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0 毫秒
1.
以雏菊种子为试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雏菊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相对盐害率及幼苗的根长、茎长与鲜重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对雏菊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各指标的影响不尽相同,2.9g/L以上的NaCl对雏菊种子发芽指数和幼苗的根长有极显著影响,5.8g/L以上的NaCl显著降低了雏菊种子的发芽势和幼苗的茎长生长指标,11.6g/L以上的NaCl则使其发芽率和幼苗的鲜重显著减少。种子受到较高浓度11.6g/L的NaCl胁迫危害较大,从而表现出较高的盐害率。表明雏菊种子能够耐受较低浓度的NaCl,一定浓度的NaCl对雏菊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0.15、0.25、0.50、1.00、1.50、2.00 mmol/L)处理0.9% NaCl胁迫的蕹菜种子,测量种子萌发指标以及幼苗生长指标,以期研究盐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SA对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9%NaCl胁迫对蕹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明显,但显著降低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明显抑制幼苗的芽、根以及侧根生长。0.15 mmol/L SA能缓解NaCl盐胁迫作用,对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伤害,提高其抗盐能力;而在0.25~2.00 mmol/L SA浓度范围内,随SA浓度的增加,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抑制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3.
Spd诱导NaCl胁迫下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耐盐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10、0.25、0.50 mmol/L Spd和蒸馏水浸种,研究不同浓度Spd浸种处理对100mmol/L NaCl胁迫下"白果强丰"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叶片抗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mol/L NaCl胁迫下,在低浓度范围,随着Spd浸种浓度的升高,番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增高,较低浓度Spd浸种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番茄幼苗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增加幼苗生物量,其中0.25 mmol/L处理效果最佳.而较高浓度Spd浸种处理进一步抑制了NaCl胁迫下番茄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受抑制.  相似文献   

4.
以圆叶牵牛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HCO3(0、2.5、5.0、7.5、10.0、12.5、15.0、20.0mmol/L)胁迫处理对圆叶牵牛种子萌发以及胁迫解除后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圆叶牵牛种子在蒸馏水中萌发最好,不同浓度NaHCO3对种子的萌发均具有抑制作用。低浓度(2.5~15.0mmol/L)范围内,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均随溶液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高浓度(20.0mmol/L)下,种子发芽率为0%;解除胁迫后,2.5、5.0、7.5mmol/L NaHCO3胁迫处理的种子萌发恢复率分别为7.9%、13.45%和16.9%,说明碱胁迫解除后圆叶牵牛种子的萌发可以部分恢复,萌发恢复率随着原碱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10.0~20.0mmol/L NaHCO3胁迫处理则永久地丧失萌发能力,萌发恢复率为0%。  相似文献   

5.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中国石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石竹种子为试验材料,在150 mmol/L NaCl胁迫处理下,试验不同浓度的外源水杨酸(SA)对中国石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1.5 mmol/L的水杨酸预处理的中国石竹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同时,1.5 mmol/L处理的中国石竹幼苗具有较长的胚芽、胚根长度和较高的干重。说明一定浓度的外源SA,可有效促进盐胁迫下中国石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6.
谭勇  刘雨婷  汝梅  谢凤凤  纪薇  韩凯 《北方园艺》2019,(11):112-116
以中药材知母种子为试材,采用聚乙二醇(PEG)干旱胁迫和混合盐胁迫的方法,研究知母种子在胁迫条件下的发芽势、发芽率以及胚根与胚芽长等生长性状指标,以期为知母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和NaCl与NaHCO3(1∶1)混合溶液浓度的增加,知母种子萌发均受到抑制,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胚芽与胚根长度与直径都与之呈显著的负相关。PEG不同浓度梯度胁迫下,知母种子发芽势由16%降至4%,发芽率由80%降至52%,且知母种子萌发的致死浓度为15%;NaCl与NaHCO3(1∶1)混合溶液胁迫下,知母种子发芽势由16%降至6%,发芽率由80%降至14%,且知母种子萌发的致死浓度为1.20%。知母种子有一定的耐干旱及耐盐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7.
牛通 《北方园艺》2012,(15):86-88
采用浓度为0%、0.2%、0.4%、0.6%、0.8%、1.0%的NaCl、Na2CO3、NaHCO3单盐胁迫凤仙花种子,通过对种子萌发特性的观察,研究不同盐分对其危害程度。结果表明:3种盐胁迫对凤仙花种子的萌发时滞、发芽率、发芽势、生长速度的影响差异明显。相同浓度下,Na2CO3胁迫时发芽率和生长速度受到显著抑制,NaCl胁迫时,发芽和生长受到的影响较小;NaHCO3胁迫时受到的抑制介于中间。综合分析,3种盐对凤仙花种子萌发影响的强弱顺序为:Na2CO3NaHCO3NaCl。  相似文献   

