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赤霉素快速分光光度法测定,并首次应用于微量元素添加剂促进赤霉素分泌的研究。结果表明,固体发酵培养其中添加了硼酸、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对促进赤霉素分泌有重要作用。结合使用我们多次筛选得到的高产赤霉素产生菌株等措施,终于研制得含量高达约15000μg/g的固体粉剂,其含量高出一般固体发酵产品的3-5倍。  相似文献   

2.
目前,工业大规模赤霉素生产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但存在成本高、能耗大、环境不友好等突出问题。选育赤霉素高产菌株是提高赤霉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同时,固态发酵技术以其独特优势在近30 a来重获关注,赤霉素固态发酵研究因此取得很大进展。综述了赤霉素产生菌的单一诱变、复合诱变、原生质体诱变手段,以及筛选稳定高产突变株的方法,总结了赤霉素固态发酵培养基种类以及固态发酵控制条件,并展望赤霉素固态发酵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赤霉素发酵生产中用植物油(菜油、豆油等)部分替代赤霉素发酵培养基中基础碳源或补料碳源对赤霉素GA3发酵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5%~20%的菜油部分替代赤霉素发酵培养基中的基础碳源,可使赤霉素GA3摇瓶小试和生产大罐试验发酵水平分别提高10%和5%左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小麦秸秆中温厌氧干发酵条件对沼气产量以及发酵残留物中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接种量可以提高沼气产量和甲烷含量,但过多的接种量会使单位总固体质量的沼气产量和甲烷产量降低.小麦秸秆厌氧干发酵产肥兼顾产气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料总固体含量为25%、秆渣质量比为1∶10,在保证较高产气量的同时,可较好地保留发酵残留物中的营养成分,能提供肥效良好的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5.
酒糟菌体蛋白饲料生产及喂猪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接种微生物 ,使酿酒过程中产生的酒糟转化成高质量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采用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工艺流程都能够达到快速转化、提高质量的目的 ;发酵产品的粗纤维含量由2 0 58%降至 2 .6 5%~ 3.12 % ,粗蛋白含量由 15.53%增至 4 2 .73%~ 6 7.75% ,产品活菌数大于 30亿/g ;液体发酵产品的质量优于固体发酵产品的质量 ,但液体发酵需专用设备 ,能耗高 ,生产周期长 ,生产成本高 ,建议推广固体发酵转化工艺。饲喂试验表明 ,菌体饲料喂猪比对照增重快 ,增重耗料比下降 ,饲养成本下降 ,可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赤霉素发酵废渣不同施入量对芥菜(Brassica juncea L.)幼苗发芽率、单株生物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发酵废渣低施入量(0~0.25 g/kg)处理时,有利于芥菜种子萌发,而且能提高单株生物量;高施入量(1.0 g/kg)处理时不仅抑制芥菜种子萌发,而且会大幅度降低单株生物量;而中等施入量(0.25~1.0 g/kg)处理时,随赤霉素发酵废渣施入量的增大,不利于芥菜种子的萌发但却逐渐提高了芥菜的单株生物量。不同施入量的赤霉素发酵废渣处理对芥菜的初始荧光(F0)、最大荧光(Fm)和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都有明显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赤霉素施入量为0.5 g/kg处理的效果最佳。不同施入量赤霉素发酵废渣处理对芥菜的光合色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鲜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混合培养法研究接菌、加氮对未灭菌和灭菌鲜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1接菌后鲜苹果渣的纯蛋白含量显著提高,其中未灭菌鲜苹果渣接入黑曲霉UA8发酵后,纯蛋白含量较未接菌的增加了137.8%。2加氮处理后鲜苹果渣纯蛋白含量高于不加氮处理,其中未灭菌鲜苹果渣接入黑曲霉UA8后加氮发酵产物纯蛋白含量较不加氮对照增加了35.2%。3未灭菌鲜苹果渣发酵后纯蛋白含量高于灭菌处理,其中单菌有氮发酵处理中,接入黑曲霉UA8时纯蛋白含量分别为105.6和75.0g/kg,直接发酵较灭菌发酵纯蛋白增加了40.8%。4鲜苹果渣发酵后发酵产物回收率与其纯蛋白含量呈负相关,未灭菌鲜苹果渣发酵有氮和无氮处理中,接入黑曲霉UA8后,发酵产物纯蛋白含量分别为105.6和78.1g/kg,而其回收率分别为62.2%和81.0%。5不同pH时鲜苹果渣发酵产物纯蛋白含量呈pH4>pH6的趋势,未灭菌鲜苹果渣发酵中果渣酸度为pH4和pH6时,酵母菌发酵产物纯蛋白含量分别为101.2和75.9g/kg,果渣自然酸化使发酵产物纯蛋白增加了33.3%。  相似文献   

