含量均表现为坡耕地>坡改梯。3年"坡改梯"农田土壤各养分含量均高于1年"坡改梯"农田,其中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随着更改年限的增加显著提高。【结论】与坡耕地相比,研究区域"坡改梯"农田初期土壤养分含量匮乏,但随着更改年限的增加,"坡改梯"农田土壤养分状况逐渐改善,建议"坡改梯"农田培肥时应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重视氮肥和磷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调查和田地区耕层土壤养分状况,分析耕层土壤养分现状及特征,开展地力评价,为高标准的农田建设以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2018年和田地区耕层土壤养分进行采样和分析,明确和田地区耕层土壤养分状况。和田地区耕层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为0.655克/千克,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0.84克/千克,速效氮平均含量为56.8毫克/千克,速效磷平均含量为31.4毫克/千克,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39.6毫克/千克,pH值为8.62,总盐平均含量为1.4克/千克。和田地区耕层土壤肥力整体状况较差,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含量普遍偏低,速效磷含量较为丰富,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运城市盐湖区农田耕层(0~20cm)土壤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与1990年相比较,全区农田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时空分布基本一致,但在丰缺指标中,有机质、全氮仍处于低水平。因此,在生产中应通过增施有机肥、巧施氮肥来增加有机质、全氮的含量,从而保证土壤养分平衡,使农作物达到高产稳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渠县2005年来土壤耕层养分测试与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比较,摸清耕层养分现状及其演变。结果表明,近30年间耕层养分总体上升,其中耕层有机质、全氮、速效磷上升幅度较大,缓效钾、速效钾下降加剧,有效锌稍富余,有效镁、硼、钼缺乏;有机质及全氮高中分布比例超过85%,速效磷高中分布升高32.2%、速效钾下降41.8%,二者一半仍属缺乏。据此,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嵊州市6个水稻长期监测点为研究对象,以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土壤酸碱度为指标,分析嵊州市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2019年嵊州市稻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40.03、2.51 g·kg-1,处于较高水平;有效磷平均含量为20.94 mg·kg-1,处于中等水平;速效钾平均含量为48.83 mg·kg-1,处于缺钾状态。整体来看,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差异较大,速效钾缺乏问题比较严重。1984—2019年间,嵊州市稻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平均含量上升较为明显,积累较快,有效磷也得到了积累,但速效钾含量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泉州市1999—2003年的5处耕地连续定位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基础地力随着种植时间的推移,在连续不施肥后逐年有所下降。与监测前相比,各监测点施肥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仅有微小增加,碱解氮含量变化虽然有波动,但总体上略有下降,而有效磷增幅较大并呈盈余积累丰富状态,速效钾均有显著降低并呈低指标含量状态。表现出土壤养分平衡状况是氮磷有盈余而钾亏缺严重。肥料投入结构不平衡,有机肥料在施肥中的份额逐年下降,化肥投入量逐年增加,氮磷钾养分比例不协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滁菊原产地域保护区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的相关性,为滁菊原产地域保护区土壤精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滁菊原产地域保护区108个样品,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有机质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滁菊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含量表现为0.01水平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含量不存在相关性。[结论]滁菊原产地域保护区土壤有机质可以作为土壤营养状况的主要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陕西白水县红富士苹果示范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查清渭北苹果主产区红富士果园土壤肥力状况,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集陕西白水34个示范果园的土壤样品,测定分析其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及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白水红富士示范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15 g.kg-1的占79%,低于国家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肥力Ⅱ级指标,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果园土壤有机质达到生产绿色果品标准;土壤全氮含量较高;有接近一半果园的土壤速效氮含量>50 mg.kg-1,处于适宜水平,其余果园速效氮含量均较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较高,可以满足苹果生产的需求;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除铜以外,都很缺乏,生产中应重视补充。  相似文献   

14.