8.
以凤仙花成熟种子为试材,研究比较了水杨酸(SA)处理对盐胁迫下凤仙花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萌发指标,胚根长、下胚轴长及幼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与丙二醛(MDA)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SA处理后种子萌发指标和幼苗生理指标均有不同变化.其中SA浓度为50 mg/L时,萌发指标均达到最大值;幼苗MDA含量为最小值.50 mg/L的SA能够有效的缓解盐胁迫对凤仙花种子及幼苗产生的伤害,提高种子及幼苗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9.
以黑豆种子为试材,采用单盐胁迫的方法,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活力指数、复萌率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通过研究不同浓度NaCl和NaHCO3溶液胁迫对黑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黑豆的耐盐碱能力。结果表明:黑豆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鲜重和胚根长随NaCl和NaHCO3溶液胁迫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苗鲜重和胚根长随着溶液胁迫的增长而下降,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对盐害率随溶液胁迫的增加呈现正相关关系;NaCl胁迫下黑豆种子萌发的耐盐浓度为18.253‰,半数抑制浓度为20.264‰,极限浓度为22.274‰;NaHCO3胁迫下黑豆萌发的耐盐浓度为18.316‰,半数抑制浓度为21.270‰,极限浓度为24.224‰;蒸馏水复萌试验表明,经NaCl胁迫后黑豆种子的复萌率均达到80%以上,黑豆种子经NaHCO3胁迫后复萌率均为0%;综上黑豆具有一定的抗耐盐碱能力。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为探索缓解樱桃萝卜盐胁迫效应的化学调控措施,研究了NaCl(0、50、100、150 mmol/L)胁迫对樱桃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赤霉素(0、10、20、30、40 mg/L)对100 mmol/L NaCl胁迫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抑制了樱桃萝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且NaCl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在100 mmol/L NaCl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株高、单株鲜质量、根长、根表面积、根投影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根分枝数、根系活力、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降低4.33百分点、5.33百分点、30.05%、26.01%、20.88%、19.52%、50.08%、70.27%、70.83%、100.00%、23.08%、15.69%、22.73%、10.67%、12.86%、23.81%,过氧化氢 酶(CAT)活性较对照显著提高13.51%。在100 mmol/L NaCl胁迫下,采用30 mg/L赤霉素进行调控处理,樱桃萝卜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根表面积、根投影面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根分枝数、株高、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4.78百分点、12.96百分点、23.09%、42.03%、108.44%、135.29%、140.00%、79.17%、15.45%、114.29%、15.38%、41.67%、70.00%,CAT活性则较对照显著下降33.33%,根系生长发育得到显著改善,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但是当赤霉素浓度为40 mg/L时,效果开始减弱。说明低浓度赤霉素可以缓解盐胁迫对樱桃萝卜造成的抑制作用,但是浓度过高可能会造成新的胁迫,30 mg/L赤霉素是缓解樱桃萝卜盐胁迫的合适浓度。  相似文献   

11.
以紫薇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紫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NaCl对紫薇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种子的发芽率与盐浓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低浓度NaCl(≤0.8%)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NaCl(≥0.8%)抑制种子萌发;无论盐浓度高低,都对紫薇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种子萌发对盐胁迫的适宜值、临界值、极限值分别为1.50%、2.26%、3.02%。  相似文献   

