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发  高寿增 《蜜蜂杂志》2007,27(8):29-29
本文只讨论虫蜂哺育比例产生间虫的原因,不讨论缺粉、长期低温、阴雨等情况下产生的间虫.《数控养蜂法》第三版132页上说:哺育蜂少幼虫多时,哺育蜂力图将幼虫全部喂活,将饲料分散喂给全部幼虫.虽然小虫都能得到饲料,但都营养不良.随着虫龄的增大,哺育蜂竭尽全力也不能满足全部幼虫对食物的最低需求.由于蜂王浆哺喂不足,一些幼虫在3~4日龄死亡,由于乳糜哺喂不足,一些幼虫在6日龄死亡,造成间虫.  相似文献   

2.
本文只讨论虫蜂哺育比例产生间虫的原因,不讨论缺粉、长期低温、阴雨等情况下产生的间虫.《数控养蜂法》第三版132页上说:哺育蜂少幼虫多时,哺育蜂力图将幼虫全部喂活,将饲料分散喂给全部幼虫.虽然小虫都能得到饲料,但都营养不良.随着虫龄的增大,哺育蜂竭尽全力也不能满足全部幼虫对食物的最低需求.由于蜂王浆哺喂不足,一些幼虫在3~4日龄死亡,由于乳糜哺喂不足,一些幼虫在6日龄死亡,造成间虫.  相似文献   

3.
沈育初 《蜜蜂杂志》2007,27(9):33-33
《数控养蜂法》第三版第3页"调节虫蜂比例原则"认为:尽量使蜂群的虫蜂比例处于最佳.难以恰到好处时,要"喂虫宁少勿多".我在《间虫是虫多蜂少的伤热》一文(详见《蜜蜂杂志》2007年第8期)中说过:间虫必伤热,伤热不一定间虫.如单脾开繁伤热,因本身巢内蜂多虫少所以绝不会发生间虫,可是蜂群伤热,内外勤蜂均会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4.
数控养蜂法的结构黑龙江省虎林县新政乡新林村(158415)杨多福传统养蜂法属于经验科学,而数控蜂法已属于理论科学了。数控养蜂法研究蜂群生长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总结出伤热律、间虫律和伤力律,在这三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调节巢温的原则、调节虫蜂比例的原则和选择...  相似文献   

5.
1."数控养蜂法"以何为基础?答:我在长期的探索中,发现了蜂群生物学的三个规律,即:空心律、间虫律和伤力律.在这三个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调节巢温、调节虫蜂比例和选择繁蜂蜜源的新的原则,在这3个新原则的基础上,又建立了一系列的新法则和新技术,形成了"数控养蜂法".  相似文献   

6.
倡议     
《数控养蜂法》自1990年在《蜜蜂杂志》发表以来,经过15年的反复实践,加上15届“数控养蜂法培训班”学员们及全国各地实行数控养蜂的蜂友们的建议与努力,《数控养蜂法》在形式与结构上已经完善了,绝大多数的应用者都做到了高产稳产。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不完美的,《数控养蜂法》中许多计算公式的依据,是前苏联《蜂群生物学》中的哺育力数据1.12和3.85,这些数据已被我在《蜜蜂杂志》1991年第3期上发表的《蜜蜂的哺育极限不是3.85》一文证伪了。但是,我所测得的数据4.47,限于个人条件也是错误的。蜜蜂哺育力的真正极限是多少?这是养蜂者能否做到…  相似文献   

7.
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杨老师发现了蜂群生物学的四个规律:伤热律、间虫律、弃子律和伤力律。在这四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调节巢温的原则、调节虫蜂比例的原则,布置巢脾的原则和选择繁蜂蜜粉源的原则。在这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又推出一系列的新法则和新技术,在饲养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探索出最佳量。以四律四原则为主导思想,用明确的最佳量来控制生产的养蜂法称之为“数控养蜂法”。在33届国际养蜂大会上,杨多福老师宣读了《数控养蜂法》和《产浆机械化》等两篇论文。在学术交流大会上的提问全部集中在这两篇论文上,他对问题的解答,赢得了国际蜂…  相似文献   

8.
强群的幼虫喂活率低,弱群产卵多时,幼虫喂活率又是怎样呢?传统养蜂法认为"卵多蜂就多",事实果真如此吗?蜂群哺育蜂少又产卵多时,工蜂力图将幼虫全部喂活,将饲料分散喂给全部幼虫.因此,虽然勉强能把卵都喂成小虫,但各个小虫都营养不良.随着虫龄的增大,工蜂竭  相似文献   

