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奶牛生产中常见的疾病,主要有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炎、流产、胎衣不下等。这些疾病常造成奶牛的繁殖性能下降,使年产犊减少或产犊间隔时间延长,产奶量也随之降低,甚至被迫淘汰,严重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了解奶牛各种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原因非常重要。本文结合生产实  相似文献   

2.
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病机理与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殖障碍为奶牛临床的常见病,常造成繁殖性能下降,使年产犊减少或产犊间隔时间延长,奶牛的产奶量也因而随之骤减,甚至被迫淘汰,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搞清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病机理,并采取中西医结合进行综合治疗,可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奶牛繁殖障碍主要有卵巢功能失调、产后子宫复原不全、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流产、难产、子宫内翻及脱出等。1卵巢功能失调1.1发病机理根据中兽医的辨证分型理论,卵巢功能失调性不孕症主要有肾阳虚型和气滞血瘀型。肾阳虚型,病畜体型多消瘦,口色淡白,脉象细弱无力,被毛不顺,无光,小便…  相似文献   

3.
繁殖障碍为奶牛临床的常见病,常造成繁殖性能下降,使产犊间隔时间延长,奶牛的产奶量也因而随之骤减,甚至被迫淘汰,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奶牛繁殖障碍主要有卵巢功能失调、产后子宫复原不全、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等。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分娩后通常4~8 h即可排出胎衣,若超过12 h胎衣仍未完全排出即为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1],是奶牛产后的常发病和多发病,尤其是舍饲牛群较多发,如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常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蓄脓,造成配种时间延长、配种次数增加,延长产犊周期,牛群繁殖率下降,严重时可因子宫感染等繁殖障碍性疾病使大批价格昂贵的奶牛不得不提前淘汰,给奶牛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通常为10%~25%,个别牛场高达  相似文献   

5.
奶牛子宫内膜炎作为一种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多发于母牛产后阶段,发病率最高可达30%。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产犊间隔大大延长,其繁殖力、产奶量大幅下降,并且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患病奶牛时还会增加奶牛废弃率与淘汰率,致使养殖业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卵巢囊肿是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奶牛的繁殖性能。近年来,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奶牛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根据有关研究,我国每年因繁殖障碍而淘汰的奶牛数占总淘汰数60%~80%,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一例发生在本区的奶牛卵巢囊肿病的诊断与治疗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秦皇岛市抚宁区的某一牛场中,一头3岁高产的黑白花奶牛自2015年9月份产犊后,50多天开始发情,经过3次配种  相似文献   

7.
中药防治奶牛繁殖障碍系列制剂的实验验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奶牛繁殖障碍常造成繁殖下降,使年产犊减少或产犊间隔时间延长,奶牛的产奶量也因而随之骤减。目前国内外治疗繁殖障碍,一般均借助于外源性激素制剂或抗生素。但长期反复使用,一方面会引起机体生殖内分泌的紊乱,另一方面由于乳、肉、蛋的残留激素、抗生素也会危及人体...  相似文献   

8.
正在奶牛饲养过程中,经常遇到奶牛不能正常发情,甚至不能受孕等繁殖障碍性疾病。引起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原因很多,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与发病原因,发现导致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有有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和持久黄体等。1子宫内膜炎(1)病因。奶牛子宫内膜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及其他一些病原微生物感染。而且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有一定的区域性,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下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细  相似文献   

9.
子宫蓄脓是奶牛常见的繁殖疾病之一.也是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奶牛患有子宫蓄脓和积液后.严重影响了奶牛正常的繁殖机能,从而造成产犊周期和胎间距的延长,甚至造成终身不孕,失去奶牛的价值,给养牛业也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为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不及时治疗,急性就转化为慢性,导致长期不孕,是奶牛常见的不孕原因。此病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力和生产性能导致产犊期间产奶量减少、淘汰率增加,从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1病因1.1一是胎衣滞留,它是母牛发生子宫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胎衣不下时剥离不净、胎衣腐败及手术分离时造成子宫黏膜损伤、宫埠蒂受伤,均为外源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1.
<正>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繁殖障碍疾病,是引起奶牛不孕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奶牛子宫内膜炎使受精卵形成受阻或影响胚胎着床,导致流产,从而延长了产犊间隔,影响泌乳并降低产奶量,最终使奶牛淘汰率增加。由此可见,若不及时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对奶牛繁殖和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相当严重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奶牛繁殖障碍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奶牛繁殖障碍发生的原因 虽然造成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很多,但总的来说,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大类.先天性繁殖障碍包括幼稚病、生殖器官畸形、两性畸形、异性孪生母犊和遗传倾向.  相似文献   

13.
奶牛繁殖障碍是指母牛达到正常的性成熟和体成熟年龄时而未能正常妊娠和产犊的功能性障碍,统称为奶牛繁殖障碍。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遗传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子宫疾病、卵巢功能异常及繁殖技术操作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子宫内膜炎是繁殖奶牛的一种常发病,可影响奶牛的再孕、产奶、甚至危及生命,使产犊间期延长、淘汰率增加,从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0余年来,笔者通过不断临床实践,探讨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乃生 《兽医导刊》2014,(15):43-46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多发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约为20%~50%。奶牛不孕症的60%~90%是由于子宫内膜炎引起,是造成奶牛不孕淘汰的主要原因。子宫内膜炎是多种病原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具有个体性,即使饲养管理水平低下的牛场也不会完全发病,而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也很高。  相似文献   

16.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由于生产时或者产后感染病原微生物而导致子宫黏膜发炎的一种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根据病牛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可分成三种类型,即急性型、慢性型以及隐性型。奶牛患病后会影响受精卵的正常着床或者导致胚胎发生死亡,造成产犊间隔延长,使机体的生产性能和繁殖力明显降低。该病的特点是发病率高、病死率低,且往往呈慢性经过,容易被人们忽视,严重损害奶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为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属于奶牛产后常发病,会造成奶牛不孕。当前我国奶牛业已步入到崭新的阶段,但奶牛不孕症发病率也处于上升趋势,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为此,需要对奶牛子宫内膜炎引起高度的重视,准确诊断,采取可行的治疗方法,不断降低发病率,促进我国奶牛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乃生 《动物保健》2014,(11):43-46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多发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约为20%~50%。奶牛不孕症的60%~90%是由于子宫内膜炎引起,是造成奶牛不孕淘汰的主要原因。子宫内膜炎是多种病原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具有个体性,即使饲养管理水平低下的牛场也不会完全发病,而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也很高。  相似文献   

19.
<正>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容易患上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一般慢性发病,所以人们经常会忽略这种疾病,从而给奶牛养殖户带来巨大的利益损耗,是对奶牛养殖业影响较大的疾病之一。因此,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病理及中西医治疗用药的研究意义重大。1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危害及病因1.1子宫内膜炎的危害子宫内膜炎一般在母牛生产后发病,虽然不会导致死亡但发病的概率很大,对奶牛的繁殖和生产性能带来了较大的  相似文献   

20.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的繁殖疾病,奶牛患子宫内膜炎后,使产犊间期延长、产奶量减少、淘汰率增加、治疗费用增加和抗生素治疗期间牛奶废弃,严重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给奶牛业发展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该病也是导致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