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分析巴梅猪繁殖性能的育种进展,试验整理了2013年7月份—2015年12月份梅山猪保种场繁育实绩并随机抽取205窝,对巴梅、梅山纯繁、巴×梅杂交猪的初产、经产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21日龄育成数、21日龄个体重和21日龄窝重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表明:初产巴梅猪的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初产梅山纯繁猪和巴×梅杂交猪(P0.01);巴梅猪、梅山纯繁猪、巴×梅杂交猪的初产、经产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21日龄育成数差异不显著(P0.05);经产巴梅猪的初生窝重和21日龄窝重极显著高于梅山纯繁猪和巴×梅杂交猪(P0.01)。说明巴梅猪较好地遗传了母本梅山猪的高繁殖性能,并表现了父本巴克夏猪的生长发育优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提高宗地花猪繁殖性能的方法,试验利用宗地花猪与江口萝卜猪进行二元杂交,然后分别与宗地花猪进行回交、与黔北黑猪进行三元杂交,比较不同杂交组合和纯繁组母猪的产仔及哺育成绩,探索不同的杂交方式下母猪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江♂×宗♀二元杂交组合仔猪哺乳期生长成绩最佳,21日龄窝重和断奶窝重显著高于纯繁组(P0.05),21日龄个体重显著高于黔♂×(江×宗)♀三元杂交组(P0.05);黔♂×(江×宗)♀三元杂交组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头数分别为8.29头和7.57头,均显著高于纯繁组(P0.05);宗♂×(江×宗)♀组的窝产活仔数和仔猪育成成绩优于纯繁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选择江口萝卜猪和黔北黑猪与宗地花猪进行杂交,可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仔猪哺育成绩,从而提高宗地花猪杂交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笔者对江西省赣州市某猪场2015年长白母猪、大白母猪的繁殖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并按胎次及配种季节进行分组,分析其在不同胎次、配种季节条件下的繁殖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长白母猪和大白母猪3~5胎繁殖性能较好,第1胎的初生均重、断奶均重最低;长白母猪第3胎窝产活仔数最高,显著高于1,2,6,7,8胎(P0.05);大白母猪第4胎窝产活仔数最高,显著高于第1,2胎(P0.05);长白母猪夏季配种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最高,初生均重、断奶均重春季配种最高;大白母猪不同季节配种窝产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夏季、秋季配种产活仔数显著高于冬季(P0.05)。说明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对长白、大白母猪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养猪》2020,(5)
为了研究胎次、配种季节和分娩季节对宁乡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16胎次宁乡猪母猪3 259窝的生产资料,分析了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分娩季节对宁乡猪总产仔数、活仔数、育成率、个体重、窝重等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配种季节、分娩季节对宁乡猪母猪繁殖性能均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胎次母猪产仔性能表现为先增加再稳定后逐步降低的趋势,初生活仔数、21日龄和35日龄活仔数均以第7胎次最高、第16胎次最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第3、4、5胎次初生窝重分别为9.32 kg、9.42 kg、9.40 kg,显著高于第1、13、16胎次;第9、10胎次21日龄窝重分别为33.42 kg、33.17 kg,显著高于第1~5、13、15、16胎次(P0.05),表明宁乡猪母猪3~9胎次为整个生产胎次的黄金时期。冬季配种组的初生活仔数、21日龄活仔数、35日龄活仔数、21日龄个体重、35日龄个体重、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35日龄窝重分别为9.45头、8.97头、8.91头、3.44 kg、6.16 kg、9.10 kg、30.59 kg、54.88 kg,显著高于春、夏、秋季配种组(P0.05);春季分娩组的35日龄活仔数、21日龄个体重、35日龄个体重、21日龄窝重、35日龄窝重8.79头、3.44 kg、6.02 kg、30.52 kg、52.92 kg,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表明冬配春生的母猪会表现出相对更好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不同胎次、季节对淮南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对878头淮南猪2 131窝的繁殖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母猪胎次的增加,淮南猪的产仔性能呈现先升高再稳定最后降低的趋势。在第4胎时,其总产仔数显著高于第1胎(P0.05),活仔数和健仔数显著高于第1胎与第7胎及7胎以上的母猪(P0.05)。在第5胎时,淮南猪的死胎数最多,显著高于1~3胎(P0.05)。在第6胎时淮南猪的木乃伊胎数最多,显著高于3、4、5、7胎及7胎以上(P0.05)。在配种季节方面,秋季配种时,其总产仔数、活仔数和健仔数最多,显著高于春季(P0.05)。在分娩季节方面,冬季分娩时,其总产仔数、活仔数和健仔数最多,显著高于秋季(P0.05)。研究表明,淮南猪在第2~6胎时繁殖性能较优,并且在秋季适宜配种,冬季适宜分娩。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胎次对杜洛克、长白和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根据江苏省某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2009-2011年出生的繁殖母猪资料,分别选取128头杜洛克、681头长白和610头大白母猪共7280窝生产数据,统计分析不同胎次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初生窝重及校正21日龄窝重。此外,依据胎次将母猪分为3个繁殖阶段(1~2胎、3~6胎及7~8胎)来探究品种差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母猪1~4胎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及初生窝重随胎次呈增加趋势,第4胎达到高峰,且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3~6胎繁殖性能较好,7胎之后出现迅速下降趋势;除在第4胎略有下降外,其他胎次的校正21日龄窝重随胎次递增。品种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显著(P<0.05),长白和大白母猪的繁殖性能均极显著高于杜洛克母猪(P<0.01);长白母猪的产活仔数和校正21日龄窝重显著高于大白母猪(P<0.05),2个品种其他繁殖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杜洛克、长白和大白母猪的最佳繁殖胎次为3~6胎,长白猪的繁殖性能总体上优于大白猪,就本试验所在的育种场而言,长白猪可能更适合作为二元母猪生产中的母本。  相似文献   

