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诱集植物香根草对二化螟幼虫致死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能够有效诱集水稻害虫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雌成虫在其上产卵,但孵化出的幼虫在香根草上不能完成生活史。本研究旨在明确香根草对二化螟幼虫致死的作用机制,为开发以香根草为基础的水稻螟虫可持续控制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有机溶剂萃取和硅胶柱层析方法提取香根草有毒活性物质,并利用饲料混毒法测定各提取组分对二化螟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同时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水稻和香根草中营养物质含量以及二化螟3龄幼虫取食水稻和香根草后体内相关解毒酶和消化酶的活性变化。【结果】香根草石油醚萃取物处理二化螟3龄幼虫9、12、15 d后,死亡率分别为38.89%、57.41%、85.19%,显著高于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等其他提取组分处理二化螟幼虫后的死亡率。进一步从香根草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获得组分1(Fr1)和组分5(Fr5),对二化螟3龄幼虫的具有较高毒性,以0.05 g·mL~(-1)浓度混入人工饲料饲喂3 d后死亡率分别为85.00%和67.67%,说明香根草中含有对二化螟幼虫具有致死作用的有毒活性物质。香根草中总蛋白、纤维素、总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含量分别为9.45μg、1.61%、1.45%、4.00%,均显著低于水稻中相应营养物质含量,其中水稻中蛋氨酸含量是香根草中的7.0倍。而香根草中单宁含量则显著高于水稻中的含量,是水稻中的1.31倍。此外,二化螟取食水稻和香根草3 d后,取食香根草的3龄幼虫体内蛋白酶、淀粉酶、海藻糖酶和蔗糖酶等消化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取食水稻幼虫体内相应消化酶的活性;6 d后,取食香根草的3龄幼虫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显著低于取食水稻的幼虫;9 d后,取食香根草的3龄幼虫体内羧酸酯酶CarE的活性显著低于取食水稻的幼虫。与取食水稻的3龄幼虫相比,取食香根草的幼虫体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的活性也有所降低,但是两者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香根草作为二化螟的致死型诱集植物,对二化螟幼虫的致死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香根草中含有对二化螟幼虫具有致死作用的有毒活性物质,这些物质通过抑制幼虫体内解毒酶CarE和P450酶的活性,使幼虫逐渐丧失解毒代谢能力,最终死亡;二是香根草相对水稻营养物质匮乏,二化螟幼虫取食香根草后营养不均衡,从而影响体内消化酶活性,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影响其正常生理活动,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2.
香根草,过去又称岩兰草,产于我国南方和印度、巴西等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多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据史料记载,人类对香根草的利用有近千年历史,但过去主要是用它的根提炼精油,用作香料和化妆品原料。近20年的实践表明,香根草是一种很理想的水土保护植物,也可用作饲料和造纸原料等。目前广东、福建、江西、贵州、云南等地都在积极推广利用香根草治理水土流失,颇具成效。1、形态特征与生理特性香根草密集丛生,茎叶坚韧、挺直,叶片光洁,叶层高1~1.5米,成熟时株高一般在1.5~2米。叶宽0.6~1厘米,叶长70~100厘米。香根草于秋季抽穗扬花,但极…  相似文献   

3.
香根草苗圃建设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香根草种植技术及要点的介绍、香根草苗圃的科学选址、香根草的生长生育期的综合管理、香根草商品苗的“收获”以及运输保管等方面的研究,初步探讨了适宜贵州特点的香根草苗圃建设及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有学者发现香根草能够有效诱集并杀害水稻螟虫,可作为水稻螟虫的"致死型诱集植物"。开发以香根草为基础的水稻田绿色防控技术,不仅能有效控制水稻螟虫的为害,还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育寄生蜂等天敌,增加农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1.香根草的主要特征香根草又名岩兰草,因其根部具有浓郁香气而得名,是一种多年生禾本科植物。香根草株高可达2米,密集丛生.  相似文献   

