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材料】 鳗鱼750克、准山50克、百合50克、枸杞5克 【调料】  相似文献   

2.
双耳甲鱼汤     
俞梓 《海洋与渔业》2009,(10):54-54
【材料】 甲鱼750克、银耳(干)30克、木耳(干)30克 【调料】香油2克、味精1克、精盐适量、绍酒15克、大葱15克、姜10克。  相似文献   

3.
【材料】 新鲜扇贝6只(较大)。 【调料】大蒜60克、粉丝50克、色拉油50克、盐适量、鸡精少量、料酒2小匙(10ml)、香葱适量、红椒粒适量(装饰用)。  相似文献   

4.
《科学养鱼》2008,(6):77
二、经典处方荟粹1.定向培养藻类,保持优良水质【处方】肥水宝1千克/亩 益利多100克/亩 单胞藻生长素或氨基酸类产品(用量按说明书使用)。【用法】在晴天上午将肥水宝和益利多加部分水,  相似文献   

5.
《科学养鱼》2002,(12):70-71
【实验时间】:2002年7月16日~2002年8月28日。【实验目的】:通过MDS-5000在鲤鱼饲料中不同比例代替鱼粉,在粗蛋白、粗脂肪、赖氨酸、蛋氨酸水平一致的情况下,试验养殖效果的差异。【实验地点】:汉宝集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养殖试验室。【实验对象】:规格100克左右的鲤鱼种。【实验材料】:1.锥形养殖桶12个;2.试验鲤鱼180尾;3.试验饲料4种,每种10千克。【实验方案】:一、试验准备时间15天,2002年7月16日开始正式试验。1.试验设计(见表1)表1设计分组2.锥形养殖桶的选择选…  相似文献   

6.
《科学养鱼》2002,(7):62-63
【实验时间】:2002年4月9日~2002年6月1日【实验目的】:通过MDS-5000和贝克肉骨粉在鲤鱼饲料中分别代替鱼粉用量的25%;MDS-5000在鲤鱼饲料中代替鱼粉用量的40%,在粗蛋白、粗脂肪、赖氨酸、蛋氨酸水平一致的情况下,试验养殖效果的差异。【实验地点】:汉宝集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养殖试验室【实验对象】:规格100克左右的鲤鱼种【实验材料】:锥形养殖桶15个;试验鲤鱼225尾;试验饲料5种,每种10千克;圆饭盒15个。【实验方案】:一、实验准备:1.试验设计:2.饲料的准备:按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     
《海洋与渔业》2008,(4):33-33
【品种来源】采自自然水域或人工驯化养殖培育。 【特征特性】黄颡鱼是一种小型名优经济鱼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耐低氧,抗病能力强,属于偏杂食性的肉食性鱼类。江黄颡鱼,又称瓦氏黄颡鱼,是该种类中生长个体最大的品种,通常个体在250克左右,最大个体达1850克。  相似文献   

8.
好东西     
<正>【台湾泥鳅苗】◎出品:广东佛山市大健鱼苗出口基地◎特点:生长快,病害少,成鱼个体大,适合高密度养殖。【罗非安康】◎出品:惠州市澳华饲料有限公司◎用途:罗非鱼饲料,适用于投喂200克以上的罗非鱼。【五黄底毒清】◎出品:广州市三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用途:增氧、解毒、改底。  相似文献   

9.
3.虾微孢子虫病【症状】病虾肌肉松弛,呈乳白色、不透明;鳃、皮下、卵巢、心、肝胰脏、中肠等部位变白,并出现瘤状白色肿块,如侵害生殖腺,则在背部中线有不透明的白色区。常将患病的虾称为牛奶虾、棉花虾。【流行及危害】该病对幼体和成体均可造成感染。发病季节在6~9月,虾的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诊断】根据虾体发白的症状可作初步判断;病变组织制成压片,镜检时若见到孢子结构即可确诊。【防治方法】①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进行预防,对于混养池,发现病虾要彻底捞出并销毁,还要对同池混养的其它品种进行消毒处理;②用0.15~0.2克/千克体重…  相似文献   

