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稻壳与脱硅稻壳活性炭特性及对有机物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稻壳为原料,同时制备脱硅稻壳,采用ZnCl2-CuCl2复合活化剂制备活性炭,并对所制备的稻壳活性炭(RAC)与脱硅稻壳活性炭(FAC)的孔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而后将其应用于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同时研究了其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稻壳活性炭比表面积达到了1 924 m2/g,而稻壳经过脱硅处理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达到了2 433 m2/g。脱硅稻壳表面具有更多种类的官能团存在。稻壳与脱硅稻壳活性炭在碱性条件下有利于品红的吸附,并且适用于高盐度条件下品红的吸附;在初始pH值为7,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投加量为0.8 mg/g时,稻壳活性炭和脱硅稻壳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量分别达到439和483 mg/g;吸附等温模型符合Langmuir等温式;吸附动力学以及脱附研究显示稻壳与脱硅稻壳活性炭对品红的吸附过程主要由化学吸附控制。  相似文献   

2.
从稻壳中提取木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稻壳为原料,采用制备综纤维素再碱提取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碱溶液浓度、温度、固液比和时间对稻壳半纤维素中多戊糖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稻壳中多戊糖含量为19.9%,是较好的木聚糖资源。碱提取稻壳中木聚糖的方法为:预处理:80℃水浸泡3h:碱提取条件:碱质量分数10%,固液比(g:mL)1:10,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80℃。木聚糖提取率达原料中木聚糖总量的67.50%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稻壳为原料,采用碱金属氢氧化物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探讨了原材料与活化剂的配比、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确立了调控活性炭性能的工艺方法和工艺条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活性炭的形貌特征,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稻壳活性炭中微晶的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以稻壳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活化剂/炭为4,活化温度为750℃,活化时间为1 h.所制得的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1 240 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50 mL.g-1.  相似文献   

4.
稻壳灰同时制备脱色剂和水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稻壳灰(RHA)含有均匀分布的主要由SiO2组成的高含量矿物质的事实,研究了RHA综合利用的方法。RHA先经碱法处理后转化为水玻璃和脱硅RHA(DRHA),然后DRHA用硫酸活化制得应用于植物油精炼中的脱色剂纯RHA(PRHA)。分别探讨了影响水玻璃模数和PRHA脱色能力的因素。结果表明,在2-3mol/L范围内改变NaOH浓度或在2-3h范围内改变溶煮时间,可获得2.3~3.6模数的水玻璃产品。高脱硅率有利于PRHA的多孔性形成。在NaOH溶液浓度2mol/L和溶煮时间2h条件下,RHA转化为模数3.3的水玻璃和DRHA,SiO2溶出率达到94.83%。活化DRHA制备PRHA的最佳工艺为:硫酸质量分数5%、活化时间4h、活化温度90℃。PRHA对中性大豆毛油的脱色能力是目前植物油工业中常用的活性凹凸棒石粘土的3倍。  相似文献   

5.
稻壳灰生产白炭黑、活性炭稻壳是碾米厂的主要副产品,长期以来,稻壳及稻壳燃后的稻壳灰的处理问题,是粮食工业急待解决的课题。本项目就是利用稻壳灰生产白炭黑和活性炭,变废为宝,综合利用。主要技术指标符合国家发布的有关企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卫生质量符合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超声波浸提法提取阿拉伯半乳聚糖后的兴安落叶松锯末为原料,KOH为活化剂。惰性气氛条件下程序升温活化,研制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系统分析了碱料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活化剂加入方式与种类、预炭化对活性炭比表面积、碘吸附值和得率的影响。以低温液氮吸附分析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通过苯酚的等温吸附测试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浸提锯末为制造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适宜原料,在最佳条件:500℃预炭化1h,750℃活化1h,固体KOH为活化剂。碱料比4:1(质量比)时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为2659.4m^2/g,对苯酚的吸附容量为570mg/g。  相似文献   

7.
从稻壳中提取木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稻壳为原料,采用制备综纤维素再碱提取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碱溶液浓度、温度、固液比和时间对稻壳半纤维素中多戊糖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稻壳中多戊糖含量为19.9%,是较好的木聚糖资源.碱提取稻壳中木聚糖的方法为预处理80℃水浸泡3 h;碱提取条件碱质量分数10%,固液比(gmL)l10,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80℃.木聚糖提取率达原料中木聚糖总量的67.50%以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别从静态和动态实验对影响活性炭吸附Cr(Ⅵ)的主要因素如炭种、表面含氧官能团的类型和数量、预处理及Cr(Ⅵ)浓度、pH值、温度、接触时间、解吸方法和条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确定了木质颗粒活性炭吸附Cr(Ⅵ)的合理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木质颗粒活性炭附Cr(Ⅵ)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从静态和动态实验对影响活性炭吸附Cr(Ⅵ)的主要因素如炭种、表面含氧官能团的类型和数量、预处理及Cr(Ⅵ)浓度、PH值、温度、接触时间、解吸方法和条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确定了木质颗粒活性炭吸附Cr(Ⅵ)的合理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稻壳对水中Cu2+的吸附。以稻壳为填料,填入直径为3cm、长为50cm的吸附柱中,分别填入高为9、12、15cm的稻壳,让质量浓度为12mg/L的Cu2+溶液,以10mL/min的速度连续流过吸附柱。穿透时间(ta)和耗竭时间(tb)随填料高度(h)增加而增加,其关系为:ta=0.15h-0.467,tb=0.15h+0.639。质量浓度12mg/L的Cu2+溶液,以不同流速,分别连续流过填料高度为15cm的稻壳柱,吸附带长(δ)随流速(V)的增加而增长,其关系式为δ=0.245V+3.99,R2=0.992。动态实验研究表明:此稻壳对Cu2+的吸附能较好地符合博哈特(Bohart)和亚当斯(Adams)方程式;在此稻壳吸附柱动态实验的基础上,发现此稻壳对Cu2+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流速在5~25mL/min之间,吸附容量为1.96~1.20mg/g。  相似文献   

