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突飞猛进,用沙量不断增大,经过开采的废弃沙场越来越多。这也是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原因之一。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我们于1997年~1999年,在大连市金州区向应镇进行了沙场垦复抛秧种稻的试验研究,获得了成功。1997年试验面积3hm2,平均产量6 750kg/hm2,比插秧对照增产8.3%,最高产量8527.5kg/hm2;1998年发展到30hm2,平均产量7119kg/hm2,比插秧对照增产10.7%,最高单产达9319. 5kg/hm2…  相似文献   

2.
湘春豆13号     
湘春豆13号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杂交育成的中熟偏早的大豆品种。主要特点是:(1)丰产性、稳定性好,省区试平均产量2230.50kg/hm2,比湘春豆11号增产6.3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23.50kg/hm2,比湘春豆11号增产13.62%。(2)耐...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部分玉米杂交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东北地区1992年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产量结果做了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龙142,哲单10和长单42五点平均产量分别为10509.7kg/hm^2,10625.8kg/hm^2和10523.1kg/hm^2,较对照四单8分别增产12.3%,13.4%和12.5%;较对照龙单9增产分别为14.8%,16.1%和15.0%。且稳定性和适应性好于其它品种,可在各参试占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坚尼草高级品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6a中,高级品比试验,结果表明:CIAT6172的年干物质产量和年粗蛋白产量均居首位,分别为16278kg/hm^2和1045kg/hm^2比对照种分别增产42%和34.5%,CIAT6901的年干物质和年粗蛋白产量均居第二位,分别为14789kg/hm^2和987kg/hm^2,比对照种分别增产29%和27%。  相似文献   

5.
湘春豆14号     
湘春豆14号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杂交育成的早熟品种。主要特性:一是早熟,产量高,全生育期95.8d,是我省育成的第一个早熟春大豆品种。区试平均产量2208.0kg/hm2,比泰兴黑豆增产32.5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016.0kg/hm2,比鄂豆4号增...  相似文献   

6.
云蔗89/151两新一宿试验,蔗糖分13.35%,比对照川蔗13号高0.99%(绝对值),新植蔗比川蔗13号增产450kg/hm^2,宿根蔗比川蔗13号增产27600kg/hm^2。该品种早生快发,前中期生长快,早中熟,高糖丰产,耐旱、抗病,宿根性强,适应性广。云蔗89/7两新一宿蔗糖分12.92%,比对照川蔗13号高0.56(绝对值),新植蔗比对照川蔗13号增产10515kg/hm^2,宿根蔗比川蔗13号增产25800kg/hm^2。该品种全期生势强,中晚熟高糖丰产,在我县水旱皆宜种植。  相似文献   

7.
在浙西红黄壤地区特定的光温条件下,采用马铃薯、春玉米、棉花三熟制,春夏茬具有较大的增产增效潜力,棉花产量1350~1500kg·hm-2与对照(麦-棉两熟)能持平。该熟制1997~1998年两年在全市龙游、江山等县(市)示范种植600hm2。1998年龙游县杨家村连片种植10hm2,经省市有关专家考查验收结果表明:皮棉产量达到1503kg·hm-2,鲜玉米产量达到14360kg·hm-2,春马铃薯产量达到1.35万kg·hm-2,年产值达到5.25万元·hm-2,比对照麦棉两熟制年产值1.95万…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磁化复合肥是一种新型肥料,为春对花生根瘤形成和产量的影响,在汝南县砂姜黑土上进行了试验,粉煤灰磁化肥在花生上一般用量的840kg/hm^2左右,粉煤灰磁化肥比对照增产24.5%,增产729kg/hm^2,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增产6.9%,增产240kg/hm^2;比等量N,P,K混合肥增产4.7%,增产165kg/hm^2,比未磁花粉煤灰复混肥增产3.3%,增产120kg/hm^2。最高产量为  相似文献   