土壤肥力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为例,研究酿酒葡萄(Vitaceae)品质和土壤条件(主要是肥力条件)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北方5个酿酒葡萄主产区连续2年采集的酿酒葡萄和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应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酿酒葡萄总糖、总酸、单宁、pH值及糖酸比等化学品质因子和土壤条件(土壤有机质、pH、全盐、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主要是肥力条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采收期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5个肥力因子对葡萄总糖含量有明显影响,其中以氮元素(包括全氮和碱解氮)的影响程度最大,并且随着土壤肥力增高,葡萄总糖含量逐渐降低;(2)葡萄单宁含量和采收期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7个因子的关系比较密切,其中以有机质、碱解氮对单宁含量的影响最显著;(3)酿酒葡萄的pH值及糖酸比和采收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关系较为密切,葡萄pH值及糖酸比均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4)葡萄总酸含量和土壤条件的关系不密切。为优化酿酒葡萄田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优质酿酒葡萄区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为例,研究土地整治中新增耕地的土壤养分特征,为判别新增耕地能否实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位于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白水、蒲城和富平3县新增耕地为研究对象,每20 ha新增耕地作为一个采样单元,采集0~30 cm耕层土壤,共采集土样30个,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土样质地等指标,分析土壤养分状况。【结果】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新增耕地土壤质地均为粉壤土,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6.69 g/kg、0.67 g/kg、15.79 mg/kg和173.28 mg/kg;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白水县>富平县>蒲城县;全氮含量表现为蒲城县>白水县=富平县;有效磷含量表现为白水县>蒲城县>富平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有效磷含量与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除全氮外,其他土壤养分含量与砂粒含量呈正相关,与黏粒和粉粒含量呈负相关。参照黄土高原养分分级指标对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新增耕地的土壤养分进行分级评价,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全氮含量较低,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结论】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采样县新增耕地土壤养分存在地区差异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海拔甘肃兴隆山主要森林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兴隆山不同海拔森林土壤理化性质与海拔关系进行研究,为兴隆山森林植被与土壤相互作用过程和机理认识提供依据。以兴隆山山杨(Populus davidian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青杄(Picea wilosonii)林、青杄-灌木林和青杄-箭竹(Fargesia nitida)-苔藓林为对象,测定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速效K和pH值,探讨土壤理化性质与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1)兴隆山3种森林0~60 cm土壤层理化性质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容重0.33~1.31 g·cm^-3 ,总孔隙度50.84~83.13%,有机质20.10~235.00 g·kg^-1 ,全N 1.02~10.47 g·kg^-1 ,全P 0.35~1.93 g·kg^-1 ,全K 14.68~27.11 g·kg^-1 ,碱解N 54.49~620.80 mg·kg^-1 ,速效K 58.89~631.32 mg·kg^-1 ,pH值5.73~7.70;速效K、碱解N、全N和有机质变异系数较大,总孔隙度、全K和pH值变异系数较小。2)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容重在不断增加,总孔隙度、有机质、全N、碱解N、全P和速效K在不断减小,全K和pH值无明显变化规律。3)有机质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总孔隙度、全N、碱解N和全P呈显著正相关;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质对容重、总孔隙度、全N和碱解N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增强,对全P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减弱。4)海拔对山杨-白桦-青杄林和青杄-灌木林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全P和速效K有一定影响,但无明显变化规律;对3种森林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全K和pH值影响不明显。在海拔2 300~2 700 m的阴坡,兴隆山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是土壤深度与发育年限、植被类型、气候等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壤深度对理化性质的影响程度明显要强于海拔高度;有机质与众多理化性质具有相关性,其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促进养分循环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苹果优生区洛川县域范围内,选取管理措施不同的果园采集土壤样品,对其土壤有机质、全量N、P、K及速效养分和微量元素进行了等级分布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洛川果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属于偏低水平;土壤有效磷变异大,部分果园有累积现象,土壤速效钾含量丰富。微量元素铁、锰、铜、锌较缺乏,相对而言,缺锌程度最大;土壤有效铜变异较大。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铁、有效锌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铜、有效锰的相关性较低;苹果园产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多。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及化学性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油松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pH值随树龄增加无确定的变化规律;土壤全磷含量随树龄增加按幂函数衰减;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和交换性盐基总量随树龄增加按Logstic模型变化;交换性镁含量随树龄增加按幂函数递增;油松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按幂函数衰减,土壤全磷、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及交换性盐基总量随土壤深度增加无确定变化规律,但土壤pH值随深度增加按幂函数增加。与撂荒地相比,油松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及交换性盐基总量分别增加了46.4%~317.9%,18.7%~234.5%,174.8%~290.3%,19.7%~53.3%,0.6%~54.7%,74.1%~102.6%,6.0%~47.1%和83.7%~114.2%,速效钾则出现了表面富集化现象。表明油松林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19.
陕西苹果主产区丰产果园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陕西苹果主产区27个优质苹果基地县中的15个县,选取10年生左右的丰产果园采集48个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中有机质、全N、全P、全K、速效养分及阳离子交换量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陕西苹果主产区丰产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在调查的48户果园中,有机质含量≥1.0%的果园占96%;除宝塔和白水县的2个果园土壤全N含量偏低外,其余果园土壤全N含量较高,平均值为0.76 g/kg;土壤速效N含量>50 m g/kg的果园仅占29%,含量较高,其余果园土壤中的速效N含量偏低;土壤全P全K含量丰富,速效P、速效K和阳离子交换量含量均达到绿色果品产地土壤肥力标准。  相似文献   

20.
连作对烤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连作对烤烟烟田养分含量的影响,分析不同连作年限烟田烤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①随着烤烟生育进程的推进,不同连作年限烟田烤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pH、非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总体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非根际土壤速效钾和全钾含量均呈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根际土壤速效钾、全钾和全磷含量及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非根际土壤全磷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②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逐渐下降,有机质含量和全量、有效态的氮、磷、钾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累积;根际土壤pH低于非根际土壤,而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量、有效态的氮、磷、钾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连作导致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比发生变化,相对于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而言,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亏缺,而非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累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