8.
鲜苹果渣蛋白饲料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优化鲜苹果渣直接发酵的工艺条件,以不接菌鲜苹果渣为对照,以酵母菌和黑曲霉为混合发酵剂,分别对混合原料和纯果渣进行了氮素、pH和灭菌3因素试验。结果表明,①加入氮素能大幅度提高发酵产物中纯蛋白质含量,氮源种类对发酵产物中纯蛋白质含量也有一定影响;当pH为6时,加NH4NO3处理可使混合原料和纯果渣发酵产物中纯蛋白质含量较不接菌对照分别提高96.9%和105.5%。②不同pH下发酵产物中纯蛋白质含量不同,较适宜的发酵pH为6。③加热灭菌有利于提高发酵产物中纯蛋白质含量,混合原料的平均增幅为23.6%,纯果渣增幅为49.8%。说明在利用鲜苹果渣生产蛋白饲料时,应选择灭菌加氮发酵,较适宜的氮源为NH4NO3,较适宜的pH为6。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行分离得到的链霉菌B221固体发酵羽毛角蛋白,设置硫酸钠、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和二硫苏糖醇4种含硫化合物添加组,分析发酵后7 d的发酵物中角蛋白酶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各种含硫化合物的消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的4种含硫化合物对角蛋白酶都具有激活作用,但没有显著增加发酵产物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亚硫酸盐含量、二硫键化合物含量和S-磺酸半胱氨酸类物质含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B221固体发酵角蛋白过程中存在着亚硫酸盐解作用;硫代硫酸盐含量、二硫键化合物含量、S-磺酸半胱氨酸类物质含量、巯基化合物含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B221固体发酵角蛋白过程中存在着另一种降解机制——硫代硫酸盐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开发菌丝霉素抗菌肽,以替代抗生素在饲料生产中添加使用。[方法]以高产菌丝霉素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PPle-BC01为供试菌株,在15 L实验室发酵罐优化发酵工艺的基础上,通过50 L、5 t、60 t发酵罐高密度发酵工艺进一步优化放大试验,实现了60 t罐规模的稳定生产。经层析柱分离、纯化,得到相对纯度≥90%的纯品。纯品水解后的游离氨基酸样品,经PITC衍生化处理后,再经过HPLC检测及氨基酸组成摩尔百分比计算与氨基酸混合标准品比对,分析其氨基酸组成。纯品经多肽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分析测试,测得plectasin单同位素相对分子量。纯品经蛋白浓度、抗菌效价测定、比活计算以及产品抗菌效价测定,获得产品中plectasin含量,同时测试了解其产品特性。[结果]60 t发酵罐稳定3批次试生产发酵液菌体湿重峰值分别为43.34%、43.78%和43.78%,抗菌效价峰值分别为10 566.99、10 986.45和10 788.56 U/mL;喷雾干燥产品收率分别为12.19%、12.30%和12.50%,抗菌效价分别为100 672.10、103 561.20和99 765.50 U/...  相似文献   

11.
藤仓赤霉菌978菌株是生产赤霉素GA3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一定的外界添加剂会对赤霉菌978菌株代谢生产,赤霉素GA3发酵速率有促进效果。笔者通过对978菌株产赤霉素GA3发酵类型的相关研究,补油外加剂对978菌株生长及影响GA3发酵探讨,供该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亮菌(Armillariella tabescens)固体发酵生产漆酶的工艺条件,发现麸皮和黄豆粉分别为固态发酵产漆酶的适宜碳源氮源,麸皮和黄豆粉的最佳比例为7∶3;培养基的湿度为70%,pH值为6.0;接种量为8%,培养温度为25℃。Cu2+、K+等能够促进漆酶合成,Ag+对漆酶具有抑制作用;含苯环物质对漆酶合成具有诱导作用,愈创木酚和赤霉素对漆酶的诱导作用均达到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3.
酱渣食用菌发酵生产功能性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酿造酱渣的食用菌发酵生产富含真菌多糖的生物饲料。结果表明,平菇P105能在酱渣中快速生长;液体种子培养基添加20%酱渣可促进菌丝球的形成;固体发酵培养基酱渣含量70%时,平菇P105有较快的生长;发酵产物的水分含量为50.5%,多糖为17.3%,粗蛋白为19.1%。  相似文献   