12.
ALA对盐胁迫下西瓜种子萌发的促进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盐渍胁迫往往抑制植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如何促进盐胁迫下种子萌发是盐渍土地区作物栽培的重要技术环节。以西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发现在125mmol/LNaCl处理下添加15~30mg/L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可以明显缓解盐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并提高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脂氧合酶(LOX)活性。此外,利用POD活性抑制抗坏血酸(AsA)处理,则可完全抑制ALA对种子发芽的促进效应。以上结果表明,外源ALA能够促进盐胁迫下西瓜种子萌发,并且可能与ALA诱导抗氧化酶,特别是POD活性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以5个羊角椒品种为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的NaCl溶液对其进行处理,以去离子水处理为对照,研究NaCl胁迫对羊角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参试品种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苗高、根长、干重均存在随着盐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耐盐性强弱顺序为:"红玫瑰""天大长香""金塔一号""长香一号""红角儿"。  相似文献   

14.
盐胁迫对莴苣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50、100、150、200 mmol·L-1)NaCl胁迫对莴苣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mol·L-1NaCl胁迫下,华艺奶油莴苣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比对照略有增加,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0 mmol·L-1 NaCl胁迫下种子萌发完全受到抑制.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根和芽的长度和鲜重NaCl胁迫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根的下降幅度比胚芽大,说明盐胁迫对根的抑制作用大于芽.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盐碱胁迫和干旱胁迫对紫苏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抗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培养皿滤纸培养法通过不同配比的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对紫苏种子进行盐碱胁迫模拟,不同浓度聚乙二醇和甘露醇进行干旱胁迫模拟,结果表明:紫苏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随盐胁迫和干旱胁迫程度增加而降低;3种盐...  相似文献   

16.
以花椰菜银农70天自交系种子为材料,研究了7个NaCl胁迫浓度(0、34、68、102、136、170、204 mmol?L-1)对种子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及幼苗光合色素的变化特点。结果发现:① 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叶绿素a/b(Chla/Chlb)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Chl)值呈线性降低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线性增加趋势。② 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幼苗干鲜质量以及Chla、Chlb、Chl和Car含量随NaCl胁迫浓度增加呈“钟形”抛物线变化规律,在68~136 mmol?L-1 NaCl胁迫下出现最大值|相对盐害率变化相反,呈“倒钟形”变化特点,在34 mmol?L-1 NaCl胁迫下出现最小值。③ 种子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NaCl胁迫浓度增加呈多项式变化规律,即在中度NaCl胁迫(136 mmol?L-1)下活性升高,而重度NaCl胁迫(204 mmol?L-1)下降低。综合分析表明,种子相对盐害率、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及幼苗Chla、Chlb、Chl和Car含量不仅能较好地指示NaCl胁迫对花椰菜种子活力及相关生理生化的伤害程度,并且可反映其受NaCl胁迫伤害的强度水平,但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Chla/Chlb和Car/Chl值则无法指示|102~136 mmol?L-1 NaCl胁迫浓度是花椰菜种子活力及相关生理生化代谢受到伤害的盐胁迫阈值。  相似文献   

17.
以航天诱变凤仙花为试材,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NaCl模拟盐胁迫,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对2种凤仙花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了解诱变后凤仙花与普通凤仙花抗性生理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的普通凤仙花种子萌发率和出苗整齐度表现为低浓度(0.1%)不受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急剧下降,当NaCl浓度达到0.4%时,虽然种子能够萌发,但是胚根长出后,不能继续生长和进行根系分蘖,根尖部位褐变坏死。诱变凤仙花对水分亏缺极为敏感,保护酶系统迅速做出响应,使植株免受逆境伤害。诱变凤仙花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盐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变化,说明诱变凤仙花对低盐浓度具有一定的耐受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对植株生理产生抑制作用,且随着胁迫时间的推移,盐胁迫产生的毒害也逐渐显现。诱变凤仙花在盐胁迫状态下,根系分蘖和根系长度显著降低,SOD、CAT活性显著增高,通过减少生长量,提高酶活性以保护有机体减少受到逆境的伤害,从长远来看,该种保护酶系统和自由基清除机制优于普通凤仙花对逆境的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