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蒋吉芳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0):105-106,113
枞阳县区划调整后,利用新的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标准,对"三调"后的全县耕地质量进行了等级评价.该介绍了枞阳县耕地质量等级面积与空间分布,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耕地质量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根据白银区耕地质量等级的评价结果,分析白银区耕地存在的问题并为白银区耕地质量保护和质量等级提升提出建议对策。[方法]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层次分析、模糊数学和综合指数等方法,利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白银区耕地质量等级信息系统数据评价库,对白银区耕地质量等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白银区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6.99等。四等地到十等地面积占比分别为8.75%、5.95%、5.27%、49.68%、17.96%、12.38%、0.00%。白银区耕地受地貌、地形和水文地质条件影响等级高低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分布规律。全区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平均为17.10 g·kg-1、28.62 mg·kg-1、225.87 mg·kg-1。[结论]该评价较准确的反映了白银区耕地质量等级现状,基于耕地质量问题进行了合理分析,对耕地质量的监测和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卫贞  贾正雷  景美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311-10312,10315
以广东省阳山县作为研究区,结合实地调研,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图斑为评价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指标因子权重,基于ArcGIS软件平台对数据进行采集与处理,对研究区的耕地质量状况进行评价,获得评价结果,得出阳山县耕地质量状况等级图。  相似文献   

4.
采集北碚区2014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图和DEM数据,运用GIS技术,从坡度和高程角度,引入分布指数、洛伦兹曲线以及基尼系数,研究北碚区土地利用的地形分异规律。结果发现,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特征与高程、坡度联系紧密。林地和未利用地的优势位主要分布在较高地形等级区间,建设用地、耕地、园地等受人为干扰较大的地类优势则随地形等级的减少逐渐显现。坡度对各地类空间分布影响显著,高程在300~400 m、坡度在6~15°之间的区域是城市扩展和耕地保护的主要空间。耕地和园地在地形上的分布相差不大,建设用地、林地以及其他农用地则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从优势度来看,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呈现明显的层级性,地形优势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水域层、城镇层、耕地层、园地层、林地层。基于该地形分异规律,将研究区划分为核心水体区、城镇发展区、现代农业发展区、生态农业发展区和生态屏障区等5个功能区,并提出各区土地利用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利用耕地资源,提升农业产业效益,加速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山西省榆社县为例,研究耕地资源禀赋,优化农业产业空间的使用效率与布局秩序。明确耕地资源禀赋状况,包括旱地、水浇地耕地资源、乡镇耕地资源以及地形部位耕地资源现状;利用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划分"四等地、五等地-六等地、七等地-八等地、九等地-十等地"4个组合耕地质量等级,研究耕地质量总体、旱地与水浇地耕地质量、各乡镇耕地质量及地形部位耕地质量空间分布;根据耕地质量分布规划"优先划入-优质集群"、"整治调控-特色改良"以及"缩减退出-生态恢复"三大农业产业空间优化布局区域。耕地资源禀赋影响农业产业发展,耕地质量反映耕地生产能力的高低,依据耕地质量划分农业产业布局,能够提高耕地利用率,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莎车县地形对耕地地力质量的影响及改良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发育与地形密切相关,而在土壤发育过程中不同的地形就会对耕地有效土层厚度、灌溉条件和植被产生一系列的重要影响,根据莎车县的地形与土壤形成的关系将莎车县地形概括为5种类型,分别为冲积洪积扇上、中、下部,沙漠边缘,山前洪积平原;依据专家评定出对莎车县耕地地力影响比较大的12个因素和耕地地力评价系统,以不同地形部位的尺度对莎车县耕地地力质量等级划分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明确制约因素,提出更有效的改良利用措施,为提升莎车县耕地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昆明市耕地质量数量、空间分布情况。[方法]以2018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价项目监测数据及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历年来进行耕地质量监测的数据为基础,利用GIS技术,依据《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和《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昆明市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价。[结果]2018年昆明市耕地质量等级以中等地和高等地为主,占比分别为46.38%和42.67%,2018年平均等级为4.04,从空间分布来看,中高等级耕地主要分布在昆明中部、东部和北部,低等级耕地主要分布在昆明北部。[结论]全市耕地质量平均等级提高,对比2017年昆明市耕地质量平均等级(4.15),提升了0.11个等级。  相似文献   