5.
香根草,过去又称岩兰草,原产印度等国,我国的广东和海南等地亦有天然分布,是禾本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据史料记载,人类对香根草的利用有近千年历史,但过去主要是用它的根提炼精油,用作香料和化妆品原料。近 20年的实践表明,香根草是一种很理想的水土保护植物,并可用作饲料和造纸原料。目前广东、福建、江西、贵州、云南等地都在积极推广利用香根草治理水土流失,颇具成效。  相似文献   

6.
香根草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冬季低温是影响香根草冬季移栽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本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措施对冬季移栽香根草的越冬性能以及生长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措施对冬季移栽香根草的返青期、成活率、株高、分蘖数、叶片叶绿素含量等均有一定影响,而且不同时间移栽的香根草其覆盖效果也存在差异。总体上,初冬和隆冬前移栽香根草,覆膜处理效果最好,可提高香根草的成活率;隆冬后移栽香根草,不需要采取任何覆盖措施即能生长良好,而覆盖秸秆和覆土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使香根草的返青时间推迟、成活率降低、分蘖数减少。  相似文献   

7.
香根草已成为水稻螟虫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之一。本研究表明,香根草协同使用化学防治或(和)螟虫性信息素,水稻虫伤穴率、虫伤株率、残虫数明显低于不用药和常规施药情况,为开发以香根草为基础的水稻螟虫绿色防控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香根草生物学特性、工程力学性能进行了探讨,重点在黄河中游兰考蔡集水土保持试验区进行了香根草固土护坡的试验研究,通过分析香根草护坡固土效果和对土壤营养元素丰富度等进行探讨,对香根草抗冲刷性能的提升进行研究。最终目的是要探究出香根草对于固土护坡工程和对土壤改良的作用效果。对其他适宜采用香根草护坡的地区提供可靠的理论以及工程实践性依据,能够起到广泛的示范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香根草诱杀水稻螟虫的技术及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螟虫有明显偏爱在香根草上产卵的特性,利用香根草作为诱集植物来治理水稻螟虫可以大大压缩施药面积和用药量,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生态效益,利用香根草治理水稻螟虫的最佳种植时期为3月底至4月初、种植面积应为稻田总面积的6%~10%。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立地条件下香根草种植的研究表明,水田种植的香根草具有移栽成活率高、生长旺盛、分蘖速度快、根系较为发达、产苗量高和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水田较旱地和荒地更适宜作为香根草的繁殖苗圃。  相似文献   

11.
香根草篱防治红壤坡耕地侵蚀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 997~ 1 999年试验结果表明 :丘陵红壤坡耕地实施香根草篱开发 ,可使地表径流量、土壤冲刷量和养分流失总量分别减少 60 .1 %~ 72 .4%、5 6.2 %~ 77.9%、69.2 %~ 90 .4% ,可使土壤临界侵蚀量提高 2 .7mm ,花生产量年均提高 1 0 .3%。而且 ,2~ 3年后 ,香根草篱的水土保持效果接近于梯地  相似文献   

12.
采用NaC l配制的不同浓度溶液对引种新疆栽培的香根草进行长期胁迫试验,研究其耐盐性。结果表明,在一定盐胁迫浓度范围内香根草可正常生长发育,超过该范围香根草将出现死苗等受害现象。  相似文献   