7.
旨在探究母猪初情日龄对其主要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共选用美系大白母猪923头,观察并记录了母猪初情日龄及其各胎次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和出生窝重,然后将母猪根据初情日龄的早晚分为4组,Ⅰ组:≤200日龄、Ⅱ组:201~215日龄、Ⅲ组:216~230日龄及Ⅳ组:230日龄,对各试验组母猪的第1胎、第2胎、第3胎及综合3胎后数据和综合6胎主要繁殖性能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Ⅳ组母猪头胎总产仔数为12.05,显著高于Ⅰ组母猪头胎总产仔数的11.45(P0.05),其他繁殖性状没有显著差异;2)Ⅱ组母猪第2胎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为11.84和11.40,显著高于Ⅰ组母猪的总产仔数11.09和产活仔数10.66(P0.05);3)3胎和综合3胎后母猪Ⅱ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健仔数分别为12.47、11.82和11.48,显著高于Ⅳ组的总产仔数11.89、产活仔数11.22和健仔数10.85(P0.05);4)Ⅱ组母猪前6胎平均产仔总数、平均产活仔数和平均产健仔数分别为74.23、71.41和68.86,显著高于Ⅳ组母猪的前6胎平均产仔总数70.48、平均产活仔数67.32和平均产健仔数64.86(P0.05)。综合比较,初情期日龄较早的母猪具有更好的繁殖性能(最佳日龄为201~215)。本研究通过挖掘出该群体后备母猪的最佳初情日龄和初配日龄,为后备母猪的挑选和猪场生产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测定84头新关系杜洛克母猪的窝产活仔数、分娩胎次、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分别按照窝产活仔数分组进行方差分析和性状间的相关回归分析,探讨分娩胎次对猪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组间差异均呈极显著(P〈0.01),初生窝重在窝产活仔猪数为9头和10头,7、8、9头差异不显著,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21日龄窝重在窝产活仔数为7、8、9、10、13头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对窝产活仔数与分娩胎次、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进行相关分析,分娩胎次与21日龄窝重指标不相关,其余各组指标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综合分析表明猪窝产活仔数在10~12头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不同胎次对不同品种猪产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北京养猪育种中心某种猪场5 697窝大白母猪和2 226窝长白母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按照胎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白和长白母猪中胎次对产仔数影响显著。大白母猪产仔高峰在第4胎次,总产仔数为(12.37±2.52)头,产活仔数为(11.74±2.86)头;长白母猪产仔高峰也在第4胎次,总产仔数为(12.57±2.41)头,产活仔数为(11.83±2.44)头,胎次对产仔数的影响在大白母猪和长白母猪中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选择了890窝长白纯种母猪,对其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窝异常产仔数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先测定这些性状或指标不同胎次的成绩,再对每个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长白母猪中,胎次对考察性状中的窝产仔数影响极显著(P〈0.01),平均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最高均为第6胎,分别为10.28和9.81头,最少均为第1胎,分别为8.43头和7.33头。胎次对母猪异常产仔数影响极显著(P〈0.01),窝均异常产仔数最高为第7胎,较少为第2,6,4胎,异常产仔数包括死胎数和木乃伊胎数2类。疾病与胎次也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浙江某种猪场2010-2013年出生的加系大约克种猪共4382窝的繁殖性能数据,统计分析不同胎次和配种季节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总死产数、畸形胎数、木乃伊胎数、死胎数和初生窝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种猪产仔性能有极显著影响(P0.01),母猪1~6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随胎次增加而增加,第6胎达到最高峰,且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胎次;总死产数及死胎数则7~8胎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1);但胎次对产畸形胎和木乃伊胎数影响不显著(P0.05)。配种季节对种猪产仔性能影响极显著(P0.01),冬季配种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显著高于其他配种季节(P0.05);总死产数及死胎数极显著低于其他配种季节(P0.01);但冬季配种产木乃伊胎数极显著高于夏、秋两季(P0.01),显著高于春季(P0.05)。研究表明,加系大约克种猪的最佳产仔胎次为3~6胎,冬季配种的产仔性能明显高于其他配种季节。  相似文献   

12.
