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探讨豫东地区大蒜适宜的播种期,给当地大蒜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中牟大白蒜’为材料,安排了18个播种期,测定大蒜不同播期下的出苗率、茎粗、株高、死苗率、抽薹率、二次生长率、蒜薹及蒜头产量等指标,分析播期对大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不同,对大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不同。较早播种的大蒜出苗慢,单株生长量有优势,假茎粗、株高大,但是死苗率高,苗期虫害严重,总体产量不高。播种过晚,出苗快,出苗率高,出苗后生长势强,但是适宜生长期较短,二次生长率较高,总体产量低。综合性状结果表明豫东地区10月4日前后播种,蒜头及蒜薹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为试验推荐的豫东地区大蒜标准化生产适宜播种期。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豫东地区大蒜适宜的播种期,给当地大蒜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中牟大白蒜为材料,安排了18个播种期,测定大蒜不同播期下的出苗率、茎粗、株高、死苗率、抽薹率、二次生长率、蒜薹及蒜头产量等指标,分析播期对大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不同,对大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不同。较早播种的大蒜出苗慢,单株生长量有优势,假茎粗、株高大,死苗率高,苗期虫害严重,总体产量不高。播种过晚,出苗快,出苗率高,出苗后生长势强,适宜生长期较短,二次生长率较高,总体产量低。综合性状结果表明豫东地区10月4日前后播种,蒜头及蒜薹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为试验推荐的豫东地区大蒜标准化生产适宜播种期。  相似文献   

3.
种子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实储藏方式发芽率差异明显,晒干果脱粒沙藏种子发芽率最高达41.8%,是种子储藏的首选方式;遮阴网覆盖对种子发芽率作用明显,达46.63%,高于不覆盖的39.68%,为良好的育苗覆盖措施。昆明山海棠种实千粒重:鲜翅果54.8 g,干翅果26.2 g,种粒7.15 g。种子播后约第30天开始出苗,出苗时间持续30 d左右,出苗高峰在播种后第30~50天。苗木生长期6~11月,速生期6月中旬至10月上旬,8月初、9月中旬、10月初,苗高,地径出现生长高峰。一年生苗平均高(茎长)35.6 cm,最大值107 cm;平均地径0.4 cm,地径最大值0.89 cm;平均根幅19.8 cm,最大根幅65cm;平均根深21.9 cm,最大根深45 cm;平均鲜枝茎重3.1 g/株,最大值37.1 g/株;平均鲜根重7.3 g/株,最大鲜根重102.5g/株。  相似文献   

4.
沈升法  吴列洪  项超  李兵 《种子》2019,(6):88-90
马铃薯脱毒小薯整薯播种有利于提高产量。2014年进行了秋马铃薯不同脱毒小薯大小和穴盘育苗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整薯播种的种薯越大,植株生长势越好,结薯数越多,产量越高。6.5 g的脱毒小薯地上部生长势弱,块茎缺乏生长后劲,产量极显著低于25 g的脱毒小薯。12.5 g的脱毒小薯能适用于整薯播种,与25 g的脱毒小薯相比,用种量可以减少50%,但株高、主茎数、茎粗、地上部重量、平均单薯重、大中薯比例和产量无显著差异。种薯穴盘育苗再移栽,不仅有利于提早出苗,比大田同期播种早出苗5 d,而且有利于促进地上部和块茎生长,尽管增产效果不显著,但是主茎数和结薯数显著减少,平均单薯重显著增大,大中薯比例增加,马铃薯商品性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知母种子不同成熟度对播种品质、贮藏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母种子的不同成熟度对种子的幼苗的生长及产量有显著的影响.成熟度高的种子较耐贮藏,长势好,产量高,但对植株根数及叶片数无影响.在生产上宜采用成熟度较高的种子播种.  相似文献   

6.
播种期对晋北地区盐碱地高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寻晋北盐碱地高粱的适宜播种期,以“龙杂5号”和“龙杂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对高粱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两个高粱品种播种一出苗、出苗一抽穗的日数减少,生育期明显缩短;株高、穗长无显著变化;茎粗和叶片SPAD值以5月11日播种处理最高。两个高粱品种的产量皆以5月11日播种处理最高,“龙杂9号”的丰产性较好。因此,5月中旬可作为晋北盐碱地高粱的适宜播种期。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适宜兴义市的水稻直播播期与密度,开展了不同的播种期(4月15和4月21)和不同播种规格(25cm×18cm和25cm×22cm)的研究。结果表明:4月15日播种(25cm×22cm)条件下获得最高的产量为851.46kg/667m~2,播种期提前降低了水稻的最高茎蘖数和有效穗数,播种密度增加会增加水稻的最高茎蘖数和有效穗数,但是变化幅度不大(0.37万~0.86万/667m~2)。播种期提前明显增加了水稻的成穗率(1.06~7.76个百分点)。因此适当的提前播种,合理控制播种密度会增加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播期对紫花苜蓿生长性状及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赛乌素嘎查,采用随机区组法进行了不同播期对紫花苜蓿生长性状及草产量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连续2年对出苗时间、出苗率、越冬率、株高、物候期、草产量、鲜干比、茎叶比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春播与秋播区间内,出苗时间与播种日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生育时期随播期的提前而相应提前;秋播越早,根颈越粗,入土越深,当年越冬性越强,翌年草产量也越高;不同播期对鲜干比、茎叶比影响甚微。综合评价认为,该地种植紫花苜蓿,宜选择秋季播种,阈值为9月中旬。  相似文献   

