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港市草莓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20年全市草莓种植面积达17.3万亩,产量27万吨,鲜果产值达54亿元,草莓已然成为东港市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图1)。因此草莓的种植管理技术不断更新,特别是草莓二茬果预防断茬和管理尤为重要,草莓是连续结果作物,棚室保护地栽培一般可以结4~5茬果,草莓第一茬果(图2)采收完之后,二茬果(图3)管理就进入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保护地草莓高产栽培技术于智成(辽宁省东港市果树种苗服务部118300)我市草莓生产,历史较久,目前全市草莓面积达2533公顷,近几年,保护地草莓栽培发展较快,并涌现出大批高产高效的典型。有的日光薄膜温室草莓亩收入达38000余元。我市草莓销往东北各大...  相似文献   

3.
北方草莓的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崔彦玲(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草莓是近年来我国水果市场上的重要鲜果之一,因其耐寒性强,栽培管理简单,经济效益高,已成为北方地区保护地栽培的高效益经济作物。在河北的满城、北京的顺义、辽宁的东港市等有相当规模的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4.
平度市现有保护地栽培草莓面积1000公顷。产量1.94万吨.产值2.0亿元。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近几年,笔者对保护地草莓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总结出比较标准、规范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草莓保护地栽培,可以使草莓的成熟期大大提前。从11月份到翌年6月份都能有新鲜草莓上市。近年来,在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推动下,草莓保护地栽培在我市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经达到1.2万亩。草莓生产已经成为我市部分镇村的支柱性产业。但是有的农民由于技术上的欠缺.草莓产量较低、质量较差,因而影响了草莓保护地栽培的经济效益。如何提高保护地栽培草莓的产量和品质,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土壤消毒在草莓保护地栽培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小区间比试验法,进行了太阳能土壤消毒在草莓保护地栽培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能土壤消毒技术可有效防治草莓土传病害以及虫草危害,提高草莓生产的质量和产量,增产达30%左右,该方法适宜在草莓保护地栽培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5个保护地栽培草莓新品种在沈阳的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保护地栽培草莓发展较快,由于其具有果实成熟期早、应市期长、收益高等方面的优势,已逐渐取代露地栽培,成为我国北方地区草莓栽培的主要模式。目前,我国北方大部分保护地栽培草莓产区发展历史较短,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相对较少,且良莠不齐,一些果农选择保护地栽培草莓品种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护地栽培草莓的单位面积产量、市场竞争力和收益。为此,沈阳农业大学1997年以来先后从日本、美国等国家引入草莓新品种20余个,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分别采用日光温室栽培和冷棚栽培方式,在沈阳地区进行了多年的引种栽培试验,初步选出适宜沈阳及与其气候相近地区试栽的2个适合日光温室栽培品种和3个适合冷棚栽培品种,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东港是全国草莓第一县,草莓产业发展迅速,生产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目前,东港市有温室栽培4667hm2、大棚栽培3333hm2、露地栽培2000hm2,生产总面积达到1万hm2,总产量达到30万t,实现产值18亿元。‘红颜’草莓(99号)是东港市草莓研究所最早(1999年)从日本引进的,早熟,优质,高产,耐运输,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栽培也称设施栽培,是在人工调控环境因素的条件下进行的高效农业。在我国北方,落叶果树中樱桃、杏、桃、李、葡萄、草莓等树种的保护地栽培正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作为一项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不平衡。因其历时短,技术尚不完善。生产中难免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技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我国草莓生产发展迅猛,栽培面积居世界各国之首。露地栽培、保护地半促成栽培、保护地促成栽培等生产技术已广泛用于全国各地的草莓生产,效益显著。但目前尚未能实现草莓鲜果的周年供应。实现草莓鲜果周年供应的途径之一是草莓植株冷藏抑制栽培。现将主要的栽培技术概括总结如下。1草莓植株冷藏抑制栽培原理把越冬休眠后的植株放置于冷库中在低温条件下贮藏,强制其继续保持休眠状态,以抑制其花芽萌发生长。待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草莓生产发展非常迅速,从欧美、日本引入了大批优良品种,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栽培形式由原来的单一露地栽培转变为露地栽培与多种保护地栽培并存。但是,在生产中也有不少种植者,尤其是保护地栽培者,未能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甚至蒙受了损失,其原因之一就是对栽培形式及适合该种栽培形式的品种选择不当。现将草莓的栽培形式及适合的栽培品种介绍如下:目前,草莓栽培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促成栽培、半促成栽培、简易保护地栽培及露地栽培。一、草莓促成栽培及品种促成栽培是草莓保护地栽培的一种形式,上市时间最早,收获时…  相似文献   