金华猪繁殖性状的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金华猪场1979~1999年金华猪的繁殖性能生产记录,测定了2355头金华母猪(纯繁)和金华猪(K)与约克夏(Y)、长白(L)、杜洛克(D)、汉普夏(H)杂交后代的繁殖性状。综合考虑各性状的各种固定效应,并建立各性状的固定效应模型,对其进行方差分析,计算各性状的最小二乘均数(LSM),对影响较大的固定效应在各观察水平上的LSM进行分析与比较。固定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品种、胎次、季节、年份对产活仔数、60日龄头数的影响极显著(P<0.01)。而产仔数受胎次、季节、年份的影响极显著(P<0.01)。金华猪纯繁组以及LK×D、K×L杂交组的产仔数、产活仔数较高,K×L、K×Y杂交组合的60日龄头数较高。而其他外来品种之间杂交组合的繁殖性状显著低(P<0.01)。说明金华猪具有高产的优良特性。金华猪产仔数、产活仔数随胎次逐渐递增,6~7胎达到高峰。金华猪夏季产仔数最高为15.72±1.66,显著高于秋、春、冬(P<0.01)。产活仔数春、夏、秋季无差异(P>0.05),但高于冬季(P<0.05)。1982~1987年间金华猪无论是产仔数还是产活仔数整体都维持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小型梅山猪育种中心2007-2012年间繁育记录进行研究,结果可知:(1)母猪初情日龄平均为73.4±7.5d,初配为6月龄;公猪第一次射精日龄为78.6±4.2d,初配为8月龄。(2)初产母猪总产仔数为10.31±1.44头,产活仔数为9.85±0.2I头;经产母猪的总产仔数为15.3±1.82头,产活仔数为i4.87±0.60头,育成13.38±0.48头,经产母猪产仔数、初生重、20日龄窝重及45日龄窝重较初产母猪均显著提高(P〈0.05)。(3)以经产梅山猪作为母本与大约克和长白杂交,平均产活仔数12头以上,仔猪平均育成数达ll头以上,45日龄窝重达1i6.71±6.97kg和100.77±5.86kg。  相似文献   

14.