8.
近30年江西省耕地肥力质量时空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85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收集的大量土壤样品为基础,基于GIS技术,选取江西省1985、2012年2期耕地肥力质量评价相关数据,以50 m×50 m栅格为评价基础单元,以综合指数法为评价方法评价江西省2个时期耕地肥力综合质量,分析了从1985年至2012年江西省耕地肥力综合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5年耕地肥力质量等级占主要比例的为Ⅳ等地,2012年耕地肥力质量等级占主要比例的为Ⅱ等地;2期耕地质量等级分布规律相似,耕地质量等级都是从中部平原地区到赣南山区逐步降低;从1985年至2012年江西省土壤养分含量普遍提升,使得江西省耕地肥力质量等级普遍提高,较大面积的Ⅲ、Ⅵ等耕地转换为Ⅰ、Ⅱ等耕地,特别是中部地区耕地肥力质量等级提高程度明显。  相似文献   

9.
耕地地力是构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条件。以辽宁省耕地(二调国土数据)为基数,以耕地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叠加形成的图斑为评价单元,从立地条件、耕层理化性状、土壤管理、障碍因素和土壤剖面性状等方面综合评价耕地地力,并在此基础上,对全省耕地地力等级进行了划分,提出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田土壤质量评价是耕地地力升降实行奖惩使用的前提。由于当前耕地土壤质量评价是以地块、地片为基础进行的。为适应这一需要,我们在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基础上,以太谷县为试点,将土壤普查土壤分类中之土种以下通过因素重迭法续分为土种—变种—土片三级基层分类;同时以1/万地形图作底图,用航片与地形图上对应明显地物点分别建立相应菱形锁,用相似透视网格法按成图比例尺转绘成(1/5000、1/2500或1/万)地形地块(片)及土壤质量等级图、作为农田地力升降奖惩的图幅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天祝县耕地地力等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耕地地力调查数据为基础,在GIS的支持下,采用土壤分布图、农用地地块图、灌溉分区图、地貌类型分区图、行政区划图叠置的方法划分评价单元,系统聚类与Delphi法相结合筛选参评因素,以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其权重,模糊评判法确定耕地地力等级等方法,将县域耕地地力划分为5个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耕地的属性特征提出了合理利用和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土丘陵山区地形复杂,耕地细碎,采样点密度不足,因此研究适宜该区域的空间插值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偏关县为研究区,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数据生成地形因子,依据地形因子将研究区划分为不同地形单元,利用Kriging插值法对各地形单元进行分层插值,通过叠加不同地形单元的插值结果,得到全区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分布,并利用均方根误差和决定系数评价空间插值方法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采用划分地形单元分层克里金(Kriging)插值法得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为0.3753,明显高于全局插值法;均方根误差精度高于全局插值法,预测值无偏性好.因此,基于地形单元的空间插值方法可以更精确有效地获取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为复杂山区低密度采样下的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是摸清耕地质量“家底”,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措施,也是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筑牢农业产业扶贫的重要基石,更是第三次国土调查的重要工作部分。通过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掌握境内耕地质量等级现状,明确中低产田分布状态,对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2021年陇南市武都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点为基础,每个监测点从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剖面构型、土壤养分、田间管理等层面搜集获取16个评价指标数据,使用空间插值、以点代面的方法给武都区耕地单元赋值。首先,针对数值型指标建立隶属函数,计算每个评价单元上指标的隶属度;其次,针对概念性指标采用特尔斐法直接给出隶属度,再采用层次分析模型计算出每个评价指标对耕地质量等级的组合权重;最后,计算每个评价单元的耕地质量综合指数,并根据耕地质量综合指数大小,划分出耕地质量等级。结果显示:按照国家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标准,将武都区耕地划分为二至九等地。武都区参与评价的耕地面积为77 220.87 hm2,其中二等地面积11.56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0...  相似文献   