13.
香根草在红壤丘陵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我省香根草试验结果,针对我国南方红壤丘陵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从香根草适应能力强、生长成篱速度快、生物量大等优势及其显著水土保持、稳定水热状况、改善生态环境、培肥改土效果等方面分析,认为香根草的种植是促进红壤丘陵农业持续发展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生态浮床技术是常用于改善和修复受污染水体的一种手段。该试验在自主研发的景观型生态浮床上种植香根草、美人蕉、梭鱼草和空心菜对泉州山美水库水质进行修复。结果表明,4种植物均能适应山美水库水体环境,其中香根草的氮磷移除能力最高,而空心菜的移除能力最低,美人蕉和梭鱼草的移除能力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利用4头18月龄,体质量为(262±17.9)kg处于生长期的泰国沼泽性水牛,通过饲喂粗料中4种不同比例香根草的日粮,观察每单位可消化有机物质尿嘌呤衍生物排泄量(PD/DOMI)的变化,来研究不同日粮对水牛尿嘌呤衍生物(PD)排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香根草在粗料中比例的增大,尿囊素(Allantoin)、尿酸(Uric acid)及总嘌呤衍生物(total PD)的排出量都增加,且日粮间差异显著(P<0.05),而黄嘌呤和次黄嘌呤(Xan-thine+hypoxanthine)的排出量在各个日粮间差异不显著(P>0.05);PD/DOMI随着日粮中香根草含量的增加,在日粮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说明香根草占粗料50%时,对水牛尿嘌呤衍生物(PD)的排泄量影响最大(PD的排出量:17.5 mmol/d,PD/DOMI:6.11 mmol/kg).  相似文献   

16.
香根草和香茅草对铜、锌的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香根草和香茅草的水溶液培养,研究不同浓度的铜和锌对香根草、香茅草的生理和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根草对重金属铜和锌的耐性指数大于香茅草的耐性指数,香根草和香茅草对锌的耐受能力比对铜的耐受能力要强,富集的重金属主要部位是根部。  相似文献   

17.
4种植物对铅、镉和砷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从野生和栽培的植物中筛选具有吸收重金属Cd、As和Pb的超富集植物。结果表明,重金属Cd、As和Pb处理对所选的4种植物的株高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皱叶狗尾草和百喜草的生物量,As胁迫显著降低辣蓼的生物量。4种植物地上部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临界指标含量,其中辣蓼地下部Cd含量、香根草地下部Pb含量和皱叶狗尾草地下部Pb含量超过临界指标含量,具有修复污染土壤的潜能。  相似文献   

18.
 应用锚杆拉力计和项目组自行设计改进的剪切箱,原位测定了不同深度(10cm,20cm)分蘖期香根草根系固土、单根拉力。结果表明,在给香根草施加载荷初期,根系都会发生弹性形变,荷载与位移都按比例增加,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当载荷超过根系抗拉极限后,随着拉力的继续增加,根系发生塑性形变,载荷与位移关系逐渐偏离直线,反映出非线性弹性特征,测定的土体样方与土体分离。但与裸土样方相比,在施加同样载荷的情况下,有根样方位移明显要小于无根样方,说明香根草具有一定的固土能力,并且根系入土越深,植物固土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9.
该文总结了高丹草作为生物质能的利用潜力,其表现在生长快,生物量资源优势明显;适应性和抗逆性优势明显;耐贫瘠、盐碱,种植可不占用耕地;具有高效的光合作用和较高的热值;原料组成符合生物质能原料的要求。同时对高丹草生物质能的经济效益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香根草对污染土壤水溶态重金属组分胁迫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香根草对污染土壤中水溶态重金属组分在时间尺度上的胁迫响应,以Pb和Cu复合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和水培试验,模拟重金属水溶态组分对香根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情况及重金属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b和Cu水溶态组分显著降低香根草幼苗的根长、株高、鲜质量和干质量。其中,根长受抑制作用最显著,在第60 d,处理组根长比对照组低43.6%;香根草幼苗的重金属耐性指数(MTI)总体上随生长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第60 d的MTI为70.2%;香根草幼苗可显著富集Pb和Cu,且主要累积在根部,其转运系数(TF)低至0.02和0.10,根部最大积累量分别达到763 mg·kg~(-1)和235 mg·kg~(-1),表明香根草属于根部积累性植物。由此可见,香根草幼苗对水溶态重金属组分的耐受能力随其生长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利用香根草进行重金属的植物固定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