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翁鸣  李应春 《世界农业》2004,(11):23-26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农业资源紧缺的国家,其农业生产受到资源条件的限制。同时,日本又是一个典型的发达国家和消费大国,因此日本需要进口大量农产品弥补本国农业生产的不足,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2001—2003年,日本进口农产品总额分别高达491.76亿美元、481.36亿美元和508.59亿美元,是亚洲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也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国。了解和把握日本进口农产品市场结构,对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具有重要意义。一、日本进口农产品分类及其结构为了便于统计和分析,将日本进口农产品分成6个大类,即谷物产品、油子产品、园艺产品…  相似文献   

2.
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2013-2018年HS 2位贸易数据,分析中美两国农产品对日本出口现状,采用进口依赖系数分析日本对中国和美国农产品的依赖度,找出中国在日本市场上具有相对优势的农产品类别,调整出口结构以扩大对日本的出口份额.结果表明,日本进口水产品对中国的依赖系数高于美国,日本对中国园艺制品的依赖程度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2006年5月29日日本正式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的出台背景及主要内容。日本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也是日本农产品进口的第二大来源国,该制度的实施会对我国农产品生产、出口带来深远影响。笔者在对制度本身的成因、特点及影响进行全面描述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产蔬菜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跨出国门开始,短短的几年间,蔬菜出口量已达到432万吨(2003年),成为中国对外农产品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国蔬菜出口市场集中度高,仅出口日本的蔬菜就占蔬菜出口总量的20%以上,而浙江等蔬菜出口大省对日本市场的依存度更是高达75%。因此,日本蔬菜进口市场变化直接影响到中国蔬菜的生产和出口,对日本蔬菜进口市场进行分析,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近几年日本蔬菜进口量波动较大自2002年开始,日本蔬菜进口出现了较大波动,其主要变化为2002~2003年的进口量突然减少和2004年之后进口的急速…  相似文献   

5.
日前,日本农林水产省正式宣布,解除中国产稻草对日出口的检疫禁令。这是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促使哈密瓜、荔枝和稻草垫打破日本禁令进入该国市场之后的又一成果,使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取得了新突破。日本历来严格限制与水稻有关的农产品进口,其《植物防疫法》规定,禁止从朝鲜、韩国和中国台湾以外的所有国家或地区进口水稻植株、水稻草杆、未脱壳的稻子和稻壳。中国稻草资源非常丰富,但国内价值较低,而日本又有十分广阔的饲用稻草及包装用草绳的市场。为打破日本检疫禁令,开拓我稻草出口市场,检验检疫部门从1985年开始,积…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俄罗斯农产品进口及中国农产品对俄罗斯出口现状,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农产品对俄罗斯出口前景。结果表明,俄罗斯自2014年实施农产品"进口禁令"以来,其农产品进口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均出现了一定变化且仍具有较高集中度,主要进口农产品也具有较高或很高的进口市场集中度;近年来,中国对俄罗斯出口比重较高的农产品及在俄罗斯相应类别农产品进口额中所占比重较高的农产品均是中国具有出口竞争优势的农产品,部分类别农产品对俄罗斯出口存在较高贸易关联度和较强出口增长潜力,中国农产品对俄罗斯出口今后总体上仍有较为广阔的增长前景。  相似文献   

7.
日本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中日农产品贸易面临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挑战。本文对中国和TPP成员国农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相似性与竞争性进行分析,发现TPP可能降低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量,提高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的波动性,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较强的互补性使得短期内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受到有限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2006年5月29日,日本正式开始实施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肯定列表制度”。该制度将15种农药、兽药列入禁止使用范围,并对734种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设定了总计达53862个的残留限量标准。而没有设定限量标准的,将执行“一律标准”,即含量不得超过0.0lppm(即0.01mg/Kg)。一旦食品中残留物含量超过此标准,将被禁止进口或流通。日本作为中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该项制度的实施必将全面提高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的门槛,其中对蔬菜和水果等主要出口农产品的影响不言而喻。据日本海关统计表明,2004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蔬菜占到了全部进口蔬菜的80…  相似文献   

9.
闫国庆  高聪  闫晗  温淯淋 《农业展望》2023,(12):108-114
为探索中国进口中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扩大中国自中东欧国家农产品进口,本研究基于2012—2021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数据,运用修正的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从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和交叉效应3个方面对中国进口中东欧双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CMS模型为评估中国进口中东欧国家农产品市场份额的变化、揭示中东欧国家在中国进口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变化提供了一个研究框架。本研究深入探讨了中国进口中东欧国家商品和服务结构的调整,审视了从中东欧国家进口的产品和服务类型的演变。结果显示:增长效应是影响中东欧国家对中国出口农产品的首要因素,表明中国农产品需求扩张是中国进口中东欧农产品增长的重要推力;中国进口中东国家农产品结构效应在逐步降低,综合竞争力效应则在稳步上升;中东欧的出口结构稳定性较强,但交叉效应呈现负相关关系,克服交叉效应的阻碍作用是应对中东欧对中国出口份额减少的有效方法。最后,从拓展市场增长点、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多边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2国经济伙伴关系协定(IJEPA)每年允许出口1 000 t的免税香蕉,印尼香蕉最终将在日本销售。印尼驻日本大使Yusron表示,这是出于日本对农产品市场严密监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国对进口农产品的健康标准要求很高。"印尼香蕉首次进入日本市场的前提条件是日本对我们的香蕉产品高质量的认可,"Yusron表示。日本目前的水果消费量约为每年540万t,其中进口量为180万t。日本主要的进口水果是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