14.
基于空间技术北京市地貌类型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貌类型区划图是区域土地利用及农业规划中重要的基础数据,而北京市现有的地貌类型区划数据存在比例尺过小、与北京市当前的土地利用图不一致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收集总结研究区已有地貌区划方案的基础上,确定了北京市地貌划分的类型及划分标准。首先以研究区高精度DEM为主要数据源,同时参考研究区的地质图,利用相应的空间分析技术初步确定地貌类型区划界线。然后,利用SPOT5遥感影像和DEM生成的三维景观对地貌类型区划进行了验证和局部调整,并通过外业实地调查进行核实。最后,生成与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在比例尺、参考坐标系等方面一致的地貌类型区划数据,为北京市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质量开展等级调查评价。杨凌示范区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耕地质量监测调查与评价工作,合理布设监测点,将监测调查和检测数据结果作为基础,在完成杨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的同时建立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数据库。文章分享了杨凌区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主要做法,在总结分析基础上,对提升耕地质量提出开展土壤培肥、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等相关建议,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6.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的热带区域,其适宜的耕地资源有限,针对该热带区域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常规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尝试构建针对热带区域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选取西双版纳勐海县作为研究对象,就区域内地形起伏变化大、耕地形状不规整和其他热带区域的自然特征,充分考虑光温生产潜力和耕地规整度等因素,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取得到耕地质量评价单元,并将耕地质量的影响因子空间关联到评价单元;然后以德尔菲(Delphi)法确定选定因素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每个评价单元的综合分值,测算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得出:1~6级耕地分别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0.17%、5.45%、30.95%、45.01%、17.99%、0.43%。该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对西双版纳热区耕地资源评价的一次有益尝试,对于该区域土地资源的调查、管理和规划等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按照华南区滇南农林区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指标,对盈江耕地质量等级进行综合评价,针对年度耕地质量等级变化,耕层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钾养分变化情况及土壤性状进行了评价分析。耕地作为人类生存和生活最基本的条件和资源,同时也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耕地质量保护变得愈发重要。以盈江县耕地为研究对象,根据农业部《耕地质量调查与监测评价办法》(2016年第2号)和《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2016)的要求,开展了2018年度74个调查点位的等级综合评价工作,分析了盈江县年度耕地质量等级总体状况、县域耕地空间等级变幅、耕地养分变化情况及土壤性状。根据所得结果分析不同耕地类型的特点,强化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成果应用,探讨不同区域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技术措施,为指导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铁岭县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区为评价区域,依据《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对国家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实施后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开展等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铁岭县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实施前后,耕地质量等级呈现由中低等级耕地集中分布向中高等级耕地集中分布变化的趋势,实施前项目区耕地质量综合等级为5.65等,实施后项目区耕地质量综合等级为4.84等,项目的实施使得项目区耕地质量综合等级提升0.81等,表明铁岭县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实施成效明显,这为辽宁省其他县区深入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江西省耕地土壤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GIS为技术工具,借助其空间分析能力,以多图叠加产生的图斑为评价单元,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磷含量、土壤全钾含量、土壤质地、耕层厚度、平均年降雨量、平均年有效积温、灾害性气候、有效排灌率、平均年日照时数等为评价因子,对江西省的耕地质量进行等级评价,将全省耕地划分为6个质量等级。  相似文献   

20.
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专门用于县域内耕地地力等级评价的软件。该软件基于GIS平台开发,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和层次分析原理,由《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壤图》叠加求交生成评价单元,选取县域内影响耕地质量的重要因子,建立层次模型,由专家根据特尔斐法给出各因子隶属度值,从而由该软件完成区域内耕地地力评价,并生成评价结果。武都区共生成评价单元5590个,选取海拔、坡度、地貌类型、剖面构型、有效土层厚度、质地构型、有效磷和有机质8个指标,有7名专家通过特尔斐法确定各指标对武都区耕地地力等级影响程度大小的权重和各指标的隶属度,然后由县域耕地资源管理系统根据权重值和隶属度值计算每个评价单元的耕地地力综合指数(IFI)值,由IFI值的大小,将武都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为一等地、二等地、三等地、四等地、五等地共五个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