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黄牛考源——中国黄牛源流考之一(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中国黄牛是由一系列具有密切血缘联系,在相似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中演化的品种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品种集团。并在系统分析既有考古学成果、历史文献、畜牧学与民俗学资料的基础上,确认中国养牛史始于纪元前8000年前后的伏羲时代。并论证:黄河中下游流域是瘤原牛和原牛亚洲变种的早期驯化中心之一;两者是中国黄牛的基本血统来源;原牛模式种血统对中国黄牛的影响可能来自纪元前匈奴人与斯基泰文化的接触;以能育的杂种母牛为孔道,黄牛集团也吸收了一些牦牛、爪哇牛(但不是巴厘牛)的血液成份。  相似文献   

2.
中国黄牛考源——中国黄牛源流考之一(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就物种的层次阐述中国黄牛的血统来源这个问题涉及家牛起源的世界背景。虽然后者历来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学术领域,但考古学发现、史料记载以及畜牧学和群体遗传学的成果足以肯定:中国黄牛有两个基本血统来源,一是原牛(Bos primigenius)的亚洲变种,现代长额牛(Bos Longifro-ns)的始祖;一是瘤原牛(Bos namadicu-s)。 (一)我国史前时代驯化的原牛,不是  相似文献   

3.
为了将毛色遗传标记作为湘西黄牛杂交组合选择、纯种鉴别、保种选育的科学理论依据,应用PCR-RFLP技术,研究了湘西黄牛黑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对其黑毛色和红毛色表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湘西黄牛中MC1R基因有三个等位基因 (ED 、E+、e );隐性的e基因在310处缺失一个碱基G 造成移码突变,在468处提前终止翻译,翻译出一个缩短了的失去功能的MC1R蛋白,表现或强或弱的红毛色;E+所对应的是野生型毛色,如黄色、灰色等;湘西黄牛中黄色个体优势等位基因为E,而红色个体优势等位基因为e,e相对E是隐性基因,只有在e等位基因纯合状态下,才表现为红色毛色; E+/e也表现为红色,可能湘西黄牛红色和黄色表型除了有MC1R基因控制外,还有其它基因参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4个黄牛群体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E(extension)座位对牛毛色性状的影响,采用DNA序列分析和PCR-RFLP技术对云南地区4个黄牛群体(3个本地群体和1个引进品种)的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的编码区进行了基因特征分析和群体变异检测。结果,在文山黄牛、昭通黄牛和短角牛中发现E+和e2种等位基因,检测到E+/E+、E+/e和e/e3种基因型。在文山黄牛中E+和e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54和0.46,在昭通黄牛中分别为0.70和0.30;而在迪庆黄牛中共检测到E+、ED和e3种等位基因,它们的频率分别为0.76、0.14和0.10,该群体存在E+/E+、ED/ED、E+/ED、E+/e和ED/e5种基因型,未发现e/e型个体。与所研究个体的毛色性状相联系,发现E座位对牛的毛色有重要影响,E+和ED等位基因与黑色表型有关,而e等位基因与红色表型有关,但黄色、棕色和红色表型还与其它座位基因相关联。  相似文献   

5.
随机抽取陕西甘泉县148头黄牛进行毛色分析,结果表明:其毛色遗传受9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支配,基本毛色以黄色为主,红色和草白色次之,黑色、沙毛、黑背线及眼圈浅色在群体中以极低的频率出现。确认该地域黄牛在毛色上具有蒙古牛和秦川牛的一些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6.
德国黄牛改良南阳牛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德国黄牛为世界上著名的肉乳兼用品种,毛色为浅红黄色,体躯长,体格大,胸深背直,四肢短而有力,肌肉强健,母牛乳房大,附着结实.利用德国黄牛改良南阳牛,能够在保持南阳牛传统毛色和优良特性前提下,提高南阳牛的产肉性能,尤其是能够提高母牛的产奶量,加快犊牛的生长速度,从而培育出南阳牛肉用品系.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所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导入德国黄牛培育南阳牛肉用新品系>这一项目,并得到批准.1999年3月我所从加拿大引进德国黄牛31头,其中公牛6头,母牛25头.目前南阳牛育种中心德国黄牛群体已扩繁到54头.其中种公牛6头,种母牛25头,犊公牛12头,犊母牛11头.  相似文献   

7.
延边黄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延边黄牛是吉林延边地区役肉兼用黄牛品种,全州现存栏牛72.6万头,其中延边黄牛有50.8万头,占全州牛存栏头数的70%。延边黄牛有黄色、蛋黄色和其它毛色,其中黄色占74.8%,因此统称延边黄牛。1981年被国家确定为五大良种牛之一。延边黄牛是我州各族人民精心培育的适合寒温带山区养殖的役肉兼用牛,体格高大结实,适应性强,肉质细嫩,汁多味美,柔软适口。具有独特的肉质风味和产肉性能,可与日本的和牛、韩国的韩牛相媲美。  相似文献   

