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解答?     
<正> 如何根据耕牛牙齿的变化来鉴别其年龄? 邱怀教授(答): 农村饲养的耕牛,一般都无出生日期的记录,可通过门齿的变化鉴别它的年龄。牛的门齿依其出生的先后次序,有乳齿与永久齿之分。最初长出的是乳齿,俗称“奶牙”。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磨损、脱落而换生永久齿。在鉴别牛的牙齿时,必须将乳齿与永久齿加以区别,其主要不同点是:乳齿呈乳白色,永久齿略带黄色;乳齿有明显的齿颈,永久齿的齿颈不明显;乳齿的形状较小而薄,舌面平坦、伸展,永久齿较大而厚,齿冠较长;乳齿的齿根插入齿槽较浅,永久齿齿根插入齿槽较深;乳齿排列不够整齐,齿间空隙大,永久齿排列整齐,且紧密而无空隙。现将门齿齿龄的鉴别方法列表于下表:  相似文献   

2.
(一)根据牙齿鉴别牛牙齿的生长、更换、磨损程度是有一定规律的,鉴定牛的年龄可以根据牛的门齿变化来判定(即根据乳齿的生长或乳齿更换成永久齿以及永久齿的磨损程度来判定)。牛的乳齿(即生后长出的牙齿)形小而洁白,有明显的齿颈,齿间隙较大;永久齿(即由乳齿脱落后更换的新齿)大而厚,色微黄,排列整齐,彼此紧密相靠。一般犊牛生后半月左右第1对乳门齿长出,4~5月龄时4对乳门齿长齐,以后逐渐磨损变短。水牛3岁左右、黄牛1.5~2岁第1对乳门齿脱落,长出第1对永久齿,即“对牙”,以后每年脱落更新一对,逐渐由“4牙”、“6牙”,到“8牙”(即“齐口…  相似文献   

3.
牛牙齿的生长、更换、磨损程度是有一定规律的,鉴定牛的年龄可以根据牛的门齿变化给子判定,即根据乳齿的发生或乳齿更换成永久齿以及永久齿的磨损程度来给予判定。 牛的乳齿(即生后长出的牙齿)形小而洁白,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一)根据牙齿鉴别牛牙齿的生长、更换、磨损程度是有一定规律的,鉴定牛的年龄可以根据牛的门齿变化来判定(即根据乳齿的生长或乳齿更换成永久齿以及永久齿的磨损程度来判定).  相似文献   

5.
家畜牙齿的生长、更换、磨损程度是有一定规律的,鉴定家畜的年龄可以根据其门齿变化来判定(即根据乳齿的生长或乳齿更换成永久齿以及永久齿的磨损程度来判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通常根据牙龄推断牛羊的实际年龄.  相似文献   

6.
1 根据羊的牙齿鉴别年龄 羊牙齿的发生、脱换和磨灭是有一定规律的,利用这些律即可推断出羊的年龄,这在生产中很有实用价值.幼年羊的牙齿叫乳齿,颜色洁白,较小;成年羊的牙齿永久齿,颜色发黄,较大.羔羊出生时一般有一对乳切齿.日龄左右长齐乳齿.  相似文献   

7.
一、根据门齿状况鉴定年龄首先要了解绵羊门齿依其发育阶段分作乳齿和永久齿两种。第一阶段:为幼龄乳齿,乳齿计20枚,随着生长发育而逐渐更换永久齿。其幼龄齿齿式03000030/03044030=20枚(下颚8个乳门齿,上下颚左右计12个前臼齿)乳齿特征:牙小而洁白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长年处于舍饲环境、出生年月日清楚、18个月以上的荷兰母牛(561头)、黑毛和牛(154头)的永久切齿的萌出、齿冠磨灭(磨面齿质的出现、齿冠邻接面出现磨损、山形齿列的形成)和齿根裸露的状态,得出如下年龄判定上的资料。荷兰牛和黑毛和牛之间无大的差异。23±2个月龄钳齿萌出。30±2个月龄内中间齿萌出。36±3个月龄外中间齿萌出。44±4个月龄隅齿萌出。4岁钳齿、内中间齿磨面出现齿质。5岁外中间齿磨面出现齿质,隅齿切缘稍有磨损。6岁隅齿磨面出现齿质,并出现磨损。7岁出现磨损和山形齿列,有的钳齿露出齿根。8岁钳齿、内中间齿齿根露出,出现磨损和山形齿列。9岁外中间齿齿根露出,出现磨损和山形齿列。10岁所有切齿齿根露出,出现磨损和山形齿列。11岁所有切齿齿根露出,齿  相似文献   