9.
春马铃薯种薯大小对其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兴端  涂文志 《种子》1994,(2):9-11,13
该文选用过翻秋的小整薯作种进行春播试验,探讨了不同大小种薯对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从植株性状和产量上看,每窝种薯数在1-4范围内,随着种薯数的增加,每窝基本茎数增加,出苗后第30天冠层覆盖度增加,株高降低,茎粗变细,结薯数增加,埠茎产量变化不大,单个块茎重减少,大中薯数变化不多,大中薯重下降,大中薯数率和大中薯重率降低,其中每窝和薯数与基本茎数,出苗后第30天的冠覆盖,株高,  相似文献   

10.
小麦各叶位叶片对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凌启鸿  朱庆森 《作物学报》1965,4(3):219-234
1960—1964年在扬州地区,于各生育期剪除小麦南大2419植株不同部位的相邻的两张叶片,共后分期观察共对各部器官形成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用1963及1964年两年的资料,从各器官形成时期及剪叶对器官形成的影响,分析各叶位叶片在不同生育时期的作用,得出如下结果:1.南大2419小麦在扬州地区于11月10日播种时,主茎一生中长出11片叶。越冬前生长定型的为1/0—4/0叶,这些叶片簇生在分蘖节上,每个叶腋内一般都能发生分蘖,返青以后这些叶片相继枯亡。冬前剪除1/0,2/0,2/0 3/0或3/0 4/0叶都明显地抑制了分蘖和发根,穗数减少,而且单株结实粒数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单株产量降低17.9—27.6%。越冬期及返青期剪除它们,对植株以后的生长及产量均无显著的影响。因此这些叶片的主要作用是供应植株冬前分蘖发根以有机养分,形成壮苗,奠定穗数;并为越冬和返青生长奠定物质基础。2.返青期长出5/0,6/0及7/0叶,这些叶片亦簇生于分蘖节上,但除5/0叶外,它们的叶腋内一般并不发生分蘖。这些叶片在拔节至孕穗期间相继开始衰老枯亡。返青期剪 除这些叶片抑制分蘖发根,穗数略有减少;对茎基部1、2节间的组织分化(形成维管束,机械组织及薄壁组织)伸长长粗均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对穗部的影响是小穗总数明显减少。拔节期剪除这些叶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集、测定南平烟区代表性植烟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状况,借助GIS、GPS与地统计学模型(Geo-statistic)集成,研究其空间分布状况,并作出分区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有效锌、水溶性氯平均含量分别为2.55 mg/kg、20.22 mg/kg,含量中等以上面积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94.71%、45.15%;交换性钙平均含量分别为531.69 mg/kg,含量较低和中等的面积占93.68%;交换性镁平均含量80.09 mg/kg,丰富面积占70.61%;有效硫平均含量35.30 mg/kg,含量中等以上面积占89.45%;有效硼平均含量0.26 mg/kg,含量低值面积占64.60%。交换性钙和有效锌可划分为2个类区,水溶性氯可划分为4个类区,交换性镁和有效硫、有效硼则可划分为3个类区。同时,根据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水溶性氯等主要养分的分布分区状况和丰缺程度,提出了8个施肥分区和5个烤烟专用肥分区,并根据每个分区的特点给出了相应的专用肥配方建议,实现烤烟统一、简化施肥。  相似文献   

