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麦黄矮病毒(BYDV)可引起小麦黄矮病。自我国首次报道了BYDV的抗源材料中5和中4后,明确了治小麦黄矮病应用抗病品种的这一重要途径。作者对国内外8424份小麦品种资源材料进行系统鉴定,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小麦对黄花叶病的抗性鉴定及典型品种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针对来自江苏、河南、四川、湖北、日本和美国的37个小麦品种,在进行小麦抗黄花叶病的抗病性鉴定、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分子生物学检测(RT-PCR和ELISA),证实小麦品种扬辐9311对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表现免疫。将该品种与表现高感的小麦品种进行杂交和回交,通过对其后代抗感分离的调查与分析,确定了小麦品种扬辐9311对黄花叶病的抗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并为寻找小麦抗黄花叶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材料。同时,本文对小麦抗黄花叶病表现的影响因素及宁麦9号的抗病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关于小麦品种抗黄矮病毒的鉴定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麦黄矮病(BYDV)是我国北方麦区主要的病毒病,特别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低产小麦稳产丰产的重大障碍之一。关于小麦黄矮病的综合防治,除研究采取有效的治蚜防病措施外,最根本的具有战略性的,就是选用抗、耐病丰产品种。1973年该病历史上第3次大面积流行后,就开展了小麦品种抗病性研究工作,根据对1983和1984年田间人工鉴定的2050份重要小麦品种资源,及以往室内外人工鉴定的557份材料的结果分析归纳,试论小麦抗黄矮病毒鉴定的以下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将供试的国内外大麦品种384个,种植于浙江嘉善县、江苏盐城市和上海市大麦黄花叶病抗性鉴定圃,以感病大麦品种早熟3号为阳性对照,无病田健株为阴性对照。在3月份大麦黄花叶病发病季节,每一品种选可疑株或随机采样品10株,每株采已充分展开的心叶1片,用F (ab')2-ELISA方法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与症状表现进行比较,探讨应用血清学方法大量检测大麦品种对黄花叶病抗性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我国南方稻区流行的水稻病毒病主要有黄矮病(RTYV)和矮缩病(RDV)等。我们于1976—1979年进行了水稻品种抗黄矮病和矮缩病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53份玉米品种(组合)对4种玉米病害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1996年对北京玉米区试53份品种(组合)进行抗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鉴定,其中抗大斑病有19份,抗小斑病有39份,抗弯孢菌叶斑病有23份,抗矮花叶病有26份,兼抗2种病害以上有36份,兼抗3种病害以上有19份,兼抗4种病害有3份。  相似文献   

