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明设施番茄长季节丰产栽培中栽培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开展了金棚系列良种设施番茄长季节栽培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天水地区设施番茄长季节丰产栽培行距定为50 cm前提下,株距45 cm效果最佳,667 m2产量可达12 399.4 kg;株距37.5 cm的次之,667 m2产量为11 000.4 kg.行距为50 cm时,以株距45 cm为主,37.5 cm为辅,是天水设施番茄长季节丰产栽培的最佳密度区间.  相似文献   

2.
杂交兰‘福韵丹霞’是从以大花蕙兰‘肯尼’为母本,墨兰‘太平洋’为父本的人工授粉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花梗直立,出架,长58.0 ~ 68.0 cm,着花15 ~ 22朵,花横径3.7 ~ 4.5 cm,清香;萼片、花瓣洋红色具暗红条纹,长3.8 ~ 4.3 cm,宽1.3 ~ 1.5 cm;唇瓣浅黄色具暗红色斑点,长2.9 ~ 3.3 cm、宽1.8 ~ 2.0 cm;花期2月上旬至3月下旬。易栽培,观赏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周火强  弭宝彬  刘峰  马艳青 《园艺学报》2016,43(Z2):2761-2762
‘墨地龙’为杂交选育的黑皮冬瓜新品种。果实长炮弹形,长90 cm,横径20 cm,肉厚5 ~ 6 cm,果面少或无棱沟。抗逆性强,产量120 ~ 225 t ? hm-2,耐贮运。全国各地均可栽培,尤其适宜长江流域春秋两季和华南、西南各地进行南菜北运栽培。  相似文献   

4.
五云冬瓜是从江西赣县当地农家传统种植的冬瓜中,选择早熟变异单株,经多代连续自交选育所获得的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早熟,主蔓第1雌花节位为第18节。全生育期160 d;叶长26 cm,叶宽32 cm,果实长圆筒形,长79.3 cm,横径34 cm,果肉厚7.8 cm,单瓜质量38.5 kg;成熟果表皮覆盖一层白粉,果形美观,品质佳,耐贮运,商品性好;高抗疫病和枯萎病;一般每667 m~2产量在12 000 kg左右,高产可超过15 000 kg;在赣南和赣中等地都表现为早熟丰产,适宜在我国长江流域地区保护地早熟栽培和露地丰产栽培。  相似文献   

5.
《北方园艺》2012,(3):156
正改宽袋栽培为窄袋栽培。许多人认为,采用25cm×50cm的塑料袋筒栽培金针菇为好,但宽袋易感染杂菌,且菇蕾少时,子实体易弯曲,影响质量,达不到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优质要求。所以,还是以17cm×33cm的塑料袋  相似文献   

6.
<正>1场地建设1.1栽培基质选择荫棚栽培石斛,栽培基质从畦底层开始依次铺树皮和锯木屑与细沙的混合物;也可用腐殖土、细沙和碎石的混合物做石斛的栽培基质。1.2搭建荫棚荫棚应选在较阴湿的山边或树林下,用砖(或石)砌成宽40cm、长120cm、高17cm的高畦,将栽培基质填入畦内,平整;也可按畦的长宽搭建固定架,摆好带孔  相似文献   

7.
选择适宜长季节栽培的甜瓜品种与砧木品种,断根嫁接后扦插于盛满栽培基质的漂浮育苗盘中,先漂浮在装有3~4 cm深清水的苗床中进行愈合与生根期的管理;嫁接苗成活后将营养液注入苗床中,使嫁接苗漂浮在8~10 cm深营养液中进行成活后管理。采用这种方法培育的嫁接苗整齐一致,商品性好,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抗逆性强,早春定植后缓苗快,特别适合甜瓜设施长季节栽培。该甜瓜长季节栽培嫁接育苗方法已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推广应用后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么智贵 《食用菌》2003,25(2):34-34
2001年姬菇在我地区开始发展,但由于一些栽培户没有掌握姬菇的栽培特性,使栽培未获成功。为此,笔者针对栽培中出现的问题,重点介绍姬菇栽培的技术要点。1 栽培品种 市场以菌盖2cm左右、柄长5cm左右、柄粗1cm以上的姬菇较受欢迎。我们使用的菌株,是从冀州大面积使用的菌株分离筛选,丛生,菌盖褐色,柄长且白,抗杂性  相似文献   

9.
浙翠9号是以浙翠2号为母本、夏宝2号为父本育成的长豇豆新品种。该品种中熟偏晚,生长势较强,主、侧蔓均可结荚,荚长69.5 cm、宽0.9 cm,单荚质量30.5 g,豆荚粗细匀称、肉厚、肉质致密;嫩荚浅绿色,商品性好;春季栽培全生育期为115~122 d,秋季栽培全生育期为105~112 d,抗逆性好,抗病毒病,中抗煤霉病、枯萎病。  相似文献   

10.
中农33号是以自交系09676和12173为父母本配制的黄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耐低温弱光性好。果实商品性好,颜色深绿、有光泽,腰瓜长约35 cm,瓜粗3.4 cm左右,瓜把长约4.5 cm,心腔较小,果肉为淡绿色。白刺、密,瘤小,无棱。高抗WMV,中抗CGMMV、枯萎病、黑星病。早熟性好,持续结果及丰产优势明显。温室长季节栽培每667 m~2产量高达10 000 kg以上。适宜日光温室和春棚栽培。  相似文献   