9.
豫豆17号是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农科所采用有性杂交育成的大豆新品种。经河南省和国家80个点次试验,较对照(豫豆2号、豫豆10号)平均增产13%以上。一般产量可达2550~3000kg/hm2,高者可达4284kg/hm2。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均表现抗病、耐旱、抗倒伏、高产、稳产。蛋白质含量46.13%。生育期中熟偏早,是黄淮区域较理想的夏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0.
在豫东平原夏花生增产潜力很大,1992-1994年在丘县沈楼村连续3年10hm^2以上获得平均5269.5、5321.4、5329.5kg/hm^2的英果产量。本文重点阐述了利用豫花6号实现5250kg/hm^2英果产量的形态生理指标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花生新品种豫花10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花10号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在中间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3580kg/hm2,在全国区试河南省试点籽仁比鲁花9号增产7.46%,比豫花l号增产19.5%,河南省生产试验比豫花1号增产7.24%。适宜豫、鲁、冀、京、苏、陕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2.
早熟大果花生新品种豫花1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花11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针对河南及周边省份夏播花生飞速发展的形势,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优质大果花生新品种。在省区试、省生产试验及全国区试中,荚果和籽仁产量分别达到4150kg/hm2和3000kg/hm2,均比对照种增产10%以上,在示范中,每公顷荚果产量突破7500kg。亚油酸含量38.88%,超过国家“九五”攻关指标37%近两个百分点。生育期120天左右,适合于一年两熟制(麦油两熟)种植。出米率73.83%,比目前同类型的推广种高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甜菜多系杂交种甜研八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甜研八号是以KH为骨干系,与4个自交系按4∶1(自交系等量)配制的多系自然杂交组合(代号KH-5),生产上利用一代杂交种。1991~1995年参加全国13个网点区域试验和4个点两年(1994~1995年)的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为42638.6kg/hm2和43782.0kg/hm2,前者比对照增产9.0%,后者与对照持平(-0.1%),平均含糖率为16.6%和16.1%,比对照提高1.32度和1.35度,平均产糖量为7101.9kg/hm2和7003.7kg/hm2,比对照增产22.9%和9.5%;1993~1997年参加黑龙江省10个点区域试验和6个点两年(1996~1997年)的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0.2%和27.8%、0.8度和0.64度、18.5%和34.9%。抗褐斑病和根腐病,较对照低0.8级,根腐病罹病率5.5%,亦较耐立枯病和丛根病。适宜在黑龙江省的佳木斯、齐齐哈尔、哈尔滨、大庆,内蒙古的中部、东部,宁夏的银川,甘肃的黄羊镇,新疆的石河子、和静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优质杂粳常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优1号 ,系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无锡市于2000年引进试种。一、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无锡市品比试验 ,平均单产633.8kg/667m2,2001年续试平均单产647.8kg/667m2,均位居参试品种的首位 ,比对照武运粳7号分别增产8.0%和1.97 %。2000年江苏省江阴市顾山示范区试种0.26hm2,平均单产652kg/667m2,2001年示范种植1.97hm2,平均单产681kg/667m2,较相同栽培条件下的武运粳7号高50kg以上。二、特征特性1.生育期常优1号属中熟晚…  相似文献   

15.
董国忠 《中国稻米》2003,9(1):22-22
1.龙稻2号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所育成的粳稻品种。2000~2001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174.2kg/hm2,较对照黑粳7号平均增产11.9% ;200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351.0kg/hm2,较对照黑粳7号平均增产10.8%。生育期122天 ,株高80cm。耐冷性强 ,活秆成熟。2000~2001年人工接种苗瘟7级、叶瘟5~7级、穗颈瘟7~9级 ,自然感病苗瘟5~7级、叶瘟5~6级、穗颈瘟7级 ,抗性强于对照。米质达到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插秧栽培。2.东农422由东北农…  相似文献   

16.
咸阳市1998年推广穴播地膜小麦2734.67hm^2,平均产量3862.5kg/hM^2,较露地对照增产1347kg/hm^2,增产53.5%,平均增益1093.8元/hm^2,总增益303.1万元,示范膜际栽培模式13.3hm^2,增产148.37%,一般在海拔较高,积温一不足的地区及田茬田块以推广穴播模式为主;在海拔相对照较低,热量较好的地区以推广膜际栽培为主,在技术上,要着重抓好精细整地,  相似文献   

17.
廖毅敏 《作物研究》1994,8(2):43-43
早熟早籼新品种89早229示范情况及栽培技术廖毅敏(湖南省宁乡县种子公司410600)宁乡县于1991年冬引进89早229。1992年全县设4个点进行早稻品比和示范,折合平均产量为6082.5kg/hm2,比对照浙辐802增产2.5%,居5个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8.
川蔗19 号是以川糖61 - 380 为母本与父本川蔗4 号在海南配制杂交组合选育而成。经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蔗茎产量41 点次新植和宿根蔗平均为80310 kg/hm2 ,与对照( 川蔗10 号,下同) 比增产12 .93 % ;甘蔗蔗糖分80 次检糖(11 ~12 月) 平均为13 .49 % ,比对照提高0.04% ( 绝对值) ;含糖量41 点次平均为10845kg/hm2 ,比对照提高13 .32 % 。该品种为早熟、高产稳产、蔗茎均匀、宿根性较好、抗性强,适应性广、耐肥抗倒伏优良品种,适宜在四川省的内江、重庆、攀西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水稻优质高产新品种超产2号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产2号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 ,2000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经过吉林省大面积试种示范 ,表现出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等特点 ,被吉林省评为第二届优质米品种 ,为优质稻米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品种条件 ,2000年被农业部列为“跨越计划”项目。一、产量表现超产2号品种在品比试验中单产541kg/667m2,比对照品种吉引12增产53kg,增产10.9% ;在区试中超产2号平均单产580.8kg/667m2 ,比对照吉引12增产42.3kg,增产5% ;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大面积…  相似文献   

20.
经过1996 ̄1998年引种对比试验示范,证明甜研303品种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比原主栽品种协作二号表现突出,平均根产量为40.07t/hm^2,较对照增产9.9%,平均含糖为17.8度,比对照提高0.89度,平均产糖量为7.17t/hm^2,比对照增产15.8%。甜研303丰产性能好、适应性强、尤其在1998年洪涝灾害严重年份,仍表现稳产、抗病、耐涝,已被确定为本地区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