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安徽太平湖湿地生态类型是华东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深水性高山峡谷型人工湖泊的典型代表,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农业面和生活污染以及旅游开发生态承载加重,太平湖湿地生态功能面临退化,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受到威胁。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试点建设立足于湿地保护与恢复,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通过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和社区共建,太平湖水质各项指标逐年提升,主体水质一直保持国家二类标准,湿地生态系统稳定,鸟类及各类水生动物数量显著增加,湿地保护与恢复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2.
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生态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和生态景观,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湿地因人类活动的过度干预,面积急剧减少,功能日益退化.如何合理地配置资源、营建可持续的生态景观体系,充分发挥湿地景观的生态潜能, 是湿地保护与恢复景观规划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湿地保护与恢复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生态规划理念、原则和细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用生态设计原理来构建湿地生态景观体系,达到保护、恢复和利用湿地的目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湖北金沙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的保护与湿地恢复工程的实施将改善和恢复区域生态环境,丰富生物多样性,增强湿地生态功能,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同时,还将提高科研监测和科普宣教管理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对湿地保护的认知度,从而产生较高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铁岭莲花湖湿地是辽河湿地现存和典型恢复的湿地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管理,莲花湖湿地面积逐渐减小,功能不断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通过对莲花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调查,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莲花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技术。根据莲花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湿地生态保护的合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问题及其修复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温带地区重要的河口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是最具生态保护价值的关键区域之一。分析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特征及退化趋势,识别黄河三角洲面临的关键生态问题,明确各种湿地类型的重要修复目标,提出针对不同类型退化湿地的生态修复技术。通过生物组分修复技术、水体修复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和综合生境修复等技术措施,改善环境质量,恢复生物多样性。最后,针对湿地保护与修复提出建议,为区域自然与社会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6.
何昌明 《乡村科技》2019,(5):109-110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包含多个内容,其中湿地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关键作用。湿地是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个重要生态交错区,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息息相关,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功能。雷州半岛滩涂面积近100 000hm2,属于少有的滩涂连接成片的区域,其湿地资源丰富,环境地质条件良好,为沿海鸟类的迁徙提供能量补给和栖息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森林植被连年减少,水资源被污染,珍稀动植物不断消失,对人类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广东省雷州市生态现状出发,探讨雷州半岛恢复湿地生态的相关对策,希望能为雷州半岛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促进区域内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改善提升,提高生态安全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何昌明 《乡村科技》2019,(5):109-110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包含多个内容,其中湿地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关键作用。湿地是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个重要生态交错区,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息息相关,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功能。雷州半岛滩涂面积近100 000hm2,属于少有的滩涂连接成片的区域,其湿地资源丰富,环境地质条件良好,为沿海鸟类的迁徙提供能量补给和栖息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森林植被连年减少,水资源被污染,珍稀动植物不断消失,对人类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广东省雷州市生态现状出发,探讨雷州半岛恢复湿地生态的相关对策,希望能为雷州半岛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促进区域内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改善提升,提高生态安全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
何昌明 《乡村科技》2019,(5):109-110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包含多个内容,其中湿地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关键作用。湿地是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个重要生态交错区,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息息相关,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功能。雷州半岛滩涂面积近100 000hm2,属于少有的滩涂连接成片的区域,其湿地资源丰富,环境地质条件良好,为沿海鸟类的迁徙提供能量补给和栖息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森林植被连年减少,水资源被污染,珍稀动植物不断消失,对人类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广东省雷州市生态现状出发,探讨雷州半岛恢复湿地生态的相关对策,希望能为雷州半岛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促进区域内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改善提升,提高生态安全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9.
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与湿地的生态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是人类重要的资源之一,是具有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人们逐渐意识到由于湿地的破坏导致其生产力下降所带来的危害和隐患,并开始重视湿地的保护与恢复。论述了湿地的生态功能与效益,并结合案例,阐述了湿地生态恢复的手段之一——湿地公园的湿地恢复方法和成效,呼吁人们保护湿地,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流域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洞庭湖流域包含众多河流、沼泽、湖泊以及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保育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人为干扰,洞庭湖流域湿地退化严重,针对洞庭湖流域不同类型湿地开展生态修复已成为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大需求。本文从洞庭湖流域的湿地概况、退化现状和原因出发,总结了洞庭湖流域湿地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包括水环境修复技术、水文修复技术、生境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和土壤修复技术;提出了洞庭湖流域湿地生态修复的一般修复模式,即环境评价——目标制定——规划编制——修复实施——管理维护——反馈调节,最终形成持续稳定、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最后,通过洞庭湖流域四种典型湿地类型(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的生态修复案例分析,提出了对应的生态修复模式。未来应从不同类型湿地的退化过程及机理、流域尺度下的湿地生态修复、小微湿地建设、生态修复后的生态监测与适应性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陕西湿地及湿地恢复与保护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陕西省湿地存在的问题,结合西安地区湿地修复与保护技术方法和途径研究,探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技术、污水湿地生态处理方法、湿地恢复与保护的具体措施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完善湿地保护管理机制与方法,提出加强湿地恢复与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简要阐述了"枣庄湿地景观区荷花周年开放技术研究集成与应用"项目,研究集成的荷花在运河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上,维护运河湿地生态平衡、保护运河湿地生态功能、保障运河水质和运河湿地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应用等。  相似文献   