9.
在辽西地区辽西驴良种登记过程中,总结出了通过切齿的形状、数量、齿痕和磨损程度等鉴定辽西驴年龄的技术方法,并附有各年龄的典型特征的牙齿图片。发现辽西驴换牙时乳切齿与永久切齿"共存"现象和有些老龄母驴长出伪"犬齿"现象,并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牛的年龄判定的两种方法:齿龄判定法、角轮判定法。着重阐明了牙齿变化与年龄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同时也简单地阐述了 角轮数与年龄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我们经过很多时间深入到养驼户中,进行了实际调查研究,初步编写出关于骆驼口齿年龄的鉴别法。兹述于下: (一)骆驼生长的情况: 骆驼普通可以养活到三十年。一般老死的较少,多由于发生疾病或传染病而死亡,或者因过老体弱不堪使用而即行屠宰了。 (二)口齿上年龄的鉴别法: 骆驼口齿共计二十八枚,有臼齿,上、下、左、右共十六枚。下额切齿是由门齿,中间齿、隅齿各一对所构,上额无齿,在臼齿与切齿之间,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中国黄牛骨龄与齿龄之间的关系,本文对1204头不同品种的中国黄牛进行了宰后齿龄判定和骨质化程度判定,然后对照《中国牛肉等级标准》(简写为CHN)和《美国牛肉等级标准》(简写为USA)得出骨龄,比较骨龄与齿龄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根据CHN和USA判定出的骨龄总体上与齿龄有较好的一致性;对于24月龄以下的鲁西牛和秦川牛,根据CHN判定出的骨龄与齿龄一致性较差,而大于24月的试验牛骨龄与齿龄一致性较佳;对于30月龄以下的试验牛,根据USA判定出的骨龄与齿龄绝大部分一致,而30-96月龄的试验牛,骨龄与齿龄一致性较差;此外,黄牛品种对骨龄与齿龄之间的一致性不同。  相似文献   

13.
在最近几年中,逐步发现家畜中牙齿不同程度的损坏和无缘故的脱落,切齿出现对称性齿斑、釉质剥落、牙齿磨灭不齐、消化不良为特征的疾病,严重危害家畜健康。据不完全统计,切齿出现齿斑的病畜占门诊总数的45%左右。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2004年4月3日~6月7日在保安镇城内  相似文献   

14.
<正>犬的牙齿并没有人们认为的那样坚固。成年犬上颌的犬齿最易发生齿折,其次依次为下颌犬齿、上颌第4前臼齿及切齿,而幼年犬的犬齿较成年犬更容易发生折断。齿折较为常见且可能引起严重后果,但目前临床中对齿折后牙齿的处理方式尚停留在拔牙的阶段。由于根管治疗可以  相似文献   

15.
<正>颌骨骨折多因动物跌倒时头部颌骨或切齿触地,或因头部猛烈摇摆而与其他坚硬物体撞击而引发。一般分为颌前骨骨折、上颌骨骨折和下颌骨骨折。下颌骨骨折较常见,多见于马、牛,犬、猫等小动物也有发生。一侧或两侧下颌支水平骨折常发生于齿间隙,易伤及口腔黏膜、齿龈或舌,多采用手术治疗。现今养马多用于赛马或表演,马匹价值极其昂贵。笔者最近遇到1例赛马因打斗导致下颌骨骨折病例,经治疗后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牛无乳氟中毒。氟是动物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通过饲料或饮水连续摄入过量氟化物,会引起氟中毒。牛对氟最敏感,氟中毒早期会引起牙齿损伤,中毒牛牙齿在形态、大小、颜色和结构方面都发生改变,切齿磨损、不齐,出现黄褐色条纹,并形成凹痕。牛氟中毒后破坏甲状腺、甲状旁腺及乳腺等,泌乳期的牛中毒后出现乳汁分泌持续降低,直至停乳。乳房水肿分生理性和病理性水肿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新疆畜牧业》2010,(5):61-61
<正>牛的年龄与生产性能有一定的关系,奶牛一般在3~8岁时为产奶量最高的时期,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鉴定牛的年龄,有外貌鉴定、角轮鉴定和牙齿鉴定3种。根据外貌鉴定年龄,只能辨别牛的老幼,无法知道其岁数;角轮鉴定年龄,所得结果不甚确切,误差较大。牙齿鉴定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8.
以6月龄的合作猪、大白猪猪头为试验材料,运用大体解剖学的方法对猪头进行处理,测定了6月龄合作猪和大白猪头骨相关的基本量度指标、较大头骨的面积及牙齿齿式。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猪头骨大部分基本量度指标及较大头骨面积指标均极显著小于大白猪,合作猪切齿及犬齿的生长稍早于大白猪。  相似文献   

19.
以14峰双峰驼头骨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测量和拍照,研究了双峰驼乳前齿的形态结构。拔出的乳齿用游标卡尺测量各个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双峰驼乳前齿共有12枚,包括上乳切齿1对,上乳犬齿1对,下乳切齿3对,下乳犬齿1对。上乳切齿牙体最小,牙冠呈柱状,功能退化。下乳切齿牙冠呈铲状,切嵴锋利,单齿根长而尖,易铲起植被而取食。上乳犬齿牙冠呈较扁平的锥状,冠短根长,牙尖不显著,犬齿功能退化。下乳犬齿形态特征与下乳切齿相似,主要是铲切食物。双峰驼乳前齿的典型形态学特点与其取食多刺粗糙的旱生植物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1奶牛年龄的常用鉴定方法一般根据母牛配种繁殖记录和牛的卡片,可以准确确定奶牛年龄。但是在外购奶牛时成母牛的繁殖记录和牛的卡片只能作为参考,在牛场缺乏记录的情况下,可根据牙齿、角轮和外貌进行年龄鉴定。由于近年来去角技术的推广,绝大部分奶牛从小就断了角,所以只能从外貌和牙齿来鉴定奶牛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