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在鱼类饲养过程中,由各种孢子虫引起的孢子虫病频繁发生,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正常生长和商品价值都产生了严重影响。湖南五指峰生化有限公司以中草药为主,开发出了杀灭孢子虫的药物,为了进一步验证其疗效,特进行本实验。  相似文献   

2.
对鲶苗(种)的肤孢虫病与小瓜虫病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瓜虫仅在鲶体表形成孢囊,而肤孢虫则可深入皮下及肌间组织,并伴有明显的出血症状。  相似文献   

3.
郐明  丑善民 《水产科学》2000,19(3):25-25
1999年 5月 2 6日 ,发现 35 %河鲶 (Silurusasotus)亲鱼患肤孢虫病 ,经用 1 / 1 0 0 0敌百虫 (90 %以上 )浸洗鱼体及 0 4× 1 0 -6敌百虫水体消毒 (7d内连洒两次 )并结合口服磺胺噻唑药饵后 ,大部分胞囊基本脱落 ,病情得已控制  相似文献   

4.
孢虫杀     
【主要成分】阿苯达唑。【性状】本品为类白色粉末。【药理作用】本品通过与线虫的微管蛋白结合发挥作用,与β-微管蛋白结合后,阻止其与α-微管蛋白进行多聚化组装成微管,微管是许多细胞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有丝分裂、蛋白装配及能量代谢等细胞繁殖过程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5.
孢虫杀     
【主要成分】阿苯达唑。 【性状】本品为类白色粉末。 【药理作用】本品通过与线虫的微管蛋白结合发挥作用,与β-微管蛋白结合后,阻止其与α-微管蛋白进行多聚化组装成微管,微管是许多细胞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有丝分裂、蛋白装配及能量代谢等细胞繁殖过程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6.
7.
一、流行情况鳜鱼尾孢虫病是由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的尾孢虫寄生于鱼鳃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一般危害鱼苗、鱼种。2001年此病在苏南、苏北鳜鱼养殖的鱼塘中都有发现。有的鳜鱼池发病率与死亡率高达60%~70%。如放养前清塘不彻底、水体交换差、水质肥、水草少,发病率、死亡率则更高,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洪泽湖的成子湖几家鳜鱼养殖户调查发现,该病主要在5~9月份发病,7~8月份病鱼死亡率高,11月份还发现病鱼鳃上有胞囊,胞囊中的孢子成熟后,大胞囊壁内发生纤维素样变,胞囊破裂、孢子释放,最后大胞囊萎…  相似文献   

8.
探索建立鱼类寄生圆形碘孢虫(Myacobolus rotuzudus Nemezek,1911,Myxosporea,Bivalvulida)完整孢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的可行性,对丙酮、戊二醛、甲醛、多聚甲醛、乙醇等几种常用固定剂应用于此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初步建立了针对鱼类黏孢子虫的完整孢子ELISA检测模式。结果显示,同比其他几种固定剂,2%的多聚甲醛、0.25%的戊二醛对圆形碘孢虫完整孢子ELISA有较好的效果,经二者固定后,最低可检出10个成熟的完整孢子,这为筛选鱼类黏孢子虫孢子表面抗原分子的特异性配体,如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或抗体片断,分析其表面分子性质奠定了基础。同时,讨论了该方法在鱼类黏孢子虫病原检测、属种鉴定、系统发育及黏孢子虫基础生物学研究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葛朋彪 《科学养鱼》2004,(12):75-75
自孢虫杀1号投放市场以来,在预防和治疗孢子虫病特别是鳃孢子虫病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我们在江苏地区尤其是鲫鱼的主要养殖地区(苏北地区)进行了孢虫杀1号的使用情况调查。调查中发现,合理、正确地使用孢虫杀1号在防治鲫鱼孢子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就如何正确使  相似文献   

