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国107个地方品种鸡的4个繁殖性状和4个气候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探讨气候因子对107个地方品种鸡的繁殖性状的影响。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性状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为0.56584(P〈0.01),贡献率82.19%。研究结果为家禽遗传育种与繁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平凉地区猪丹毒病与气候因子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绳祖  牛锋 《家畜生态》1996,17(4):6-10
本文从家畜疫病生态学的研究角度出发,探讨了甘肃省平凉地区1975-1989年猪丹毒传染病与几个气候因子间的关系,并利用数学分析中的多因素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同了各个变量的主成分值和方差值;λ1=2.1640,λ2=1.2890,λ3=0.5457λ4=0.7682。其各主成影响率分别为Z1=54.105,Z2=32.25%,Z3=13.64%,Z4=19.21%。  相似文献   

3.
中国乌骨鸡体量性状与繁殖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17个乌骨鸡品种的9个体量性状和5个繁殖性状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CCA),探讨了体量性状对乌骨鸡的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体量性状与繁殖性状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为0.99850(P0.01),贡献率95.27%;第2个典型相关系数为0.96319(P0.05),贡献率3.68%。表明了这两组性状间的相关性主要反映了体重越小,平均开产日龄就越晚,平均蛋重越大,受精种蛋的孵化率越高,为乌骨鸡的遗传育种与繁殖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讨生态因子对中国地方乌骨鸡的体量性状及繁殖性状的影响,分析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揭示其内在联系。对中国17个地方乌骨鸡品种的9个体量性状和5个繁殖性状分别与其产区的4个生态因子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CCA)。结果表明,生态因子和体量性状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为0.992(P<0.01),贡献率为83.368%,第2个典型相关系数为0.953(P<0.01),贡献率12.566%,说明这两组性状间的相关性主要是由年日照时数、无霜期和胸宽之间密切相关引起的,年日照时数越长,无霜期就越长,乌骨鸡的胸宽就越大;生态因子和繁殖性状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为0.867(P<0.01),贡献率60.797%,第2个典型相关系数为0.754(P<0.01),贡献率为26.496%,说明这两组性状间的相关性主要是由年日照时数和平均开产日龄之间密切相关引起的,两者是正向趋势,即年日照时数越长,乌骨鸡的平均开产日龄也就越晚。本研究结果为乌骨鸡的遗传育种与繁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11个地方鸡品种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中国部分地方鸡品种的体尺性状、屠宰性状、产蛋性状和生态性状等4组性状间的17个变量关系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尺性状和屠宰性状间、体尺性状与生态性状间以及屠宰性状与生态性状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分别占总相关信息的38.17%、42.73%和42.13%,其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0.997和0.998;体尺性状与产蛋性状间和产蛋性状与生态性状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分别占总相关信息的42.55%和66.79%,其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65和0.984。研究结果对于鸡的遗传育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新荣昌猪I系继代选育群1990-1995年繁殖母猪(N=270初产)性能测定资料,应用Harvey程序(1990)进行统计处理,估计出新荣昌猪I系繁殖参数,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分别是:总产仔数0.15、活产仔数0.16,育成率0.14,初生窝重0.17,初生个体重0.20,20日龄窝重0.08,断奶窝重0.19,断奶仔猪0.07,断奶个体重0.08,绝大多数繁殖性状间都存在较强的遗传相关,活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塞北兔几个繁殖性状简化选择指数的制订,其塞北兔简化选择指数的公式如下:I=4.0546P1+0.019IP2+0.0439P3公式中,I为简化选择指数,P_1、P_2、P_3分别为窝产仔数、泌乳力、断奶个体重,4.0546、0.0191、0.0439分别为三个繁殖性状的系数值。通过使用算图的方法,可大大简化计算指数的程序,且详细说明了算图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辽宁绒山羊主要经济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取材于辽宁省绒山羊原种场的114只成年母羊3年的育种资料,确定了产绒量、细度、长度、净绒率、净绒量、体重等6个经济性状,划分为3组,即产量性状、绒品质性状和体重性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3组性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典型相关与简单相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 体重性状的相关是由净绒量与长度、净绒量与细度、净绒率与长度相关引起的;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是由净绒量与细度和产绒量与长度相关引起的;产量性状与体重性状的相关是由产绒量与体重相关引起的。典型相关揭示出性状间的相关实质,更能综合地反映两组变量间的整体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四川白猪Ⅰ系遗传参数及近交系数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90~1994年历代累积记录资料共1087头,采用父系同胞法估测了四川白猪Ⅰ系繁殖、生长发育、同胞育肥和阳体等性状的遗传参数。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在0.3以下,生长发育、育肥、胴体性状的遗传力中等到高,范围为0.27~0.72,大多数性状间呈现显著或机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全群近交系数为6.26%。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湖北白猪新系90头样本的话体测定性状的9个变量与屠宰测定性状的10个变量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得出了决定两组性状间相关关系的三对典型变量.湖北白猪活体测定性状与屠宰测定性状之间的相关主要是由:腹围、臀宽及活体膘厚与板油率密切相关,胸围、臀宽、臀长、臀围与屠宰率及后腿比例密切相关,及体长、胸围与瘦肉率和肥肉率间的较强相关所决定的.分析表明在湖北白猪新品系选育中,要加强胸围选择,注意保持适宜的体长.可以依据三个活体性状典型变量的信息利用达到改良屠宰性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对萧山鸡体尺、产肉与血液生化3组性状12个变量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尺性状与血液生化性状间的第一个典型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占两组性状间总相关信息的83.98%;体尺性状与产肉性状间和产肉性状与血液生化性状间的第一个典型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分别占两组性状间总相关信息的64.51%和77.67%,其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48、0.979和0.912.在3组性状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有:体斜长、胸肌重、全净膛重、腿肌重、胆固醇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对杂种猪的生长速度、胴体品质和肉质3组性状的21个变量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长速度和胴体品质性状间以及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间的第一、二个典型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分别占总相关的100%和65.38%;生长速度和肉质性状间第一个典型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占总相关的69.12%。其典型相关系数依次为:0.8890、0.6190、0.8219、0.7049和0.5183。  相似文献   