7.
53份玉米品种(组合)对4种玉米病害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1996年对北京玉米区试53份品种(组合)进行抗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鉴定,其中抗大斑病有19份,抗小斑病有39份,抗弯孢菌叶斑病有23份,抗矮花叶病有26份,兼抗2种病害以上有36份,兼抗3种病害以上有19份,兼抗4种病害有3份。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大麦品种对赤霉病抗病性的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土表接菌和喷灌加湿方法,对7944份国内外大麦品种资源进行了抗赤霉病性鉴定。经1977—1987年的初筛、复筛和异地联合鉴定,筛选出抗病品种27个,中抗品种394个。统计分析表明,大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二棱比多棱强,裸大麦比皮大麦强;各品种类型中,又以二棱裸麦抗性最强。抗赤霉病的大麦品种资源,国内主要分布于病害流行的长江中、下游诸省(市);国外以日本、瑞典、丹麦等国品种中,抗性材料的出现机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新疆种植的部分冬小麦品种对矮腥黑穗病的抗性情况,以新冬系列多个品种和伊农18为试验材料,通过温室人工接种鉴定法评价各参试品种对矮腥黑穗病的抗性。接菌后,感病对照品种Xj-45的发病率为30%,抗病性评价为感病(S),鉴定试验视为有效。以同等条件其他品种的发病率作为判断依据:除对照外的41个品种中,有1份感病品种,2份抗病(R)品种,3份中抗(MR)品种,35份高抗(HR)品种。综合各品种表现,筛选出新冬17、18、22、53作为抗矮腥黑穗病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0.
于2016—2017年对山西地区358个玉米栽培品种开展了玉米矮花叶病抗性鉴定。综合2年的结果发现,在鉴定的358个玉米栽培品种中,表现为高抗(HR)、抗病(R)、中抗(MR)、感病(S)和高感(HS)玉米矮花叶病的玉米栽培品种分别有213、31、17、59和38个,分别占鉴定总数的59.50%、8.66%、4.75%、16.48%、10.61%。参试品种中主栽品种83个,全部表现出对矮花叶病具较好的抗性。其中,60个品种表现高抗,且已在山西大面积推广。275个拟推广的新品种中,有35.27%的品种表现为感或高感玉米矮花叶病,在综合评价及品种选择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构建了cry8E基因上游的启动子(Porf18E)和其上游缺失orf1基因的启动子(PΔorf18E)融合lacZ基因的表达载体,通过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分析,发现PΔorf18E的转录活性高于Porf18E。分别用PΔorf18E和Porf18E指导cry1Ac基因的表达,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两个启动子指导表达的Cry1Ac蛋白均可形成双锥形晶体;通过总蛋白定量分析发现,缺失orf1基因的启动子(PΔorf18E)指导的Cry1Ac蛋白表达量高于Porf18E启动子指导的Cry1Ac蛋白表达量;生物活性测定表明:PΔorf18E指导的Cry1Ac晶体蛋白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具有杀虫活性,高于Porf18E指导的Cry1Ac晶体蛋白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本文获得的强活性的启动子PΔorf18E是目前已报道的转录活性最高的cry基因启动子,该启动子为Cry蛋白的表达和遗传工程菌株构建提供了重要元件。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不同地区草地贪夜蛾种群生物型分子特征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原产于美洲的草地贪夜蛾已入侵我国,对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在美洲,该虫的寄主类型、迁飞行为以及抗药性等方面因群体分化而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利用2个分子标记对中国13省(市、自治区)131个县市的318份样品进行群体遗传特征比较,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分析结果显示96%以上为水稻型,玉米型比例不到4%,且中国样品COⅠ序列特征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种群有很高的一致性,而基于核基因组Tpi基因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单倍型特点均表现为玉米型。分析认为,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群体很可能来自一个水稻型母本和玉米型父本杂交群体的后代,在长期的演化扩散过程中,玉米型的核基因组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的玉米型。厘清入侵中国的草地贪夜蛾具体的遗传特征属性,对于风险评估、精准监测和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据39个日本大麦品种和48个西欧大麦品种对中国大麦黄花叶病毒(Ba YMV)分离物的抗病性反应得出,抗日本BaYMV的大麦品种,多数也抗中国的BaYMV,少数为感。感日本BaYMV的大麦品种,多数也感中国的BaYMV,仅少数为抗病,说明中、日两国BaYMV分离物的致病性差异较小。抗西欧BaYMV的大麦品种,对中国的BaYMV,多数品种为感,少数品种为抗。感西欧BaYMV的大麦品种,多数也感中国的BaYMV,少数品种抗。说明中国和西欧两地区BaYMV分离物的致病性差异较大。中国BaYMV分离物的致病力和日本的相似,都比西欧的BaYMV分离物要强。作者还讨论了造成BaYMV致病性差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4.
山东蓬莱葡萄灰霉菌对7种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葡萄灰霉菌对啶酰菌胺、多菌灵、咯菌腈、异菌脲、腐霉利、嘧霉胺的抗药性和对抑霉唑的敏感性,本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检测了采自山东蓬莱地区的69株葡萄灰霉菌对上述前6种杀菌剂的抗药性、对抑霉唑的敏感性及抑霉唑与其他6种杀菌剂的交互抗性关系。结果表明,抑霉唑对这69株葡萄灰霉菌的EC50分布在0.403~28.76μg/mL之间,平均值为(9.34±10.34)μg/mL;葡萄灰霉菌菌株中抗啶酰菌胺(BosR)、多菌灵(CarR)、咯菌腈(FluR)、异菌脲(IprR)、嘧霉胺(PyrR)、腐霉利(ProR)的比例分别为100%、100%、9.47%、97.18%、100%、89.20%,测试菌株的抗药性均为多抗类型,没有单抗菌株,其中对3种杀菌剂(啶酰菌胺、多菌灵、嘧霉胺)、对4种杀菌剂(啶酰菌胺、多菌灵、异菌脲、嘧霉胺)、对5种杀菌剂(啶酰菌胺、多菌灵、异菌脲、嘧霉胺、腐霉利或啶酰菌胺、多菌灵、咯菌腈、异菌脲、嘧霉胺)和对6种杀菌剂(啶酰菌胺、多菌灵、咯菌腈、异菌脲、嘧霉胺、腐霉利)的抗性频率分别为2.33%、9.30%、79.07%、2.33%、6.97%,表明啶酰菌胺、多菌灵、嘧霉胺对测试葡萄菌株完全丧失防效,建议在该葡萄产区停止使用这些药剂,测试菌株对腐霉利、异菌脲的抗性频率高,建议采取限制使用、禁止单独使用等措施,测试菌株对咯菌腈的抗性频率较低,可以继续使用但需按照科学使用规则进行。抑霉唑与其他6种杀菌剂间不存在交互抗性关系,说明其可以和其他药剂同时使用但建议减少使用。  相似文献   