9.
杨多福先生穷自己 4 0余年的精力 ,呕心沥血 ,致力于蜜蜂饲养方法的探讨 ,总结出一套先进的蜜蜂饲养方法 ,这就是“数控养蜂法” ,为蜂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此 ,《蜜蜂杂志》编辑部于 1995年以《杨多福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汇编》 (以下简称《汇编》)将他在此前所发表的文章编辑 ,用增刊的形式出版 ,这在出版界里是不多见的 ,说明了他的养蜂方法不仅得到蜂界同仁的认同与推崇 ,也是出版界和学术界对他先进养蜂方法的重视、宣传与推广。杨多福先生不仅在养蜂中不断探索 ,总结并提出了蜜蜂饲养中存在的间虫律、伤力律、伤热律等 ,给广大养蜂者…  相似文献   

10.
《蜂群生物学》在“越冬蜂更新”一节中写道“作者在 5月 2 4日统计了 2 7群蜂的蛹。由于蜜蜂在 5月 1 6日才排泄飞翔 ,所以统计的蛹是由越冬蜂哺育的 ,在 1 2天内 ,平均每公斤蜂 ( 1万只 )哺育了 450 0个蛹 ,即每日哺育 3 75个蛹 ,每只蜂一生 ( 3 0天 )哺育了 1 .1 2个幼虫”。这个结论是塔兰诺夫 ( 1 946)在尼科尔斯克蜂场统计的。在 50多年养蜂实践中 ,我一直认为 1 .1 2(越冬蜂 )和 3 .85(更新蜂 )就是蜜蜂不同时期的哺育极限。自从应用分区管理法 ,我认为 1 .1 2和 3 .85并不是蜜蜂哺育幼虫的极限 ,我敢说《蜂群生物学》以这个虫数来确…  相似文献   

11.
费起充 《蜜蜂杂志》2003,(11):13-13
谭垦、余玉生、周丹银三位先生研究中西蜂交哺行为的结论[1 ] 我完全同意 ,因为与我的实践结果相同。只是需要补充一点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上 ,中、西蜂存在交哺行为。在复式移虫的条件下 ,西方蜜蜂蜂群里介绍有中蜂工蜂小幼虫的王台 ,2 4小时内不会全部被清理掉。多年来 ,我在人工培育中蜂王过程中 ,利用和借助意蜂的哺育力收到效果。本人在《中蜂失王可采取的应急措施》一文[2 ] 中作了介绍 :可以利用意蜂群育中蜂王。采用复式移虫法 ,第 1次移意蜂幼虫 ,第 2次移中蜂幼虫 ,2次移虫间隔 1天 ,这时台内王浆不多 ,多了会淹…  相似文献   

12.
杨多福 《蜜蜂杂志》2008,28(1):24-26
现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是很快的,手机、电视机等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一般仅有5年.《数控养蜂法》也是这样,1991年春季出书,到1995年夏季已补充修改得面目全非了,直到2006年10月,历时43年,《数控养蜂法》第三版终于问世了,我的身心重负卸掉了.回顾这43年的坎坷创新路,我对创新体会颇深.什么是创新?能圆满地解决新问题就是创新.自党和政府号召创建创新型社会以来,很多蜂友来信要我谈谈创新的经验,我就将自己的体会介绍给蜂友们.  相似文献   

13.
张功勋 《蜜蜂杂志》2006,26(4):13-14
(35)您对《数控养蜂法》是赞同还是反对?我赞同《数控养蜂法》,因为它是杨多福老师将传统养蜂法从理论上又提高了一步。但其中有些内容如“伤力律”和“弃花躲蜜”等,我认为还有待商榷。(36)请问张老师,用“分区法”蜂王产卵那么多,蜂群出现过“间虫”“空心”和“收圈”等现象没有?另外,用“分区法”管理的蜂群是双王群,不知蜜浆产量如何?恳请张老师能详细介绍为盼。谢谢!我用“分区法”管理的蜂群,春繁和越冬都不保温、不奖饲(请注意前提条件——编者注),蜂门常年朝北,也不作常规检查,让蜂群回归自然,蜂王在有效繁殖区内产卵,蜂多于子脾,…  相似文献   

