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HBL-2C型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466.7万hm^2左右,总产量1 700万t,约占全球40%,居全球首位。然而,我国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却相较滞后,目前花生收获作业仍主要靠人工完成。据农业部农机化司统计,目前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化率约为33%,花生收获机械化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此,依据前期研究成果并参照国内外相关机型,优化设计了4HBL-2C型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并对花生收获机主要部件进行了设计参数分析,最后对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HBL-2C型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收获损失率与果荚含杂率均符合国家标准技术要求,可为花生联合收获提供可供选择的机型。  相似文献   

2.
直立锥滚筒式小区花生脱壳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育种和栽培等科研用小区花生脱壳而言,不但要求脱壳机适应小量脱壳,而且要求脱壳过程中损伤小、清种快捷方便。目前小区试验的花生脱壳主要靠人工作业,脱壳效率低下,容易出现清种不便和不净,造成每个小区处理之间的"混杂"等现象。为此在对现有卧式花生脱壳机特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直立式锥滚筒花生脱壳方案,进行了脱壳机总体结构设计;在花生荚果脱壳受力分析基础上,确定了锥滚筒脱壳结构及其参数范围;最后以四粒红花生为研究对象,以锥滚筒转速、锥滚筒半锥角、最小脱壳间隙为因素进行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锥滚筒转速为340 r/min、锥滚筒半锥角为40°、最小脱壳间隙为10 mm时脱壳综合指标最优,脱净率为97. 84%,损伤率为2. 97%,较好地满足了小区花生脱壳要求。  相似文献   

3.
东北风沙半干旱区花生连作障碍问题十分突出,缓解花生连作障碍对该区域的花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不同茬口对花生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茬口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产量性状以及土壤酶活性影响显著。轮作换茬种植方式是缓解东北风沙半干旱区花生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花生收获机的选择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花生种植、收获和加工大都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在整个花生生产过程中,收获环节用工占全过程的1/3以上,作业成本占整个花生生产成本的50%以上。发展花生收获机械化,对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半喂入式联合收获是目前花生收获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夹持输送装置作为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关键部件,对整机作业性能影响尤为重要。针对花生联合收获机夹持输送装置作业稳定性差、花生植株输送归集拥堵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夹持输送装置。该装置采用“挖拔组合”作业方式,结合花生的种植农艺和实际作业速度,完成花生植株夹持输送作业。通过对夹持输送作业进行运动学和仿真分析,确定影响夹持输送装置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其取值范围:夹持输送速度为0.8~1.1 m/s,夹持装置倾角为25~35°,夹持高度为150~200 mm。研究结果为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夹持输送装置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闻集锦     
1997年《山东农机化》杂志征订工作日前结束,发行数量较1996年有较大幅度增加。“莱芜会议”之后,全省各级农机部门都非常重视,迅速进行了传达贯彻落实。各级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上下一致,齐心协力,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临沂、青岛两市尤为突出,期订阅数量超过5000份,菏泽地区、烟台市和潍坊市的期订阅量超过4000份,威海、莱芜、日照、枣庄、东营等市达到总个行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花生收获主要靠人工作业,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作业效率低、损失大。目前花生收获机品种繁多,但落果率、破碎率太高,不适合在粘滞土壤里作业,适应性不高。为  相似文献   

8.
<正>河北省唐山市花生种植历史悠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花生覆膜播种技术从人工覆膜、畜力半机械作业到花生全程机械化作业,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进入新世纪后,唐山市花生播种机生产企业有十几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也推进了花生播种技术的进步。花生自动断膜式电控播种机的研发与试验推广,就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9.
<正>"麻房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想必大家都知道这道谜语的谜底说的是花生,可是你知道这个"白胖子"从播种到收获要投入多少人力吗?花生种植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很多地方的花生种植、收获主要还是靠人工。作为世界花生生产大国,我国的花生在国际市场上的最大优势就是价格。然而随着我国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这样的优势正逐渐减弱。规模化、机械化是花生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据统计,目前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化率仅为40%,是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主要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0.
花生种植实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够创高产。目前,辽宁省阜蒙县的花生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有9个乡镇被列为省级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示范区,有12个乡镇被列为县级示范区,示范区种植面积总计15000亩,全部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通过对示范区乡镇进行认真调研发现:花生种植大面积采用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靠人工根本完不成,尤其是花生覆膜播种这一环节,不但覆膜播种的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效率极低,这就严重制约了全县花生生产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机具之友》2012,(4):19-21
一、花生摘果机的类型与特点 花生摘果机是将花生荚果从花生蔓(秧)上摘下并对蔓果进行分离和清选的分段收获设备,按喂入方式可分为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按作业动力的方式可分为简单的手摇(脚踩)花生摘果机、与发动机(电动机)配套的花生摘果机和与拖拉机等配套的花生摘果机等。下面以喂入方式的分类方式对花生摘果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正>连云港市赣榆区地处江苏省最北部,是江苏省花生主产区之一,花生常年种植面积20多万亩,是赣榆区除水稻、小麦外的第三大农作物,种植和收获多靠人工进行,劳动强度大。为了全面实现农作物机械化,区农机推广站引进了2BHX系列多功能花生播种机试验对比,考核该机在赣榆区的适应性,以选择适合当地作业的机具类型。一、试验机型:2BH-2、2BH-4、2BH-6型花生播种机  相似文献   