14.
在牛粪中添加水稻秸秆进行厌氧共发酵产沼气,考察接种量、发酵温度、原料固体含量对发酵产沼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发酵接种是必需的,随着接种量增多产气量增大,适宜的接种比例为10%(质量比);常温、中温(36℃)和高温(55℃)3种温度条件下,中高温发酵产气效果较好,中温更适合发酵;在20%、10%、5%(质量比)3种固体含量条件下,固体含量越大产气量波动越大,10%固体含量产气效果最好,发酵前30天累积产气量可达4 710 m L,容积产气率为0.313 m~3/(m~3·d)。本试验所得的结果可为牛粪水稻秸秆厌氧共发酵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杨树叶与猪粪混合发酵生产沼气的效果,为落叶资源循环利用提供新途径.[方法]将杨树叶堆沤后,与猪粪按照不同比例(1∶0、2∶1、1∶1、1∶2、0∶1)混合,于35℃下发酵,分析不同原料配比对沼气产量、所产沼气中甲烷含量及沼液pH的影响,并对初始pH进行优化.[结果]纯杨树叶发酵的总产气量和总固体(TS)产气率较低;添加猪粪混合发酵后,总产气量和TS产气率随猪粪添加量的增加而大幅提高,其中以叶粪比1∶2最高,总产气量和TS产气率分别为7338mL和262 mL/g,且比纯猪粪发酵的TS产气率提高了10.1%,沼气中甲烷含量略高,发酵至第7d超过50.0%,发酵pH较稳定.初始pH设为7.50~8.00最适合沼气产生.[结论]杨树叶不宜作为单独原料进行发酵,以1∶2比例混合猪粪进行发酵产沼气的效率最高,且可提高杨树叶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酒糟-SCP是以鲜酒糟为基础原料,经预处理,添加辅料和接种酵母菌株AH018,AH028固体发酵制成。粗蛋白质含量较原料提高5-8个百分单位,含有17种氨基酸,部分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发酵适宜条件:原料;水=1:0.8-1,发酵温度28-30℃,发酵时间36-48h。  相似文献   

17.
为测定2种发酵方式下不同发酵产物的多糖含量,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了叶生小皮伞液体发酵及固体发酵产物的多糖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叶生小皮伞发酵液中多糖平均含量为42.56 mg/g,菌丝中多糖的平均含量为19.61 mg/g,固体发酵产物中多糖的平均含量为33.43 mg/g,发酵液多糖含量约为菌丝体中的2.2倍,是固体发酵物中的1.3倍。本研究可为叶生小皮伞菌株ME-1后续的多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稻草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影响稻草秸秆厌氧生产生物沼气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产气率,最大限度地提高秸秆原料利用率。[方法]采用单因素法对南京工业大学沼气站生产沼气的接种量、总固体含量、碳氮比进行分析。[结果]沼气站厌氧发酵的最优条件为接种量34%,总固体含量6%,碳氮比25∶1。经验证,最优配比下的总产气量比目前常用的发酵条件(接种量50%,总固体含量5.6%,碳氮比22∶1)下的总产气量提高了27.60%。[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利用秸秆发酵产沼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稻草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影响稻草秸秆厌氧生产生物沼气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产气率,最大限度地提高秸杆原料利用率。[方法]采用单因素法对南京工业大学沼气站生产沼气的接种量、总固体含量、碳氮比进行分析。[结果]沼气站厌氧发酵的最优条件为接种量34%,总固体含量6%,碳氮比25:1。经验证,最优配比下的总产气量比目前常用的发酵条件(接种量50%,总固体含量5.6%,碳氮比22:1)下的总产气量提高了27.60%。[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利用秸秆发酵产沼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BA-1为发酵菌种,鲜猪血为原料,采用固体、通风发酵法生产发酵血粉。结果表明,产品含鱼体必需的10种氨基酸,蛋白质含量为36.77%,水溶性物质总量和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发酵前提高48.3%和170.15%,游离氨基酸总量为普通血粉的14.06倍。其中,必需氨基酸为11.52倍。鲤对发酵血粉的消化率为86.32%。表明BA-1作为血粉发酵菌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