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志兵  林翊 《现代农业》2008,(11):71-7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长期以来福建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对农业的投入不足是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加大对农业投资无疑是推动福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闽台农业合作历史悠久,在国内农业投入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台商对福建农业的投资正好可以改善农业投资不足的现状。因此,研究福建农业利用台资的经济效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福建发展创意农业的模式选择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创意农业在中国获得了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农业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福建发展创意农业尚未形成规模,但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潜力,应该成为福建现代农业跨越发展的新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福建发展创意农业的大致思路以及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在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内涵基础上,结合福建生态强省建设实践,分析了新时期农业绿色振兴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阐述了福建生态强省建设取得的成效及获得的深刻启示,并从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乡村绿色振兴、坚持严格依法治理、坚持发展循环农业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借鉴台湾经验 发展福建休闲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休闲农业在台湾发展较早,现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是台湾农业转型的新走向。本文介绍了台湾休闲农业特色,分析了福建发展休闲农业基础,提出借鉴台湾经验,发展福建休闲农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发展循环农业的制约因素及主要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农业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及全面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但是循环农业在我国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在发展循环农业的道路上,针对这些因素和农业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多种循环农业模式。对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阐述了循环农业的内涵与实质,分析了当前发展循环农业的制约因素,介绍了循环农业的几种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山区地区循环农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还不够成熟,但它具有发展循环农业的自然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基础,发展循环农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湖北省山区地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系统约束和环境成本压力。本文分析了湖北省山区地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山区地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福建农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休闲农业视野下福建农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大力挖掘福建传统农业文化,开发农业休闲项目,提高农业文化运营水平,加快推进福建农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简单阐述现代农业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提出福建现代农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在实施品牌农业战略、依靠科技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结构、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福建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邯郸市循环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明确该地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基础优势及现实可行性。总结了该地区已形成的6种典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特征,指出了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剖析,进一步提出该地区循环农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福建丘陵区循环农业发展战略与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循环经济的理念出发,依据福建丘陵区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生态环境等现状,提出了福建省丘陵区循环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是现代化、高效化、安全化和产业化,应重点突破种植业、养殖业及加工业三大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的十大接口循环技术,构建起7个主要循环农业体系,促进福建省丘陵区循环农业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廊坊市第一沼气示范村安次区农村沼气的利用状况,揭示了其地位、存在的问题和全面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赋权重、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廊坊市安次区进行了循环农业的利用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廊坊市安次区的农业循环处于比较循环阶段。该区资源环境安全水平具有较好的条件,农业生产基础好,农产品产值较高,具备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基础。但是该区农业的综合利用水平较低,仍处于现代化水平较低的农业发展阶段,资源过量投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低、科技投入力度弱等成为制约该区农业循环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保障安次区循环农业持续利用的途径:全面推广沼气工程建设;财政补贴与技术培训相结合;全面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2.
发挥闽台农业合作优势 推进福建现代农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本文从发挥闽台农业合作优势的角度思考福建现代农业建设对策,分析了台湾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闽台农业合作的基础、福建现代农业建设中存在的六大矛盾及发挥闽台农业合作优势推进福建现代农业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总结立体农业发展历程及其实践,分析福建现代立体农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提出现代立体农业研究必须开拓创新的战略构想与技术对策,指出要围绕现代立体农业展开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因地制宜地提出实用模式与配套技术,以求拓展研究领域,结合循环农业、低碳农业、绿色农业、设施农业、精确农业等方面技术研究新突破,优化集成合理配置,优势互补,着力创新种养加复合体系,提高整体协调度与高效利用率,为福建省乃至南方区域现代立体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带动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单一的循环农业或现代农业都存在其自身的缺陷,通过对江苏省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新的循环农业发展思路—将现代农业与循环农业协调整合,从农业的生产方式循环、农村生态环境的可循环和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三方面入手,建立实现农业生产经济的增长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现代循环农业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农业资本投入是实现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本积累、资本深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福建省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资金、技术的约束,闽台农业合作历史悠久,台资对福建农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福建农业资本投入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台商投资对福建农业产业发展的增长效应,最后提出增强福建引进台资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是福建农业发展的方向与必由之路,准确把握其发展水平是制定农业发展政策的基础。通过对现代农业内涵及与农业现代化的区别分析,从农业生产发展、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及商品化发展、农业科学化、农村社会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六个子系统着手,力图构建符合福建省情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破解资源环境瓶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分析了重庆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基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结合重庆市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提出了适合重庆市生态循环农业的主推模式,旨在为重庆开展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东部地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探析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通过对东部地区循环农业发展潜力的分析,明确东部地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基础优势及现实可行性;总结了东部地区已形成的三种典型模式特征,即生态农业改进型、农业产业链延伸型、农业产业闭合圈型循环农业模式;并将东部地区划分为三大循环农业功能区,分别是平原区、丘陵区、沿海区,在剖析各区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概括了各区循环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及适宜的模式类型,并提出东部地区循环农业发展总体思路和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9.
山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启示——以浙江山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生产方式粗放、生产效益低下、农产品质量堪忧、农业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依旧突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打破现有的生产樊篱,寻求新的产业发展方式。文章立足"3R"原则指导下的循环农业,分析了浙江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对比研究了浙江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几种典型模式,并据此提出发展循环农业的建议,立足生态保护是山区循环农业清洁生产的基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山区循环农业规模化发展的基本前提,科技创新是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农民增收是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政策推动和金融支持是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外在力量,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是山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依靠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循环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循环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循环农业的建立离不开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和推动力。发展循环农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发与推广,通过科技创新及其推广应用来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循环农业科技进步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