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小麦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优质小麦的生产、加工和贸易。影响优质小麦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品种及其结构。本文对跨世纪以来河南优质小麦的品质结构、品种结构及其相应的贡献状况作了具体的比较和分析,对今后河南优质小麦生产及小麦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推导、预测。结果表明,河南优质小麦仍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总趋势呈现出“S”型。品种向多元化发展,但是,2~3个优势品种仍然遥遥领先。“十五”以来,河南优质小麦中郑麦系列品种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河南小麦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占居总面积、总产量、单产、商品粮和增长量5个全国第一,其中,河南优质小麦生产不仅对河南小麦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全国粮食安全、社会稳定乃至世界小麦贸易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小麦在中国的粮食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对小麦生产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达到小麦优质高产非常必要。河南是中国冬小麦产量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小麦产量的1/4,所以,本文主要就河南地区小麦生产中的施肥技术进行分析,以促进小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优质专用小麦是指营养品质好、加工出精粉率高、制作食品烘烤品质好和蒸煮品质好的小麦。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豫麦34、豫麦47、郑麦9023、新麦18、郑麦366、周麦18、豫麦70等15个优质高产小麦品种播种面积达到80%左右。有关专家概括道: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优质。要种足种好优质专用小麦,  相似文献   

5.
河南是中国重要的小麦种植地区,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全国的1/4,因此河南的小麦生产和发展状况对全国的小麦生产与供求平衡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笔者利用统计数据,结合生产实际对河南省1949年以来小麦生产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表明:58年间小麦播种面积增加21.24%,总产量增加了8.8倍,单产提高了7.1倍。自1999年以来,河南省优质小麦面积和总产也不断增加,2006年优质小麦播种面积占到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的41.75%,总产量占到河南省小麦总产的39.32%。近年来,随着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的改进,河南省小麦高产、超高产面积不断增加,但是河南省小麦单产平均水平还不到6000kg/hm2,不同区域之间小麦单产水平差别较大,品种潜力没有充分发挥,生产资料投入较高,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作者认为今后应该要大力推广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发挥品种的生物学潜力,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加强优质小麦的研究与管理,加强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小麦的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格良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10):125-126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与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机械化生产和生物技术的应用使得小麦在产量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光靠生物技术和机械生产提升的产量,是远远不够满足社会需求的。河南是我国的小麦生产大省,同时也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小麦高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就河南地区晚播小麦的情况进行分析,为晚播小麦的高产优质栽培机理和技术做一研究。  相似文献   

7.
2001年我国小麦供求形势特点生产方面.受近几年小麦价格持续下跌、种植小麦收益下降以及天气因素的影响,2001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与总产量仍然呈明显减少与下降趋势,但优质小麦的生产继续快速增长,小麦种植面积减少到近30多年来最低水平,小麦总产量也下降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优质小麦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河北5个省份.这些省生产的优质小麦约占全国优质小麦总产的82.33%.  相似文献   

8.
优质专用小麦是指营养品质好、加工出精粉率高、制作食品烘烤品质好和蒸煮品质好的小麦.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豫麦34、豫麦47、郑麦9023、新麦18、郑麦366、周麦18、豫麦70等15个优质高产小麦品种播种面积达到80%左右,有关专家概括道: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优质.要种足种好优质专用小麦,并使其发挥较好的效益,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新乡地处中原,占尽天时地利,政通人和,农业发达。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100万亩,是全国优质农产品主产区和粮食核心区,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市和优质专用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新乡小麦"闻名全国,走向世界。2008年,新乡市委、市政府提出"品牌农业"发展战略,率先在河南全省开始了"品牌农业"探索与实践;2011年,又提出了"整合资源,组建新乡小麦产业集团,将新  相似文献   

10.
正河南是全国最大的小麦生产省份,小麦面积常年稳定在546.67万hm~2左右,产量在350亿kg左右,小麦及小麦产业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支撑河南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农业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市场的变化,河南省小麦供给也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小麦供给总体平衡,丰年有余,但强筋、弱筋等优质专用小麦供给存在缺口,且随着面粉、食品加工  相似文献   

11.
新乡是全国著名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根据新乡优质小麦生产现状,总结出适宜当地的优质小麦播种和冬前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河南是全国小麦主产区和商品粮产区之一,小麦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全省常年小麦种植面积466.67万公顷以上,约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20%,总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28%。河南小麦的种植面积、总产量和每年对  相似文献   

13.
作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河南小麦的优质高产对全国小麦的产量及供应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从选育优良品种、提高土壤肥力、科学管理小麦生长期、推广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做出努力,以求达到小麦持续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8901”,曾经被评为我国优质小麦中的知名品牌,质量与进口优质小麦相媲美。然而,2002年这种小麦却价格骤跌,几乎成了“市场弃儿”。“9801”小麦的遭遇,更为国内众多优质小麦的生产经营敲响了警钟。 从辉煌到失落 国家粮油质量检测中心2001年下半年对河南,河北、山东、江办,安徽5个小麦主产省的122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了品质检测,结果显示“8901”小麦品质在全国最优,其主要品  相似文献   

15.
河南小麦生产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是河南最大的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在530万hm2以上,总产突破3 000万t。河南是我国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素有"河南熟,天下足"之称。河南小麦生产水平之所以提升快与近年来优质新品种的辈出、配套栽培技术模式的研究、规模化种植、机械化耕作和科学化管理等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分不开的。但小麦生产中还存在着若干问题与不足,分析与探讨河南小麦生产现状,为持续提升小麦生产水平,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焦作市是全国闻名的粮食高产区之一。近几年来,焦作市委、市政府从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度出发,充分发挥小麦产量高、质量优、品种好三大优势,积极调整小麦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三优小麦”生产.推进小麦种子产业化经营,焦作市由全国小麦千斤市变成了小麦种子大市和优质小麦大市。2006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达13.53万hm^2,总产95.37万t,比上年增长7.8%;并且,2006年本市小麦生产又一次实现重大跨越.1hm^2连片超高产攻关田产量达到10758kg(计亩产达717.2kg),刷新了河南小麦的历史纪录。2006年本市小麦单产能够再创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以下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河南是我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河南的小麦生产决定着全国的夏粮生产形势。本文作者利用长达20年的河南农业统计年鉴数据,对河南省的小麦播种面积和小麦产量进行了分析,并使用奇异谱分析方法对未来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和小麦产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河南省的小麦播种面积和小麦产量将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18.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与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机械化生产和生物技术的应用使得小麦在产量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光靠生物技术和机械生产提升的产量,是远远不够满足社会需求的。河南是我国的小麦生产大省,同时也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小麦高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就河南地区晚播小麦的情况进行分析,为晚播小麦的高产优质栽培机理和技术做一研究。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优质小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南省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小麦主食种植区和主产区,小麦平均每667 m2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年均可处理小麦的万吨能力再次位列2020年全国第一。粮油主食生产的深加工总量首次突破1亿t,主食生产规模达到粮食产业化的占48%。其中,河南小麦面粉及其制品工业化的馍、挂面、方便面等年产量2020年占全国近1/3,速冻加工食品的面粉年产量则在2020年占全国近2/3。一、存在的问题(一)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小麦生产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河南是中国小麦第一主产省,形成河南小麦生产的三大要素是面积、单产和总产。从历史、现状和发展来看,河南小麦面积稳中有降,单产和总产曲线上升。影响河南小麦单产的首要因素是品种,从种性来看,发展趋势是春性上升,冬性下降;从品质来看,优质小麦发展呈现“S”型。超级小麦育种处于积极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