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田间试验及人工渗滤池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大田土壤中硝态氮因素很多,程度不一,其中土壤类型决定着硝态氮基础含量,是内因,而施肥及施氮量是影响硝态氮含量最大的外界因素,其次是土壤湿度和氮肥品种,土壤温度对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不同品种烟草苗期在不同氮素处理水平下对氮素形态亲和能力的差异性,测定中烟90、K326、净叶黄苗期根系对NO(3)(-)-N、NH(4)(-)-N吸收动力学参数K(m)、V(max)和根系活力.结果表明,这3个品种在NO(3)(-)-N、NH(4)(+)-N、NO(3)(-)-N与NH(4)(+)-N(1:1)培养液下V(max)、K(m)的值均表现为:K326>中烟90>净叶黄;根系活力依次是净叶黄>中烟90>K326.说明不同品种烟草苗期对氮素的吸收亲和能力与氮素形态没有关系,为选育氮高效基因型烟草品种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丹江口水库水体三氮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0—2004年监测资料,对丹江口水库库区11个监测断面进行了氨氮(NH3-N)、硝酸盐氮(NO3-N)和亚硝酸盐氮(NO2-N)时空变化特征的分析和评价.结果发现:三氮(NH3-N,NO3-N和NO2-N的总称)中对水质影响较大的为NH3-N,NO3-N影响较小,NO2-N完全符合Ⅰ类水质标准;三氮在小清河口和唐白河口断面含量较高,枯水期含量高于丰水期,其它断面则相反;以坝上断面三氮含量为例进行年内变化分析,结果表明,NH3-N在2001和2004年出现峰底,2002年枯水期值达最高,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恒湿培养试验探讨土壤可溶性氮及氮代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温度对土壤可溶性氮及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NO_3~--N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培养48~58d达到最大值;NH+4-N含量呈降低趋势,培养73d后趋于稳定;SON和TSN含量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波浪形变化趋势,在48d时累积量达到最大值。土壤NO_3~--N含量随培养温度升高显著增加,并与之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土壤NH_4~+-N则显著降低,与培养温度之间显著负相关;培养中期及培养后期部分取样时间内,土壤SON与培养温度显著相关,其他取样时间均无显著相关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脲酶活性呈"升-降-升-降"的抛物线动态变化趋势;土壤蛋白酶活性表现为培养前期、中期高于培养后期;土壤天冬酰胺酶活性呈折线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土壤天谷氨酰胺酶活性呈折线上升的变化趋势。从培养温度看,在本研究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土壤温度的变化对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在部分取样时间内对蛋白酶、天冬酰胺酶和谷氨酰胺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硝态氮浓度对冬小麦幼苗根系活力及根际pH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培条件下,供氮水平对小麦根系活力及根际pH值的影响。[方法]以Hoagland营养液为培养基质,以冬小麦为试材,测定了高(含NO3--N 15.0 mmol/L)、中(含NO3--N 7.5 mmol/L)、低(含NO3--N 2.5 mmol/L)3种氮水平处理条件下根系活力、营养液硝酸盐和pH值的变化。[结果]水培条件下,不同氮水平对营养液NO3--N的消耗量、pH值变化及根系活力影响明显。其中,中等供氮水平下植物根系活力最高,营养液NO3--N的消耗量、pH值变化最明显。[结论]虽然NO3--N是一种安全的氮源,但供应过高则抑制体内根系对硝酸盐的吸收利用,而供应过低根系活力下降,均不利于小麦幼苗氮素营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再生水逐渐成为城市景观河流的主要用水来源,但再生水含有较高氮元素,容易造成水体与地下水污染。河床底泥对NO3--N有一定的截留与去除作用,本实验通过河槽装置模拟潮白河河床,探究低、中、高3种NO3--N质量浓度水平下河槽系统中底泥对NO3--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水体中NO3--N质量浓度为5、10、20 mg·L-1时NO3--N去除率分别为67.8%、63.0%、55.0%。河槽10 cm处和下部70 cm处对NO3--N去除效果较好。底层排出水中pH与NO3--N质量浓度相关性较强,底泥中50 cm与70 cm处反硝化作用强度与溶解氧质量浓度紧密相关;随着温度降低,溶解氧质量浓度升高,反硝化作用减弱,NO3--N去除效果变差。底泥中NO3--N的去除主要通过土壤淋溶作用、同化作用、反硝化作用与异化还原作用等共同作用;部分氮素以同化作用形成的有机氮和异化还原作用形成的NH4+-N留存于底泥中。研究表明,河床底泥对再生水河道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秸秆和DCD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施入尿素土壤行为的影响—硝态氮的淋失特征。[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在不同时期取土样,采用连续流运分析仪法测定NO3-N。试验设5个处理:对照(不施秸秆、DCD和尿素,CK);单施尿素(U);尿素+秸秆(U+S);尿素+DCD(U+DCD);尿素+秸秆+DCD(U+S+DCD)。[结果]在田间试验条件下,总的趋势是加DCD的2个处理能有效减少NO3-N的淋失;加入秸秆后虽能减少部分NO3-N向下淋洗,但作用不明显。[结论]DOD和秸秆对不同时期施入尿素的土壤行为和硝态氮的淋失特征均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填闲作物的种植对下茬蔬菜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红梅  曾燕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336-2337,2339