13.
利用湘白Ⅲ系猪0~5世代培育成绩和3~4世代2产母猪与杜洛克、大约克、长白外来公猪杂交,分别计算其繁殖性状遗传力和 F1杂种优势率,并把两者作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该猪遗传性能基本稳定,产行多,繁殖力高,其性状遗传力多数较低(0.11~0.53),杂交优势明显,但各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性状遗传力(x)与杂种优势率(y)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y= 13. 56— 7. 04x,相关系数 R=-0.3418,两者呈弱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牛生长性状、肉质性状和胴体性状间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牛生长性状、肉质性状和胴体性状指标的研究,分析3组性状组内及组间的相关性,揭示牛不同类型性状间的相互影响。测量记录327头牛3组性状的表型值,利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对3组性状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17个性状间共有74对存在极显著简单相关(P0.01),多数相关系数低于0.5。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组性状间第一、第二和第三典型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其中生长性状与肉质性状间、生长性状与胴体性状间、肉质性状与胴体性状间的第一和第二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525和0.350、0.993和0.623、0.698和0.394。结果显示,典型相关分析比简单相关能更准确、全面反映3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为肉牛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生态因子对中国地方山羊品种繁殖性能的影响,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生态因子和繁殖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揭示了我国5个生态因子和6个繁殖性状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1个变量产生66个相关关系数,其中16个极显著水平相关(P<0.01),10个显著水平相关(P<0.05).其中绝对值较大系数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年均日照时数与无霜期简单相关系数分别为0.573、0.589.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性状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为0.916,贡献率为53.585%.研究结果为家畜遗传育种与繁育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典型相关是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相关性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它验证的是一组变量与另一组变量之间的整体相关性。笔者通过对塞北兔生长性状和屠宰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探讨体重、体尺与屠宰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及各性状间的本质联系,使得通过生长性状选育屠宰性状成为一种可能,旨在为塞北兔的遗传育  相似文献   

17.
对半番鸭产肉性状、肉品质性状与血液生化指标等3组性状14个变量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肉性状与血液生化指标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P<0.05),占2组性状间总相关信息的48.3%,其典型相关系数为0.697;肉品质性状与产肉性状和血液生化指标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P<0.05),分别占2组性状间总相关信息的35.8%和20.8%,其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599、0.531。在3组性状中屠体重、全净膛重、失水率、肉色、pH值、血清总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和甘油三酯含量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SAS统计分析系统对577头撒坝猪的3个体重性状和5个体尺性状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重与体尺性状的第一、第二典型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P<0.01),分别为0.9532和0.3044,占总相关的99.97%。体重性状与体尺性状间的相关主要是由于4月龄体重、6月龄体重与6月龄胸围、6月龄腿围的相关引起的。在达到显著水平的两对典型变量中,体重性状的两个典型变量对6月龄体长、胸围和腿围的预测能力较强,体尺性状的两个典型变量对4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的预测能力较强,在实际育种中,选择体尺性状可同时达到提高体重性状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SAS统计分析系统对绿北绿荆杂交鸭的5个体尺性状和8个屠体性状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尺与屠体性状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占总相关的87.82%。体尺与屠体性状间的相关主要是由于胸围与腿肌重、胸肌重的相关引起的。在达到显著水平的一对典型变量中,体尺性状的典型变量对屠体重的预测能力较强,屠体性状的典型变量对胸围的预测能力较强。在实际选育过程中,选择体尺性状可达到提高屠体性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潘沈元 《蚕业科学》1993,19(3):170-171
<正> 典型相关分析是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有关家蚕体质、茧质性状与丝质性状的单相关研究早已有过报道,这对我们根据体质茧质性状估计丝质性状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用单相关的方法研究两组性状的相关系数,不仅数量多而且也不易抓住问题的本质。应用典型相关分析,在每一组性状中,都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通过研究两组综合指标的关系来综合反应两组性状间的关系,这对我们简化分析,揭示两组性状间的内在联系是非常有益的。本文分析了家蚕一代杂交种的6个与体质、茧质有关的性状和5个丝质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希望能为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