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明确枣食芽象甲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和抽样技术,为该虫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应用8种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和Iwao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枣食芽象甲越冬幼虫在枣园土壤中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枣食芽象甲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种群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且聚集是由环境因素或者自身的聚集习性引起的;根据Iwao m*-m关系的序贯抽样决策模型确定了枣食芽象甲越冬幼虫的序贯抽样模型和最适理论抽样公式;当枣食芽象甲幼虫防治阈值为30头/株,10株调查枣树虫口密度大于342头,则需采取措施及时进行防治。本研究建立的序贯抽样模型和最适理论抽样公式可用于该象甲越冬幼虫调查、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
大豆田斜纹夜蛾种群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5种聚集度指标以及Taylor的幂法则与Iwao的m*—m直线回归方程测定和分析了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在秋大豆田上的空间分布型及其内在结构,测定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卵块呈均匀分布,而低龄幼虫(1 ̄2龄)呈聚集分布,高龄幼虫(3 ̄6龄)呈聚集分布或均匀分布,并利用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分析了其的聚集原因。在此基础上,并提出了最适理论抽样数[N=t2/D2(5.6415/m 15.3063)]与最佳序贯抽样模型[T_0(n)=2.5n±10.4770n~(1/2)]。  相似文献   

3.
西花蓟马在月季上的空间分布和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通过田间调查,和应用聚集度指标检验和线形回归方程检验,研究探讨了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型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该害虫在月季上呈聚集分布, 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这种聚集主要是由环境条件和西花蓟马本身聚集习性引起。运用Iwao的m*-m直线回归方程建立了理论抽样数模型,田间理论抽样数可用N=1/D2[6.7692/m+0.4799]进行估计。田间抽样调查以棋盘式为最佳。6月8日到7月4日之间西花蓟马在月季上种群动态为单峰型,6月19日为种群密度最高时期。  相似文献   

4.
水稻大螟为害株空间分布格局与抽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水稻大螟田间调查抽样技术,提高水稻大螟预报准确率,通过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幂函数法,研究浙江北部地区水稻大螟的田间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水稻大螟无论是第2代引起的枯心还是第3代引起的白穗,无论是田埂边还是田中间,均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由大螟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素互作的结果。第2代引起的枯心有“趋边”现象,田埂边水稻比田中间容易受害,二者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第3代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抽样数量随着为害程度的加大而递减,第2代、第3代的最适理论抽样模型分别为n2=287.83/m+38.57和n5=447.42/m+10.63。  相似文献   

5.
单季稻褐飞虱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抽样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 法和Taylor法等对单季稻褐飞虱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单季稻褐飞虱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强度是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佳抽样方式、最佳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6.
桃蚜作为世界范围内农作物主要害虫,在我国主要蔬菜种植区均有发生。因其繁殖能力强以及对蔬菜尤其是辣椒质量造成危害而成为重要防治对象。为了明确四川省成都主要辣椒种植区桃蚜空间分布格局,本试验运用2种回归方法和8个聚集度指标(K, C, CA, I, M*, m*/m, L*, L*/(1+m))对桃蚜盛发期种群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Iwao回归法和Taylor幂法计算桃蚜种群理论抽样数,Iwao和kuno序贯抽样技术拟合桃蚜的序贯抽样模型。结果表明桃蚜种群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且个体间相互吸引,其聚集原因是由桃蚜习性与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但8月下旬开始聚集原因主要有环境因素决定;通过种群密度与聚集度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用平均拥挤度(m*/m)、负二项分布指标(K),久野指数(CA)及L*/(m+1)分析桃蚜空间分布型更具说服力;并利用空间格局参数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7.
猕猴桃溃疡病田间分布型分析-以“徐香”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经典的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对猕猴桃溃疡病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以探明该病害的田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聚集度指标计算结果为C>1,I>0,m*/m>1,CA>0,K>0,说明猕猴桃溃疡病病株在大田呈聚集分布,分布的的基本形式为个体群。根据Iwao抽样模型,获得不同病情等级情形下猕猴桃溃疡病大田抽样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大田抽样数量随着病情指数的增加而递减。“徐香”猕猴桃大田溃疡病的序贯抽样模型为,并由此确定了该病害抽样的最佳样方大小。上述研究可有效提高调查抽样的效率,为提高该病害的田间调查的准确性和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早熟柑橘黄龙病空间格局参数特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柑橘早熟宫川黄龙病的空间分布信息和病株行为特征,2004-2009年采取多级抽样法于每年11月上旬在果实成熟期对2块定点样地逐株进行病级调查,取得了12组样本资料,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 法和Taylor法等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柑橘黄龙病在早熟宫川果园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强度是随着病级升高而增加。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测定,当m<2.1184时,其聚集是由于某些环境如气候、栽培条件、植株生育状况等所引起的;当m≥2.1184时,其聚集是由病株本身的聚集行为与环境条件综合影响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n=(1/D)2?[1/m+0.6761] 和Tn=1.831 /[D02-0.1581 /n]。  相似文献   