在北方连作蔬菜地休闲时期种植填闲作物(甜玉米),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下填闲作物的种植对下茬作物菠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和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施氮处理下填闲作物收获后,土壤中NO3-N残留量明显降低,下茬作物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和菠菜产量也随之降低.种植填闲作物前后土壤NO3-N含量(剖面0~120 cm)由1 772 kg/hm2降低到653 kg/hm2,2002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比2001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2%,但同时菠菜产量也降低了81%.在优化施氮处理和经济施氮处理中填闲作物的种植对整个土壤剖面中NO3-N残留量影响较小,但对下茬作物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及产量影响较为明显,种植填闲作物前后土壤NO3-N含量由217 kg/hm2降低到124 kg/hm2,2个处理2002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比2001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28%和23%,同时菠菜产量分别降低了84%和88%.从降低蔬菜地NO3-N淋失风险的角度分析,目前农民习惯采用的传统施氮处理的土壤可以利用种植填闲作物的方式降低土壤NO3-N淋失风险,但优化施氮处理和经济施氮处理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填闲作物对棚室蔬菜土壤NO3--N的消减潜力, 揭示不同填闲作物消减土壤剖面累积NO3--N的特征, 并为探索阻控棚室蔬菜土壤氮素淋溶损失机制及预防地下水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以华北平原传统的棚室蔬菜轮作体系作为研究对象, 在蔬菜休闲期采用种植深根型填闲作物甜玉米、甜玉米+牛膝间作和白菊花的田间原位修复技术。结果表明:甜玉米和甜玉米+牛膝处理的总含氮量和吸氮量较高, 分别为20.11、19.62 t·hm-2和240.34、287.56 kg·hm-2, 显著高于白菊花的5.81 t·hm-2和57.13 kg·hm-2;根长密度和根干重均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加深而降低, 其中白菊花处理的根长密度与根干重在0~30 cm土层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30 cm土层以下的根干重在各处理间无差异, 根长密度在数值上表现为间作甜玉米> 甜玉米> 白菊花> 间作牛膝;甜玉米对土壤剖面0~200 cm土层的消减量高达907.87 kg·hm-2, 显著高于白菊花的891.16 kg·hm-2和甜玉米+牛膝间作的879.93 kg·hm-2。因此, 在蔬菜作物轮作的间歇期, 种植填闲作物能有效地降低硝态氮在土壤中的累积, 控制土壤剖面硝态氮向下淋溶。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research the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of NO-3-N on root vigor and rhizosphere pH of winter wheat seedlings under water culture.[Method]By selecting Hoagland’s nutritional solution as cultural medium and winter wheat as material of experiment,on the basis,testing root vigor,nutrient solution NO-3 and change of pH values under the different level of disposal,such as high(containing NO-3-N 15 mmol/L),medium(containing NO-3-N 7.5 mmol/L)and lower(containing NO-3-N 2.5 mmol/L).[Result]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itrogen level on the wastage of nutrient solution NO-3,the changes of pH values and root vigor is obvious under the hydroponics condition.[Conclusion]Though NO-3 is a safe nitrogen sources when it was supplied to plants too more,it would restrain assimilation on nitrate nitrogen farther,but when it was supplied to plants too little,it would lead to deficiency of NO-3 that plants uptake and decrease of root activity,so it isn’t useful to wheat young seedling to absorb nitrogen nutrition.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酰胺态氮替代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中的硝态氮,对稳定营养液的pH值,降低营养液的成本有重要意义。该试验以番茄为试材,采用酰铵态氮(尿素)分别替代荷兰番茄营养液配方中16.5%、33%、49.5%的硝态氮,进行番茄育苗试验。观测了番茄幼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研究了以酰胺态氮部分替代硝态氮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酰铵态氮替代硝态氮能明显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但达到一定量后促进作用变得不明显。以酰铵态氮替代荷兰番茄营养液配方中49.5%的硝态氮,最有利于番茄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水田土壤的特点是具有两个明显不同的上层:(1)表面的氧化层;(2)紧接其下的还原层。好气层厚度与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关系大。关于好气层对土壤中氮素损失的影响,研究较多;但关于氮肥种类和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对于氮素损失的影响,资料很少。本文是研究施用硫酸铵、尿素和有机肥(稻草)后,土壤类型不同对于氮素损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咖啡是一种对氮需求量高的作物,氮的吸收、同化对咖啡生长、发育和产量有重要的影响。进入植物体内的硝态氮只有在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这一代谢过程受外界光照、树龄、土壤p H值等因素的影响。综述近些年来有关环境因素对咖啡硝态氮代谢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叶片和根系硝态氮代谢的差异以及根系硝态氮吸收的生理意义,为进一步开展咖啡施肥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Bremner法,对盆土不同形态有机氮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组分氮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高度相关,占全氮的百分率大小顺序为:氨基酸N>NH_4~+-N>氨基糖N>非鉴别N。在盆栽和培养两种条件下,各组分氮的变化差异比较明显,对矿化氮的贡献大小顺序与占全氮百分率大小顺序相同。  相似文献   

16.