胎次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福建某种猪场的生产记录,应用SPSS软件对不同胎次的3588窝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纯种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纯种母猪中,胎次对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的影响极显著(P<0.01),平均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最高均为第6胎,分别为11.44和10.26头,最少均为第1胎,分别为9.49头和8.56头。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15,(5)
为确定母猪最佳使用年限和产仔月份,同时为后备母猪的选种提供指导,研究统计分析了胎次、产仔月份对长大二元母猪产仔性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大母猪1~6胎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随胎次呈增加趋势,第6胎达到高峰,分别为11.88头和11.28头,极显著高于第1、2和8胎次(P0.01);3~6胎的产仔性能较好,7胎之后出现显著下降趋势。3月份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最高,12月份最低,且3月份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显著高于12月份(P0.05)。第2胎与第3胎、第3胎与第4~5胎、第4胎与第5胎的总产仔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第2胎与第4胎的总产仔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第2胎与第3胎、第3胎与第4~5胎的产活仔数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第2胎与第4胎、第4胎与第5胎的产活仔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该猪场长大二元母猪3~6胎的产仔性能较好,且以3月份的产仔性能为佳;第2胎产仔性能可作为后备母猪选留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胎次、产仔月份及纯繁/杂交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统计分析了部分非遗传因素(胎次、产仔月份及纯繁/杂交)对长白、大白和杜洛克母猪产仔性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初生窝重)的影响,旨在为后备母猪的选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2~5胎仔猪的初生窝重较重;其中2、3胎的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头胎及6胎之后的仔猪初生窝重(P<0.01)。3月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1),且11月份初生窝重显著低于其他月份(P<0.05)。长白纯繁母猪在产活仔数方面极显著优于大白纯繁母猪和长白×大白杂交母猪(P<0.01);在初生窝重方面,大白×长白杂交母猪的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大白纯繁母猪和长白×大白杂交母猪(P<0.01)。第2胎与3~4胎、第3胎与第4胎的总产仔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所述,该猪场母猪3~6胎的产仔性能较好,且以1~4月份的产仔性能为佳;配种方式以长白纯繁和大白×长白杂交为宜;第2胎产仔性能可作为后备母猪选留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了解梅山猪的繁殖性能,试验对不同胎次的梅山猪核心群100头母猪繁殖性能进行比较,测定了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初生重、断奶重、断奶成活率。结果表明:梅山猪第1胎产仔数最少,之后逐步上升,第5胎开始下降;第3胎断奶成活率最高,第4胎后呈稳定趋势;不同胎次仔猪初生重基本持平,第2胎和第3胎断奶重呈上升趋势,并且在第4胎开始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第1~5胎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初生重和断奶重均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文明  唐凡 《猪业科学》2017,34(3):112-114
以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某种猪场2010-2015年10月间5 940条新丹系大白母猪纯繁生产记录为基础数据,分析了新丹系大白母猪不同胎次、不同初配日龄的产仔性能。结果表明:新丹系大白母猪产仔性能以3~6胎次较好,第4胎最好,7胎以后开始有所下降。其中在总产仔数指标上,3、4、5、6胎次与1、2、8胎次差异显著(P0.05);产活仔上3、4、6胎与1、2、7、8胎之间差异显著(P0.05);配种分娩率方面,在0~5胎之间,也是随着胎次的增加逐渐升高,第0、1胎配种分娩率明显低于3、4、5、6、7胎次;不同首配日龄配种后备母猪的头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差异都不显著(P0.05),但是在230日龄之前配种的后备母猪产仔数较低,在230~270日龄配种的后备母猪产仔数最好,290日龄后配种的后备母猪产仔数则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大白母猪哺乳期背膘损失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大白母猪1 178头,统计6个胎次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断奶窝重、断奶发情间隔、哺乳期背膘损失等性状,根据哺乳期的背膘损失情况将母猪分为6组:0、0~1、1~2、3~4、5~6、6mm,以断奶窝重为协变量,利用最小二乘检验开展组间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断奶发情间隔等性状的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大白母猪6个胎次平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断奶窝重、断奶发情间隔和哺乳期背膘损失分别为13.67头、11.51头、10.32头、65.90kg、4.83d和2.89mm,大白母猪1~6胎产仔数在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全部6个胎次的结果可知,第4、5、6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第1、2、3组(P0.05);第4组总产仔数最高,达13.54头,比第1、2、3组分别高出1.90、2.29和1.63头(P0.05)。虽然各胎次中各组间产活仔数和健仔数性状有时也出现显著差异,但综合分析6个胎次组间并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从断奶发情间隔性状来看,各组间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大白猪生产中,将哺乳期母猪的背膘损失控制在3~4mm可以获得更高的总产仔数。  相似文献   

20.
选取青海省互助八眉猪保种场健康的208头能繁八眉母猪作为试验对象,研究低营养浓度(低能量、低蛋白)和高营养浓度(高能量、高蛋白)两种营养水平对八眉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营养浓度组的初产、经产、所有胎次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高于高营养浓度组的初产、经产、所有胎次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低营养浓度组的初产、经产、所有胎次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影响显著(P0.05);而低营养浓度组的初产、经产、所有胎次的初生重均低于高营养浓度的对照组,即低营养浓度组的初产、经产、所有胎次的初生重的影响极显著(P0.01)。说明适度的低营养水平能挖掘八眉猪更大的生产潜能,能够提高八眉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