10.
《科学养鱼》2002,(5):63-63
【试验时间】:2002年3月28日~4月1日【试验目的】:通过在不同温度的试验条件下,测试“绿色清塘剂”对鲫鱼的毒杀效果,比较其48~96小时平均死亡率的差异显著性。【试验地点】:汉宝集团研究中心毒性试验室【试验材料】:①试验对象:50~100克规格的鲫鱼种140尾(因为鲫鱼是对药物耐受性最强的品种,故选择鲫鱼为实验对象)。②试验器材:养鱼玻璃缸、增氧泵、温度计、刻度吸管、烧杯等。③“绿色清塘剂”样品。【试验安排】:①采用地下井水为试验用水。②试验玻璃缸体积0.7米×0.7米×0.8米(部分规格…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与渔业》2008,(12):32-32
【品种来源】自然捕捞白仔鳗经人工培育而成,目前养殖品种主要有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 【特征特性】鳗鱼体细长,除用鳃呼吸外,皮肤、鳔、口腔、肠管等部位也能进行呼吸,离水后能活较长时间。鳗鱼是一种广盐性鱼类,在海水中繁殖,淡水中生长。肉食眭,摄食量与水温关系密切,水温10℃以下停止摄食,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2℃以下会冻死。野生状态下生长较慢,一般2年才长到200克左右。人工饲养条件下,生长较快,一般1年可长到200克以上,2年400克以匕。  相似文献   

12.
孢虫散     
【主要成分】百部、绵马贯众、樟脑、苦参、食盐等。【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粉末;有刺激性气味,味苦、微涩、成、凉。【功能】杀虫,止血。【主治】鱼类孢子虫病及其它寄生虫引起的烂鳃、肠炎、赤皮、竖鳞、旋转等病。  相似文献   

13.
俞梓 《海洋与渔业》2009,(11):52-53
【材料】 带鱼、白萝卜 【调料】 少量黄酒、生抽、姜片、蒜、盐 【做法】 1、带鱼切段,加少量黄酒、姜片、盐先入味,白萝卜切片备用;  相似文献   

14.
开胃剁椒虾     
【材料】鲜虾、粉丝、香葱、姜。 【调料】豆豉、黄剁椒、鸡精、盐、糖、蚝油。 【做法】1、虾去虾芒、虾线,从中间竖着切成两半,只保留尾部相连;  相似文献   

15.
王玉堂 《中国水产》2016,(11):82-84
正(上接2016年第10期)三、国家标准渔药中的中草药(一)单方与饮片绵马贯众【兽药名称】通用名:绵马贯众汉语拼音:Mianmaguanzhong饮片【炮制】拣去杂质,喷淋清水,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灰屑,既得。【功能】清热解毒,止血,驱虫。【主治】鱼毛细线虫病,绦虫病,出血。【用法与用量】鱼,每1kg体重,3g~6g,拌饵投喂。槟榔【兽药名称】通用名:槟榔  相似文献   

16.
【学名】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us) 【别名】红尾子、红尾杆鳅、红尾鱼、钢鳅 【原产地】中国。分布于我国四川、重庆境内长江水系的干、支流,还有陕西南部和甘肃的白龙江以及云南江、南盘江水系。 【分类地位】隶属鲤形目(Cyprinformes)鳅科(Cobitidae)条鳅亚科(Nemacheilinae)副鳅属(Paracobitis Bleeker)。  相似文献   

17.
(接第6期)7.褐斑病(甲壳溃疡病)【病原】弧菌、假单胞菌等【病症】体表甲壳有黑褐色斑块,以后逐渐扩大,形成褐色的腐蚀区,溃疡中央区凹陷,边缘呈白色。【流行情况】主要发生在越冬期间,发病率极高。【防治】(1)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2g/m3或溴氯海因0.3g/m3;(2)每公斤饲料中添加鱼血散20g+虾菌宁30g,连续投喂7-10天。8.黑鳃病【病原】曲桡杆菌【病症】病虾鳃呈桔黄色或褐色,后逐渐变成黑色。【流行情况】主要发生在高温期,高密度、清池不彻底、水体富营养化的虾池易发病。【防治】(1)定期泼洒生…  相似文献   

18.
◎山青五黄散【兽药名称】通用名:山青五黄散汉语拼音:ShanqingWuhuangSan【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理气活血。主治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病与败血症。【用法与用量】拌饵投喂,每lkg体重,鱼,2.5g(按5%投饵量计,每lkg饲料用本品50.Og),连用5日。【不良反应】尚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中草药及其在防治水产动物疾病中的应用(连载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堂 《中国水产》2014,(10):57-61
<正>(上接2014年第9期)(二)成方制剂与单味制剂——大黄五倍子散——【兽药名称】通用名:大黄五倍子散汉语拼音:Dahuang Wubeizi San【主要成分】大黄、五倍子。【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收湿敛疮。主治细菌性肠炎、烂鳃、烂肢、疖疮与腐皮病。【用法与用量】拌饵投喂,每1kg体重,鱼、鳖,0.5g~1.0g(按5%投饵量计,每1kg饲料用本品10.0g~20.0g),连用5日~7日。【不良反应】尚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王玉堂 《中国水产》2016,(12):75-78
正(上接2016年第11期)三、国家标准渔药中的中草药(二)成方制剂与单味制剂清热散【兽药名称】通用名:清热散汉语拼音:Qingre San【主要成分】大青叶、板蓝根、石膏、大黄、玄明粉。【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泻火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