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实践性德育”的提出,是对国内外与“实践性德育”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和发挥,也是对当代“灌输式德育”的反思与矫正。“实践性德育”是一种以实践课程体系为主导的新的德育范型,它将实践性视为德育的本质,视为未来学校德育的起点、过程与终点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谈现代大学生德育过程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德育教育中教育过程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施过程,是培养人的过程。针对德育过程具有知行培养的统一性,具有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综合性,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以及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我们必须树立新的德育理念。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加强实践性教学的有效途径──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重视实践教学法研究,把实践教学与科技兴农、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及加强实践性教学考核等。指出,加强实践性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增强其劳动观念,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能够明显地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性教学必须切实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素质与水平,以及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德育社会化提供了有效的教育资源和研究视角。文章通过厘清校企合作与高职院校德育社会化之间的关系,探索校企合作推进高职院校德育社会化的核心要素:凸显校企合作的实践性;发挥校企合作的主体性;运用校企合作的评价性。校企合作推进高职院校德育社会化的具体路径为:引入企业先进文化,构建高职学生职业品质培养体系;校企共建德育社会化实践机制,使德育社会化培养活动常态化;制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强化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采取双师共育、联通企业的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模式,建立德育社会化教师队伍;创新校企合作德育工作方法,发挥学生德育社会化主体性,激发道德成长动力;建立"校企生"三方互助与监督机制,制定校企合作育人运行章程,全方位推进学生道德顺利社会化。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信息社会,开创了大学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全新视野,使其更具新的特点。重新审视当今大学教德育,应创新、优化德育内容,探索新的德育模式,彰显德育的实践特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学生的主体需要,加强情感教育,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6.
本针对高校当前德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理解的偏差及德育效果不如人意的状况,就广义的德育范畴,提出实践是德育有效性的支点,明确德育效果通过大学生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观点、内在精神和根本态度而显现出来,并且对实吓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情感缺失是制约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最大障碍。儒家的德育理论在师一弟子关系以及德育目的、内容、方法、手段和途径上都有明显的重“情”特征,是典型的情感德育论。当代高校德育有必要借鉴儒家的情感德育理论,从改善师生关系,改革德育观念、方法入手,将情感教育纳入德育课程。将德育贯穿于各科教学活动之中并致力于创造适合德育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8.
“德育场”作为自然场的派生物 ,其本质特征是重视德育系统与过程中各要素的能量、信息辐射、吸引力以及相互作用 ,与传统德目主义、整体主义德育模式的“控制”、“强化”教育相比 ,场思维的德育模式更重视对德育对象的民主诱导和德育过程的双向互动。德育场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子 ,吸引子按其价值取向可分为主导吸引子、辅助吸引子、异构吸引子 ,它们彼此按照耦合原理、役使原理、涨落原理与自发对称破缺原理进行运作。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必须吸收民法精神,走出在地位上忽视学生主体性,在价值取向上与市场经济道德价值取向相悖,在内容上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困境,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德育教师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德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必须将高校德育作为一个学科来加以建设,在此基础上,对德育师资队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充实,从而建设起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校德育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1.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全面推进高校“以德治校”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学校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应该着力从高校道德建设上加以落实,具体体现在对官德、师德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机统一上。  相似文献   

12.
“学生为本”的观念认为,大学德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生存、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而确定的,德育的过程不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更应该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在参与各种教育和教学活动中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过程;在德育评价中,学生不仅是评价中的对象,也应是这一评价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杨媚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600-10601,10606
阐述了当前新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动力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不系统、不具体,动力机制运行过程中各部门配合不协调;对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部分农民出现道德水平滑坡,理想淡化,个别领域道德失范;农民工家庭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应该创新教育理念,变换教育方式,加强制度保障,从多方面优化新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动力机制,切实提高新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相似性及其启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西文化虽然背景和氛围不同,但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方面却存在着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西方国家和中国古代都主张道德养成应从娃娃抓起,都强调道德实践在道德养成中的作用,都重视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希望家庭、学校、社会互动……。学习和借鉴这些思想及方法对当前我国的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以及整个国家的公民道德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阶段,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提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4种途径:建立道德教育的综合网络;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层次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道德中的积极作用;充分认识社会实践是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注重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16.
品性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品性”即道德,品性教育既是个人要求,也是社会责任,其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品性教育应在吸收古今中外优秀的品性教育的经验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品性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努力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品性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道德建设也应该突出道德实践的地位。道德建设中的道德应该是道德情感、道德思想和道德实践的统一体。其中,道德情感是基础,是一种感性认识;道德思想是与道德相关的理性认识;道德实践是体现。同样,道德评价也应该基于对于道德实践的评价,不应该只纠结于对于道德情感和道德思想的揣摩。  相似文献   

18.
“五种精神”是对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精神的总概括。它的提出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观,而且为现代德育指明了方向。当前,德育工作应该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突出对学生进行以“五种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要完成培养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德育创新。本文坚持理论实际相结合,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学生创新能力和“两课”教学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学生的个性发展等一系列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20.
道德建设实效如何是关乎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把道德建设仅仅看作道德教育的问题是一系列道德建设努力收效甚微的根本原因。道德的根本问题是利益关系问题。实践科学发展观, 实现利益关系合理化是道德建设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