15.
以夏季采自河南省洛阳市、郑州市的实蝇幼虫、成虫为研究材料,采用DNA条形码技术,通过测定、比对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I(COI)基因片段序列,对其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检测的实蝇样品种类为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具条实蝇(Zeugodacus scutellatus)和三点棍腹实蝇(Dacus trimacula),与相关种已知序列的相似度均在99.39%以上,其系统发育树明显与我国其他常见实蝇近缘种区分开。  相似文献   

16.
8种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前期室内筛选得到的对草地贪夜蛾有较高防效的5种化学农药和3种生物农药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开展了对玉米上草地贪夜蛾田间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农药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5%氯虫苯甲酰胺UL和75%乙酰甲胺磷SP施药7 d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达到81.42%~92.59%,施药15 d后对玉米叶片的保护率达到82%~95%。3%氟虫腈ME施药7 d后的防效为46.90%,施药15 d后对玉米叶片的保护率仅为18.75%。生物农药10%多杀霉素WG、8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SC和8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OD施药7 d后的防效分别为73.62%、60.78%~64.01%和29.12%,施药15 d后对叶片保护率分别为57.50%、25.63%~36.25%和26.25%。本研究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乙酰甲胺磷及抗生素类农药多杀霉素等新型高效低毒农药是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的首选农药,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球孢白僵菌对该虫防治效果相对较低,适用于低密度种群的预防性控制用药。  相似文献   

17.
2018年我国内蒙古、黑龙江、吉林三省交界处草地螟突发高密度种群,导致年度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为近10年以来最高。2018年草地螟各世代的发生特点为越冬代成虫发生面积大、内蒙古、黑龙江蛾量高,1代幼虫在内蒙古中东部重发,1代成虫在内蒙古东北部和河北局部种群数量高,2代幼虫仅零星发生。分析了我国东北局部种群数量突增的原因,即越冬代成虫异地大量迁入,且重发区域空中风场和天气条件有利于成虫降落和产卵。  相似文献   

18.
杂草对ALS抑制剂抗药性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化学除草剂的广泛、重复使用,导致抗药性杂草不断发生和发展。其中,抗ALS抑制剂杂草最多,约占抗药性杂草总量的三分之一。抗药性杂草严重威胁杂草治理和农业生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章概述了抗ALS抑制剂杂草的发生现状和抗性机制,以期为抗药性杂草研究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双酰胺类杀虫剂环境风险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酰胺类杀虫剂是一类优势明显的新型杀虫剂,防效卓越,持效期长,且与传统农药无交互抗性。然而,这类高生物活性杀虫剂的缺点也很明显:对环境中特定种类的非靶标生物毒性很高,在环境介质中的残留期很长,对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较高。本文综述了双酰胺类杀虫剂的主要品种及其作用特点,国内外登记情况,及其对环境生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等。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水生无脊椎动物、家蚕的潜在风险,乃至脊椎动物(鸟类、鱼类)的慢性风险均有待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与评估。同时,今后应继续加强双酰胺类农药使用后的环境风险监测,在发挥杀虫优势的同时避免或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相似文献   

20.
常用生物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重大迁飞害虫草地贪夜蛾已在中国中南部地区发生为害,对中国农作物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生产上主要依赖化学农药控制其种群发展,这很可能导致草地贪夜蛾产生抗药性并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我们在室内测试了10种常用抗生素、微生物和植物源生物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种生物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杀卵活性均低于25%,但对幼虫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用药5 d后,抗生素类杀虫剂25 g/L多杀霉素ME、10%多杀霉素WG和1.5%阿维菌素UL对2龄幼虫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2.67%、76.00%和54.67%;微生物杀虫剂8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OF和8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SC对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60%~71.62%;植物源生物农药0.3%苦参碱AS、0.3%印楝素EC和6%鱼藤酮ME对2龄幼虫防效较差,校正死亡率均低于42%。结果表明,多杀霉素、阿维菌素、苏云金芽孢杆菌与球孢白僵菌可用于防治田间草地贪夜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