8.
二、毛色在级进杂交过程中的变化 IBSEN,H.L.(1933)和LUSH,J.L.(1947)等对家牛的毛色遗传作过系统的研究。在黑白花牛与黄牛的杂交中,各世代牛群毛色的变化,主要涉及B、D、S与In四个基因位点。但由于当前在级进杂交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验证TYRP1基因的错义突变(g.1300C>T)与中国黄牛毛色性状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测序及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991头中国黄牛、48头安格斯牛、104头婆罗门牛的TYRP1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通过对中国黄牛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分析,发现此变异与中国黄牛棕色毛色性状不相关。[结论]TYRP1基因的错义突变(g.1300C>T)与中国黄牛棕色表型不相关。该位点可能在一些品种中受到了选择,中国黄牛的棕色表型可能受其他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10.
黄牛是一种分布很广,具有乳、肉、役多种经济用途的反刍家畜。全世界有黄牛12亿多头,其产值超过任何一种家畜。我国黄牛自春秋以来,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的动力来源。1984年末全国有黄牛5000余万头,其中奶牛只有133.7万头(包括乳肉兼用牛和改良牛);专用肉牛数量更少,除了杂交改良牛外,基本上是役用牛。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延边牛和复州牛是我国六大黄牛地方良种,都具有体格高大、毛色纯正、挽力大、皮板致密、耐粗饲、适应性强、繁  相似文献   

11.
鲁西黄牛为我国10大地方良种黄牛品种之一。具有体型大、肉质好,遗传性稳定的特点。利用其作父本,改良山区本地牛生长慢、体型小、毛色杂的缺点,是养牛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于1986年在泰安市郊区房村乡开展了鲁西黄牛杂交改良本地牛试验,为改良本地牛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追溯了我国利用家牛的悠久历史,以群体遗传学的计代手段估计了商至清的三千余年间 B、S、Br、Wn、D5个毛色位点的选择进展,论证了黄牛集团特征的形成,除了有种源、自然和经济条件的背景之外,还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近10年来,兰西县采用西门塔尔牛冻精进行黄牛改良,取得了显著效益。1改良效果1.1体型外貌西本杂交F1、F2代外形具有明显的父本特征,比当地黄牛体格明显增大:头短粗,背腰平直,身躯较长,肋骨开张良好,尻部宽而平,乳房发育好。毛色有3种,一是全身红色或黄色,唯面部有一白斑,此种毛色占总数的45.9%;二是全身红色或黄色,躯干中部或腰部有一缠绕的白色带,占总数的25.8%;三是红白花或黄白花,占总数的28.3%。杂种牛各年龄阶段的主要体尺比本地黄牛也有明显提高,1.5岁时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7.83%、13.37%、7.97%和10.88%。…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亚群区定点随机抽样法”调查了甘肃省徽成牛的两个亚群共113头个体6个毛色位点和6项外表特征的表型频率;并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法检测了上述个体的5个血液蛋白质位点(Hb、A1b、Pa、Ptf—Ⅱ和Tf)的基因频率。采用“随机抽样法”测定了50头成年公牛、123头成年母牛的体型指标(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比较了微成牛与其它品种或类群之间在毛色、体型、外形和血液蛋白质多态性特征方面的差异;采用欧氏类平均聚类分析法分析了包括徽成牛在内的中国28个牛品种群体四个血液蛋白质位点(Hb、A1b、Pa、Tf)的基因频率。比较结果表明,徽成牛具有不同于其它品种的种质特征,它不属于蒙古牛品种.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方黄牛类群。聚类结果表明.中国黄牛集团内的28个品种群体可划分为两个系统:北方系统和南方系统。北方系统可划分北方型和中原型两个类型,南方系统可划分为准南方型、南方型及一个特殊型。徽成牛当属北方系统中的中原型黄牛。  相似文献   

15.
中国黄牛毛色的演变及其遗传(下)耿社民,常洪(陕西杨陵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4中国黄牛毛色遗传位点的确立关于牛毛色遗传的研究,国外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Ibsen.H.L.(1933)[16];Briquet·R·J和Lush·J·L(...  相似文献   

16.
鲁西黄牛杂交改良本地牛的效果观察张俊功,牛其军,高居明,程钦财(山东省泰安市畜牧局,271000)(房村畜牧兽医站)鲁西黄牛为我国地方五大良种黄牛之一,具有体型大,肉质鲜美、遗传性稳定的特点,用其作父本,可以改良本地牛生长慢、体型小、毛色杂的缺点。因...  相似文献   

17.
我省共有黄牛120.4万头,占大家畜的51.3%,除晋南牛外,其它山区黄牛个体小,产肉少,挽力差,经济效益低。为了探索我省山区黄牛发展方向,开辟综合利用和提高黄牛经济价值的新途径,1973年由省畜牧局、省畜牧所、山西农大与万荣、和顺县畜牧局等单位组成黄牛改良协作组,引进圣塔、格特鲁迪斯牛和海福特牛冷冻精液开展  相似文献   

18.
毛色作为品种的外貌特征,是区别于其他品种的标志。比较物种间和品种间的毛色特征,可为研究物种的起源、品种的形成与划分提供有意义的启示和依据。本文报导海南黄牛毛色特征的调查结果,并对海南黄牛  相似文献   

19.
德国黄牛原产德国和奥地利,在美洲和欧洲享有较高声誉,为肉乳兼用型品种,侧重于肉用.其毛色为金黄、黄红或黑红色,体躯长、体格大、胸深背直、四肢短而有力,肌肉强健.  相似文献   

20.
在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和志丹两县,对农村散养模式下的秦川牛改良延安本地黄牛杂交F1代,公母牛各80头分3日龄、6月龄、12月龄、24月龄四个年龄段的体高、体斜长、胸围、髋宽体尺指标和体重进行测量和计算,通过与同龄延安本地黄牛的体尺和体重比较分析发现,秦川牛改良延安本地黄牛杂交F1代在体重上有显著提高,增长幅度在22.15%~71.19%,在4项体尺指标上也有明显的提高,增长幅度在6.49%~63.53%之间。在毛色、适应性、繁殖力等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杂交优势。调查分析表明改良方向正确,改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