10.
张波  顾泽茂 《水产学报》2022,46(5):741-749
为准确鉴定鳜肤孢虫病的病原,实验基于形态学比较,结合寄生特征分析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开展研究,并观察超微结构。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纺锤形或哑铃形白色孢囊,长约1.9~6.8 mm,寄生于鳍条、皮肤、口腔、鳃盖内外表面和鳃丝;圆形内生孢子,直径约(9.8±1.8)(7.3~13.8)μm;孢子内环状细胞质和直径约(6.5±1.2)(3.9~8.3)μm的圆形折光体,鉴定其为肤孢虫。该物种测量值区别于其他肤孢虫,与寄生于鳜鳃的未定种(HB)测量值基本一致;与广东省和河南省的鳜源鳗鲡肤孢虫(GD和HN)以及HB寄生于相似部位。分子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结果显示,该物种与GD、HN、芬兰肤孢虫、鲑肤孢虫和寄生美洲鳗鲡的鳗鲡肤孢虫序列的一致性大于99%;与GD和HN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鲑肤孢虫次之,与芬兰肤孢虫和鳗鲡肤孢虫的亲缘关系较远。综上,该物种与已报道的寄生与鳜的肤孢虫为同种,并修订寄生鳜的鳗鲡肤孢虫的GD和HN分离株记录;将本研究肤孢虫和HB、GD和HN分离株一同命名为鳜肤孢虫(Dermocystidium sinipercae sp. n.),新种。鳜肤孢虫种内形态差异可能与采样时间和发育阶段有...  相似文献   

11.
对观赏鱼养殖水族箱里出现的一种所谓白色"蛋白虫"的分类地位、繁殖方式和防治效果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白色小虫属一种水生寡毛类——红斑顠体虫(Aeolosoma hemprichii)。它可能因投喂外源生物饵料而带入的,当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时候能进行快速的横裂无性繁殖,数量较多时对养殖的观赏鱼有一定的骚扰,但对养殖鱼类并无大的危害。通过五种药物的防治试验比较,证明2~3mg/L的高锰酸钾和五水硫酸铜等对其杀灭效果较好;但通过断饵和饥饿,迫使观赏鱼捕食该虫是最科学的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12.
团头鲂“浦江一号”是经过15年精心选育而成的良种,其体型优良,遗传性状稳定,生长速度比原种提高30%。21308年从上海海洋大学南汇水产动物种质试验站引进团头鲂“浦江一号”亲本150对,后备亲本1000对,亲本体重1.Okg/尾,后备亲本体重75g/尾,2010年繁殖成功,生产水花200×10^4尾。  相似文献   

13.
14.
一艘八百年的沉船总体打捞出来了,它将成为一张世界级的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15.
“克虫王”对shou类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B2和C型“克虫王”两种鱼用药物对蚤状shou和裸腹shou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B2型“克虫王”对蚤状shou的48hTLm(半致死浓度)为0.96mg/L,安全浓度为0.096mg/L,对裸腹shou的10hTLm为0.0114mg/L,C型“克虫王”对蚤状shou和裸腹shou的48h,TLm分别为1.8mg/L和0.37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18mg/L和0.037mg/L,裸腹shou对这两种药物的敏感性显著高于蚤状shou。  相似文献   

16.
柴油杀夹子虫,在微风的早晨或傍晚,每亩用柴油1公斤,在鱼池的上风角慢慢泼洒,水面会很快地形成一层油膜,夹子虫和小划蝽等水生昆虫,在露出水面呼吸时就会沾上柴油而致死。我近几年在培育鱼种发花时,常用这个方法杀夹子虫,而鱼苗安全,不会受到柴油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静态生物毒性试验方法研究孢虫清(环烷酸铜溶液25%)对常见的8种淡水养殖动物草鱼、彭泽鲫、鲢、彩鲫、锦鲤、黄颡鱼、青虾、河蟹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该药物对草鱼、彭泽鲫、鲢、彩鲫、锦鲤、黄颡鱼的96h LC50分别为2.905、3.450、2.243、3.638、3.638、4.084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2905、0.3450、0.2243、0.3638、0.3638、0.4084 mg/L。对青虾的安全浓度<0.2mg/L,对河蟹安全浓度范围为9.12~20mg/L。  相似文献   

18.
高安市鱼种场2008年从上海海洋大学育种站引进团头鲂"浦江一号"后备亲本1200对,2010年开展人工繁殖获得成功,生产水花200×104尾,冬片30×104尾。本文介绍了团头鲂"浦江一号"鱼种培育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9.
文衍红 《内陆水产》2005,30(4):40-41
我国淡水鱼孢子虫病主要有球虫、粘孢子虫、微孢子虫及单孢子虫四大类。其中以球虫、粘孢子虫种类繁多,鱼病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笔者1997~2004年对广西青狮潭水库灌区鱼苗场鲤鱼出现的肤孢虫病进行了8年的跟综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80:20模式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