<正>施用化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其中氮肥的用量最大,主要的氮肥品种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硝酸铵、硝酸钠和尿素等。我国用量最大的氮肥是碳酸氢铵和尿素。随着2010年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硝酸硝铵专业委员会成立,以及2011年农业用硝酸铵钙和农业用改性硝酸铵被纳入肥料登记目录,含硝态氮肥料的发展得到关注。本文通过总结已有的研究结果,对如何科学发展含硝态氮肥料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资源,与人民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近年来,地下水硝态氮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逐渐引起全世界各国的关注,硝态氮成为进入地下水最频繁的污染物质,对此我国和欧美等国均进行了大量的监测调查.结果表明,化学氮肥的施用是造成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我国不同类型农田氮肥施用对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污染影响情况有所不同,蔬菜田氮肥施用量很大,其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污染情况最严重,超标率要明显高于粮田种植区和水稻田种植区.而近年由于氮肥施用过量及施肥方式不当等原因,粮田和稻田的地下水污染情况也不容忽视,即使现在没有发生污染,耕地土层中因降雨、灌溉水淋溶而积累的硝态氮仍是地下水体的潜在威胁.目前,我国对地下水硝态氮污染制定了明确的评价监测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但仍缺乏完善的系统研究和行政管理,广大科学工作者仍需努力.  相似文献   

18.
硝酸态氮及亚硝酸态氮在不同pH条件下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番茄、黄瓜、甘蓝和小白菜为材料,用营养液栽培法研究了不同硝酸态氮(NO_3-N)与亚硝酸态氮(NO_2-N)配比(NO_3-N:NO_2-N分别为12:0,8:4,4:8,0:12mM),不同pH值(pH7、6、5三组),对蔬菜生长和NO_3-N,NO_2-N、游离氨基酸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这四种蔬菜明显地分为两类:番茄、小白菜易感受NO_2-N的危害,并且有随溶液中pH值的下降而受害加剧的趋势;而黄瓜和甘蓝则对NO_2-N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供试植株内NO_3-N与NO_2-N的累积量,随营养液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浓度增大而增加。叶莱较果菜易于累积NO_3-N与NO_2-N。大量施用亚硝酸态氮肥,会导致蔬菜内个别氨基酸的异常积累,引起氮素代谢的紊乱。番茄积累最多的是苏氨酸,小白菜为天门冬氨酸。  相似文献   

19.
矿态氮反映旱地土壤供氮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我国西北地区24种耕层土壤进行盆栽试验及室内土样,植株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矿态氮总量、NO3-N与作物干重、吸氮量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而NH4-N与作物干重、吸氮量关系不甚密切。矿态氮总量,NO3-N都是旱地土壤供氮能力的良好指标,NH4-N则不可靠,矿态氮反映旱地土壤供氮能力,主要是NO3-N作用的结果,NH4-N贡献很小。  相似文献   

20.
多年对米脂县城5口井井水取样调查,发现该区井水硝态氮含量严重超标,远远高于国际卫生标准。井水中的硝态氮主要是由于氮肥厂污水,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的水合理排放和农田氮肥施用过量引起的,氮肥厂污水对净水硝态氮含量影响最大,井水中的硝态氮含量与季节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