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隰县是苹果的优生区,其气候条件特别适宜红富士苹果的生长。但隰县干旱缺水,土壤瘠薄,要生产优质红富士苹果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招远市蚕庄镇有机苹果生产基地,位于胶东半岛丘陵山区渤海湾苹果优势区内.1994年起,灵山集团从荷兰引进M9自根砧脱毒红富士和嘎拉苹果苗木,每667 m^2栽植67株,高标准建园67 hm^2,其中43 hm^2脱毒红富士苹果、10 hm^2嘎拉苹果、14 hm^2丰水梨.2002年6月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脱毒红富士苹果、嘎拉苹果、丰水梨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3年9月经专家论证和中国农大检测,基地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产品质量达到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要求,2004年2月,脱毒红富士苹果、嘎拉苹果通过中国有机农产品认证机构的质量认证.  相似文献   

3.
丘陵山区有机苹果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招远市蚕庄镇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处于胶东半岛丘陵山区,位于渤海湾苹果优势区内.1994年起,灵山集团从荷兰直接引进M9自根砧脱毒红富士苹果、嘎拉苹果苗木,按照每667 m^2栽植67株高标准建园66.67 hm^2,其中脱毒红富士苹果43.33 hm^2、嘎拉苹果10 hm^2.在统一产业思路、管理标准、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对基地的土壤、水源、空气等环境条件及生产条件进行了有机改造,并注册“灵峰”牌商标.2002年6月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脱毒红富士苹果、嘎拉苹果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3年9月,经专家论证和中国农业大学检测,基地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产品质量达到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要求.2004年2月,脱毒红富士苹果、嘎拉苹果通过中国有机农产品认证机构的质量认证.现将几年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迅速将红富士苹果质量提到一个新的档次 ,促进精品苹果生产 ,开拓市场 ,增加出口 ,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近几年来以生产出口创汇红富士苹果为目标的生产管理经验 ,提出优质红富士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供生产中参考。1 技术指标 (盛果期树 )1 1 产量  6 6 7m2 产量 2 0 0 0~ 2 5 0 0kg ,等级果85 %~ 90 % ,一等果 70 %以上。1.2 果实质量 平均单果重 2 2 0 g以上 ,果实横径7.5cm以上 ,果形端正 ,果形指数 0 .85以上 ,果个均匀一致 ,果面平均着色面积大于 80 % ,色泽鲜艳 ,果面光洁、无病伤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4 %…  相似文献   

5.
苹果粗皮病在我县苹果产区各果园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以红富士苹果受害为重,尤以短枝红富士苹果枝干易罹粗皮病,患株坐果率降低,果面粗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仅7.5%,严重者树势极度衰弱,甚至死树,已成为短枝红富士苹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生产中仅停留在刮治水平上,刮后主枝、主干病疤累累,对生长结果影响很大,2003年以来我们对该病进行了观察防治试验示范,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防治途径,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红富士苹果无公害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的定义,无公害苹果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过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苹果.近几年,我们组织实施了"青岛市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项目,共建立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1 963 hm2,其中无公害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876 hm2,每年生产无公害红富士苹果2 500万 kg,新增经济效益1 500多万元,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提高红富士苹果产量的主要措施王田利(甘肃省灵台县林业局744400)红富士苹果是近年苹果生产中发展最快,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但在生产中产量较低,为了解决红富士苹果低产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综合试验,根据生产经验,总结出提高红富士苹果产量的主要措施如下:1...  相似文献   

8.
红富士苹果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富士苹果以个大、肉脆、含糖量高、耐贮运在苹果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已成为苹果产区主栽品种。但长期以来存在着产量低、有农药残留、优质果少,卖果难的问题,限制了苹果生产的发展。生产高档、优  相似文献   