13.
针对鄱阳湖双退区湿地的植被现状以及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本着因地制宜、整体优化的生态修复原则,在充分满足湖泊的自然环境和水生态系统特征等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双退区植被退化原因和类型,集成了规划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在江西省都昌县开展了双退区湿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模式的研究与示范。在鄱阳湖双退区,保证一定经济收入的同时维护湿地合理的生态结构和功能,提出了一个可持续性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模式及相应的工程措施和重建方案,为今后鄱阳湖双退区乃至鄱阳湖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相应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湿地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是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稳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该文从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存在问题、生态恢复、保护几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对城市湿地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的认识,为城市湿地的管理和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湿地面积大,类型全,资源十分丰富,但正面临着人类不当开发与过度利用的威胁。在分析中国湿地污染加剧,湿地资源过度利用,盲目围湖造田,湖泊淤积,生物入侵和生物多样性递减等主要生态问题基础上,提出加强立法执法,湿地健康评价,生物修复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开展湿地生态游等保护湿地对策。  相似文献   

16.
白洋淀湿地生态现状评价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实地调查资料,对白洋淀湿地生态现状进行评价,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利用提供基础。评价内容包括水质水量、浮游植物、水生植物、浮游动物、鱼类及鸟类。结果表明:白洋淀水量是影响其水质和生物种群的重要因素;与历史资料比较,白洋淀湿地水量减少、水体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由于近年来的生态补水,白洋淀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提出白洋淀湿地生态保护对策:建立稳定的生态补水机制,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建设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相似文献   

17.
湿地是水域与陆地相互生态交错作用形成的具有独特土壤、水文、植被与生物特征的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蚀等多功能和价值,有着"自然之肾"之称,湿地的恢复受到了科研人员和相关机构的高度重视。分析神龙架大九湖湿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大九湖湿地的保护、利用和生态恢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效益最高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受到严重破坏,导致生境大量丧失,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为恢复练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以生境修复理论为指导,针对练湖湿地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征,采用底泥生态疏浚、生物操纵、植物浮床等多种生态修复技术,分别构建生态岛屿、森林湿地和滨岸带生境。在地形塑造的基础上,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优化调整,通过搭配栽种挺水、浮水、沉水植物,适当放养底栖动物、鱼、虾等水生动物,恢复湿地植物群落、水生动物群落,最终形成结构合理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湖滨湿地是陆域生态系统和湖泊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在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遥感技术对无锡蠡湖湖滨湿地生态修复前后景观生态格局及演变进行分析,从湖滨湿地景观优美性、自然性、稳定性以及服务性4个层面,对蠡湖湖滨湿地景观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探讨影响湖滨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和景观重建的原因,从而为开展湖滨湿地生态修复和景观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火烧对寒温带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寒温带湿地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作用.火烧会导致寒温带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甚至永远无法恢复.深入了解火烧对寒温带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为火烧迹地生态恢复模式的提出及生态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从植被、土壤、水环境和野生动物等角度综合分析了火烧对寒温带湿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成果,以期深入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