14.
费起充老师的意见非常中肯读了《蜜蜂杂志》1993年第9期《“数控养蜂法”的讨论要不要告一段落》一文,我对费老的真知卓见感到钦佩,很有同感,认为“数控养蜂法”的讨论不能中断。1992年冬天,我在蜂友师春志处看到了有关“数控”的辩论文章,使我对“数控养蜂...  相似文献   

15.
"詹特盒"是一种促进育王过程中移虫工作的精巧设备,初养蜂者使用"詹特盒"可以克服移虫常遇到的困难.使用方法:将种蜂王限制在塑料巢脾盒里,置于蜂群约12小时.巢脾盒背面由活动的塑料巢房活塞组成,蜂王可在上面产卵.3天后卵孵化成幼虫,取下巢房活塞,开口朝下排列在育王框的王台条上,移入哺育群.此方法可以知道蜂王产卵的精确时间以及幼虫的准确日龄,能比较确定地在卵孵化后36小时内移虫,这个日龄的幼虫比较适合于培育蜂王,幼虫在移虫过程中也不易受损伤.幼虫由哺育群的饲喂蜂照料,在蜂王羽化出房前把王台转移到核群,进行交配及产卵.  相似文献   

16.
1从中蜂野生到家养看地中作房养蜂中华蜜蜂,简称中蜂,原在山野中野生,营巢于地穴、树洞、丛林或岩隙间。据汉初《尔雅.释虫蜂》按蜜蜂作巢地点的不同而记载了蜜蜂分为两类,“一曰土蜂,在地中作房者,二曰木蜂,在树上作房。”西晋年代张华撰《博物志》叙述了“远方诸山出蜜蜡处,其处人家有养蜂者,其法以木为器,或十斛五斛(指木器的大小)开小孔,令才容蜂出入,以蜜蜡涂器内外,令遍安着檐前或庭下。”唐开元年代孟浩然所著过龙泉寺精舍诗中云:“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明万历年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蜂有三种,一种在林中或土穴中作房…  相似文献   

17.
养蜂专家杨多福对我国养蜂业的巨大贡献我的信《“数控养蜂法”的确好》刊登以后,收到了全国各地许许多多读者的来信,要我谈一谈杨多福师傅的100多项发现和发明创造,现作如下简要介绍。一、在养蜂方面有10大贡献1.发明了孵蜂机。用孵蜂机数控人工孵蜂,解决了养...  相似文献   

18.
从我涉及的众多养蜂书籍看,当数《蜜蜂杂志》出版的《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汇编》是最好最实用的养蜂方法。它使我遇到的许多疑难问题迎刃而解。我的蜂场运用“数控养蜂法”,1996年越冬相当成功,入室的60群240脾蜂,1997年4月18日出室的60群170脾蜂...  相似文献   

19.
杨多福 《蜜蜂杂志》2005,25(5):15-15
2004年冬季,我先后在湖北松滋、山西长治、吉林集安、黑龙江省宾县举办了四届数控养蜂法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超过了300人。通过12天的学习,绝大多数学员都认为:今后,应用“数控”养蜂,高产是不成问题的了,最担心的是蜂蜜的销路。2004年,东北三省的蜂蜜,绝大多数仍积压在蜂农手中,因为没有人收购。一些学员给我提意见:现在蜂蜜滞销是因为《蜜蜂杂志》宣传推广了数控养蜂法,使全国蜂蜜产量倍增,建议今后不要再举办数控养蜂法培训班了,否则,再进一步提高养蜂技术水平大幅增产蜂蜜,蜂蜜销路就更成问题了。任何产品都应以销定产,蜂蜜销路不…  相似文献   

20.
张功勋 《蜜蜂杂志》2006,26(5):14-14
(39)我是河南一位初学养蜂者,在报刊上看到:“数控养蜂法”的采蜜群是无虫化“,蜂群分区管理法”的采蜜群是有王又有虫。我们初学养蜂者应用哪一种方法好呢?“数控养蜂法”的采蜜群利用无虫化,我认为是针对东北椴树二年一流蜜的特点而采取的措施。在中原养蜂,不能用“拼命采蜜”的战术。不但不能用无虫化,流蜜期还不能临时扣王,因为无虫化和扣王不一定就能高产。采蜜群无虫化失去了蜂王与幼虫的内在动力,所以应保持原始状态。有王不仅不影响采蜜,还能提高蜂群的积极性;有王就有虫,幼虫是蜂群内在的动力,外界蜜源的诱惑力,激发了外勤蜂采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