9.
近2~3年来,套袋红富士苹果果锈对果实的商品率影响很大,引起广大果农的高度重视。红富士苹果本身是不易感果锈的,但近年来我省渭北高塬红富士苹果生产中,尤其是在一些套袋栽培的果园里,果锈发生的比例逐年上升。笔者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相关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红富士苹果以其固有的内在品质和美丽的外观.在国内外市场倍受消费者青睐。在世界苹果贸易中,红富士苹果贸易占苹果总贸易的60%以上,而且国际市场价格非常稳定,因此只要我们树立精品意识。搞好红富士苹果标准化生产,使其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1.
杨俊焕 《河北果树》2010,(2):10-10,13
<正>套袋是生产优质高档苹果的重要措施,然而一些潜在病虫害随着套袋而加重发生,导致套袋红富士苹果成果率普遍较低,2005年以来,我县红富士苹果套  相似文献   

12.
<正>红富士苹果以其固有的内在品质和美丽外观,在国内外市场倍受青睐。在世界苹果贸易中,红富士苹果贸易量占苹果总贸易量的60%以上,而且国际市场价格非常稳定。这一品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培育出替代品种,因此红富士苹果只要进行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前,红富士苹果套袋是生产高档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关键措施,但相当部分果农掌握不好套袋的配套管理技术,而果品质量、数量降低,影响了经济收入.自1993年推广应用苹果套袋生产新技术以来,笔者经过多年实践,逐步摸索出了提高红富士苹果套袋管理技术措施,取得了较高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导读】甘肃省静宁县是全国著名的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苹果产业是当地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及农业增效发挥了决定性作用。2012年静宁县委、县政府作出创建百万亩苹果生产大县的决策。通过1年多的建设.各项创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仍有许多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白水县是陕西,也是全国有名的优质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全县3.5万hm2苹果中,红富士苹果占到了80%,是白水名符其实的第一大主栽品种。近年来,随着红富士苹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和产量逐年提高,白水晚熟红富士苹果的早采现象越来越突出。据了解,目前白水95%以上的晚熟红富士在国庆前就已采收上市,比果实正常成熟期提早采收了30~50d,  相似文献   

16.
鲁殿 《山西果树》2007,(6):56-56
由烟台市农业局承担的《红富士苹果》国家标准制定任务,通过近3a(年)的努力顺利完成,近日由国家农业部颁布并正式实施。该标准是我国第1个红富士苹果标准,《红富士苹果》标准按照果实外部感官、内在质量、安全用药等指标将红富士苹果分为3个等级、几个规格,改变了以往仅以果实直径和颜色等外观指标来划分等级。同时这一标准着眼开拓国际市场,兼顾国内市场。与日本的国家标准相比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红富士苹果作为我国北方第一大果树品种,该标准的颁布实施对全国红富士商品化生产具有莺要的指导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赵雷 《落叶果树》2006,38(4):59-60
高档红富士苹果价格高,经济效益好。在多年生产中,笔者积累了一些生产优质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苹果是我国北方农村的一项主导产业 ,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 ,苹果尤其是富士苹果市场价格一滑再滑 ,使群众发展苹果生产的积极性受挫。为此根据对陕甘交界处红富士苹果生产及销售市场的观察分析 ,总结出红富士苹果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并根据生产经验提出相应的克服办法 ,供生产者参考。1 栽培品系混乱现象 自从 196 7年富士引入我国以来 ,经长期引种及培育 ,富士系已形成了一个宠大的种群 ,生产中普通富士、长富系、岩富系、秋富系、宫崎系、短枝型等等并存 ,果圆锥形、扁圆形多种多样 ,着色条红、片红参差不齐 ,品种…  相似文献   

19.
红富士苹果,以其树势健壮,果实品质优良,耐贮运等优点,颇受群众欢迎。现已成为我省主要发展的品种之一。现栽培面积已达50多万亩,约占全省苹果栽培总面积的12%。但是红富士苹果幼树,尤其是乔砧幼树,营养生长过旺,进入结果年龄较晚。通常栽后第5年始能见果,第7、8年始进入初结果期,严重影响前期产量。因此,如何促进红富士苹果幼树早果,丰产,己成为生产日亟需解决的问题。庄河县步云山乡长巨村,于1982年建园,  相似文献   

20.
红富士苹果早采是全国主要苹果产区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早采红富士苹果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却使果实品质严重不达标。早采违背了生产优质果的自然规律,损坏了品牌形象,生产中应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加快果树生产体制改革步伐,以保证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