12.
首次从棉籽壳中提取和纯化了一种新的棕色素,紫外-可见光谱测定表明:该色素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峰,分别是231nm和278nm;pH值对色素的颜色有较明显的影响,但在同一pH值的条件下,色素的颜色能保持稳定;棉籽壳棕色素对光、氧化剂、还原剂稳定,各种金属离子对色素的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温度在80℃以下色素稳定。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多年夏季露地自然高温下的观察和35℃高温胁迫下的热害指数,通过实验筛选出了不同耐热性的7个品系;进一步在20℃/12℃(d/n)(CK)、26℃/20℃(d/n)、30℃/20℃(d/n)人工模拟高温胁迫条件下,测定了这7个品系的幼苗生长量、游离蛋白质含量、以及可溶性总糖含量。结果表明:在26℃/20℃(d/n)和30℃/20℃(d/n)高温胁迫下,相对生长量、株高相对增长量、游离蛋白质相对含量和可溶性总糖的相对含量品系间差异显著;对热害指数第96小时的值、30/20℃鲜重生长量的相对增加值、26/16℃干重生长量的相对增加值、30/20℃株高的相对增长量、26℃/16℃(d/n)处理下游离蛋白质和26℃/16℃(d/n)可溶性总糖相对含量的试验数据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品系的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与多年田间观察结果比较一致。进一步对各单项指标与隶属函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热害指数、26℃/16℃下的干、鲜重相对生长量和30/20℃下干重的相对生长量都和耐热性有显著和极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鉴定芹菜耐热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步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镍钴硫化物纳米微球,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光电子能谱(XPS)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方法考察了镍钴硫化物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的性能。160℃制备的材料在2 mA/cm2的电流密度下,测得的质量比电容和面积比电容分别为1 298 F/g和1.13 F/cm2。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下,经过10 000圈的循环稳定性测试后,比电容保持了原来的70.8%。此外,通过对反应温度的控制,研究了反应温度对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生成物的形貌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对其电化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三氯蔗糖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测定方法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三氯蔗糖的特性。阐述了三氯蔗糖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测定方法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6.
断根、环割对烟草体内钾、钙、镁循环和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网室内采用水培方式栽培烟草,于烟草打顶期及打顶后一周进行断根、环割处理,探讨断根、环割及断根+环割对烟草吸收钾、钙、镁和烟株体内钾、钙、镁循环、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断根降低了木质部汁液单位时间的钙、镁吸收循环量及钙、镁在韧皮部的积累量,而环割处理的结论刚好相反。断根+环割显著提高了木质部汁液单位时间的钾吸收循环量和烟叶的钾积累量,提高上部叶的钾含量,降低了中、下部烟叶钙、镁的含量,因此该处理提高烟叶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将同一采样点的样品分别晒干、晾干、沤干后,以水为萃取剂,提取棕褐色色素,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测试与比较。结果表明:由于干燥方式不同,导致提取率有差别。色素溶液的吸光度随波长增加而减小的趋势相同,色素的水溶性,耐氧化一还原性,耐光性,盐、蔗糖、金属离子对色素的色泽的影响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8.
湖水中低温菌的筛选及其产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勾长龙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0):273-277
为了探索湖水中低温微生物及其酶活的多样性,并获得具有应用价值的低温菌。以低温环境下湖水为样品,通过平板涂布法和划线分离法对其进行初步分离纯化,进一步进行菌落形态、微观形态观察以及生理生化性质的测定,筛选出能够在低温下生长的菌株。并进行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木质素酶功能的测定。结果显示共筛选出可培养的低温微生物22 株,包括细菌14 株,真菌5 株,放线菌3株。7 株具有蛋白酶活性,3 株具有淀粉酶活性,6 株具有木质素酶活性,6 株具有纤维素酶活性。其中WF-1 具有四种酶活性,WB-8 具有三种酶活性,其他菌株具有一种或者两种酶活力。筛选的低温菌株具有多种酶活性,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生菜水培过程中,用混合氨基酸替代20%硝态氮时,不同的氨基酸添加方式和营养液的杀菌方式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于生菜采收前12 d开始进行,试验设置4个处理:A.替代氨基酸1次全部加入;B.每3 d添加氨基酸替代总量的1/4,共添加4次;C.氨基酸分次添加(添加方式同B处理),每次添加前营养液通臭氧0.5 h杀菌; D.氨基酸分次添加(添加方式同B处理),每次添加前把营养液加热到60-70℃保持10 min进行杀菌,然后迅速把营养液温度降低到常温。结果表明,在不杀菌的情况下,1次添加的产量和品质优于分次添加,但在降低硝酸盐含量方面,分次添加优于1次添加;在分次添加的情况下,杀菌与不杀菌相比,杀菌可以明显提高生菜的产量和品质,加热杀菌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优于臭氧杀菌,臭氧杀菌处理的生菜根系活力、叶绿素等指标高于加热杀菌,但2种杀菌方式之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棉花“陆异1号”的雌、雄蕊发育进度,在减数分裂前是不同步的,小孢子的发生早于大孢子发生1—2个时期;减数分裂后雌配子体的发育速度加快,最后达到雌、雄配子体同步成熟。观察表明:开花前花蕾大小、花柱外露长度与雌、雄蕊发育进度成正相关性,经荧光显微镜观察确定,当花柱外露长度达6—7mm时,柱头的生理活性最强,是杂交制种中授粉的最佳时期,为提高授粉率和结实率提供了形态学和胚胎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