13.
花生荚果在进行深加工或存储时存在大量子房柄和少量残余杂质,目前其去除主要靠人工完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严重制约了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为解决当前存在的去柄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了花生子房柄去除与清选机,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机具子房柄去除率为95%,含杂率为0.18%,达到了国家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4.
赣榆县是江苏省花生主产区之一,花生常年种植面积13.33khm2,是该县除水稻、小麦外的第三大农作物,其种植和收获多靠人工进行,劳动强度大。为了全面实现农作物机械化,该县农机推广站对花生播种、覆膜、施肥、收获(起秧、铺放)、摘果等生产环节的机具进行了试验对比,以探索适合本地作业的机具类型,制订并形成花生机械化生产的技术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15.
<正>由青岛弘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4HB-2A型花生联合收获机,与小四轮拖拉机底盘(经部分改造)配套,主要适用于扶垄种植的花生收获,一次收一垄两行花生。该机首先由挖掘犁刀将花生秧根切断,而后通过链条夹持机构将花生起拔、输送至脱果机构,脱果机构进行半喂入式、辊式摘果,  相似文献   

16.
目前通过山东省农机推广鉴定的花生收获机械,主要分为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和挖掘式花生收获机。现将这两种主要型式的花生收获机的长处及不足之处做简单分析,供用户购置时参考。自走式联合收获机一般采用半喂入式摘果机构,分轮式和履带式,适应垄作花生的联合收获作业,可以一次性实现花生的挖掘、输送、抖土、摘果、清选、装箱作业。目前通过农机推广鉴定的花生联合收获机,普遍具有作业效率高,含杂率和损失率低等优点。不足之处是收获后用户若不能及时晾晒已装袋的花生荚果,会产生黄曲霉素,降低花生品  相似文献   

17.
花生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花生脱出物组成成分的比例、组成成分尺寸和外形差异、悬浮速度,以及摘果辊下方分布等清选特性试验和检测。优化设计后的清选装置安装在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上,进行了田间正交试验,得到了影响清选性能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振动筛频率、风机转速、振动筛倾角、风机出风口角度;最优参数组合为振动筛频率7Hz,风机转速900r/min,振动筛倾角8°,风机出风口角度17°。优化设计后的清选装置能应用到国产某型号花生联合收获机上,经田间收获试验验证,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青岛宏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4HB-2A型花生联合收获机,是一种轮式自走式半喂入联合收获机,适应垄作或平作花生的联合收获作业,可以一次性实现花生的分禾、扶禾、挖掘、起拔、输送、去土、摘果、清选、集箱作业。一、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1.主要结构4HB-2型轮式自走花生联合收获机  相似文献   

19.
4HB-2A型花生联合收获机是一种轮式自走半喂入联合收获机,适应垄作或平作花生的联合收获作业,可以一次性实现花生的分禾、扶禾、挖掘、起拔、输送、去土、摘果(果秧分离)、清选(果土分离)、集箱(装袋)作业。  相似文献   

20.
花生是优质的食用油原材料,韶关市曲江区2015年种植花生面积约0.4万hm2(6万亩),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平均每hm2较水稻增收可达约1.5万元,但花生收获环节生产机械化水平几近为零。2年来,曲江区农机推广站分别建设了8个花生生产机械化示范点,初步结果表明,现阶段适宜推广使用分段收获,而不适宜大面积推广使用半喂入联合收获机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