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作为纪念《中国农垦》创刊60周年的最好礼物,增刊《农垦人》出版了。封面题字笔力遒劲,封面人物气势雄壮,一看就是人们心目中最美的农垦人。当我打开这本书时,好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我,诱导我一页一页地看下去。才读"序"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感谢农垦     
程龙 《中国农垦》2007,(4):83-83
一首《感恩的心》,经常萦绕在耳畔,道出了我的心声。农垦给了我一切,我由衷地感谢农垦!我是农垦人的后代我是第二代农垦人。我的爸爸、妈妈是湖南省汉寿县新兴乡军牛村人。1956年春,父母响应湖南省人民政府的号召,来到西洞庭湖民主阳城垸,垦荒创建国营西洞庭农场。弹指一挥间,50年过去了,当  相似文献   

3.
赵国舂 《中国农垦》2012,(12):73-77
在北大荒新闻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962年,一直关心《农垦报》的王震将军,在给《农垦报》驻场记者张惟的信中,鼓励他多给《农垦报》写稿,反映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的生动的劳动业绩。  相似文献   

4.
阚知 《中国农垦》2006,(6):77-77
1987年,我的一篇文章在《中国农垦》举办的“农场一日”征文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当时就象注射了一针兴奋剂,好久没有平静下来。从此,我把业余时间全迷在了文学创作上。1988年,《中国农垦》又举办“小小说”征文,我的作品再次获奖。有这两个证书的支撑,我决定向更高层次冲刺。  相似文献   

5.
正在静寂的夜晚,忙碌了一天的我坐在桌前,又想起多年来和《中国农垦》结下的缘。1984年刚工作那会,为完成宣传报道任务,领导特地把几本《中国农垦》杂志交给我,让我以她为师,试着给场广播站投稿。  相似文献   

6.
宁荣华 《中国农垦》2004,(12):46-46
云南省景洪农场十分场政工部宣传干事宁云刚,10年坚持收藏《中国农垦》杂志,一期不漏,令人十分敬佩。 10年前,宁云刚由割胶队到分场机关担任宣传干事。1995年4月初的一天,他到农场宣传科送稿,发现了办公桌上摆着一本当年第三期《中国农垦》,他好奇地翻阅。从垦区新貌图片新闻,封底5幅摄影  相似文献   

7.
邮票传情     
正曾经送给妻子无数个礼物,大到钻戒电脑,小到围脖手套。妻子说,她最爱的是我送她的那套珍贵邮票。那是2008年3月19日,我意外地收到了中国农垦编辑部寄来的获奖证书和一套精美的生肖邮票。原来,我参加了编辑部举办的"我与中国农垦"征文活动,没想到我撰写的《情系胶园》获了优秀奖。  相似文献   

8.
卞标 《中国农垦》2013,(9):74-74
手捧留有墨香的《中国农垦》今年第8期杂志,蓦然发现,62岁的她出刊整整500期了。多年来,她始终和我保持零距离,已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9.
2011年11月9日,纪念《中国农垦》创刊6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中国农垦》60年的办刊成绩和经验,并对进一步办好刊物提出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农垦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垦》2011,(7):3-3
伴随着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与壮大,《中国农垦》杂志走过了60年的光辉岁月。 《中国农垦》杂志的前身是《机械化农业》,1951年10月创刊,1957年7月更为现名,朱德同志题写刊名。2005年1月,《中国农垦》杂志与(《中国农垦经济》杂志全面整合,新《中国农垦》面世,成为指导农垦工作的工具,展示农垦形象的窗口,沟通农垦内外信息的桥梁,探讨农垦发展理论的阵地,弘扬农垦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获悉文章华老师创作的23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农垦春秋》,即将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真让我欣喜万分。我是农垦二代,长期从事宣传工作,坚持宣传农垦精神,积极主张创建湖南农垦博物馆。2012年初夏,该主张终于得到中共益阳市委大力支持,区委成立了大通湖区研究挖掘整理农垦文化领导小组,下设农垦文化办公室,申报筹建农垦公园与湖南农垦博物馆。农垦文化工作轰轰烈烈搞起来了,老农垦奔走相告,一片赞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垦》2011,(6):2-2
伴随着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与壮大,《中国农垦》杂志走过了60年的光辉岁月。《中国农垦》杂志的前身是《机械化农业》,1951年10月创刊,1957年7月更为现名,朱德同志题写刊名。  相似文献   

13.
湄潭茶场是贵州省成立最早的农垦企业,其前身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茶叶科研机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于1939年9月成立.茶场开启了中国现代茶叶科技的先河,在中国茶叶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编纂《中国农垦农场志·贵州省湄潭茶场》,是对中国现代茶叶科技史、茶工业史、农垦茶叶发展和农垦文化的一次抢救性、系统性发掘,是树立一座布...  相似文献   

14.
王欣 《中国农垦》2004,(6):34-36
捧读《一代农垦人》书稿,我的心灵便一次次被洗礼、被净化。这本书共记述52位老一代农垦领导者的生活。我在感受着老一辈农垦人的无私品格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他们所塑造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极其宝贵。这种精神,不仅在过去的困难时期需要,就是日子好起来的今天,也同样需要,它是我们农垦的立业之本,生存之根。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校正人生的坐标。  相似文献   

15.
一字之师     
尊敬的编辑老师:2011年10月28日中午,我收到了邮递员投递的《中国农垦》增刊《农垦人》,我迫不及待地寻找自己的文章。这篇文章,不知自己读了多少遍,而这一次心中带着喜悦。夜晚,我又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增刊中的许多文章……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农垦第三代人,我高中毕业后进入丰收公司调丰糖厂工作。第一次见到《中国农垦》杂志是在某次厂职代会上。那天会议间隙,有位代表在看一本《中国农垦》,趁他接打电话的工夫,我随手拿过来翻看,其中一幅图片深深震撼了我——一位老爷爷赶着牛车,车上还坐着背着书包的孙子。一股温馨在心中漫开,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搏击于市场的企业越来越体会到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力量,企业文化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备受企业家的重视和企业界的关注。我们和《中国农垦》杂志一起开辟“农垦文化纵横谈·征文”活动.旨在和全国农垦的同事们一起探索农垦文化,推进农垦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垦》2014,(9):79-79
<正>指导农垦工作的工具展示农垦形象的窗口沟通农垦内外信息的桥梁探讨农垦发展理论的阵地弘扬农垦文化的载体《中国农垦》杂志1951年10月创刊,至今已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目前,《中国农垦》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和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主办。办刊内容:宣传贯彻党中央和农业部党组关于"三农"工作、农垦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农垦改革发展和民生改善工作大局,科学划分  相似文献   

19.
正一收到新出刊的《中国农垦》,场长吴连泉翻阅之后都会标出重点,将其送给主抓农业的市长看——这成了他的习惯。目的是想让市长了解农垦政策,更想让市长看看报道俺场的新闻。说起来有一段佳话,5年前那个一本《中国农垦》和4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的故事,至今让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20.
武一匡是黑龙江农垦双鸭山农场的一名离休干部,他人生中最难忘的事是三遇王震将军。1960年3月的一天,在《农垦报》(现《北大荒日报》的前身)任记者的武一匡搭车去宝泉岭农场采访。在一处狭窄的路段,一辆吉普车陷在泥雪中,武一匡所乘的车辆被迫停了下来。他下车前去查看情况,却被一位穿旧军装的人震惊到--这不是王震将军嘛!武一匡连忙走过去给王震将军敬了一个军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