9.
麦田灰飞虱种群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灰飞虱不仅直接为害水稻、大小麦,还是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的主要媒介。了解灰飞虱在越冬作物大小麦田的分布特证和合适的抽样技术,可以为春季防治灰飞虱从而控制水稻病毒病的发生流行发挥重要作用。为此笔者进行了麦田灰飞虱种群分布调查,并采用扩散型指标法和Iwao回归法测定了浙江北部大小麦田灰飞虱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麦田灰飞虱成虫、若虫和成若虫田间分布趋于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主要是由灰飞虱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引起的。根据空间分布型的参数,建立了理论抽样数模型为n1=1172.84/ —X +37.46,n2=293.21/ —X +9.36,n3=130.3/ —X +4.16,适用于不同虫口密度下的田间抽样。在每样方虫口密度5、10和15头以上时,分别取样70、40和20个样方。研究结果为准确抽样调查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灰飞虱在水稻田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对灰飞虱在稻田的监测预报与持续控制水平,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幂法则,研究了浙西北水稻田灰飞虱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灰飞虱在水稻田呈聚集分布为主,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测定,当成虫、成若虫平均虫口密度分别在1.3978头/丛、1.4883头/丛以下时,λ<2,聚集是由周边环境、移栽期、生育期等某种环境因素所引起的;当成虫、成若虫平均虫口密度分别在1.3978头/丛、1.4883头/丛以上时,λ≥2。而若虫:λ均≥2。其聚集因素是由灰飞虱自身特性与环境因子共同作用所引起。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n=(1.96)2/D2(1.35595/m+0.41366)和T(n)= 5n±4.13778 。研究结果为稻田灰飞虱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灰飞虱在玉米田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监测预报与持续控制水平,应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定、Iwao法和Taylor幂法则,研究了浙西北玉米田灰飞虱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灰飞虱在玉米田以聚集分布为主,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测定,当m<1.8072头/株时,其聚集是由某种环境因素(如气候、生育期、长势等)所引起的;当m≥1.8072头/株时,其聚集是由灰飞虱本身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研究结果为田间灰飞虱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桑园主要害虫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害虫种群的重要属性,笔者运用5种聚集度指标和2种回归分析方法,对桑园3种主要害虫桑白粉虱(Bemisia myricae Kuwana)、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粉虱随机分布型和均匀分布型中间偏于随机分布型,朱砂叶螨为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型中间偏于随机分布型,桑螟为随机分布型和均匀分布型中间型,结果为这3种害虫的种群系统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芋疫病预测预报,科学指导生产上的防治,应用最小二乘法、频次分布、聚集度指标、m*-m回归分析和Taylor幂法则等对病株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田间芋疫病病株率在0.427~0.513时,病株田间分布属聚集分布;当田间芋疫病病株率在0.720~0.820时,病株田间分布属均匀分布。此外其病株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病株个体间相互吸引,病株在大田中存在明显的发病中心,且病株个体的空间格局随着病株密度的提高越趋均匀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Iwao最适理论抽样模型N=232.3783/m-87.9438,并建立序贯抽样模型T0(N)=0.3689N±1.7177$\sqrt{N}$,即:调查株数N时,若累计病株率超过上界可定为防治对象田,若累计病株率未达到下界时,可定为不防治田,若累计病株率在上下界之间,则应继续调查,直到最大样本数m0=0.3689时,也即病株率15%,所需抽样数542株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