12.
我国草莓生产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8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草莓科研、生产发展非常迅速 ,相继从欧美和日本引进了一大批优良品种 ,从中筛选出的全明星、戈雷拉、宝交早生等迅速成为主栽品种。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栽培形式由原来的单一露地栽培转变为露地栽培与多种保护地栽培并存。草莓以其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适于保护地栽培等特殊优势成为我国果树业中发展最快的一项新兴产业 ,是“两高一优”农业的成功典范 ,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1 我国草莓生产现状1 .1 栽培面积与主产地   1 985年 ,我国草莓栽培面积大约…  相似文献   

13.
保护地甜瓜是辽宁省东港市合隆乡农业支柱产业,每年栽培面积都在400hm2(公顷)左右,多年来,保护地甜瓜落花、落果、坐果难一直困扰着广大瓜农.为此,合隆乡农技站农技人员对保护地甜瓜落花落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多年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萘乙酸和硼对草莓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萘乙酸和硼对草莓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肖艳黄建昌李宏彬(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州510225)草莓在栽培过程中,特别是保护地栽培,畸形果发生较为严重。授粉受精不完全是草莓产生畸形果的一个重要原因[1],草莓果实的发育有赖于瘦果的存在,部分雌蕊受精不良使其瘦果...  相似文献   

15.
北方保护地草莓病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保护地栽培,能够实现错季供应,增加经济效益,但是如果管理不善,保护地内有可能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导致草莓病害的发生与流行,降低草莓的产量、质量与经济效益。为此,本文介绍了草莓保护地栽培的三种主要病害,即白粉病、灰霉病和炭疽病的危害特征及发病条件,从轮作倒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密植、调控温湿度、应用地膜覆盖与滴灌技术、加强田间管理等预防措施到药剂防治,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我国草莓生产发展迅猛,栽培面积居世界各国之首。露地栽培、保护地半促成栽培、保护地促成栽培等生产技术已广泛用于全国各地的草莓生产,效益显著。1草莓植株冷藏抑制栽培原理把越冬休眠后的植株放置于冷库中在低温条件下贮藏,强制其继续保持休眠状态,以抑制其花芽萌发生长。待需要时再满足其生长结果条件,以达到人为调节草莓供应期,这种栽培方式称为草莓植株冷藏抑制栽培。草莓植株具有很强的耐低温能力。在-2~3℃温  相似文献   

17.
保护地草莓栽培是逆季节栽培管理的过程,其生长发育受到温度、水分、养分、传粉授精情况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故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是保护地草莓高产优质的关键.管理不当会产生一系列生理病害,须及时识别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正> 目前,保护地栽培已成为山东省草莓的主要栽培方式,在胶东半岛,保护地栽培约占总栽培面积的90%,栽植品种以丰香为主,但由于丰香草莓抗病性较差,白粉病发生严重,在生产中不得不增加农药的应用次数,导致草莓果实污染严重,品质下降,从而严重影响草莓  相似文献   

19.
草莓畸形果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畸形果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王忠和(山东省烟台农业学校,264002)目前,山东省草莓保护地栽培面积发展很快,经济效益明显。但也随之发生大量的畸形果,严重降低果实品质、产量和收益。为此,我们对山东烟台、威海等地的保护地草莓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20.
<正> 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是一项农业增产的有效措施,在蔬菜和经济作物上已广泛应用,一般增产30%以上。日本于五十年代开始用普通薄膜对草毒进行地面覆盖,专用地膜出现后迅速发展,目前已普遍用于草莓的保护地栽培中。地膜覆盖在草莓栽培中的应用,在我国亦引起重视,不少单位已开始小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