11.
<正>欧洲丁香为小乔木或灌木,高可达7m,冠幅也可达7m,幼时枝条低垂,叶卵形近心形,长5 cm~10cm,春天开花,圆锥形花序侧生,紧凑丰满,长10cm~20cm。花单瓣或重瓣,花多为蓝色,也有紫色或白色品种,一些栽培种还具有黄色的花朵。欧洲丁香花香浓郁,是制作香水的高级原料。  相似文献   

12.
济农优美长茄是以龙茄98-2为母本、以福龙99-0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中熟,生长势旺盛;果实长棒形,果长35~40cm,横径4~5cm,果皮紫黑色,果肉浅绿色、细嫩、口感好;单果质量300g左右,每667m2产量10000kg左右,适合华北地区越冬茬、春大棚、秋延迟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3.
中农106号     
《中国蔬菜》2010,1(17):4-4
<正>品种特征特性:中农106号黄瓜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全新育成的露地耐热新品种。中熟,生长势强,分枝中等。主蔓结果为主,早春栽培第1雌花始于主蔓第5节以上。瓜色深绿,腰瓜长35~40cm,把长小于瓜长的1/8,瓜粗3.4cm左  相似文献   

14.
曲红云  贲海燕  张军民  徐军生  王世平 《北方园艺》2019,(17):178-180,F0002
“龙杂茄9号”是以jy-12为母本,以ys-2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优质早熟杂交一代紫长茄。突出特点为早熟、质优、抗黄萎病;果实长棒状、顺直,果皮黑亮且柔嫩度好,耐贮运,前期占全部产量的45%;商品果长24~26 cm,横径4 cm,单果质量160 g左右,667 m^2产3 500~4 500 kg;抗黄萎病;适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等春季露地覆膜栽培或小拱棚栽培。  相似文献   

15.
我市于 1999年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 ,应用于温室甜瓜生产获得成功 ,平均每 6 6 7m2 产量达到 3372kg ,为我市推广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克服土壤栽培障碍 ,实现绿色食品蔬菜的生产奠定了基础。1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设施1.1 栽培槽 栽培槽用 2 4× 12× 5cm的标准红砖筑成 ,槽内径 4 8cm ,高 15~ 2 0cm ,槽长依棚而定。为使栽培槽内基质的温度更加适合作物根系生长的需要 ,建议采用地下式栽培槽 (在地上挖 5~ 10cm深的槽 ,边上垒 2~ 3层砖 ) ,槽距 6 0cm ,南北延长 ,南低北高 ,槽底中间开 1条宽 2 0…  相似文献   

16.
以小白菜为材料,研究了栽培基质深度对小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8 cm深基质栽培小白菜,叶长、叶宽、叶片数、根长、根体积、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均优于2 cm、4 cm和16 cm深基质栽培,同时,叶绿素、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高于其他处理。综合各项指标表明,本试验中小白菜的生长和品质优劣依次为8 cm栽培>16 cm栽培>4 cm栽培>2 cm栽培。由上可知,采用8 cm的基质深度栽培小白菜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紫蝶’是从日本引进的溪荪(Iris sanguinea)的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属绿期长、花色艳、中生型品种。2 年植株花期株高75 cm 左右,冠幅近50 cm,每株丛花葶数15 ~ 23。花色为玫紫色(C60M90),直径约10 cm;单葶花朵平均2 ~ 4 个。东北地区可露地栽培,可推广到华北及华东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8.
<正>1品种选择我市早春大棚黄瓜以栽培耐低温的津优1号等品种为主。津优1号是由天津黄瓜研究所选育,瓜条长30cm左右、粗3~3.5cm,皮色绿、刺瘤较多,长势强、结瓜多,适宜春季大棚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19.
浙蒲6号是以G7-4-3-1-2-1为母本,以G11-3-5-7-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保护地早熟瓠瓜一代杂种。植株粗壮,耐低温弱光和盐碱,坐果性好。嫩瓜黄绿色,光泽度好,瓜条长棒形,瓜蒂部钝圆,商品瓜长30~40cm,横径约5cm,单瓜质量约0.4kg;品质佳,氨基酸含量高。抗枯萎病,中抗病毒病和白粉病。适应性广,特别适宜保护地早熟栽培,也适宜露地栽培和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20.
7.二青皮莴苣 四川成都地方品种,在上海栽培已十余年。以晚秋和春季栽培为主,亦可作早秋栽培。植株高35~40cm,开展度45~50cm,茎长35cm左右,茎粗6cm左右,单株重200~300g。叶直立,呈卵形,叶色淡绿,茎皮为淡绿色。茎节密,茎较粗,肉为淡绿色。早中熟,喜温,夏、秋栽培不易抽苔,肉质脆嫩,叶清香,品质好。作早秋栽培的全生育期约为70~80天,一般产量为1500kg/667m~2。作春季栽培的全生育期约为190天,产量2000kg/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