11.
微波-催化剂法制取山核桃壳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以山核桃壳为原料。采用微波-催化剂法制取活性炭。结果表明:山核桃壳中灰分、挥发成分、固定炭等成分符合活性炭对原料的要求;采用微波-催化剂法制竿的活性炭.因催化剂种类不同性能存在差异,用酸性催化剂A时,随用量的增加,活性炭亚甲基蓝脱色能力明显增强,碘值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用中性催化剂B时,没有这种规律性。以磷酸为活化剂、微波为热源生产的活性炭性能较好,亚甲基蓝脱色力达12ml/0.1g,碘值为784mg/g;并且随着活化蒯含量的增加活性炭亚甲基蓝脱色力有明显的增加,碘值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此外,微波功率对亚甲基蓝脱色力的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12.
活性炭对柠檬酸及其盐溶液中色素的吸附机理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柠檬酸厂现用的粉状活性炭和林化所科技开发总公司开发的专用活性炭进行了研究 ,对柠檬酸和柠檬酸钠溶液进行了用炭量和脱色力关系的对比实验 ,脱色力表示为 (1-a/A)× 10 0 % ,其a为滤液消光值 ,A为柠檬酸或柠檬酸钠溶液消光值。实验结果表明专用活性炭脱色力高于现用的粉状活性炭 ,同时又测定了这几种活性炭孔径 孔容分布曲线 ,证实了由于专用活性炭吸附有机色素等大分子的有效孔容积大于现用的粉状活性炭 ,是决定专用活性炭脱色效果好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对苯及甲苯蒸汽吸附能力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4种性质不同的粉状活性炭为对象,研究了它们对苯及甲苯蒸汽吸附能力。得知:活性炭对苯及甲苯蒸汽的吸附能力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用甲苯代替苯作吸附质来评价活性炭对有机溶剂蒸汽的吸附能力,并发现两者的相关性程度与活性炭的平均孔隙半径大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紫茎泽兰制备活性炭及其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林业恶性杂草,属亚灌木类,俗称解放草(王林等,2004),自从20世纪50年代从西南边境一带传入中国,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迅速泛滥  相似文献   

15.
吸附黄金用活性炭工业发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开发低品位矿和废矿,处理难选矿,强化由副产品中提金为目的的新工艺出发,论述了活性炭吸附法提金的重要性。介绍了二三十年国外对活性炭于氰金溶液中吸附黄金的研究进展以及我国吸附黄金用活性炭的生产现状,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酸化油制备生物柴油中的应用.运用不同负载方法制得负载量不同的催化剂TsOH/C-A、TsOH/C-B和TsOH/C-C,比较了3 种不同的负载方法对5种不同种类活性炭(煤质1#炭、煤质2#炭、煤质3#炭、柠檬酸炭和椰壳炭)催化活性的影响,筛选出活性最高的活性炭类型为柠檬酸炭及最佳负载催化剂为TsOH/C-C.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影响酯化率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 10 %,反应温度 70 ℃,醇油物质的量比28:1,反应时间 2 h,酯化得率达 88.8 %.  相似文献   

17.
柠檬酸用颗粒活性炭化学法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具有焦糖脱色能力的颗粒活性炭(GAC)在柠檬酸溶液脱色精制应用中的再生处理方法.对传统应用的NaOH再生方法进行了不同工艺方法和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NaOH的再生过程中添加少量的氧化剂和表面活性剂,能提高再生GAC的吸附能力10 %以上.氧化剂的加入量为GAC用量的3 %,表面活性剂为0.1 %.本研究为柠檬酸行业的液体精制脱色提供了一条经济的GAC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南京科技开发总公司开发的专用针剂活性炭应用在某一维生素B6(VB6)生产厂,进行新工艺VB6溶液脱色实验,经过生产应用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杉木屑制备高丁烷工作容量颗粒活性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的高丁烷工作容量(BWC)颗粒活性炭(GAC)的制备方法.在磷酸法制备活性炭的工艺中通过添加浓硫酸作为助催化剂,以杉木屑为原料制备了BWC高达165g/L的产品,其表观密度为241g/L,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孔容和平均孔径分别为2 627 m2/g 1.574cm3/g、0.941 cm3/g和2....  相似文献   

20.
旨在通过活性炭对半乳甘露低聚糖溶液进行脱色精制,从而提高半乳甘露低聚糖的纯度.首先,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获得最佳的脱色条件,最后对脱色后的产物进行红外分析及吸附等温线的测定.研究发现:相比于粉末活性炭和柱状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的选择性脱色精制效果最佳,因此选择颗粒活性炭进行下一步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首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